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广西建院:“一站式”学生社区为学子成长赋能
首页> 地方频道> 地方频道-广西> 要闻 > 正文

广西建院:“一站式”学生社区为学子成长赋能

来源:光明日报客户端2023-06-09 21:59

  在广西建设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广西建院”),“一站式”学生社区备受师生欢迎。2019年8月,随着学校“一站式”学生服务中心建成投入使用,广西建院“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正式启动。该项建设坚持“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的理念,匠心打造具有建筑职业院校特色,集学生思想教育、师生交流、文化活动、生活服务于一体的学生社区,助力学校“双高”建设取得新成效。

  2021年12月,广西建院成为广西首批高校“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建设试点单位。随后,学校将试点工作列为“双高”建设和“三全育人”示范校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统筹谋划,全力推进。2022年10月,学校入选广西首批高校“一站式”学生社区A类建设单位,其工作案例入选全国高校“一站式”学生社区风采展示活动优秀案例,其建设经验已吸引广西区内外40余所高校前往考察交流。

  以党建为引领 全面打造学生党建前沿阵地

  坚持党对办学工作的全面领导,是建好“一站式”学生社区的根本保证。广西建院将“一站式”学生社区列为学校党建工作重要内容,学校党委书记刘晓红、校长吴昆多次就党建引领“一站式”建设作出指示和要求,并多次到现场调研,开展看望慰问、代表座谈、征求意见等活动,确保党对“一站式”学生社区的全面领导。

  “大力推进‘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建设,是提升新时代高校党建和思政工作系统化、精细化水平的重要改革举措。”广西建院党委委员、副校长伍耿清介绍道。学校党委将全面开展“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建设纳入学校“十四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和学生全面发展“十四五”专项规划重点内容,通过配套完善物理空间、管理制度和育人队伍,打造“融思想、融文化、融生活、融艺术、融技能”为一体的特色学生社区。

  广西建院“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由学校党委书记、校长担任工作组组长,分管学工的副校长担任副组长并兼任办公室主任,形成党委统筹聚力、学生工作部牵头组织、各部门分工协作、各二级学院具体落实的全员联动、系统推进的工作体系。制定实施建设试点工作方案细化20项措施,确保相关工作落细落实。学校党委定期召开专题会议研究相关工作,从人、财、物和制度等方面给予学生社区建设充分的支持,为将学生党建与思政教育阵地由教学区延伸到生活区提供切实有效的保障。制定实施党建进学生公寓工作方案,推动党建工作在学生社区走深走实。2021年,学校建成7个学生公寓党建工作室,覆盖全校所有公寓、所有二级学院,各学生公寓党建工作室与位于学生社区的辅导员工作室、网络思政中心等功能空间已成为学生党支部、团支部开展“三会一课”和思政教育活动的主阵地。

  目前,广西建院已累计投入超过2000万元,统筹建成了涵盖思政教育类、文化活动类、学习辅导类、生活体验类、自助服务类等五大类约2万平方米的32个社区功能区室,党建工作室、辅导员工作室、社区生活馆、红湾阅读体验中心、一站式服务中心、素质拓展基地、创意创业集市、学生公寓智慧洗衣房、可移动自助图书馆、饮用水配送中心、5G菜鸟驿站等一应俱全。思政味突出、学习味浓厚、生活味十足的“宜居宜学、温馨温雅”的学生社区,源于学校党委的“一体化”顶层设计,源于党对社区建设的全面领导。

1-1

  学校党委书记刘晓红、校长吴昆在学生社区与学生面对面交流

3-1

  学校党委书记刘晓红、副校长伍耿清深入学生社区检查指导工作

3-2

  校长吴昆深入学生社区检查指导工作

  以学生为中心 匠心构筑“五融一体”特色社区

  “灯常亮、人常在”是广西建院“一站式”学生社区的突出特点。社区各功能空间长期深受欢迎,得益于学校对标学生成长需求,开展丰富多彩、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在学生社区建设中,学校围绕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根本目标,从德智体美劳5个方面系统设计组织开展学生活动,通过“党建进学生公寓”“文化生活课堂进学生公寓”等精品项目,指导各功能空间结合自身特点,争创“一室一品”,进而将学生社区整体打造为沉浸式“五育融合”学生成长园地。

  学校根据建筑专业和高职院校学生特点,充分利用现有条件改造升级学生社区软硬件设施,一体设计打造“融思想、融文化、融生活、融艺术、融技能”为一体的“一站式”学生社区,全方位服务学生成长成才。经过几年努力,学校在学生社区系统建成涵盖思政教育、文化活动、学习辅导、生活体验、自助服务五大类功能的社区功能空间。其中,“学生公寓智慧洗衣房”“可移动自助图书馆”项目双双入围广西2021年度“我为群众办实事”优秀基层案例评选网络票选;学校入选首批广西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标准化A类建设单位,成为广西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互助共建大行动”共建群组牵头高校,朋辈心理互助员“四叶草”团队入选“全国高校百强学生社团”;在“阳光高考信息平台”发布的高职院校学生满意度排行榜上,学校2020—2022年连续三年名列广西首位。

