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用心用情,护航青春梦想
首页> 地方频道> 地方频道-甘肃> 要闻 > 正文

用心用情,护航青春梦想

来源:甘肃日报2025-06-25 16:19

  甘肃省2025届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预计21.3万人,较去年增加0.5万人。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是重中之重。一年来,甘肃省教育系统坚持就业优先导向,坚持行业协同抓就业,校地联动稳就业,产教融合促就业,完善政策、深挖资源、优化服务、深化改革,全方位、多层次促进高校毕业生高质量充分就业,让青春与梦想双向奔赴。

  眼下,全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保持总体稳定。

  从传统岗到新业态,开辟就业的崭新通途

  近些年,新能源、人工智能、低空经济等新兴产业蓬勃发展,催生了大量就业岗位。

  “2013年,我们学校成立了新能源学院。10多年来,学院为甘肃、西部地区乃至全国的新能源产业发展培养了大量的专门人才。”兰州理工大学学生就业创业服务中心主任杨金明介绍,“今年,这个学院出了个‘职场保送班’,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2021级(1)班全班25人,全员投身国家能源建设。”

  “同学们将扎根西部,在甘肃、新疆、宁夏等地发光发热。”兰州理工大学新能源学院学生工作办公室主任马士伟说。

  “学校定期组织主抓就业工作的校领导和教师走访用人单位,开展行业人才需求与毕业生就业状况双调研,动态调整学科专业,强化‘招生—培养—就业’全链条衔接。”杨金明说,新能源学院及相关学科专业应需而设。

  据统计,近两年,甘肃省紧扣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推动高校新增专业96个;持续实施“红黄牌”提示制度,对毕业生去向落实率低于50%的学科专业点予以减招、停招或撤销,累计调整专业181个。

  高校专业“加减法”,对应着高校人才培养动向的变化。“甘肃省高校正在着力培养更多服务国家战略升级、服务地方产业发展的高层次人才。”甘肃省教育厅负责人介绍,目前,甘肃省着力提升高校人才培养质量,顺应人才多样化需求,推动“本—硕—博”人才贯通培养,构建“国家—省—校”三级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体系,为社会培养和输送越来越多用得上、干得好的人才。

  从课堂到生产线,打通就业的“最后一公里”

  今年6月初,甘肃有色冶金职业技术学院邀请金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退休的高层次、高技能人才座谈交流。专家们将冶金、化工、机械等领域的“一线真经”倾囊相授,为学校专业建设精准把脉、开出良方。

  “当天,与会双方达成了‘以实践经验反哺教学,以技术资源助力科研’的共识,‘专家进课堂’的合作模式同步敲定。”甘肃有色冶金职业技术学院招生就业处处长孟曦说,“我们学校引进首批‘银龄’专家,将在冶金技术、智能制造等特色专业教学中,采用‘理论教学+案例分析+实操指导’的教学模式。”

  “这是我们深化产教融合的重要举措。”孟曦补充道,除引进“银龄”专家,此前学校已吸纳不少企业专业技术人员深度参与教材开发、技能鉴定等工作,确保教学内容与产业前沿“同频”。

  “学校以行业要求为基准,对标评价教育教学质量。”甘肃有色冶金职业技术学院经济与管理系辅导员胡晓玉介绍,“通过将岗位标准、生产工艺、行业认证深度融入课程体系,深化综合育人改革,我们的毕业生专业技能扎实、广受行业认可。”

  近年来,随着高校毕业生规模持续增长,促进人才供需精准对接,是甘肃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关键。一方面,甘肃省着力提升毕业生职业适配力与岗位胜任力;另一方面,推动更多课堂链接生产线,有效破解“招工难”与“求职难”并存困境。

  甘肃有色冶金职业技术学院就把专业实训线建在了企业生产线上,与金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共建电工、酒店管理、自动化、餐饮、数控等5个实训基地,以及铜闪速熔炼、铜电解、烟气制酸等8条教学示范生产线,每年安排千余名学生走进企业车间进行实践学习。如今,金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也成为该校毕业生就业的“主阵地”。据统计,过去3年,900余名学生在这里完成了由“学员”到“员工”的转变。

