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焊花朵朵开阖“黄金水道”通途——广西柳江红花水利枢纽二线船闸安装记
首页> 地方频道> 地方频道-广西> 要闻 > 正文

焊花朵朵开阖“黄金水道”通途——广西柳江红花水利枢纽二线船闸安装记

来源:光明日报客户端2022-11-21 21:46

  10月28日,随着8艘满载货物的货船完成泄水后往下游缓缓驶去,广西最大工业城市的“黄金水道”顺利打通。千帆竞发,大江东去,广西水运正从奔流的浪花中,汲取新动能。

  通航能力从500吨级一跃提升至3000吨级,柳州工业品可搭船直达粤港澳大湾区,新动能的喷薄,源于由中国能建葛洲坝广西工程局安装公司承建的柳江红花水利枢纽二线船闸工程。

  位于广西柳州市鱼峰区红花村的红花水利枢纽二线船闸工程,是自治区实施“珠江—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的重点工程和西江经济带基础设施建设大会战的关键性项目,其重要性显而易见,但种类繁杂、超重超大的金属结构件安装成为工程建设的“拦路虎”。

  工期紧,任务重,少不了这样一支队伍。

  2020年9月,在红花水利枢纽二线船闸工程人字闸门、检修闸门、输水廊道检修阀门及工作阀门、拦污栅、浮式系船柱及闸阀门槽预埋件等金属结构设备安装任务全面铺开之际,安装公司红花项目部锚定“安装零缺陷、进度零延误、安全零事故、服务零投诉”金属结构设备安装“四个零”目标,

  迅速成立青年突击队,聚焦关键部位“卡脖子”技术,解锁船闸安装“金钥匙”。

82bab922e4344effac05ff704e64c671

  广西柳江红花水利枢纽二线船闸工程施工现场

  彼时,红花水利枢纽二线船闸工程施工现场塔吊林立,热火朝天——江面,挖掘机挥舞长臂从水里掏出泥沙,建设者们正紧锣密鼓地进行围堰拆除作业;右岸露天平台上,脚手架密密架设,船闸工程上闸首已浇筑到94米,下闸首已浇筑到83.5米设计高程,船闸安装工程的战鼓俨然擂响。

  红花水利枢纽二线船闸工程为单线单级船闸,由上游引航道、上闸首、闸室、下闸首和下游引航道组成,其中,与下闸首人字门配套的底枢蘑菇头直径达1.7米,重达21吨,相当于巨型“门轴”,对人字门能否铅垂旋转、灵活启闭至关重要。

  “船闸人字门是枢纽工程金属结构安装中最为关键的咽喉部位,尺寸大、材料特殊的底枢蘑菇头安装则是最为重要的一环,一点也马虎不得。”红花项目部经理罗利秋正带领施工班组使用水平仪、经纬仪对左右蘑菇头底座联合精调、找正定位。

  红花项目部焊工进行船闸工程底枢蘑菇头焊接作业

  时值盛夏,建设者们正在接受烈日与电光石火的双重炙烤。朵朵焊花飞溅间,不时传来罗利秋的叮嘱:“大家把质量要求和技术标准记牢了,焊接时一定要做到眼精、手稳、心静、气匀,防止焊接收缩引起已调整好的底座位移。”只见,在蘑菇头底座螺栓与预埋锚栓间,数名焊工挥汗如雨对称施焊,火星伴着“刺刺”声此起彼伏,焊口一气呵成,焊缝光泽美观、一次成优。

  拧成一股绳,攥紧一个拳,激活一江春水。短短30天,红花项目部高效完成了船闸人字门底枢安装,经最终检测各项技术指标符合设计要求,优良率达100%,受到业主和监理的一致好评。

  江水东流,转眼来到2021年春天,随着350吨汽车吊缓缓垂下吊钩,重达96吨的第一节人字门平稳吊入闸室就位,船闸扩容改造工程“拔节长”。

  红花水利枢纽二线船闸工程上下闸首各由2扇人字门组成,其中上闸首人字门设计高度18米,单扇门叶门宽3米,重量达289.7吨;下闸首人字门设计高度32.75米,单扇门叶门宽3米,重量达538.89吨。如此庞然大物,安装要求门叶轴线精度为2毫米,其焊接量之大、技术控制工艺要求之高,成为红花项目部面临的又一大难题。

  船闸上闸首人字门拼装现场

  壁垒如何攻破?红花项目部青年技术骨干领航破题。针对船闸人字闸门结构及水动力特性、抗疲劳特性等技术难点堵点,将船闸上下闸首人字门安装列为重大科研课题攻关,创新实施模块化安装,最大程度减少由船闸特殊结构性带来的门叶组装难度大、焊接易变形等一系列不利因素的影响。

  “人字门由12节门叶焊接组成整体,最大节重量达92吨,尺寸巨大,门叶90度‘大翻身’容易导致焊接变形”,现场拼装焊接台上,红花项目部总工程师赵刚正与青年突击队队长马运熙分析调整焊接参数,把控上闸首人字门安装工序流程,“我们采用悬空翻技术,完成单节门叶悬空翻转,将焊缝焊接状态变位平焊,在提高门体抗扭、抗弯曲运行能力的同时,也有效改善了外观成型。”

  红花项目部焊工们正在31米高的闸门上施焊

  脉脉水波,弧光跃动,倒映着航道闸门上忙碌的身影,人字门吊装就位后,工程建设压力全都凝聚在闸门焊接上。面对钢结构布置密集、纵横交错的闸门焊点,十余名“焊将”铆足干劲,数小时连续施焊,向着最后一节人字门近70米焊缝发起突围。

