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在东乡中学的教学楼大厅,一面照片墙格外醒目,墙上整齐排列着200余张教师照片,每张照片下方,毕业院校、任教学科与专属座右铭一一对应。这面照片墙是西北师大附中对东乡中学3年来“组团式”帮扶的温暖印记,也见证着一所新型县域高中的成长与蜕变。
这场跨越地域的教育帮扶,始于2021年。根据省委、省政府帮扶东乡县基础教育的决策部署,西北师大附中与东乡中学成功结对,确立“教育教学托管”模式。彼时,东乡中学作为一所新建学校,亟须成熟的办学经验指引。时任西北师大附中党委书记的刘国材,成为帮扶工作的主要负责人之一。2022年初,刘国材等4名管理骨干成立帮扶专班,43名附中教师同步入校深度参与,围绕“质量立校、文化强校、特色兴校、师资慧校”的办学思路,为东乡中学搭建起系统的发展框架。
“学校刚起步时,各项制度不完善,文化建设更是一片空白。要发展就得从管理、师资、资源三个方向破局。”回忆起初到东乡的场景,刘国材至今记忆犹新。一方面,帮扶专班完善管理制度与考核机制,严抓课堂教学质量;另一方面,丰富第二课堂,成立书法、舞蹈等多个学生社团,按学科推行分层教学,让“因材施教”真正落地见效。同时,学校确立“立德树人,崇文睿化,守正创新,启智育心”的办学理念,以“崇德、尚真、勤学、笃行”校训为引领,着力营造优良校风、教风和学风,为师生打造有温度的精神家园。
教师是教育的核心,亦是帮扶工作重点突破的方向。东乡中学以“引才精准化、育才体系化、留才长效化”为目标,依托西北师大附中优质资源与地方人才引进政策,累计引进233名优秀毕业生(含40名研究生),并从全县选调20名骨干教师,组建起一支以30岁以下青年教师为主体的“青春战队”。
在教师培养上,西北师大附中送来“定心丸”:新入职教师需接受为期1个月的封闭式岗前培训,接受全方位系统学习;定期选派教师前往西北师大附中跟岗,体验先进教学模式。同时,双方推动“西北师大附中+东乡中学”双教研组长制度,选派33名附中名师担任学科带头人,通过同课异构、示范课、专题讲座等形式,与东乡中学教师线上线下联动,共同开展教研活动。
高一年级历史教师妥秀英,是这支年轻队伍中的一员。作为土生土长的东乡人,从西北师大毕业后,毫不犹豫地回到家乡任教。“学校每周都会组织公开课和教研活动,师大附中的老师和同事们会帮我分析公开课中的问题、梳理改进方向,还有各类专业竞赛为我们提供锻炼机会。”妥秀英说。
经过3年的磨练,这支年轻的教师队伍交出了亮眼答卷:近130人荣获国家及省州县表彰,其中2人斩获国家级荣誉、7人获省级荣誉。每一张证书背后,都是教师们挑灯备课、反复磨课的坚守。
在数字化教育浪潮中,帮扶团队以推动东乡中学直播课堂为突破口,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走进该校直播教室,总能看到生动的教学场景:师大附中教师借助云端设备,将课程以高清直播形式传递过来,学生可实时与授课教师互动;下课后,辅导教师结合教案,针对未听懂的知识点再讲解,形成“名师远程讲授+本地教师现场辅导”的高效双师模式。
高二13班的牟小龙,是直播班的受益学生之一。“屏幕里,师大附中老师讲得很透彻,下课后,本校老师会把没听懂的再讲一遍,一年来我的成绩有了明显提升,希望两年后我能考上理想的大学。”牟小龙满怀信心地说。
如今,西北师大附中不断拓展帮扶维度,一批又一批优秀人才怀揣教育热忱加入东乡中学,为这支“青春战队”注入新活力;而刘国材更是以“扎根东乡”的决心,毅然辞去西北师大附中党委书记一职,将全部精力投入东乡中学的办学工作中……使这场温暖绵长的教育接力,不断续写新的篇章。
记 者:赵好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