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广西:党课到一线 解题“面对面”
首页> 地方频道> 地方频道-广西> 要闻 > 正文

广西:党课到一线 解题“面对面”

来源:光明日报2022-06-25 18:41

  【党旗在基层一线高高飘扬】

  “要及时清除林内杂灌、脚枝,对一蔸多株的,保留健壮、丰产的植株……”近日,在广西河池市巴马瑶族自治县所略乡平六村,农技专家通过举办“田间党课”,用方言传授油茶种植养护技巧。

  “怎么预防病虫害?”“喷洒什么农药比较好?”“喷药时间有讲究吗?”……现场群众频频点头,不时提出问题。

  “以前缺少技术指导,油茶亩产量比较低。现在党委、政府把技术送到田间地头,用大白话讲党课,务实管用。”油茶种植大户田世强说。

  油茶是平六村的支柱产业。2019年,巴马县在该村实施油茶林低产改造近3万亩,覆盖全部农户。实施低产改造后,组织专家“送技术上门”,油茶亩产量增加约30%,年产值达2600万元,单项人均收入超8400元。

  “以往到村部听党课,感觉理论性太强,有些脱离实际。现在到地里边讲边演示,有问题当场提问当场解决,少了中间环节,效率更高了。”燕洞镇龙田村党员杨彩春如是说。

  巴马县结合“党课开讲啦”活动要求,围绕打造“四个百亿元产业发展集群”、打造“四个乡村振兴示范带”、推进“城新乡美村治屯变民富”行动等乡村振兴战略部署,积极创新党课开展形式,以“集中学+到生产一线实践+集中交流”方式,变“灌输”为“互动式”,让党员干部在田间地头学习实用技能。今年以来,通过“田间党课”开展技能培训341期1.5万人次,引导党员落实致富带富项目4500余项。

  在“田间党课”开展过程中,巴马县打破传统“一言堂”理论灌输模式,推行多走田间地头,组织老党员、致富带头人与群众聊家常话振兴,用通俗易懂的话语传授致富技能为农解困,激励大家集思广益,共同探讨乡村振兴思路。

  “把党课讲台搬到群众身边,将主题党日从‘会场’向‘现场’延伸,打破了时间和空间限制,增强了党课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巴马县委常委、组织部部长韦先栋说。在“田间党课”推动下,巴马不断壮大油茶、优质稻、蔬菜、香猪等特色产业,创建打造田园综合体示范基地,脱贫户产业覆盖率达96.64%,有效助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推进乡村振兴发展。

  党课到一线,处处是学堂。在崇左市江州区丽金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办事大厅,江州区委书记、中泰产业园(市城市工业区)党工委书记梁金昌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为社区党员干部和居民群众带来一堂充满“泥土气息”的党课。

  上完党课,梁金昌又和社区“民事诊所”工作人员一道,现场会诊一桩影响居民群众生活的烦心事:丽金社区嘉苑小区住户楼前的化粪池不断有污水冒出,影响居民生活。

  梁金昌和工作人员现场找准“病灶”:这个小区是老旧小区,以前的管道比较小,时间久了有些老化,给堵住了。化粪池属于公共设施,于是他们开出“药方”:维修费由该单元业主平摊。

  “社区‘民事诊所’真给力,打开了我们的心结,解决了大烦恼。”小区居民黄月海说。日前,又传来好消息:江州区筹资1600多万元,投入改造包括嘉苑小区在内的老旧小区排污问题。

  “为了解决群众烦心事,我们创建‘民事诊所’,‘对症下药’解决问题。”江州区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左涛告诉记者,目前,已在乡镇、街道创建“民事诊所”67个,配备“医生”580名。

  “医生”哪里来?“我们构建起‘街道、社区、网格、小区、楼栋’五级联动组织体系,将支部建在网格上、党员进入格中,这些党员干部就是我们的‘医生’。”左涛说。截至目前,江州区各级“民事诊所”已为群众解决揪心事、烦心事1528件。“有烦心事,找‘民事诊所’,管用!”成为当地老百姓的流行语。

