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跨越山海的动人交响 绿城南宁的美丽邀约
首页> 地方频道> 地方频道-广西> 要闻 > 正文

跨越山海的动人交响 绿城南宁的美丽邀约

来源:南宁新闻网2023-01-20 15:08

  《春天的旋律·2023》跨国春节特别节目如约而至

  《春天的旋律·2023》跨国春节特别节目突破15年跨国春晚的常态形式,更注重网络传播和年轻化,对节目呈现方式和导摄手法有了大刀阔斧的创新和提质升级。

  在中国外交部的大力支持下,今年新增了中国驻新加坡大使馆,中国驻柬埔寨大使馆,中国驻老挝大使馆和所在国国家电视台或文化机构的加入,中国—东盟10+1的拼图圆满完成。

  中国驻柬埔寨大使王文天、印尼驻华兼蒙古国特命全权大使周浩黎、中国驻印度尼西亚大使馆文化参赞周斌通过《春天的旋律·2023》向全球观众发表新春贺词。

  节目总时长国内版约70分钟,国外节目或多国合作节目占比超过57%,参与联合录制的媒体和机构近40家,均为16年以来最多的一次。大湾区的香港国际卫视,澳门广播电视股份有限公司,新西兰和东盟国家的老朋友不因疫情阻挡,《春天的旋律·2023》的大家庭汇聚全球力量,覆盖落地国家和地区超过150个,成为华人华侨和外国友人春节期间的文化大餐。

  《南宁·2035》创意VCR,这是一个跨越时空的概念与现实结合体。既有一带一路“云上签约”、“中越快线”等大主题,也有未来智慧家居,智能生活的场景具体描述。合理想象,大胆推测,呈现出十几年后的南宁国际化大都市新貌。

  《春天,从这里开始》:是中国和马来西亚音乐人联袂合作的原创作品。灵感来源自“春天,从广西开始”,这既是地理上广西一年四季繁花似锦的写实之作,也是文艺上“中国绿城”南宁的声动表达。词曲欢畅,取景丰满,从飞雪迎春的北国风光,到花团景簇的美丽南方,宛若时空穿越,中马两国歌手们年味十足的表现力,也为歌曲增色不少。

  《多谢了》——在兔年新春之际,正值中老铁路通车运营一年多,来自老挝的歌手金茉莉和广西文化旅游推广大使、广西“新时代刘三姐”陈慧携手演绎文华大奖获奖剧目彩调剧《新刘三姐》片段。山水古相连,人文总相亲,200多名刘三姐纵情高歌,看民族大道变身“民歌大道”,也是一桩盛事。

  注重原创性,尤其是推出南宁城市气质的原创歌曲是今年的一大亮点。《爱在绿城》是“春天的旋律·2023”为南宁市城市形象宣介度身定制的原创歌曲,词曲均邀请了香港和国内知名大咖创作。演唱者邀请了“中国好声音”2022年度总冠军梁玉莹,把南宁包容谦和、绿意盎然,友爱和谐的城市气质一一呈现。旋律优美,国风国潮,琅琅上口,实为创新之作。

  《十二生肖》:虎跃前路去,兔携好运来。由广西民族大学艺术学院舞蹈系12名学生扮演的12生肖,兔的灵动俏皮,龙的俊逸洒脱,蛇的柔媚灵巧,马的欢腾跃动,羊的吐气扬眉,猴活泼可爱,鸡的颔首低眉,狗的旺财寓意,猪的憨厚纯朴,鼠的惟妙惟肖,牛的水中孓孓,虎的风动八方,带着新年的祝福,在秀丽山水间跃动起舞,喜迎新春。

  《爱要坦荡荡》由深受中泰两国年轻观众喜爱的泰国当红歌手INTO1高卿尘、INTO1尹浩宇联袂演绎,泰语和国语的无缝衔接呈现耳熟能详的歌曲,让人耳目一新。

  今年导演组大胆尝试,特别邀请湖南卫视《乘风破浪的姐姐》团队的秀导参与编舞。以快闪频闪的方式,按歌词不同场景,编曲不同节奏,卡点设计了现代时尚舞蹈和诸场景的转换,把时尚节奏和中泰两国风情巧妙嫁接。真切感受来自中国绿城,民歌眷恋故乡的热情和温度。

  《邕江谣》以游记的表现形式,把接地气很具象的新老南宁诗意表白,一条江,一座城,一种文化,一段历史…人们对邕江水岸文脉的理解是什么?导演组用一名现代歌手面对邕江的遐想开始,这一江邕水,仿佛看到了南宁千年的人文历史,一幕幕,一帧帧,从他的穿越开始,所有的服化道,都精心挑选了对应年代的妆造,从各阶段一家人其乐融融的围炉,到现代的幸福生活,在每个转场以手绘场景动画结合实拍的手法,使得MV更具温情和浓浓人情味。

