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依法行政 擦亮“平安桂林” 吹响“山水甲天下”新号角
首页> 地方频道> 地方频道-广西> 要闻 > 正文

依法行政 擦亮“平安桂林” 吹响“山水甲天下”新号角

来源:桂林市司法局2023-03-16 18:53

  桂林,始于秦朝,兴于唐宋,盛于明朝,1201年,著名诗人王正功赋诗“桂林山水甲天下”,是我国首批公布的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山与水完美的结合,全世界也只有桂林。如今,“山水甲天下”已经成为“平安桂林”最亮丽的品牌。

  根据中央指示桂林司法行政系统,吹响了主动融入和有效服务桂林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新号角。

  这一号角高亢嘹亮,引领着桂林司法行政人以紧扣桂林实现生态环境、营商环境、人居环境、社会治理、发展态势和成效“全国一流”,以及与同步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发展目标,找准定位,做到中心工作进展到哪里,司法行政工作就推进到哪里、法治保障和服务就跟进到哪里;

  这一号角激荡人心,催促着桂林司法行政人把人民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从百姓最盼望、最关心、最需要的事情做起,忠诚履职尽责、勇于担当作为、锐意改革创新,为实现桂林加快崛起、奋勇争先作出司法行政新贡献。

  服务大局 以法治厚植发展优势

  始终着眼大局、紧跟大局、服务大局,是彰显使命担当的“风向标”,也是考验能力水平的“验金石”。桂林市司法局始终紧扣大局、瞄准“圆心”,方向正、思路清。

  一流的营商环境,是经济可持续增长的前提。桂林市司法局充分发挥法治的“助推器”作用,依法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为打造桂林法治化营商环境装上“新引擎”。

  企业所盼,服务所向。桂林司法局把深化“放管服”改革作为改善营商环境的突破口,推动司法行政审批事项“一网通办、跨地通办”,督促指导各地各部门全面推行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

  清单之外“无证明”。桂林在偏远乡村开设流动办证室,提供延伸服务、延时服务、代办服务,实行“一窗受理、集成服务、一站办结”,现已办理“最多跑一次”各种事项一万余件。

  有效防范和化解各类经济社会风险,是经济可持续增长的保障。桂林司法局充分发挥法治的“稳定器”作用,依法推进社会高效能治理,为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桂林贡献新力量。

  法治体检,迭代升级。“桂林律师公益集结号”吹响,“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走深走实,出台19条便民措施,送服务上门办实事193件,2021、2022年资助农村贫困生31人共6.5万元。

  矛盾纠纷,分类化解。桂林司法局将相关行业领域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消除在萌芽状态。开展矛盾纠纷“大排查、大调解、促和谐”专项活动。行政复议体制改革工作形成“桂林经验”在全区推广,2022年,共收到行政复议申请250件,其中立案受理217件,办结行政复议案件213件,综合纠错率为14.55%,共代理市政府出庭应诉185件。

  既放得到位,又管得有效;既有求必应,又无事不扰;既供给制度,又改进执法。桂林司法行政系统着力营造有速度、有温度、有尺度、有高度的法治化营商环境,为桂林发展持续赋能。

  “淬火”提质 锻造司法行政过硬队伍

  干事创业,关键在人。符合实际的措施出台、接地气的“组合拳”打出,需要一支忠诚干净担当的司法行政队伍来完成,队伍的能力水平,直接影响着桂林全面依法治市进程。

  坚定的理想信念是司法行政队伍的政治灵魂。桂林司法局坚持以“政治教育”夯基铸魂、以“党史学习”补钙提神、以“警示教育”筑牢防线、以“致敬英模”擦亮初心,忠诚根基进一步筑牢。

  心有所信,方能行远。先后组织学习中央关于“四史”重要论述,开展集体研讨74场次;充分利用桂林丰富的红色资源开展革命传统教育,开展红色走读73次,教育广大干警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

  见贤思齐,见不贤而自省。通过学习、“老政法人”讲优良传统、先进典型宣讲报告会等活动,用身边的榜样激励警心;通过组织廉政报告、集体警示教育、高质量开好党组(党委)专题民主生活会,引导干警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

  组织查处,动真碰硬。紧盯案件线索不放,及时办结,对查否的问题线索严格落实相关负责同志签字背书制度,队伍进一步净化。

  凡是人民群众反映强烈、严重影响执法司法公信力的“老大难”问题。桂林司法局勇于突破利益固化藩篱,通过治“痛点”攻“难点”疏“堵点”。

  对照政治建设有无短板、作风建设有无积弊、廉政建设有无欠缺、业务建设有无弱项的要求,开展顽疾大排查、大起底、大整治;一项项举措环环相扣,释放出强烈信号:以自我革命的精神、壮士断腕的决心和不胜不归的信念抓好整治。

