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广西:数字乡村建设成效显著
首页> 地方频道> 地方频道-广西> 要闻 > 正文

广西:数字乡村建设成效显著

来源:光明日报客户端2023-06-17 20:43

  推进数字乡村建设是网信部门开展主题教育为民办实事的重要工作之一。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网信办多措并举深入实施数字乡村建设工作,取得良好成效。根据中央网信办关于国家数字乡村试点终期评估的通报,认为“广西壮族自治区高度重视国家数字乡村试点工作”“广西壮族自治区4个试点地区数字乡村建设取得了重要进展,总体上处于全国较高水平”。

  探索建立广西数字乡村建设“1+2+3+N”工作模式

  “1”是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工作机制。成立自治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指挥部数字乡村建设专责组,建立自治区数字乡村建设统筹协调机制,形成工作合力。组建数字乡村建设工作专班,由自治区党委网信办从本办以及相关单位抽调骨干力量组成,具体负责推动落实全区数字乡村试点建设各项工作。

  “2”是找准“两个”工作抓手。一手抓项目带动数字乡村试点建设,一手抓数字乡村建设基础研究。组织各县(市、区)将数字乡村试点建设工程打包成项目,开展项目编制及可研,建立广西数字乡村项目库,收录项目302个,推动数字乡村试点建设系统化、规范化发展。联合自治区相关部门,成立广西数字乡村研究院,研究方向包括数字乡村建设规划、技术研发与应用、理论研究与传播等,为数字乡村建设工作提供智力支撑。

  “3”是抓实“三项”工作举措。充分发挥《广西数字乡村发展行动计划(2022—2025年)》、《广西数字乡村白皮书》和《数字乡村建设指南1.0摘要》指导作用,从理论、典型案例分析等不同维度指导开展数字乡村建设工作。研究制定广西数字乡村建设标准评估评价体系,深入开展调研,摸清情况,为全面推动实施数字乡村建设筑牢基础。组织线上线下培训、召开联络员会议和现场会等多种方式,全方位推动数字乡村试点建设工作。

  “N”是聚集多家生态合作单位。主动对接有意参与广西数字乡村建设工作的区内外知名企业,充分发挥企业在技术产品、实践经验、人力资源等方面的优势,聚焦数字乡村建设助力乡村振兴,沟通交流广西数字乡村建设思路,借力推动广西数字乡村建设工作全面深入发展。

  农村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卓有成效

  4G/5G网络覆盖率全国领先。目前,广西全部行政村实现100%覆盖4G网络,自然村4G网络覆盖率99.6%,5户以上自然村基本覆盖4G网络。按照适度超前、按需建设原则,在乡级以上行政区5G网络基本覆盖的基础上,逐步推进5G网络向农村地区延伸。截至2023年2月,全区行政村5G网络覆盖率达到100%。光纤网络全面覆盖全区所有行政村,自然村光纤网络覆盖率达到93.3%,基本实现20户以上自然村光纤网络通达。

  持续开展应急广播体系建设,累计建成广西应急广播云平台和68个县级应急广播体系,覆盖828个乡镇(街道)、10680个行政村(社区),应急广播的覆盖率超过60%的县(市、区)。应用北斗通信技术终端,加强农机管理平台应用能力建设。

  整合多源农机实时状态信息和机械化作业大数据,形成农机综合态势可视化的“一张图”和农机信息数字化的 “一张表”,实现农机管理精准化。目前,平台覆盖农机北斗终端8525台,作业面积超过195万亩。

  农村基层信息化程度稳步提升

  大力推进农业大数据中心建设。以广西农业农村大数据中心和广西农业云平台、农业农村大数据平台、农业全产业链平台为基础,构建4大类39小类农业专项数据资源库,范围涉及农业生产、农产品市场流通、科技服务等领域,为广西大宗农产品和优势产业生产发展、产销信息分析预判、农资价格预警监测等提供了决策依据。平台的建设模式被农业农村部评为全国“互联网+”现代农业百佳实践案例。