  与时间赛跑,金色焊花点燃“攻坚战”。“黄工,7天内必须完成1号门叶焊接”“韦工,临时电源抓紧引入,确保人字门提前进入调试……”31米高的“钢铁大闸”之上,穿着厚厚工作服,背系安全带的马运熙与队员们咬紧牙关,左手持防护面罩,右手持焊枪,缓慢挪动步子徐徐施焊,缕缕紫蓝色轻烟升腾,脚底处迸射出串串火花,一道道鱼鳞般均匀平滑的焊缝勾勒而出。

  现场焊接拼装完成的船闸上下闸首人字门严丝合缝

  柳江回环若襟带,八百里画廊日渐焕发新的荣光。2021年6月,红花项目部提前17天完成船闸上下闸首人字门全部拼装任务,严丝合缝的门体顺利通过临时启闭实验,具备挡水正常运行条件,以“指尖精品”为广西首个、全国水运行业首批“品质工程”锦上添花。

  潮平两岸宽,风正一帆悬。如今,从柳江柳城凤山三江口到象州石龙三江口河段,再南下出海汇入粤港澳大湾区,八百里柳江之上,一座肩负着西南水运北线出海通道使命的红花水利枢纽二线船闸工程,正澎湃向上,绽放如焊花般的璀璨。(通讯员曾素兰 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 周仕兴)

[ 责编:董大正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中欧青年对话会2025”在京举行

  • 山东东营:河海交汇的湿地之城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如今,在学习中遇到问题可以问人工智能,写作业也可以用人工智能辅助查询信息。正如这名同学所言,生成式人工智能正改变传统的以知识积累和传递为中心的教学模式。
2025-11-18 10:28
11月17日,在水利部举行的“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 推动节水产业高质量发展”新闻发布会上,水利部副部长陈敏介绍,目前,我国节水产业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势头,
2025-11-18 04:20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科技创新大会17日在乌鲁木齐举行。会上,干旱区生态安全与可持续发展全国重点实验室、丝路水实验室、昆仑智能装备实验室、
2025-11-18 04:20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指出,以创新能力、质量、实效、贡献为评价导向,深化项目评审、机构评估、
2025-11-18 04:25
近日,2025年6G发展大会在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举行。
2025-11-18 04:20
这台高能非弹谱仪的独特之处在于,它利用了中子不带电、穿透力强的特性,能够直接探测到物质内部的微观运动。
2025-11-17 08:56
建立和完善国家公园监测网络体系,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领域的重要实践,是践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理念的具体体现。
2025-11-17 04:30
浙江清凉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我国重要的生物多样性聚集地之一,也是长三角地区珍贵的物种基因库。
2025-11-17 04:30
近日,我国科研团队在嫦娥六号月背样品中首次发现大型撞击事件成因的微米级赤铁矿和磁赤铁矿晶体,揭示了全新的月球氧化反应机制,为环绕南极-艾特肯盆地磁异常的撞击成因提供了样品实证。
2025-11-17 04:30
在不久前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与生物圈计划”国际协调理事会第37次会议上,内蒙古大青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陕西周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被批准为“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网络”成员。
2025-11-17 04:30
以“智跃无界,开源致远”为主题的操作系统大会2025(以下简称“大会”)在北京举办。
2025-11-14 17:08
我国在4个国家开展6处文物古迹保护修复,49项中外联合考古项目涉及28个国家和地区,用实际行动践行全球文明倡议、不断丰富世界文明百花园。
2025-11-13 07:07
由四川省人民政府主办的2025世界动力电池大会12日在宜宾市开幕。
2025-11-13 04:55
据估算,太阳每秒钟释放的能量,可供全人类使用约70万年。模拟太阳来产生无尽的清洁能源,也因此成为人类的“终极能源梦想”。
2025-11-13 04:55
日前,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智能机械研究所、中科合肥智能育种加速器创新研究院联合发布重要成果:全链条机器人育种家“小海”与“海霸设施”小麦快速育种商业化服务平台同步启动,标志着我国在智能育种装备与工程化应用上取得关键突破。
2025-11-13 04:55
日前,记者从全球规模最大的恐龙蛋化石遗址——湖北青龙山恐龙蛋化石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获悉,数字化档案建设团队正为库藏的每一枚较完整恐龙蛋化石,赋予由“保护区名称—化石产地名称—库藏箱编号—标本编号”构成的唯一“身份证ID”。这标志着该保护区首次实现恐龙蛋化石专属标识管理。
2025-11-13 04:55
困扰无数人的睡眠问题,终于有一部纪录片说清楚了!
2025-11-13 08:55
国家卫生健康委百万减残工程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院校长吉训明介绍,目前,全国已有20个省份成立减残工程专委会,8个省份正在积极推进。
2025-11-12 07:24
2025年是中国科学院院士、我国理论物理学奠基人、“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彭桓武诞辰110周年。
2025-11-12 07:23
由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牵头,联合国内外多家科研机构组成的研究团队,通过对现存及灭绝长臂猿的大规模基因组测序与比较分析,系统阐明了长臂猿科的演化历程、种群动态及其标志性长臂表型的遗传基础,为全球长臂猿的保护行动提供了新的科学见解,相关研究成果日前发表于国际学术期刊《细胞》。
2025-11-12 05:10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