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近年来,七里河区立足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紧紧围绕着力打造“中国百合之都”,大力发展特色百合产业,不断调优产业结构,延长产业链条,挖掘发展潜力,打好“特色牌”,拓宽“富裕路”,有力有效促进农民增收,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全区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持续增长。
以优势产业让乡村资源生金更有“望”。兰州百合,是全国唯一可食用的甜百合,七里河南部山区具有海拔高、昼夜温差大、土质疏松的特点,成为孕育食用百合的“天然摇篮”。七里河区立足得天独厚的农业资源禀赋和优势,高质量发展百合特色产业。加大科技投入力度,联合科研院校开展新品种组培、鳞片扦插快繁等示范试验,不断优化百合品质。壮大优势产业集群,创建省级现代农业(百合)产业园,立项2025年全国农业产业强镇项目,不断提升农产品精深加工能力和产业竞争力,持续延伸产业链和价值链。深化“项目双进”行动,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全面提高优势产业质量和效益,促进产品增值、产业增效、农民增收。2024年,全区争取中央省市区级衔接资金2282.22万元,实施产业发展项目27个,带动受益农户达680余户。百合产值达到9.8亿元,百合人均收益达到12359.54元,占全区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41.5%。产业园区内农户户均增收达到2000元以上。七里河区“甜百合”从“舌尖”甜到“心尖”,“铺”出一条甜蜜富裕路。
以惠农保障让农民增收渠道更有“望”。七里河区全面落实养老保险、社会救助、耕地地力保护补贴等富农惠农政策,严格规范资金发放,做到专户存储、专款专用,及时足额兑付。扩大政策性农业保险覆盖面,做到应保尽保,切实保护农民基本利益和生产积极性。2024年,全区发放耕地地力保护补贴79万元;发放农机燃油补贴10.95万元、农机购置补贴36万元;发放农业保险保费补贴91.6万元。全面实施村级集体经济倍增计划,支持村集体集中利用农村资源要素,发展现代农业、物业经济、乡村旅游等新业态,增加村级集体经济收入,提高农民集体经济股权收益,2024年,全区集体经济村均收入达到35万元。一套套惠农政策组合拳持续发力,让农民吃上“定心丸”。
以业态融合让乡村联农带农更有“望”。七里河区以“百年好合”特色产业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为引领,推进“巍巍红岭”红色文旅及“水磨石佛”生态文旅乡村振兴示范带,整合各部门涉农资金,积极吸引农业企业入驻和社会资本投入,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完善产业配套设施,补齐产业发展短板,做活农文旅融合大文章。大力发展“林下经济”“万亩油料”“鱼菜共生”水产养殖特色农业基地,联动沈家岭红色教育基地、象狮山风景区、石佛沟国家森林公园、“拙舍”草庐村野文化基地等文旅资源,推进一产“接二连三”实现发展。建立资产收益、订单生产、土地流转、托管托种等方面的联农带农联结机制,拓宽农民持续稳定增收渠道,实现农民增收致富效益最大化。2024年,“百年好合”特色产业示范带整合各类资金1.33亿元,实施各类建设项目37个,示范带人均可支配收入达30826.44元。“点绿成金”,激发乡村消费潜力,让乡村人气聚集,实现“资源变资产,农民变股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