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征程上,这句古训正焕发新的时代内涵。当前,促进农民增收不仅需要政策兜底“输血”,更需立足长远培育“造血”能力,七里河区通过就业扶持、技能培训等多元化路径,让农民掌握增收致富的“金钥匙”,“授人以渔”的农民增收实践“业”景在广袤的乡村大地上徐徐铺展。
授人以“岗”,打造乡村就业新阵地。就业是经济的“晴雨表”,是社会的“稳定器”,是民主的“基本盘”。七里河区聚焦就业创业关键领域,加强就业扶持力度,充分运用大型用工洽谈会、“春风行动”“乡村招聘会”“送岗位下乡”等活动,搭建农民工就业平台,鼓励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扩大灵活就业岗位,积极开发乡村公益性等就业岗位。积极申请创建甘肃省农民工返乡创业引领县,整合创新服务平台,着力拓展农民工返乡创业就业渠道。今年以来,对符合条件的外出务工脱贫劳动力607人,发放交通补贴12.97万元;对2家乡村就业工厂兑现吸纳脱贫劳动力稳定就业奖补资金5.4万元,3家乡村就业工厂拟补贴金额18万元;输转脱贫劳动力1566人,创劳务收入4230万元,以高质量就业扶持兜住农民“稳稳的幸福”。
授人以“技”,培育乡村发展新农人。七里河区注重就地“取材”,重点“培优”,积极探索“点单式培训”,针对农村文化程度低的富余劳动力,灵活运用“送教下乡”“农学结合”等方式,因人因户分类培训,将培训班开到“田间”,农技服务送到“心坎”,今年以来,累计开展农艺工、养老护理员、牛肉拉面等技能培训322人,极大提高了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就业机会。紧盯农业实用技术,开展种植、养殖、病虫害防治、经营管理、电子商务等高素质农民培育工作,2024年,落实高素质农民培育资金24万元,培育高素质农民120人。近年来培育出一大批懂农业的“田秀才”、有技术的“土专家”、善经营的“农创客”、会管理的“农场主”等新型职业农民,培养出一大批助力乡村全面振兴的“兴农人”,在推动农民增收致富方面带好头,先发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