  “减存量”与“控增量”齐抓,猛药治疴与抓源治本贯通,一批长期制约司法行政机关公正执法司法的深层次问题得到有效整治,执法司法公信力得到明显提升。

  政治大考中,忠诚、担当、实干,已深深扎根于桂林司法行政人的心里。

  法治为民 积极回应人民群众法治新需求新期盼

  人民,是司法行政工作力量的源泉;为民,是司法行政队伍不变的情怀。

  谋惠民之策、行便民之举、解民生之忧。今年以来,桂林司法行政系统积极回应人民群众新要求新期待,深入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用心用情用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百姓得实惠,将线上线下打通,实现网上咨询、预约、申办,网下沟通、服务、取证,打造了全渠道融合、全资源共享的立体化公共法律服务体系。

  2022年是桂林司法行政人奋力拼搏、大胆创新、勇于担当的一年,更是紧扣“一个统筹、四大职能”工作布局,踔厉奋发、埋头苦干,司法行政工作获得多项国家级荣誉的一年。

  作为司法部确定的开展行政复议体制改革试点的地级市,桂林市大胆探索、勇于创新,全力推进行政复议体制改革和场所规范化建设,获得了司法部的肯定。2022年8月,市司法局行政复议与应诉科被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司法部评为“全国司法行政系统先进集体”;

  为加强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主动承担社会责任,与桂林市中级人民法院倾力打造桂林青少年法治教育基地,成为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与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创新平台。2022年11月,桂林青少年法治教育基地成功入选第四批“全国法治宣传教育基地”。这是桂林市迄今为止唯一被命名的全国法治宣传教育基地。

  桂林市七星区创新设立集法治宣传、矛盾纠纷调解、法律援助为一体的少数民族服务中心,获得中央领导批示肯定;

  圆满组织实施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工作,2022年3月,市司法局获司法部通报表扬。此前已连续多年获司法部通报表扬;

  牢记领袖嘱托,坚定不移把保护好漓江、保护好桂林山水作为“国之大者”,全面推进依法治市,加强漓江治理法治建设,切实当好保护桂林山水的“二郎神”,成效显著。2022年11月,“加强漓江生态环境保护执法打造世界级旅游城市”被中央依法治国办命名为第二批“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项目”。

  坚持“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理念,强化联系协作,持续组织全市律所和广大律师深入民营企业开展“法治体检”、“万所联万会”机制建设,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为企业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2022年8月,桂林市“万所联万会机制建设”经验获司法部、全国工商联通报表扬;

  高度重视全面依法治市工作,把法治建设作为一项重大的政治任务抓实抓好,在全区率先出台《桂林市政府部门领导析法用策制度》《桂林市领导干部应知应会法律法规清单制度》、桂林市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情况述职实施办法、职责清单等制度,引领全面依法治市工作走在全区前列。

  推进落实桂林市各级党政机关公职律师和法律顾问全覆盖。2022年,市县两级649家党政机关按要求聘请了内部法律顾问或外部法律顾问,聘请法律顾问覆盖率达100%。

  践行“枫桥经验”,积极开展矛盾纠纷排查预防和化解工作,建立旅游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婚姻家庭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等行业性、专业性调解组织,促进矛盾纠纷就地化解。突出重点人群稳控,扎实做好安全稳定工作。2022年12月,市司法局在全区司法所规范化建设工作会作经验交流发言。

  高度重视律师行业党建工作,强化律师队伍管理,扎实推进律师事务所规范化建设,取得良好成效。2022年11月,全区律师事务所规范化建设现场会在桂林召开,桂林市在全区工作会议上作经验发言。

  2021年8月,全区行政复议体制改革试点总结会在桂林召开。桂林市司法局再接再厉,推动行政复议体制改革和场所规范化建设,工作成效再上新台阶。2022年,行政复议体制改革工作形成“桂林经验”在全区推广。

  突出加强基层民主法治建设,坚持实施自治、法治、 德治“三治融合”,注重普法宣传教育,着力提升法治管理水平,以法治促发展,有力维护基层安全稳定,推动乡村振兴建设。2022年12月,七星区横塘社区、恭城县杨溪村、平乐县榕津村3个村(社区)获评第九批“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

  积极开展现代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制定印发《桂林市公共法律服务实体平台规范化建设指导标准(试行)》,市、县、乡、村四级“中心+站+室”四级实体平台建设实现了全覆盖。2022年9月,在全区现代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评价验收工作推进会上,桂林市作了典型经验交流发言。