  从“好就业”到“就好业”,守护每一个青春梦想

  今年“金三银四”求职季、五六月份毕业季,甘肃省各高校加力挖潜拓展就业岗位,精准做好就业指导服务,引导高校毕业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就业观、择业观,铺就青春出彩之路。

  西北师范大学全面落实就业工作“一把手”工程。近一个月,学校主要负责人带队赴全省各地“访企拓岗”,走访了甘肃省公路航空旅游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甘肃省国际物流集团有限公司、兰州新区管理委员会、甘肃省交通运输厅等重点用人单位,拓展就业岗位。

  “我曾因职业规划不够清晰,同时欠缺面试技巧,求职不太顺利。在辅导员老师、班主任、系主任的悉心指导下,最近拿到了8家用人单位的录用通知。老师们又根据我的情况给我‘一对一’建议,经过慎重考虑,我决定投身西部广阔天地。”今年9月,兰州城市学院培黎石油工程学院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本科毕业生谢明达将前往西藏林芝,作为一名基层公职人员服务地方发展。

  同样选择建功西部的,还有兰州理工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机械电子工程专业本科毕业生李彦鹏,“专业学习与老师们的言传身教让我明白,应扎根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奉献青春力量。”

  2017年,还在大二就读的李彦鹏选择应征入伍,远赴新疆喀什度过了五年的军旅时光。退役返校后,他身上那份“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的军人气质依然鲜明。“回到校园,我加紧学习,也进一步理解了‘将个人成长融入国家需要’的意义。怀着‘强核报国’的理想,我最后签约了中国核工业第五建设有限公司。”

  “我们将持续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既要求‘量’的稳定,更要求‘质’的提升,助力毕业生从‘好就业’走向‘就好业’,努力为每一位青年学子托举梦想、搭建舞台。”甘肃省教育厅负责人表示。(苏家英)

[ 责编:张悦鑫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中国—上海合作组织职业技术教育合作中心在津成立