  “民事诊所”只是一个缩影。今年以来,江州区推行“五个一线”工作法,即思想在一线统一、问题在一线发现、矛盾在一线解决、工作在一线推动、形象在一线树立,各级党委(党组)书记深入一线协调解决群众关心关注的问题。

  (本报记者 周仕兴 本报通讯员 罗盛荣)

[ 责编:曾震宇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海军福建舰开展入列后首次海上实兵训练

  • 香港举行“体育力量 闪耀香江”大型无人机表演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为促进卫星导航定位产业有序发展,维护国家地理信息安全,我国将对卫星导航定位基准站实行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监管。针对目前基准站重复建设、存在数据安全隐患等主要问题,办法规定自然资源部会同有关部门制定全国基准站建设布局规划。
2025-11-19 09:52
18日,我国首个配置冷却塔的“华龙一号”核电机组——中广核山东招远核电项目1号机组顺利完成核岛第一罐混凝土浇筑,标志着该项目一期工程建设全面启动。
2025-11-19 09:51
2020年至2024年间,全球光热发电装机年复合增长率为4.24%,我国同期增长率达11.7%,显著高于全球水平;技术装备国产化率突破95%,释放出产业加速发展的强劲信号。
2025-11-19 05:35
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科普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
2025-11-19 05:55
日前,由清华大学产业发展与环境治理研究中心和自然科研智讯联合编制的《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指数2025》报告正式发布。
2025-11-19 05:55
新疆的孩子们在“流动科学课”上被磁悬浮演示、机器人互动、矿物标本展示等吸引了目光;甘肃张掖的科技工作者为大伙儿演示经典科普实验“火焰掌”;上海的科学家们踏上科技节的红地毯赢得公众的掌声……这些生动场景共同勾勒出“十四五”期间我国科普事业的发展印记。
2025-11-19 05:55
如今,在学习中遇到问题可以问人工智能,写作业也可以用人工智能辅助查询信息。正如这名同学所言,生成式人工智能正改变传统的以知识积累和传递为中心的教学模式。
2025-11-18 10:28
11月17日,在水利部举行的“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 推动节水产业高质量发展”新闻发布会上,水利部副部长陈敏介绍,目前,我国节水产业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势头,
2025-11-18 04:20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科技创新大会17日在乌鲁木齐举行。会上,干旱区生态安全与可持续发展全国重点实验室、丝路水实验室、昆仑智能装备实验室、
2025-11-18 04:20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指出,以创新能力、质量、实效、贡献为评价导向,深化项目评审、机构评估、
2025-11-18 04:25
近日,2025年6G发展大会在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举行。
2025-11-18 04:20
这台高能非弹谱仪的独特之处在于,它利用了中子不带电、穿透力强的特性,能够直接探测到物质内部的微观运动。
2025-11-17 08:56
建立和完善国家公园监测网络体系,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领域的重要实践,是践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理念的具体体现。
2025-11-17 04:30
浙江清凉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我国重要的生物多样性聚集地之一,也是长三角地区珍贵的物种基因库。
2025-11-17 04:30
近日,我国科研团队在嫦娥六号月背样品中首次发现大型撞击事件成因的微米级赤铁矿和磁赤铁矿晶体,揭示了全新的月球氧化反应机制,为环绕南极-艾特肯盆地磁异常的撞击成因提供了样品实证。
2025-11-17 04:30
在不久前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与生物圈计划”国际协调理事会第37次会议上,内蒙古大青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陕西周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被批准为“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网络”成员。
2025-11-17 04:30
以“智跃无界,开源致远”为主题的操作系统大会2025(以下简称“大会”)在北京举办。
2025-11-14 17:08
我国在4个国家开展6处文物古迹保护修复,49项中外联合考古项目涉及28个国家和地区,用实际行动践行全球文明倡议、不断丰富世界文明百花园。
2025-11-13 07:07
由四川省人民政府主办的2025世界动力电池大会12日在宜宾市开幕。
2025-11-13 04:55
据估算,太阳每秒钟释放的能量,可供全人类使用约70万年。模拟太阳来产生无尽的清洁能源,也因此成为人类的“终极能源梦想”。
2025-11-13 04:55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