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13人获评2022年度广西高校大学生年度人物
首页> 地方频道> 地方频道-广西> 要闻 > 正文

13人获评2022年度广西高校大学生年度人物

来源:光明日报客户端2022-10-14 17:35

  近日,由新华网广西频道、光明日报社广西记者站、广西高校易班发展研究中心、广西大学生在线联合组织开展2022年度广西高校大学生年度人物推选展示活动,经各高校申报、专家评审,并报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教育工委同意,共遴选出2022年度广西高校大学生年度人物13名。

生活照

  龙潇,广西民族大学2019级本科生。现任广西民族大学青年志愿者管理服务中心副主任,主要负责全校志愿者的日常管理与志愿活动运营。入学三年来不忘初心、服务他人,政治意识坚定,是热爱社会实践、热心公益的榜样青年。该同志连续四学期综合成绩满分,排名专业第一。共获国家级荣誉奖项10项、自治区级荣誉奖项13项。

生活照

  李幸,广西中医药大学2020级硕士研究生,目前在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进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曾发表民族医药抗击新冠肺炎行动指南,累计协助核酸检测工作12次,校园、社区新冠防控知识科普3次;致力于民族医药助力乡村振兴,构建瑶医药数据库、担任2021年度金秀瑶族自治县瑶医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命题组组长、2022年度金秀县瑶医药临床适宜技能培训班特聘讲师等,2022年作为项目负责人带领“瑶医传奇”团队参加第八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获省级金奖。

生活照1

  李凌志,桂林旅游学院旅游管理学院2022级专升本科生,担任全州县青年志愿者协会宣传部部长、桂林旅游学院党政办公室学生助理。他是一名新时代退役大学生,曾获得第七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广西赛区银奖,被评为2020年度“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标兵”;曾一年三次见义勇为。他的事迹被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新华网等各大新闻媒体报道,荣获第十六届“大学生年度人物”入围奖、第25届“广西青年五四奖章”荣誉称号,荣登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央文明办主办的“中国文明网——中国好人榜”。

生活照

  李璞,玉林师范学院2019级本科生。他认真刻苦,注重专业知识与实践相结合,成绩居于班级前列,是优秀学生干部典范。获得广西青年榜样——“勤学奋进好榜样”、自治区级奖学金、非师范生奖学金等荣誉称号。他参与五项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参加多项学科专业竞赛,连续两年斩获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广西赛区一等奖。他所在团队研发的一款多功能家用护理床(椅),斩获了第九届全国大学生机械设计大赛赛区二等奖。积极参加“互联网+”、挑战杯等创新创业竞赛,获得两项自治区级银奖,10余项校级双创比赛奖励。

生活照

  杨洲,广西艺术学院2020级硕士研究生。四年专业排名全系第一,曾获广西艺术学院优秀学生表彰、优秀学生干部表彰、国家奖学金等。曾赴泰国艺术大学管理科学院(MSSU)学习,完成跨国项目研究。他是公司创始人,累计完成创业项目十余项,产值超500万元。他是南宁市人社局优秀创业导师,《文化项目创意与策划》《昆虫创意产业》编者,曾获全国大学生就业创业年度新闻人物、第六届广西创业大赛冠军等荣誉称号。主持或参与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国家级银奖3项,铜奖6项,省级金奖8项,中国”创青春“双创大赛金奖2项。曾负责可口可乐(广西),中国人寿(广西)等全案营销与策划,中国华彩中国舞蹈展演,中国ZIZI芭蕾青少年舞蹈比赛主策划。

生活照

  吴士宏,广西师范大学2019级本科生,综合排名全年级第一。他是广西师范大学创新创业标兵,发表SCI等高水平研究论文3篇,申请国家发明专利3项,获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奖学金、广西壮族自治区“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金奖(3项)、广西壮族自治区“创新、创意及创业”挑战赛最佳创业奖”、广西壮族自治区“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金奖”等省级以上奖励和称号10余项;作为团队第一负责人致力于开发绿色广谱高效农业杀螨剂(成果获得国家发明专利和国家计算机软件著作),现与多家公司密切合作,目前产品已经完成中试和活性检测并正在进行放大化生产,并已取得200万元的意向订单。

生活照

  陈允杰,广西大学工商管理学院2021级硕士研究生,现任广西学联驻会执行主席。曾荣获第十三届中国青年志愿者优秀个人、2022年百色抗疫优秀志愿者、2022年向上向善·广西青年榜样、2020届自治区级优秀毕业生、2021年度西部计划考核等级优秀、2021年度百色市优秀青年志愿者等荣誉称号。2020年赴曾是国家级深度贫困县的广西那坡县完成为期一年的志愿服务,教育教学覆盖学生人数达1000余名,帮助留守儿童200余名,行程逾1000余公里。志愿服务期间,他发起“筑梦之旅点亮未来——小西研学公益平台”获得各项资助及收入累计近30万元。他组织发起“不朽老兵,红色筑梦——基于老兵精神的青少年国防教育体系倡导者与先行者”项目荣获第八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广西赛区金奖。

