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共享RCEP新机遇 共建文旅新格局
首页> 地方频道> 地方频道-广西> 要闻 > 正文

共享RCEP新机遇 共建文旅新格局

来源:广西日报2022-09-19 09:38

共享RCEP新机遇 共建文旅新格局

  2021年旅游展开幕式启动。

共享RCEP新机遇 共建文旅新格局

  2019旅游展主宾国缅甸旅游推介。 唐艳兰/摄

共享RCEP新机遇 共建文旅新格局

  2020旅游展菲律宾主宾国推介会。

共享RCEP新机遇 共建文旅新格局

  2021中国—东盟博览会旅游展贸易配对现场洽谈活动。

共享RCEP新机遇 共建文旅新格局

  2021旅游展故宫文创区。

共享RCEP新机遇 共建文旅新格局

  上图:八角寨。 中图:展馆现场。 下图:桂林龙脊梯田雪景。

  李 耿 傅清龙

  核心阅读

  9月19—21日,2022中国—东盟博览会旅游展(以下简称“旅游展”)在桂林国际会展中心举办。本届旅游展以“共享RCEP新机遇,共建文旅发展新格局”为主题,通过展会平台,推动服务中国—东盟“10+1”旅游合作向服务RCEP“10+5”扩展,为中国与东盟的区域旅游贸易合作持续注入动力,助力打造桂林世界级旅游城市。

  今年是建立中国东盟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开局之年,也是《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生效实施首年。桂林市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对建设世界级旅游城市的殷切嘱托,把旅游展作为桂林市今年工作重中之重,早部署、早落实,成效显著,成果喜人。

  1 招展成果 精准发力 成效显著

  东博会由中国和东盟10国共同主办,旅游展是东博会框架下的重要专业展。本届旅游展将采用线下实体展览、线上同步直播的双平台办展模式,线下展览面积约2.5万平方米,设置有RCEP主题馆、境外旅游精品馆、旅游消费馆、国际旅游商品馆、国内文化旅游精品馆、广西文化旅游精品馆6大主题共7个展馆,展商330多家,展位数1700多个。展示内容涵盖文旅形象、智慧旅游、气象气候旅游、文化遗产旅游、文旅消费、文旅商品、康养休闲旅游、露营装备及文博文创9大文旅产业业态。

  有序推进境内外招展组展,按照往届做法,境外展以旅游展秘书处名义发函邀请;国内展以广西文旅厅名义发函邀请。境外展方面,截至目前,参展国家和地区48个(亚洲21个,欧洲16个,美洲4个,大洋洲2个,非洲5个),东盟十国全部特装参展,参展单位105家,其中境外官方机构27个。桂林市国际友城日本熊本市、韩国济州市确认参展。

  国内展方面,今年继续邀请国家图书馆、中国美术馆、故宫博物院、中国国家博物馆、恭王府博物馆等国内博物馆文博机构参展。截至目前,国内2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广西区内14个设区市全部确认参展。

  提早启动买家邀请,根据目前全球新冠肺炎疫情趋势,邀请242名国内买家参会,境外买家暂不邀请,确保旅游展在国家疫情防控政策要求下顺利有序进行,并开展买卖家专业洽谈会,增加展会成效。目前,已收到269名国内特邀买家资料并全部通过资质审核。

  作为立足中国—东盟旅游合作,面向全球旅游市场,推动区域旅游与世界主要客源国交流的旅游合作平台,旅游展备受关注。越南文化体育旅游部国际合作局亚太处有关负责人表示,中国是越南旅游市场最大客源地之一,旅游展资源聚集、辐射带动和高端平台等作用日益凸显,越南一定会积极参加,相信对未来的旅游发展和复苏会起到良好促进作用。

  2 创新成果 线上线下 全面“开火”

  “线下实体展览、线上同步直播……”旅游展于9月19—21日在桂林国际会展中心举办,按照旅游展工作计划,旅游展秘书处提前筹划、精心准备,吸取了前七届做法的基础上,持续完善创新,推出了许多亮点纷呈的新活动。