  完善拓展巩固脱贫攻坚信息平台建设。建设包括巩固脱贫攻坚成果、防返贫监测、乡村建设、乡村治理、考核评估等功能的广西巩固脱贫攻坚大数据平台。上线“广西防返贫监测e申请”微信小程序,覆盖全区14个设区市111个县,整合全区农户4413.74余万人(含脱贫户和监测对象约644万人)、行政村约1.6万个(含5372个脱贫村)以及2016年以来的9.8万个产业项目(涉及资金886亿元)等方面相关数据。

  农村及边境地区社会治理数字化建设扎实推进

  积极争取自治区本级安排网信事务资金,重点支持网络安全运营中心平台和网络安全应急指挥中心等项目,优先支持有关网络信息安全和数字乡村建设项目。推进公共安全视频监控在农村地区的应用,按照“平安中国”“雪亮工程”和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的整体部署,积极推进全区公共安全视频监控建设联网应用工作,“雪亮工程”建设的视频监控覆盖面不断向广大农村地区延伸,在服务乡村振兴、构建平安乡村中发挥了较大成效。

  南宁市的“守望工程”、贵港市的“天眼工程”、贺州市的“百姓天网”等,极大助推了社会视频监控资源汇入公安机关,成为公安机关建设的“天网工程”的有力补充,在打击犯罪、应急处突、服务群众等工作中发挥了较大成效。截至目前,广西公安机关共联网农村地区重点公共区域(乡镇村路口、重要活动场所等)视频监控点位8.1万个,电信、移动等运营商在农村公共区域建设了110万个视频监控点位,并接入公安视频监控联网平台。智慧广电固边工程取得初步成效,边境地区“电子围栏”发挥积极作用,助力守好祖国“南大门”。

  加强数字乡村宣传培训,营造浓厚氛围

  将数字乡村试点建设宣传纳入试点评估绩效考核。定期总结提炼全区14个数字乡村试点地区的好做法、成功经验、典型案例和工作亮点,通过新闻媒体及召开现场推进会等形式,加大宣传力度,讲好广西数字乡村故事,营造良好舆论氛围。恭城瑶族自治县、中国—东盟信息港股份有限公司数字乡村建设成果获第6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成果展览会数字乡村主题展览展示。组织开展广西第一届“兴桂杯”数字乡村创新大赛。

  结合数字乡村建设工作实际以会代训,召开自治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指挥部数字乡村建设专责组成员单位协调会、广西数字乡村统筹协调机制联络员会议,研究解决试点建设实际问题和困难。召开全区数字乡村建设现场推进会,学习推广优秀试点建设经验。举办2023年第一期数字乡村建设工作业务培训班,培训对象覆盖数字乡村建设专责组各成员单位及全区14个市、111个县(市、区)业务骨干,参加培训人数160余人,邀请中央网信办数字乡村建设方面的权威专家开展线上线下培训,解读政策、剖析案例,提高各市,县(市、区)党委、政府对数字乡村建设工作的理解和认识。组织开展2023年广西提升全民数字素养·电商惠企惠民乡村英才计划,涉及400个企业主体以及企业电商团队,覆盖对象超过20000人。(通讯员 刘炫鑫 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 周仕兴)

