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记者从甘肃省政府新闻办11月24日举行新闻发布会上获悉,“十四五”以来,甘肃省锚定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发展目标,在新时代振兴中西部高等教育战略引领下,以“三区一院”建设为抓手,全面推动高等教育从量变向质变“跃升”,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上“破题”。

2022年,国家新时代振兴中西部高等教育改革先行区在甘肃落地建设。聚焦改革先行区建设目标,甘肃省在全国率先出台《关于加快普通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率先召开高校教育科技人才工作会,在西部率先开展高校分类评价考核和本科高校教育教学工作年度述职。在西北率先发布《人工智能赋能甘肃高等教育实施方案》,在全国首创省域“六互”行动,推动48.9万人次本科生开展线上跨校选课。
“十四五”以来,甘肃省建设17个国家级、省级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基地,建好9个省级高水平“四新”高校和72个“四新”专业。建设国家级和省级一流本科专业488个、课程1246门,省属本科高校校均获批国家一流本科专业数位居全国第8。实施本科专业与区域发展适配改革试点,近两年普通高校本科专业调整优化比例达46.61%,提前1年完成国家调整优化学科专业20%的任务,有效提升学科专业与产业发展适配度。
“五年来,甘肃高校累计面向社会输送95万多人才,每年向西北五省输送高校毕业生超过6万名,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民族地区社会稳定繁荣作出了独特贡献。”甘肃省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秘书组组长、省委教育工委副书记、省教育厅厅长张国珍说。

同时,甘肃省创新实施“龙头对龙头”产业支撑计划与青年博士教师“入企入园”行动,优化重塑3家国家大学科技园,布局建设33个高校产业研究院;高标准建设教育部甘肃高等研究院,2025年招收首批博硕士研究生264人,实施校企联合人才培养和科研攻关项目127项,总经费4.6亿元。统计数据显示,“十四五”以来,甘肃省属高校牵头和参与完成的技术合同成交额超过300亿元,与中央在甘高校院所基本持平。
“甘肃省加快推进高等教育开放合作提质扩容,与教育部、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山东大学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主动对接34所高水平大学对口支援省属高校,实现全省普通本科公办高校对口支援全覆盖。”张国珍说,甘肃深入推进“一带一路”高校联盟建设,成员达197 所、覆盖五大洲27个国家和地区;设立10所孔子学院、9个岐黄中医学院、5个培黎工坊、13个国别与区域研究中心,甘肃高等教育正以更加开放的姿态融入全球教育体系。(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尚杰通讯员李红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