  《对歌》是根据电影《刘三姐》重新创编的“新刘三姐三部曲”的第二首歌曲,由广西著名词作家麦展穗为“春天的旋律”专门创作。词作诙谐幽默,时尚感、国际范十足,把跨境电商、两国人文互通交流,风景如画的山水之约,借两国四位歌手的竹筏相见,花海传情鲜活地表现出来。取景地德天瀑布和南宁友城北宁市、北江市的风景与南宁的美景城景融合在一起,情由景生,心为人动,谱写了中越友谊的新歌心声。

  菲律宾传统舞蹈《BANGA》由菲律宾民间舞蹈团 1974 年由导演和编舞 Norro McGregor 组织, Sandiwang 一词的意思是思想,该团专注于菲律宾各地的传统民间舞蹈研究挖掘,旨在通过舞蹈音乐和歌曲来促进和保护菲律宾文化。“BANGA”桑迪瓦曲目,以菲律宾 7,100 个岛屿的大部分地区舞蹈为底色,包括北部的山地部落舞蹈精髓,走步轻盈,音乐金属鸣响,提振旁观者信心。

  《迎接嘉宾》这首曲子由印尼传统乐器木铃铛演奏,在G20峰会上也曾为各国领导人奏响(另一传统乐器为甘美兰),乐器音质空灵,曲调和婉,作为迎接贵宾的伴奏音乐,清新淡雅,如沐春风,有宾至如归的亲和力。《故乡》,这首歌耳熟能详,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的画面感仿佛就在眼前。故乡的人,就在记忆里,故乡的小路和风物,都有思念的滋味…

  《念亲恩》这首歌表达了游子对父母的感恩和思念之情。身在远方的游子,无处安放的亲情,因为各种原因无法见到父母的游子,用长夜漫漫的灯,孤悬夜空的月,表达对父母的深情与歉疚。充满古韵的曲调,直抒胸臆的浅白歌词,在中国澳门、中国香港、广西南宁三位歌手的深情演绎下,撩动心弦,打动人心。

  《孤勇者》:这是全网目前参与人数最多的阿卡贝拉+交响乐少儿版《孤勇者》,由南宁市东葛路小学、逸夫小学、明秀东路小学、半岛卓立小学、澳门少儿艺术团、香港聚雅轩合唱团和“快乐童伴”国际少儿合唱团的200多名孩子共同录制完成。孩子们如同天籁的声音,铿锵有力整齐划一的动作,坚毅执着的眼神把歌曲的意境充分表达。在南宁地标建筑广西文化艺术中心的穹顶之下,阳光洒在少年们朝气蓬勃的脸上,汗水恣意流淌,励志的心逐梦前行…

  《拖尾水袖舞》:近两尺长的白色裙边和近两尺长的飘逸水袖,一个是缅甸拖尾,一个是邕剧水袖,在艳丽的叶子花中翩翩起舞,不同的文化碰撞,展现出别样的舞蹈魅力。在缅甸有种叫做拖尾的民族服饰,一块将近两尺长的这个白色的裙边,古时候它是用来遮住脚的,现在变成了一种特色,挥舞起来特别的飘逸,这与南宁邕剧里的水袖,有着异曲同工之处,缅甸的水边的拖尾舞,与邕剧的水袖舞的完美结合是中缅两国传统文化艺术和而不同的魅力所在。

  今年《春天的旋律·2023》跨国春节特别节目积极融入广西和南宁元素、展示南宁风貌,让各国观众了解南宁的国际性、开放性、创新性、包容性和民族风情,展示南宁形象、彰显文化自信。

  《春天的旋律》是跨国春晚的主题曲,由周镇作词,香港著名音乐人张家诚作曲,由中国和越南两国的对唱,16年的汗水浇灌,一批批参与者、电视人的久久为功,绵绵用力——春天播撒的种子,开花结果,成长壮大,丰盈演进成15个国家和地区,近40家媒体和机构共同参与,联合录制的“春之交响”,成为绿城南宁的靓丽名片。

  2023年,同一片蓝天下,共邀明月寄真情,山海相依,一衣带水,中国与东盟和世界各国的人文交往、文明交汇、文化交融,守望相助的人类命运共同体,在《春天的旋律》大合奏下,谱写了更壮丽的交响乐章。