  今年主宾国是越南,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越南以旅游部长录制开幕式致辞视频、越南驻南宁总领事线下出席开幕式的形式参加旅游展。截至目前,泰国驻华大使、越南驻南宁总领事馆总领事、印尼驻广州总领事馆总领事、缅甸驻南宁总领事馆总领事、菲律宾驻广州总领事馆总领事、泰国驻南宁总领事馆总领事、老挝驻南宁总领事馆领事、国际组织中国—东盟中心教育文化旅游部副主任确定率团参会。甘肃省已经确定出任今年主题省,并开展主题省相关活动。

  为广大参展企业搭建洽谈交易平台,提升旅游展的经贸实效。中国—东盟博览会秘书处副秘书长曾忠介绍,旅游展通过文化旅游部、东盟及RCEP其他成员国驻华使领馆等渠道,努力拓展招商招展的深度和广度;加强高质量的专业买家邀请,积极开展贸易配对和项目预撮合,为广大参展企业搭建交易平台,一批成熟务实、前景较好的合作项目将签约,带动广西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

  展会期间,还将举办丰富多彩的配套活动,主要有桂林之夜文化旅游推介会、开幕式及巡馆、旅游展高峰论坛、一对一专业洽谈会、主宾国、主题省推介等10多项主题活动。广西壮族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相关负责人表示,本届旅游展将对加速推进桂林世界级旅游城市和广西世界级旅游目的地建设起到积极作用。

  3 宣传成果 强势报道 扩大影响

  旅游展新闻发布会已于8月9日在北京召开,由文化和旅游部、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共同主办,于9月19—21日在桂林国际会展中心举办。消息一公布备受媒体关注,包括人民日报、中国旅游报、广西日报等中央和地方主流媒体纷纷报道。

  旅游展将采取线上线下互动、国内国外同步的展前、展中、展后全过程的宣传策略,营造声势浩大的宣传氛围,吸引文化和旅游部、各国驻华大使馆及总领馆、中国—东盟博览会秘书处、中国—东盟中心等官方媒体以及新华社、央视网、广西日报、桂林日报等100余家主流媒体及其他网络媒体、自媒体对展会进行深度报道。

  与此同时,将采用多渠道宣传强实效,拓展了范围,深入各县区、聚焦社区;新增微信朋友圈广告宣传,沿用以往形象宣传外,今年更侧重营销宣传;开通抖音账号,制作旅游展宣传小视频;微信采用新的运营方案,进一步完善相关功能,与官网信息互通,在参展商登录、买家信息查询等方面形成信息共享,更好服务旅游展客商,配合公交车、墙体和立柱广告宣传,提高信息发布更新频次,增加发布数量,增强宣传实效。

  此外,旅游展各项展览及活动采取“实体展+云上旅展”结合,线上线下同时进行的形式举办。强化线上展会平台功能。继续升级推出线上“云展览”,采用同步直播、云照片及360°VR云漫游等形式,并在抖音、快手、新浪微博、凤凰网等平台进行旅游展直播推流,打造“云上旅展”,让境内外旅行商、游客聚焦旅游展,打造旅游展参展、逛展新体验。

  4 防控成果 做好预案 护航展会

  旅游展全面落实党中央“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重要要求,在自治区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稳中求进”推动各项工作,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推进旅游展工作,从严从紧从细抓好疫情防控,力争做到万无一失,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健康。

  旅游展疫情防控工作在桂林市疫情防控指挥部的指导下,严格落实“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疫情防控总体要求,坚持“预防为主、关口前移”的防控策略,切实做到“及时发现、快速处置、精准管控、有效救治”,确保疫情风险可控、在控、能控;按照“一展(会)一方案、一酒店一方案、一场所(馆)一方案”的要求,科学制定会场、展馆等16个疫情防控方案。

  9月12日,“2022中国—东盟博览会旅游展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方案汇总”报桂林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审定;聚焦“人、物、馆”等工作重点,紧盯展馆门、活动点和监测哨等关键节点,构筑严密防线;明确职责分工,全方位、多角度压实各方防控主体责任。压实属地、部门、单位、个人“四方”防控责任,保障旅游展成功举办。

  此外,按照桂林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总体方案统筹推进酒店餐饮住宿、交通车辆、活动场地等工作;接待物料设计已完成,考察线路已确定,“买家之夜”等现场活动进一步落实场地预订;专业观众网上预登记通道,已在旅游展微信公众号和官方网站上开通。