  “我们在宿舍楼就能得到老师各方面的指导,真的好方便!”广西建院建筑与规划学院学生李慧琳高兴地说,“学校学生社区开展的活动丰富又有趣,寓教于乐,在这里学习、生活,幸福感满满的!”2022年,学校“一站式”学生社区开展各类学生活动1200多项,参与学生超过22万人次,学生社区真正成为学子的“温暖之家”“成长之家”。

4-3

  文化生活课堂进学生公寓——茶艺课

3-3

  专业教师入驻学生社区指导创新创业

4-5

  在学生社区开展民族体育活动——八段锦

  以制度为保障 系统推进育人力量下沉一线

  广西建院设备与环境学院专任教师欧雯萍是入驻学生社区的700多名教职员工之一。她深有感触地说:“我认为我在不同单位的工作经历能给同学们一些启发,因此,我带着自己大学毕业时的求职简历来到学生公寓党建工作室与同学分享。回顾自己工作历程的过程,也是跟他们交心的过程,希望他们都能顺利就业并在未来的工作岗位上有所建树。”

  如何将各方面育人力量和优质教育资源引入学生社区,不断增强学生社区党建和思政工作的亲和力、实效性,是学校建设“一站式”学生社区过程中一直在思考的问题。为此,广西建院在加紧建设学生社区功能空间的同时,重点通过建立健全以下4类机制,为人员入驻提供制度保障。

  常态化组织领导干部入驻学生社区。学校要求各级领导干部定期到学生社区与学生面对面交流,了解他们的所思所想,在为他们答疑解惑、解决实际困难的同时,对领导干部自身开展高校思政工作起到反向促进作用。

  制度化组织育人队伍定期入驻学生社区。目前,学校一体化安排育人队伍进驻学生社区组织、参与学生活动,覆盖专业导师、班主任、辅导员、思政课教师、心理教育教师700余人,且每人都有明确的入驻空间和工作内容,做到有的放矢、育人有方。

  制度化落实学生社区各项工作责任。以辅导员为骨干力量,配齐“一站式”学生社区各功能空间的负责人及管理团队,在工作中实行日报、月报和月例会制度,强化全过程管理。

  制度化考核队伍入驻工作成效。将“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纳入学校年度重点工作,纳入年度基层党组织书记抓党建工作述职评议考核内容,确保相关部门“联动起来”;将社区建设纳入辅导员、班主任个人工作考核,确保骨干力量“行动起来”。

  有了各项制度作为保障,“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有条不紊地推进,社区的师资保障力量持续加强。“同学们积极的回应让我一点儿没感觉在‘加班’,在学生社区获得的当老师的快乐,跟在教学楼里还真不一样!”教师欧雯萍的一番话,代表了学校“一站式”学生社区指导教师们的心声。目前,广西建院协同联动、下沉社区服务学生的育人格局初步形成,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成长环境和师资保障。

2-4

  “一站式”服务中心打通服务师生“最后一公里”

4-1

  学校侯文淑老师在党建工作室给学生上课

3-6

  学校辅导员与学生面对面交谈

  以育人为根本 积极构建“五育融合”有效模式

  “书记有约”“书记面对面”“思政下午茶”“全员育人我领航”“红船精神讲述人”“闪闪红星微宣讲”……一系列丰富多彩的育人活动,逐渐成为广西建院“一站式”学生社区的育人品牌。

  “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的目标是构建社区化全方位思政育人体系。为此,学校紧密结合“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以各功能空间为主要阵地,打造了可持续、广覆盖、有实效的系列活动87项,带领学生在“书记有约”“思政下午茶”“梦想朗读者”“闪闪红星微宣讲”等活动中培养品格,在“师生大讲堂”“学长学姐说”“全员育人我领航”等活动中启发智慧,在健身打卡、每周瑜伽、民族体育运动中强健体魄,在“节气之美”“名茶代言”“共话民传微课堂”等活动中提高审美品位,在应急救护、茶艺花艺、衣物智慧收纳等技能培训中习得劳动技能。特别是学校学生社区安全协作中心与广西红十字会救护训练中心合作共建广西建设职业技术学院红十字应急救护培训基地,以辅导员、班主任、校医等与学生接触密切的教职员工和优秀学生为重点,分5批次培训红十字救护员210人,并在每栋学生公寓配备1台自动体外除颤仪(AED),全面提高校园应急救护能力,探索高校红十字应急救护培训新模式,得到上级有关领导专家的肯定,相关工作经验荣登“学习强国”平台。

  2022年,广西建院在学生社区举办1200多项活动,覆盖学生超过22万人次,依托社区管理有效培养了学生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监督能力,全方位、多角度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同时,各院系的辅导员、班主任、专任教师等打破部门壁垒,在“一站式”学生社区中根据兴趣特长找到锻炼能力、施展才干的空间,进而更近距离地深入学生群体开展思政工作。师生在学习交流中实现了成长互促,为学校“大思政”育人格局在“一站式”学生社区有效落地及持续深化注入了内生动力。

