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广西飞龙大桥:致力打造广西桥梁“绿色智能建造”新样本
首页> 地方频道> 地方频道-广西> 要闻 > 正文

广西飞龙大桥:致力打造广西桥梁“绿色智能建造”新样本

来源:光明日报客户端2022-09-26 19:05

  9月23日,由广西北部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直属企业广西路建工程集团有限公司承建的“世界最大跨径1800型波形钢腹板连续刚构桥”飞龙大桥主墩墩身施工全部完成,将全面开启上构0号块施工新阶段。

1340b31ac5ef360d1714a761e6dbdd7

  飞龙大桥 曹传奇摄

  飞龙大桥是S210横县平马至灵山沙坪公路项目(简称“平沙公路项目”)的关键控制性工程,主桥桥跨布置为(100+185+185+100)米波形钢腹板连续刚构,是当前广西境内国省干道和路网建设项目中技术最复杂、最具有代表性的大桥之一。为实现大桥的绿色施工、智能建造,广西路建集团大力开展技术攻关,促进建设速度和品质“双提升”。

  开展十项核心技术攻关,做好智能建造文章。飞龙大桥桥址位于西津水库,桩基底部为高磨耗岩层,河床淤泥覆盖层最大厚度为8m,地质情况复杂,施工难度较大。结合制约大桥建设的重难点,项目确定了十项核心技术攻关,以点带面带动大桥建设,并在大桥旁建造科研基地——“广西路建·新匠坊”,集人才培养小高地、科技创新中心、施工监控中心、BIM技术中心、智能化和信息化中心“一高地四中心”作用于一体。项目还与同济大学、广西大学等高校强强联合,合作开展新型波折钢腹板、加劲肋波折钢腹板梁抗剪屈曲试验、C60增韧抗裂混凝土制配研究等课题研究和工程模拟实验。以上课题研究为大桥施工提供理论依据,并为后续同类型桥梁施工提供借鉴。

73828f6fc530338d1b3d7de718b6224

  飞龙大桥主墩墩身施工 曹传奇摄

  在大桥主墩承台施工阶段,“免围檩堰模一体化双壁钢围堰”是科研团队目前已取得的重要成果之一。相较于传统围堰,它采用竖向隐藏式围檩代替内置水平围檩,相较于传统围堰累计节省105吨钢材用量,降低材料成本约126万元,减少碳排放量230吨以上。“大桥主墩墩身顺利施工离不开钢围堰采用整体提升+水平导向+动态平衡的施工方法,做到围堰精准下放、滴水不漏,保障了后续施工的顺利进行。我们对于钢围堰的设计与施工创新是一次有分量、革命性、可推广的探索,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平沙公路项目副经理谭海涛介绍。2022年7月,项目荣获广西建设工程优质结构奖。

  推行“五节一环保”措施,守住绿色建造底线。在桥梁建造和生态保护之间,如何“有所为”“有所不为”,“绿色建造”的目标从大桥建设伊始便在建设者心中明晰。平沙公路项目结合实际编制绿色施工方案,逐步探索出一条具有路建特色的低碳发展之路,不断提升绿色发展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施工过程中,项目综合考虑模板强度、刚度和稳定性等因素,通过BIM技术将墩身模板、底模及挂篮模板进行组合优化设计,实现两处施工部位模板无缝切换共用,模板重复利用率达31.5%,节约成本预计超50万元。除此之外,项目还研发应用“基于BIM的分节段悬浇梁施工管理信息化系统”,优化材料管理、机械布置和交通流线,进一步提升模板周转率和施工效率。

  为积极响应国家“碳达峰”“碳中和”号召,飞龙大桥施工中所呈现的“优简主义”不止于此,一项项“四新”技术的应用,让施工更加高效、集约、环保。管理人员应用“BIM+4D施工模拟”技术,将飞龙大桥原预设计常规栈桥改为分段式栈桥,起始段缓坡栈桥的设置减少两岸占地面积415㎡,集约利用土地1290㎡、钢材用量79.5吨;针对桩基底部的高磨耗砂岩地质,深入开展深水大直径钻孔灌注桩施工研究,通过“黑旋风”泥浆净化装置及时清理钻渣,将泥浆集中收集处理后送入钻孔中循环使用,确保河流“零污染”。2021年5月,飞龙大桥所在项目获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立项为“绿色施工科技示范项目”。

  目前,大桥已全面迈入上构施工的全新阶段,正进行主墩0号块及引桥桥面系施工。在后续的建设中,绿色智能建造的理念将在这里得到进一步深化,广西路建集团将继续积极主动与各参建单位寻求绿色共识。

  飞龙大桥建成后,郁江两岸通行时间将由两小时缩短至5分钟,极大便利横州市西南地区的经济文化交流,同时进一步完善广西普通公路省道网、北部湾城市群“铁公水”联运体系,有力推动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