罗杰雄生活照

  罗杰雄,北部湾大学2020级本科生。他的综合素质测评排名第一名;他积极投身疫情防控志愿服务工作,参与学校接种新冠疫苗的志愿服务工作20余次。2022年3月,钦州市疫情防控严峻之际,他主动请缨,组织一支学生队伍,负责所在学院的学生生活区域和学院办公区域的消杀工作。他发挥专业优势,助力乡村振兴。他与实验组的团队成员成功运用基因工程的技术改良桑蚕的丝腺,使其吐出来的丝线含量增加……他的科研事迹获新华社等主流媒体的报道。他将研究实践转化为创新创业项目并获得了“互联网+”创新创业比赛国家级铜奖、省级金奖和省级银奖的好成绩。

生活照

  高钰博,桂林电子科技大学2020级本科生。他立志要在学习青年榜样中书写成长和担当,在践行榜样精神中实现理想和抱负。主动参与新冠疫情防控、乡村振兴、“青年榜样”宣传、爱国主义行动及青少年防洪防汛志愿服务活动,深入社区街道和贫困地区、走进各中小学校园,宣讲中央和地方各类防控扶持政策,开展中小学生防溺水教育宣传,用爱与担当守护家园。先后获评中国高校“青年榜样”思政课学习志愿宣传行动优秀志愿者、“爱国有我·青年先行”大学生爱国主义宣传教育志愿行动优秀志愿者、全国高校青少年防洪防汛活动优秀志愿者,同时获评广西壮族自治区“优秀共青团员”荣誉称号。

高瑛-生活照

  高瑛,桂林理工大学2022级本科生。曾担任校青年志愿者协会团支部书记、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组织委员。她是广西志愿服务的先锋榜样,在130余次累计时长达2055.5小时志愿服务中为中国-东盟青年架起友谊之桥,为“一带一路”青春释能。她是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践行者,怀揣着“青年服务国家”的责任和使命,把自己的青春志愿梦想编织进教育强国的宏伟蓝图中。她踔厉奋发,荣获“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奖学金、获评“向上向善·广西青年榜样——公益爱心好榜样”、由她组建“防艾青年团”荣获广西高校“防艾青年团”优秀志愿者团队。

生活照

  黄盛,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大学2020级大专学生。校创业协会实践部部长、校足球队队长、动科院畜牧兽医2004班团支书、2020级辅导员助理、动科院退役军人群落群主......都是他的头衔。他是5年兵龄的退伍党员老兵,毅然决然回家乡自主创业。他从零开始从事畜牧养殖,2021年注册钦州市钦南区那角牛养殖场,日营业额达12000元人民币,年收益将创收益达400万元。在创业致富的同时,他还带动周边乡镇20多户农户养殖奶水牛。2022年,黄盛的养殖场规模扩大到近200头,并成立了广西盛川环保咨询有限公司……他积极带动周边村民致富,利用村民闲置土地种植牧草约4000亩,按市场价统一回收。盘活了农村闲置土地资源,村民的收入增加了20%以上。同时也带动了20户村民进行水奶牛的养殖,年收入增收多达15万元以上。他心存感恩,回报社会。2022年3月,钦州发生新冠疫情封城期间,黄盛主动挤奶、煮奶、配送,赶在早上六点将牛奶送到每名医护人员的手中。

生活照

  龚君,广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2020级专科学生,成绩位列专业第一。 他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届全会精神,在广西“青马工程”高校研习班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坚定入党的信念与决心,砥砺初心争当心怀国之大者的青年“榜样”;他勤奋刻苦钻研,在技术技能竞赛中斩获金奖,研发了“捷安测--微型便携式TOFD扫查仪”助力企业发展,磨砺技能争做心怀时代工匠的青年“匠星;他乐于服务、勤于实践,致力于乡村振兴和志愿服务,奋进担当勇争青年“先锋”。

生活照

  曾华华,广西建设职业技术学院2019级专科学生。2020年度中国自强之星,获“中国大学生新东方自强奖学金”。曾任广西建设职业技术学院设备与环境学院团总支 学生会秘书长、给排水1903班团支书,所在班级获得2021年全国高校活力团支部。共获得国家级荣誉5项,区级荣誉11项,院级荣誉20余项。她加入学校“一方净水”志愿服务团,作为团队长带领团队助力乡村振兴和文明城市建设。在广西大石山区里进行水质调研、入户走访、水质宣讲、水质检测等工作以逐步提高村民们的卫生用水意识;在“绿城”南宁,通过走访调研,累计参与覆盖6个城区共460个小区的供水调研情况,为城市供水安全保障提供了大量的基础数据。在团中央主办的“2020年全国镜头中的三下乡”中获得“优秀通讯员”荣誉称号。

  (通讯员 李佳讯 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 周仕兴)

