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6月25日,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在南宁举行“解放思想、创新求变,向海图强、开放发展,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广西篇章”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邀请广西应急管理厅厅长周长青,副厅长周运逵、黄中连,介绍广西推进安全生产,护航高质量发展有关情况。
据介绍,广西应急管理厅2018年成立以来,积极会同有关方面,全力做好风险防范化解处置工作,保持了全区安全生产和防灾减灾救灾形势的总体平稳。全区生产安全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年均降幅率分别为31%、21%;因灾死亡失踪人数和前五年均值相比下降35%。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要求“推进安全生产风险专项整治,加强重点行业、重点领域安全监管”。广西应急管理厅把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深入抓好贯彻落实工作,努力以高水平安全服务高质量发展,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发展格局。具体来说,主要抓了四个方面的工作:着力压实责任。深入实施国务院安委会安全生产15条硬措施和广西20条细化措施,实行广西安全生产委员会党政主要领导双主任制,制定实施广西党政领导干部安全生产职责清单、部分职能交叉和新兴行业领域有关单位安全生产工作职责,修订广西安全生产委员会成员单位安全生产工作职责规定,推动落实“党政同责”“管行业必须管安全”要求。瞄准企业“一把手”安全素养、从业人员素质、技术装备水平、安全管理等短板弱项,用好明查暗访、举报、执法、问责、约谈、通报、挂牌督办、警示教育、专家服务等手段,持续督导企业主体责任落实。着力专项整治。针对容易导致群死群伤的重大隐患,广西应急管理厅开展重大事故隐患专项排查整治2023行动,帮扶指导重点市、县3401个(次)、重点企业2.97万家(次),排查整治重大事故隐患5329项。今年,广西应急管理厅又部署开展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推动现场督导检查1100余次,开展判定标准宣贯活动5800余场,培训超过20万人次,检查企业14.3万余家(次),排查发现重大事故隐患1173项、完成整改813项。同时,有效发挥广西安委会办公室职能作用,协调推进消防、电动自行车、道路交通、城镇燃气、经营性自建房、渔业船舶等重点行业领域专项治理,有力扭转较大安全事故易发多发态势。
着力预防为主。按照“推动公共安全治理模式向事前预防转型”的要求,广西应急管理厅在工作重心上更加注重防的工作,实现对143家重大危险源危化品企业、33家烟花爆竹企业、60家非煤矿山企业在线监测,出现异常自动报警,及时响应处置。实行节假日、重大活动和关键节点安全形势会商研判机制,及时部署针对性防范措施。配合组织矿山、危化品、燃气、钢铁和铝加工(深井铸造)领域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培训,帮助企业提升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水平。围绕“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主题,一体推进实施“安全生产月”“安全宣传咨询日”等主题宣教活动,举办复工复产第一课、“桂在安全”应急管理科普讲解大赛等,常态化开展安全知识科普宣传“五进”活动,切实筑牢安全生产人民防线。着力健全制度。协助自治区人大完成《广西安全生产条例》修订工作,明确企业应当建立健全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对特种作业人员培训和考试平台建设、从业人员按建设项目参加工作保险等作出规定,增加经营性自建房安全生产监管规定等内容,解决一批基层热点难点问题。制定实施《广西安全生产约谈实施办法》《全区生产安全事故“举一反三”工作机制》,推进以案促改、以案促治。广西应急管理厅还出台《整治安全生产领域形式主义突出问题为基层减负的若干措施》,将年度安全生产考核细则由20项减至4项、评分标准由73项减至17项,对可依据日常掌握情况直接评分的不再要求提供佐证材料;严格执行年度安全生产监督检查计划,严厉打击各类违法违规行为,有效推动全区安全生产事故同比“三下降”;制定《广西应急管理专家管理办法》,用好专业力量为企业提供安全咨询和整改指导;每月发布全区事故情况通报,对较大事故提级调查、挂牌督办,严肃事故调查处理,进一步提升安全监管实效。
(通讯员 文建广 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 周仕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