  如今,学校的德智体美劳各项特色育人活动在“一站式”学生社区一应俱全,“在学生社区”的8个系列育人活动让学生“足不出户”就可以体验多姿多彩的课余生活:茶艺课、“共话民传”“育美学堂”“红色建筑镌初心”展演,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春风化雨润社区;“师生大讲堂”“学风建设进行时”“学长学姐帮帮团”,师生联动、朋辈帮扶,让学生在学生公寓得到学业指导;茶艺师、红十字安全应急救护员考证培训,让学生在生活区练就“十八般”技能;“职为你来”“双创领航”,让就业创业从学生身边起步;心理沙龙、心理团辅,24小时关照学生心理健康;瑜伽课、健身打卡活动、民族体育活动,让全民健身蔚然成风;花艺课、衣物收纳课、美甲课,助力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养成审美品位;“党建红引领园林绿”“劳动践于行美德润于心”系列活动,实现劳动教育知行合一。

2-1

  学校举办党的二十大精神进学生社区宣讲会

4-2

  在学生社区开展活动

4-6

  在学生社区开设“云上花漾”空中瑜伽课

  (通讯员 伍耿清 周舟 宋霞 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 周仕兴)

[ 责编:李伯玺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神舟二十号3名航天员顺利进驻中国空间站

  • 2024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揭晓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不久的将来,中国的嫦娥七号还将搭载来自埃及、巴林、泰国、意大利、瑞士等国的载荷飞往月球。”郭嘉昆介绍。
2025-04-25 16:45
国家航天局对外发布嫦娥五号任务月球样品国际借用申请结果,同意6个国家的7家机构的申请。
2025-04-25 10:16
目前,我国人工智能领域呈现良好的发展势头,根据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报告,中国已经成为全球人工智能专利的最大拥有国,在全球的占比达到60%。
2025-04-25 10:15
水利部近日印发《蓄滞洪区建设管理三年行动方案(2025—2027年)》,启动实施蓄滞洪区建设管理三年行动。
2025-04-25 10:11
这些看不见的技术迭代,正为中国探索更遥远的宇宙空间铺就更坚实的“天梯”。
2025-04-25 10:09
《2024年全球创新指数报告》中,我国排名提升至第11位,拥有的全球百强科技集群数量达到26个,连续两年位居世界各国之首。
2025-04-25 10:08
搭载着3名航天员的长征二号F遥二十运载火箭直冲云霄,熊熊尾焰映照着千年胡杨,也照亮了中国载人航天的崭新篇章。
2025-04-25 10:07
从老人登山有了“赛博外挂”,到“养老机器人”成为热词,今年以来,机器人相关话题持续升温。
2025-04-24 09:40
航天诱变紫云英新品种,固氮效能更高了,综合生态效应也非常大
2025-04-24 09:34
这项研究不依赖直接改变作物的遗传背景,而是通过调控根际的微生物组来优化作物在田间的生长表现。
2025-04-24 09:26
以斑马鱼、涡虫和链霉菌作为研究对象开展生命科学实验
2025-04-24 09:24
涅槃重生的AI开口说话了——一面是口若悬河,一鸣惊人;另一面却是信口雌黄,“鬼话”连篇。
2025-04-24 09:22
春日的北京,一场充满未来感的马拉松赛事吸引了众人的目光——全球首个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赛在21.0975公里的赛道上展开角逐,20支机器人队伍参赛。 在制造业,目前人形机器人承担的是繁重、泛化性强、高度重复的工作,例如搬运颜色、重量、尺寸各不相同的箱子,分拣不同形状的零配件。
2025-04-24 09:19
数字技术带给阅读前所未有的便利,同时也提出了新课题。
2025-04-23 10:34
农民种粮能挣钱,粮食生产才有保障。在种粮农民收益保障机制中,农业保险是重要方面。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推动扩大稻谷、小麦、玉米、大豆完全成本保险和种植收入保险投保面积”“健全多层次农业保险体系,支持发展特色农产品保险”。
2025-04-23 10:31
身高172厘米,通体银色,一台台人形机器人在产线上分拣物料、搬运料箱、安装零件……科幻电影里的场景照进现实。
2025-04-23 10:26
再接再厉、乘势而上,一步一个脚印朝着建设航天强国的目标迈进,中国的航天事业必将开拓更高境界,中国的科技创新将书写崭新篇章。
2025-04-23 09:24
天地图是自然资源部门向社会提供各类在线地理信息公共服务、推动地理信息数据开放共享的政府网站。
2025-04-23 09:22
4月22日,在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的统一调度下,神舟二十号载人飞船发射任务组织全区合练——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西安卫星测控中心以及任务各测控点实施联调联控,全面模拟发射准备、发射以及飞行过程中的各种技术状态和工作过程。
2025-04-23 09:21
让人形机器人跑马拉松,与其说是人机竞技,不如说是机器的自我迭代。
2025-04-23 09:15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