[ 责编:曾震宇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上海:沪港高铁动卧列车准备就绪

  • 西藏:拉萨举办第二届锅庄舞大赛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西湖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讲席教授柴继杰团队及合作者揭示了植物中NLR蛋白的寡聚促进自抑制机制及六磷酸肌醇、五磷酸肌醇在植物免疫信号中的新角色,发现了此前未被发现的一类NLR介导植物免疫的独特机制。
2024-06-14 10:01
在地球漫长的历史中,最严重的生物灭绝事件发生在距今约2.52亿年的二叠纪—三叠纪之交。这项研究不仅加深了人们对古生物形态演化的理解,也为科学家评估现代生物多样性面临的灭绝风险提供了科学依据。
2024-06-14 09:49
如今,观展已成为人们的一种生活方式,博物馆的内涵和形式也愈发丰富。尤其是随着数字技术在展览服务中的应用更加成熟,“智慧博物馆”建设成为当前我国博物馆发展的新趋势。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手段广泛应用于展陈过程中,让文物“活”了起来。
2024-06-14 09:45
记者13日从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获悉,当前夏粮已进入收购旺季,收购工作正由南向北陆续展开。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粮食储备司副司长唐成介绍,从各地看,新季小麦产量有所增加,质量普遍好于去年。
2024-06-14 09:38
此次手术在罗马和北京两地同时展开,跨越直线距离近8100公里、双向通信距离超过2万公里,向世界展示了我国泌尿外科和远程外科的尖端技术。手术中,张旭在罗马操作一台我国自主研发的远程手术机器人。
2024-06-14 09:37
针对近期持续高温干旱对农业生产造成的不利影响,农业农村部在前期发布预警信息的基础上,于6月11日对河北、山西、江苏、安徽、山东、河南、陕西等省启动农业重大自然灾害四级应急响应。
2024-06-13 10:12
从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获悉,近日,该所水稻优异种质资源创新利用创新团队与北京大学现代农学院合作,首次组装了普通野生稻单倍型无间隙染色体基因组。
2024-06-13 10:11
日前,农业农村部发布品种审定公告,第五届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根据种子法、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办法有关规定,严格审核把关,审定通过了135个小麦新品种。
2024-06-13 09:34
6月13日,无人机在黑龙江北大荒农业股份有限公司友谊分公司第五管理区一水田地块执行巡田作业任务,用于查看水稻苗情(无人机照片)。
2024-06-14 09:49
6月的山东港口青岛港,“氢”风拂面,“绿”意正浓。近年来,山东港口青岛港积极探索氢能在港口的多场景应用,统筹推进氢能“制、储、运、加、用”全链条发展,为全场景氢能港口建设打下坚实基础。
2024-06-13 09:17
近年来,在科技加持下,古老的布达拉宫焕发出新机与活力:轻轻点击一下鼠标,从三维模型到壁画细节都可以一览无遗;近800个结构传感器近10年间记录下逾千万组数据;超过1500个探测设备、近9公里的感温光纤,感知着这座古老建筑的实时状态……
2024-06-13 09:16
记者12日从中国航空工业集团(以下简称“航空工业”)获悉,由航空工业自主研发的HH-100航空商用无人运输系统验证机,在西安蓝田通用机场完成首飞。HH-100航空商用无人运输系统是航空工业主动布局无人机产业、为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而全新研发的重点机型。
2024-06-13 09:14
渤海湾畔的“滨城”寨上,风光旖旎、碧波万顷,长达14.8公里的海岸线勾勒出一幅壮丽的画卷。
2024-06-12 09:37
“太阳能-热泵智耦互补粮食烘储系统”“储粮害虫智慧监测系统”……近日,南京财经大学多项粮食科技成果亮相全国绿色粮食仓储工作现场推进会,相关成果在全国200余个粮食企业(库)推广应用,并获得中国粮油学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2024-06-12 09:37
这项成果首次揭示了在海马体外的内侧前额叶皮层中存在一类编码环境边界的特异性神经元,也被称为边界细胞,研究成果或有助于找到通往记忆与学习闸门的“钥匙”。
2024-06-12 09:32
记者11日从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获悉: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第四批预备航天员选拔工作日前结束,共有10名预备航天员最终入选,包括8名航天驾驶员和2名载荷专家(香港地区、澳门地区各1名载荷专家)。
2024-06-12 09:25
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研究员张立福,在解读高光谱分析技术为珍贵文物进行三维“留影”的最新进展时说:“光谱是辨别物质的‘指纹’。前不久,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运用三维技术,首次根据出土头骨,复原出一尊男性红山先人的容貌。
2024-06-12 09:19
1966年12月的一天,罗布泊,一朵巨大的白色蘑菇云腾空而起,我国首次氢弹原理试验爆炸成功。
2024-06-12 09:17
苹果公司10日在2024年全球开发者大会上推出个人智能系统“苹果智能”。该系统集成了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强大功能,可应用于苹果多款产品。
2024-06-11 14:27
芒种时节农事忙。河南、山西等地麦收陆续进入尾声,湖南、江西一些地方正忙着种稻插秧。北方收麦、南方种稻,收与种紧密相连,南与北交相辉映,中部这片土地上充盈着丰收与希望的气息。
2024-06-11 10:41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