  举一纲而万目张,解一卷而众篇明。站在历史与未来的交汇点上,经历过淬炼的桂林司法行政队伍正以忠诚干净担当的奋进之姿,昂首前行在新时代“赶考”路上。(凌翔)

[ 责编:曾震宇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理响中国】从一部手机看“世界工厂”创新蝶变

  • 陆军“风雷”飞行表演队亮相第七届天津直博会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世界气象组织(WMO)近日报告称,2024年的大气二氧化碳浓度创下历史最大增幅,达到有记录以来的最高水平。” 
2025-10-17 09:51
10月17日,《科学》发表了庾强团队的一项重要成果。
2025-10-17 09:46
据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最新发布的消息,今年夏粮旺季收购已于9月底结束,累计收购小麦10795万吨。
2025-10-17 09:42
监测显示,15日新疆、西藏、青海、甘肃、内蒙古等地出现7至8级大风,局地阵风10级;新疆、内蒙古中东部、黑龙江、吉林、辽宁等地最高气温下降6℃至10℃,局地12℃以上。
2025-10-17 09:41
10月14日,随着满深502-H3井钻头穿透8380米地层,这口历经岩层卡阻、垮塌风险与高含硫考验的超深井成功完钻,成为塔里木油田“十四五”期间第223口8000米级超深井。
2025-10-17 09:38
高分辨光谱成像芯片“玉衡”,实现了亚埃米级光谱分辨率、千万像素级空间分辨率的快照光谱成像。
2025-10-16 09:50
10月13日至15日,第十四届中国国际专利技术与产品交易会在大连举行。近日,天津市河东区大王庄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完成了天津市国产九价HPV疫苗的首针接种,而这背后,离不开专利技术的支撑。
2025-10-16 10:06
10月的上海淀山湖波光粼粼,岸边的东方绿舟国防园已万事俱备,只待“2025年全国青少年智能无人系统应用大赛(IUSAC2025)”拉开帷幕。
2025-10-16 09:48
到2027年底,在全国范围内建成2800万个充电设施,提供超3亿千瓦的公共充电容量,满足超过8000万辆电动汽车充电需求,实现充电服务能力的翻倍增长。
2025-10-16 09:48
我国自主研发的新一代超高速实时示波器正式发布,其带宽突破90GHz、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这标志着全球电子通信产业迎来超高速信号“中国标尺”。
2025-10-16 09:44
在15日举行的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2025年年会开幕式上,生态环境部部长、国合会中方执行副主席黄润秋表示,要以美丽中国先行区建设为牵引,深化美丽中国建设推进落实机制,分级分类推进美丽中国地方实践。
2025-10-16 10:02
“经过不懈努力,中国以占世界9%的耕地、6%的淡水资源,养育了世界近1/5的人口,这本身就是对世界粮食安全的巨大贡献。钱毅介绍,目前,我国已经建成粮食储运等5个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基地,26个部级粮食技术创新中心和重点实验室,以及百余个地方研发创新平台。
2025-10-15 10:49
外交部发言人林剑14日表示,中国机器人正展现出广阔应用前景,逐步从实验室走进工厂生产线和各国百姓家。林剑介绍,国际机器人联合会此前发布的《2025年世界机器人报告》显示,2024年中国在役工业机器人存量突破200万台,居全球首位。
2025-10-15 10:45
约两年前,谷歌旗下深度思维公司宣布,借深度学习技术发现220万种新型晶体材料。科学家期待借助AI,设计出可规模化生产、真正影响日常生活的先进材料,让AI在材料科学领域的价值真正落地。
2025-10-15 10:44
盼望北极熊出现,是中国第15次北冰洋科学考察队队员进入北极圈后的心愿。午后,按照防熊预案部署,考察队决定使用直升机对其驱离,以保证冰面作业人员安全,快速完成冰上作业任务。
2025-10-15 10:40
数据显示,截至去年底,已有超6000台无人配送车投入规模化应用,为100多个细分场景用户交付上亿件订单。随着智能技术与现代物流深度融合,在城乡经济循环中,无人配送车有了更多打开方式。
2025-10-15 10:20
不久前的国庆中秋假期,人形机器人俨然成为多地商场、工厂、医院甚至众多家庭的“明星”。这款名为Galbot的人形机器人来自银河通用,已正式“入职”该智慧工厂,承担自动质检、零部件分拣与搬运等复杂任务。
2025-10-14 09:57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印发了《云计算综合标准化体系建设指南(2025版)》(以下简称《指南》)。
2025-10-14 09:56
最长主跨跨径、最高主塔塔高、最大锚碇基础、最大主缆规模、最多车道数量……狮子洋大桥集齐了双层悬索桥的多个世界第一。
2025-10-14 09:55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