  (通讯员 廖永腾 曹传奇 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 周仕兴)

[ 责编:张悦鑫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第七届上海国际艺术品交易周举行

  • 扎根山村的“姐妹花”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以“智跃无界,开源致远”为主题的操作系统大会2025(以下简称“大会”)在北京举办。
2025-11-14 17:08
我国在4个国家开展6处文物古迹保护修复,49项中外联合考古项目涉及28个国家和地区,用实际行动践行全球文明倡议、不断丰富世界文明百花园。
2025-11-13 07:07
由四川省人民政府主办的2025世界动力电池大会12日在宜宾市开幕。
2025-11-13 04:55
据估算,太阳每秒钟释放的能量,可供全人类使用约70万年。模拟太阳来产生无尽的清洁能源,也因此成为人类的“终极能源梦想”。
2025-11-13 04:55
日前,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智能机械研究所、中科合肥智能育种加速器创新研究院联合发布重要成果:全链条机器人育种家“小海”与“海霸设施”小麦快速育种商业化服务平台同步启动,标志着我国在智能育种装备与工程化应用上取得关键突破。
2025-11-13 04:55
日前,记者从全球规模最大的恐龙蛋化石遗址——湖北青龙山恐龙蛋化石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获悉,数字化档案建设团队正为库藏的每一枚较完整恐龙蛋化石,赋予由“保护区名称—化石产地名称—库藏箱编号—标本编号”构成的唯一“身份证ID”。这标志着该保护区首次实现恐龙蛋化石专属标识管理。
2025-11-13 04:55
困扰无数人的睡眠问题,终于有一部纪录片说清楚了!
2025-11-13 08:55
国家卫生健康委百万减残工程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院校长吉训明介绍,目前,全国已有20个省份成立减残工程专委会,8个省份正在积极推进。
2025-11-12 07:24
2025年是中国科学院院士、我国理论物理学奠基人、“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彭桓武诞辰110周年。
2025-11-12 07:23
由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牵头,联合国内外多家科研机构组成的研究团队,通过对现存及灭绝长臂猿的大规模基因组测序与比较分析,系统阐明了长臂猿科的演化历程、种群动态及其标志性长臂表型的遗传基础,为全球长臂猿的保护行动提供了新的科学见解,相关研究成果日前发表于国际学术期刊《细胞》。
2025-11-12 05:10
11月11日,长征八号甲遥五运载火箭在海南商业航天发射场成功实施转运,计划择期发射。
2025-11-12 05:10
近日,中核集团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主导建设的量子放射性计量实验室及电离辐射计量级设备“一线多用”产研平台正式投入运行,成功填补我国在低温量子磁量热计领域的空白。
2025-11-12 05:10
在数据管理与使用方面,《实施方案》提出,实行物流公共数据分类分级管理,规范开展数据授权运营,扩大路网、轨迹、企业、人员等关键数据供给。
2025-11-11 10:03
中国科协日前发布的《中国科技期刊发展蓝皮书(2025)》显示,我国科技期刊总量持续增加,从2023年的5211种提升至2024年的5325种,整体影响力稳步提升。
2025-11-11 10:04
空天地一体化网络作为国家信息化的重要基础设施,其战略意义远超普通通信技术范畴,它不仅是我国实现信息全球覆盖、自主创新的必由之路,更是在数字时代掌握发展主动权的关键布局。
2025-11-11 10:02
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不是考验瞬间爆发力的短跑,而是需要长期持久力的马拉松。 在课程体系搭建上,北航实验学校打造了“五级阶梯式”科技创新人才贯通培养课程群,实现从基础普及到进阶的无缝衔接。
2025-11-11 10:00
日前,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场景培育和开放推动新场景大规模应用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对相关工作作出部署。
2025-11-11 09:50
11月9日,国航C919重飞“两航起义”航线主题航班从香港飞抵天津,重温76年前“两航起义”的北飞航程,致敬“两航起义”爱国壮举。“两航”后代陈绍曾介绍,76年前,“两航起义”飞行员从香港驾驶12架飞机飞抵北京、天津,建设新中国民航事业。
2025-11-10 10:10
“超级细菌”指那些对多种抗生素具有耐药性的细菌。研究人员在一种常用药物的生产流程中意外发现一种很有前景的强效抗生素,能够杀死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等“超级细菌”。
2025-11-10 10:09
11月9日,2025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在浙江乌镇闭幕。世界互联网大会秘书长任贤良用“聚焦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理念”“关注创新发展热点议题”“不断擦亮峰会品牌”“持续贡献智慧力量”概括了本届峰会的特点。
2025-11-10 10:08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