[ 责编:曾震宇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电影《731》拍摄历程特展在哈尔滨举行

  • 安徽歙县:土楼晒秋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陈萍、研究员曹湖军、副研究员张炜进团队在氢负离子导体开发及应用方面取得重要进展。
2025-09-18 09:52
工业遗址与科幻主题联动,带来现实与想象交错的奇妙感受;科技手段还原知名IP场景,让游客沉浸到小说里的名场面;利用独特地质地貌,打造“地球上最像火星的地方”……来一场新鲜、有趣的科幻游,成为不少人出游的选择之一。如何做好科幻与文旅深度融合,丰富旅游供给?各地因地制宜进行了探索。
2025-09-18 09:50
记者17日从中国石化新闻办获悉,部署在四川省资阳页岩气田的2口评价井测试产量均超百万立方米,其中资页2-501HF井试获日产气140.7万立方米,刷新我国页岩气测试产量最高纪录。
2025-09-18 09:44
当今中国,科学教育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作为人才培养的根基与路径,科学教育的潜力将变成参与国际竞争、争取国际话语权的实力。
2025-09-18 09:43
日前,由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牵头承担的聚变堆主机关键系统综合研究设施(CRAFT)遥操作系统测试平台通过专家组测试与验收。
2025-09-18 09:40
“科创游”是一种将科技与旅游相结合的新型旅游形式,不仅展示科技企业的生产过程和产品,还注重科技教育的普及和科技创新的体验
2025-09-17 10:23
此次大会将讨论通过“人与生物圈计划”及其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网络杭州战略行动计划,明确未来十年的发展方向、目标和行动方案
2025-09-17 10:21
人造地球卫星、载人飞船、空间站、空间探测器要“上天”进入预定轨道,运载火箭少不了。在“火箭家族”展台,长征一号至五号运载火箭模型笔直而立。
2025-09-17 10:20
在化学生物学研究中,有一种强大的“分子地图绘制技术”——邻近标记技术。在癌症免疫治疗中,免疫细胞需要足够强和足够多的“信号”才能发起攻击,但癌细胞表面的天然信号往往非常稀疏。
2025-09-17 10:18
当前,秋粮陆续进入成熟期。各地抓住最后的窗口期,落实落细各项增产措施,全力以赴抓好秋粮生产,确保秋粮丰产丰收。
2025-09-17 09:32
人工智能的浪潮正在席卷从科技到教育,乃至全社会的各个角落,中国教育界正在积极推动学习和应用人工智能,以便乘势站在时代前列。今年6月,中国工程院院士、华中科技大学校长尤政提出,人工智能和批判性思维结合形成DNA式的“双螺旋结构”,将有力推动创新。
2025-09-16 09:14
15日,在2025年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主论坛上,《人工智能安全治理框架》2.0版正式发布。落实《全球人工智能治理倡议》,《人工智能安全治理框架》1.0版于2024年9月发布,受到国内外广泛关注。
2025-09-16 09:13
光明日报北京9月15日电 记者陈晨从农业农村部获悉,2025畜禽种业发展论坛14日在北京市平谷区举行。论坛发布了第三次全国畜禽遗传资源普查、濒危畜禽遗传资源保护成效、主要畜种分子身份证构建和遗传评估优秀种公畜等重大成果,举办了畜禽种业振兴成果展,26家单位现场推介新技术、新设备、新成果,72家单位进行专场展示。
2025-09-16 09:13
数智技术以及数智互联技术将推进青年间社会化协同与知识共享,可精准连接青年学习者,并形成跨地域的学习社群与项目协作组。总而言之,数智技术能够为青年群体参与终身学习创造良好条件,能够充分激发青年群体参与终身学习的动力,能够更好地帮助青年群体全面发展。
2025-09-16 09:12
作者:王 珩、程松泉,分别系浙江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教授;浙江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博士生  当前,全球教育正经历一场由人工智能技术驱动的深刻变革。唯有坚守育人初心,在伦理框架内审慎推进技术应用,才能让人工智能真正成为引领教育发展的引擎,而非解构教育本质的飓风。
2025-09-16 09:11
在合成生物学和气候变化应对领域有巨大潜力。
2025-09-16 09:11
走进展区,多款新潮文创让人爱不释手;戴上设备,苏轼笔下的诗词世界任人遨游;指尖轻点,三千年前的青铜器“触手可及”……一系列新产品、新服务、新场景在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文旅服务专题亮相,漫步其中,处处感受到科技与创意奔涌、文化和旅游融合的无限活力。
2025-09-15 09:54
在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上,一批品类丰富、兼具趣味与文化内涵的文创精品成为展会现场的“人气王”,引爆观展热潮。
2025-09-15 09:54
最大网络基础设施的建成有助于我国突破关键技术的“卡脖子”困境,形成自主可控的核心技术优势,建立起数字经济产业的第二创新生态。 (作者:戎 珂,系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经济学研究所所长、长聘教授;田晓轩,系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经济学研究所博士研究生)
2025-09-15 09:53
今年暑期,工厂游火爆出圈。参观名额秒空、门票收入可观、社交平台相关笔记有10多万条,工厂游俨然成了文旅界新宠。 工厂游等新型旅游业态,实现了工业与文旅的跨界融合,也为文旅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新增长点。
2025-09-15 09:52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