  (本版图片由桂林市委宣传部提供)

[ 责编:王宏泽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首届文化强国建设高峰论坛在深圳开幕

  • 第十九届文博会开幕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最新一次评估报告认为,北冰洋预计最早在本世纪中叶前后出现夏季无冰的现象。
2023-06-08 09:35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科普的重要性。笔者认为,同其他行业和领域一样,做好科普工作必须立足我国国情,探索中国式科普新思维。
2023-06-08 05:20
6月7日,国际学术期刊《自然》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赵刚研究员带领的国际团队的一项重要成果。
2023-06-08 04:10
珠峰是地球感受全球气候变化的最高哨位,对该地区开展严格的生态保护,对中国和全世界意义都很重大。
2023-06-08 04:10
  自从进了研究所的大门,我一直做应用性很强的工作,从核武器到高能激光,其中的工程技术问题很多,这让我体会到了大量基础学科的问题,也尤感基础研究的重要。
2023-06-08 04:10
受制于材料、工艺等原因,该水电站此前使用的大型冲击式机组核心部件转轮长期依赖进口,费用、时间成本高。
2023-06-08 09:28
习近平总书记在2022年12月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系统论述农业强国的中国特色时,将“依靠自己力量端牢饭碗。14亿多人口的中国,任何时候都必须自力更生保自己的饭碗
2023-06-07 04:35
健康快乐的童年是什么样?必不可少的,是拥有一双明亮的眼睛,一副茁壮的身板,一颗丰润的心灵……然而,近年来,青少年视力健康问题日益突出,一副副“小眼镜”,挡住了孩子们望向远方的清澈目光。
2023-06-07 04:35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每个人从出生开始就需要进行眼健康管理。我们在青少年时期可能会近视,成年后易于出现视疲劳,40岁之后随着调节力的生理性下降,会出现花眼,老年后由于光损害及自然衰老会出现眼睛机能减退甚至眼病损害等。
2023-06-07 04:35
孩子近视了,要不要戴眼镜?在诊疗中我们发现,很多家长对于青少年用眼护眼还存在不少误解,有的家长认为“孩子近视了就自己注意,不戴眼镜也能康复”“戴了眼镜眼球会变形”……这些观点都是没有科学依据的。
2023-06-07 04:35
在嘹亮的汽笛声中,中国新能源轻轨列车6日在中国中车唐山公司正式发布,也标志着中车出口阿根廷胡胡伊项目首列车成功下线。
2023-06-07 04:20
陆元九,1920年1月9日出生于安徽来安县,198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1年本科毕业于重庆国立中央大学航空工程系。1941年至1945年,在重庆国立中央大学航空工程系等任教。
2023-06-07 04:20
中国科学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所长马延和指出,二氧化碳排放与气候变化已经成为全球关注的问题。
2023-06-06 08:39
自4月底以来,来自5支科考分队13支科考小组的170名科考队员,继续聚焦水、生态和人类活动,战高寒、斗风雪,在珠峰地区探索自然,奋勇攀登。
2023-06-06 08:38
作为北京市属医院科技成果转化典型代表,日前在2023中关村论坛国际技术交易大会发布。
2023-06-06 08:37
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中国科协生态环境产学联合体(以下简称“联合体”)在京发布了2022年度中国生态环境十大科技进展,长江生态保护、噪声污染治理、土壤污染治理等成果入选。
2023-06-06 02:40
“专精特新”是名副其实的政策热词、产业热词、招商热词。支持专精特新企业发展,不仅可以加快解决一些“卡脖子”难题,还可以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打造新的引擎。
2023-06-06 02:40
中国共产党党员、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数学家、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研究员万哲先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23年5月30日在北京逝世,享年95岁。
2023-06-06 02:25
抬起针管,小心翼翼地对准部位,挤压——针管中的液体一滴一滴准确落在一件出土兵马俑的眼角。瞬间,兵马俑灰暗的眼睛,变得乌黑发亮。
2023-06-06 02:25
近日,中国防伪行业协会发布“防伪溯源保护品牌十大优秀案例”。数字技术,已在防伪行业深度运用。
2023-06-05 09:22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