[ 责编:董大正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全运会丨第十五届全运会闭幕式在深圳举行

  • 音舞诗画《家住淮河边》在蚌埠首演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2025年度“十大”科普热词从科技、文化、社会等维度,综合勾勒出2025年我国科普事业发展、科技前沿动态、科学传播与社会文化融合的整体态势和核心方向。
2025-11-21 15:11
枫清科技与麒麟软件达成战略合作,双方将围绕AI技术创新、产品研发、市场拓展等方面开展深度合作,共同推动信创产业生态的完善与发展。
2025-11-21 13:13
走进国家重要野生植物种质资源库辰山中心种子冷库,零下20摄氏度的寒气扑面而来,一排排整齐编号的收纳容器中,是进入“深度睡眠”状态的各类野生植物种子。
2025-11-21 09:53
小雪时节,容易发生感冒、皮肤干燥、关节疼痛及咳嗽等不适,大多因为寒燥外袭、津液失调。
2025-11-21 09:52
当前,关于精神疾病与心理治疗,公众还有哪些常见误解?带着这些问题,本报记者采访了北京安定医院多位专家。
2025-11-21 09:49
2023年11月,“天衍”量子计算云平台正式发布,截至目前,访问量已突破3700万次,覆盖海内外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用户,实验任务数超过270万个。
2025-11-21 09:47
20日,记者从南京大学获悉,该校沈树忠院士团队的侯金波博士等人记录了湖北省通山县一处距今约5.4亿年的埃迪卡拉纪化石宝库,并将其命名为“通山特异埋藏化石库”。
2025-11-21 09:38
完成第一阶段6G技术试验,形成超过300项关键技术储备,资本加速布局6G生态……尽管6G网络预计将在2030年开始部署,但我国6G产业布局正加速铺开,呈现政策护航、技术攻坚、资本活跃的特征。
2025-11-20 09:11
谷山梁3吉瓦/12.8吉瓦时储能电站项目建成后,每年预计可向电网输送36亿千瓦时的清洁能源电力。“独立新型储能电站放电时为发电企业,充电时视同电力用户,电网的峰谷电价价差形成利润空间,吸引企业投身于此。
2025-11-20 09:11
中国第一辆蒸汽机车就诞生在我的家乡唐山。我为之骄傲。为此,大学学习机械制造与设计专业的我,毕业后,就一头扎进轨道交通检测设备研发领域。
2025-11-20 04:25
常有人说,发动机是火箭的“心脏”。而我从事的工作是,液体火箭发动机推力燃烧系统高精密产品的生产加工,所以大家都叫我“火箭心脏钻刻师”。
2025-11-20 04:25
四川全口径外送电量已超1.9万亿千瓦时。这一规模相当于江苏、浙江、安徽三省全年用电量之和,标志着四川落实“西电东送”能源战略取得丰硕成果,
2025-11-20 04:25
大国重器又传好消息!江门中微子实验(JUNO)装置建成运行仅两个月,就取得首个物理成果——测量太阳中微子振荡参数,结果比此前实验的最好精度提升了1.5~1.8倍。
2025-11-20 04:35
为促进卫星导航定位产业有序发展,维护国家地理信息安全,我国将对卫星导航定位基准站实行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监管。针对目前基准站重复建设、存在数据安全隐患等主要问题,办法规定自然资源部会同有关部门制定全国基准站建设布局规划。
2025-11-19 09:52
18日,我国首个配置冷却塔的“华龙一号”核电机组——中广核山东招远核电项目1号机组顺利完成核岛第一罐混凝土浇筑,标志着该项目一期工程建设全面启动。
2025-11-19 09:51
2020年至2024年间,全球光热发电装机年复合增长率为4.24%,我国同期增长率达11.7%,显著高于全球水平;技术装备国产化率突破95%,释放出产业加速发展的强劲信号。
2025-11-19 05:35
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科普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
2025-11-19 05:55
日前,由清华大学产业发展与环境治理研究中心和自然科研智讯联合编制的《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指数2025》报告正式发布。
2025-11-19 05:55
新疆的孩子们在“流动科学课”上被磁悬浮演示、机器人互动、矿物标本展示等吸引了目光;甘肃张掖的科技工作者为大伙儿演示经典科普实验“火焰掌”;上海的科学家们踏上科技节的红地毯赢得公众的掌声……这些生动场景共同勾勒出“十四五”期间我国科普事业的发展印记。
2025-11-19 05:55
如今,在学习中遇到问题可以问人工智能,写作业也可以用人工智能辅助查询信息。正如这名同学所言,生成式人工智能正改变传统的以知识积累和传递为中心的教学模式。
2025-11-18 10:28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