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广西田林有群“赶马哥” 以苦为乐唱响致富歌
首页> 地方频道> 地方频道-广西> 要闻 > 正文

广西田林有群“赶马哥” 以苦为乐唱响致富歌

来源:光明日报客户端2023-03-16 18:51

  “赶马哥赶马哥,赶马哥辛苦多,白天坐在马驮上,晚上睡在马鞍脚,血汗换来的钱,不舍吃不舍穿,只想回家起楼房。”

  歌声把我们吸引到一座新楼前,只见一位老人坐在自家阳台上,看着对面山头的风力发电机,唱着当年的山歌。

  老人名叫伍班成,20多年前他加入第一批马帮到外面闯荡,赶马驮运材料上山顶建高压线塔,虽然辛苦但来钱快也多。

  马帮的故事我们早有所闻,夫妻带着5、6匹马或骡,到外地没有通公路的工地赶马驮建筑材料,换来一座座新楼房,成为田林县浪平镇大石山群众外出打工特色,更是一条致富路。

  前不久,我们在浪平镇走访,遇到了回乡过年的赶马哥。在浪平村头的一栋三层楼房前,我们遇见了现年49岁的弄陀村人杨光聪,他患天生脊椎弯曲,被定为二级残疾。以前只能在石头缝里种玉米,生活非常困难。10年前,他带着妻子赶马帮,到湖北、广东等地做一些运砂石等相对轻松的活,年收入15万以上。如今他能在镇上买地皮建楼房,送一个孩子上大学,另一个孩子上高中。“一没技术,二没劳力,靠赶马才能脱贫。”杨光聪省略了所有的辛苦,高兴地说着。

  在浪平镇马匹场交易市场,我们遇到了一位女“赶马哥”。她叫陈光艳,是江洞村的媳妇,10年前在贵州老家遇到赶马哥丈夫才嫁过来的。夫妻俩一直在外赶马,现在有5匹骡,买了一部卡车以车为家。转移工地时,装上马匹和简单家什就出发。到了工地,车就是卧室。冷天在驾驶室放下座椅就是床,热天在车厢里铺上席子就睡觉。“头几年,我们各人背一个孩子赶马,收工了还要煮饭菜、洗衣服、喂马、照顾孩子,那才叫累呢。”面对年收入20万元以上的利润,她乐意继续赶马。

  “真不巧,你们来晚一天了。”八号村党支部书记罗显青说,村里的赶马哥“大哥大”刚回去,他带我们到一栋豪华的楼房前说,这是他的房子,每年回家几天住的。他开车回来时,带有现金100万元。只是一个项目结账来不及存款的数,他在县里买地皮建楼房,在市里有商品房一套。

  弄陀村的伍连壮是第二代赶马哥,他带5匹骡走遍全国各地,把赶马作为一种“勤工旅游”,感到很快乐。他说:“有不少人赶马得钱后就开公司做老板,我还是想多走一些地方。”

  随行的镇分管领导介绍,全镇每年有200多户人家在外赶马,累计有300多户人家在县城买地建楼房,县城有一个小区被称为“浪平村”,有100多人开公司当老板。

  在浪平镇大石山里,山高气候寒冷,石头多土地少,更重要的是缺水。通过赶马,2020年浪平镇以高质量脱贫,获得“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据不完全统计,赶马哥年平均收入35万元,多的有100万元以上。艰苦的自然环境造就了浪平人吃苦耐劳品格,马帮哥更是以苦为乐,出去捞外快,回家为乡村振兴出力。

  (通讯员 黄绍碧 黄数情 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 周仕兴)

[ 责编:曾震宇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香港举行“体育力量 闪耀香江”大型无人机表演

  • 银川:做好供热保障 群众温暖过冬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为促进卫星导航定位产业有序发展,维护国家地理信息安全,我国将对卫星导航定位基准站实行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监管。针对目前基准站重复建设、存在数据安全隐患等主要问题,办法规定自然资源部会同有关部门制定全国基准站建设布局规划。
2025-11-19 09:52
18日,我国首个配置冷却塔的“华龙一号”核电机组——中广核山东招远核电项目1号机组顺利完成核岛第一罐混凝土浇筑,标志着该项目一期工程建设全面启动。
2025-11-19 09:51
2020年至2024年间,全球光热发电装机年复合增长率为4.24%,我国同期增长率达11.7%,显著高于全球水平;技术装备国产化率突破95%,释放出产业加速发展的强劲信号。
2025-11-19 05:35
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科普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
2025-11-19 05:55
日前,由清华大学产业发展与环境治理研究中心和自然科研智讯联合编制的《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指数2025》报告正式发布。
2025-11-19 05:55
新疆的孩子们在“流动科学课”上被磁悬浮演示、机器人互动、矿物标本展示等吸引了目光;甘肃张掖的科技工作者为大伙儿演示经典科普实验“火焰掌”;上海的科学家们踏上科技节的红地毯赢得公众的掌声……这些生动场景共同勾勒出“十四五”期间我国科普事业的发展印记。
2025-11-19 05:55
如今,在学习中遇到问题可以问人工智能,写作业也可以用人工智能辅助查询信息。正如这名同学所言,生成式人工智能正改变传统的以知识积累和传递为中心的教学模式。
2025-11-18 10:28
11月17日,在水利部举行的“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 推动节水产业高质量发展”新闻发布会上,水利部副部长陈敏介绍,目前,我国节水产业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势头,
2025-11-18 04:20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科技创新大会17日在乌鲁木齐举行。会上,干旱区生态安全与可持续发展全国重点实验室、丝路水实验室、昆仑智能装备实验室、
2025-11-18 04:20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指出,以创新能力、质量、实效、贡献为评价导向,深化项目评审、机构评估、
2025-11-18 04:25
近日,2025年6G发展大会在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举行。
2025-11-18 04:20
这台高能非弹谱仪的独特之处在于,它利用了中子不带电、穿透力强的特性,能够直接探测到物质内部的微观运动。
2025-11-17 08:56
建立和完善国家公园监测网络体系,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领域的重要实践,是践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理念的具体体现。
2025-11-17 04:30
浙江清凉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我国重要的生物多样性聚集地之一,也是长三角地区珍贵的物种基因库。
2025-11-17 04:30
近日,我国科研团队在嫦娥六号月背样品中首次发现大型撞击事件成因的微米级赤铁矿和磁赤铁矿晶体,揭示了全新的月球氧化反应机制,为环绕南极-艾特肯盆地磁异常的撞击成因提供了样品实证。
2025-11-17 04:30
在不久前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与生物圈计划”国际协调理事会第37次会议上,内蒙古大青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陕西周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被批准为“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网络”成员。
2025-11-17 04:30
以“智跃无界,开源致远”为主题的操作系统大会2025(以下简称“大会”)在北京举办。
2025-11-14 17:08
我国在4个国家开展6处文物古迹保护修复,49项中外联合考古项目涉及28个国家和地区,用实际行动践行全球文明倡议、不断丰富世界文明百花园。
2025-11-13 07:07
由四川省人民政府主办的2025世界动力电池大会12日在宜宾市开幕。
2025-11-13 04:55
据估算,太阳每秒钟释放的能量,可供全人类使用约70万年。模拟太阳来产生无尽的清洁能源,也因此成为人类的“终极能源梦想”。
2025-11-13 04:55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