  • 越南举行八月革命暨国庆80周年纪念活动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日前,我国科学家近日成功研制出超宽带光电融合集成系统,首次实现全频段、灵活可调谐的高速无线通信,有望为未来更畅通可靠的6G无线通信提供保障。为此,北京大学、香港城市大学组成的联合研究团队,历经4年,自主研发出超宽带光电融合集成系统。
2025-09-03 10:01
近日,由中国农业科学院烟草研究所牵头完成的“基于耐盐植物和土壤调理剂的滨海盐碱地高效利用技术创制与应用”项目获2024年度青岛市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为滨海盐碱地的综合治理与高效利用提供了新方案。基于各项研究,团队开发了4种抗盐剂、2种盐碱地土壤调理剂等盐碱地培肥改良系列产品,为盐碱地快速培肥和障碍消减提供了有力支撑。
2025-09-03 10:01
9月1日起,由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五部门联合修订的强制性国家标准《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GB 17761—2024)正式实施。新国标进一步增强了电动自行车的智能化功能,增加了北斗定位、通信和动态安全监测功能。
2025-09-03 10:00
作为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增设的群众赛事项目,被称为“空中F1”的无人机竞速备受瞩目,该项赛事决赛举办地深圳近日也掀起了无人机竞速热潮,市民和游客在公园里就能过一把“飞行瘾”。据介绍,深圳中心公园位于深圳核心区域,无论是深圳还是粤港澳大湾区其他城市的无人机爱好者,都能轻松快捷到达这里。
2025-09-03 10:00
油菜、白菜、甘蓝、萝卜是大众最熟悉的十字花科作物,也是食用油和蔬菜的主要来源,然而它们都受到同一种毁灭性病害——根肿病的威胁。基于GSL5功能研究和团队所创制的材料,他们还揭示了有趣的病菌与寄主的互作关系,即病菌致病和寄主抗病反应机制。
2025-09-03 10:00
点击羽绒服胸前的按钮,2秒即可速热,实现四档温度调节……1日,在哈尔滨举行的第七届中国国际新材料产业博览会现场,一款造型时尚的智能温控羽绒服吸引不少观展者驻足围观。
2025-09-02 10:23
当地时间9月1日,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最新报告显示,今年的全球创新指数(GII)集群研究将风险资本交易活动作为一项新指标。全球创新指数集群排行榜于2017年创设,通过三项核心指标,识别世界级创新活动在当地的集中程度。
2025-09-02 10:21
强制性国家标准《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昨起实施。为保障新国标在本市顺利推行,近日,市市场监管局组织召开在京销售电动自行车生产经营企业约谈指导会。为保障新国标平稳落地实施,本市市场监管部门将强化监督抽检,保障本市电动自行车产品质量安全。
2025-09-02 10:18
会空翻、格斗,能叠衣、调饮,善聊天、“思考”……前不久举行的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上,各类机器人本领“进化”、各显神通,展现了人工智能的巨大潜力。如今,从旅游出行的智能助手,到工厂培训的“最强大脑”,再到装备升级的有力支撑,人工智能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2025-09-02 10:15
零碳园区的建设,对于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具有重要意义。节能降碳,光靠“外套保温”不够,在园区地上、地下,还有“血液循环”系统来“保持恒温”。
2025-09-02 10:15
在这条新的赛道上,中国青年正在奋力奔跑。
2025-09-02 09:59
记者近日从国家发展改革委获悉,围绕《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相关部门将制定出台一系列配套文件。具体来看,一方面将围绕《意见》提出的6大行动若干重点行业领域,分别制定“人工智能+”具体实施方案,进一步细化各行业目标任务、重点方向和工作举措。
2025-09-01 09:56
8月26日,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大力发展智能农机、农业无人机、农业机器人等智能装备,提高农业生产和加工工具的智能感知、决策、控制、作业等能力,强化农机农具平台化、智能化管理。
2025-09-01 09:55
生产车间里,抽气泵凹槽上蒸汽弥漫,极细的金属导体经过氯化液处理,三次涂漆后,再附上绝缘漆膜,最终制成直径仅0.012毫米的成品电磁线。 银西产业园甘肃康视达隐形眼镜有限公司的厂房内,智能化生产线高效运转,无人搬运车有序穿梭,整个流程高度自动化。
2025-09-01 09:53
江南大学是一所以轻工特色见长的“双一流”建设高校,发酵工程学科凭借深厚的学科积淀和前瞻性布局,成功跻身国家“A+”学科行列。学校与发酵行业龙头企业共建16个联合研究中心,聘请16名教授级高工和国家级科创人才担任工程技术导师,推动研究生深入产业一线。
2025-09-01 09:52
在山东省大学生创新大赛(2025)暨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5)山东赛区比赛中,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参赛队共荣获10项金奖、1项银奖。 山东省特种焊接技术重点实验室是山东省焊接领域唯一的重点实验室,突出在特种环境、特种材料以及特种结构方面的焊接技术及装备制造研究。
2025-09-01 09:51
当前,全球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加速演进,人工智能(AI)正从“辅助工具”跃升为驱动社会变革的核心引擎。
2025-08-29 09:40
中国科幻完成了从文学、影视到互动娱乐的全产业链突破,步入业态融合与创新驱动的关键阶段。科幻阅读作为科幻产业链上游的基础产业,需率先探索高质量发展路径。
2025-08-29 09:38
作为太阳系中目前已知唯一拥有生命的天体,地球宜居性的形成与演化是地球系统科学研究的核心议题。
2025-08-29 09:35
国家气候中心统计数据显示,截至8月28日,华北雨季已持续55天,较常年雨季长度(30天)明显偏长。截至8月25日,华北雨季监测区累计雨量较雨季常年值偏多131%。
2025-08-29 09:18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