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甘肃市强省会大会召开 张晓强出席并讲话
首页> 地方频道> 地方频道-甘肃> 要闻 > 正文

甘肃市强省会大会召开 张晓强出席并讲话

来源:观澜新闻客户端2025-02-06 10:05

  甘肃市强省会大会召开

  干在实处 走在前列 勇立潮头

  坚定不移向着强省会的目标砥砺前行

  张晓强出席并讲话

  刘建勋主持 陶正茂王宏张泽武参加

甘肃市强省会大会召开 张晓强出席并讲话

  观澜新闻客户端讯(兰州日报社全媒体首席记者 郭兰英 见习记者 王文嘉/文 记者 马军/图)2月5日,春节假期后的首个工作日,全市强省会大会召开。会议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甘肃、兰州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聚焦“创业创新强省会”,动员全市上下“从春天出发,一刻都不能耽误”,拿出蛇行千里的劲头,提升大抓落实的效能,全力推动强省会行动和新时代美丽兰州建设呈现出态势更好、气势更足、趋势更向上的强劲发展势头,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兰州篇章。省委常委、市委书记张晓强出席会议并讲话。市委副书记、市长刘建勋主持会议。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陶正茂,市政协主席王宏,市委副书记、统战部部长张泽武参加会议。

  张晓强在讲话中指出,过去一年,我们以思想之光照亮兰州前行之路、进一步夯实了强省会的四梁八柱,以大抓发展铺就稳步向上阶梯、进一步积蓄了强省会的强劲动能,以无畏勇气冲破各种艰难险阻、进一步迈出了强省会的坚实步伐,以扎实举措提升群众幸福指数、进一步擦亮了强省会的民生底色,以“三抓三促”锤炼过硬能力作风、进一步提振了强省会的底气干劲。这份来之不易、难能可贵的兰州答卷,根本在于习近平总书记领航掌舵,在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是省委省政府坚强领导和全省各级各方面鼎力支持的结果,是全市上下一道拼出来、干出来、奋斗出来的。

  张晓强强调,今年是深入实施强省会行动的关键之年,关键之年当有关键之为。全市上下各方面各层级都要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坚定不移把1139工作部署一项一项落到实处,向着强省会的目标砥砺前行。

  1 要坚定不移纵深推进高质量发展,以更大勇气和决心全面深化改革,把发展的基点放在创新上,推动更多科技成果走出实验室、走上生产线、形成新质生产力,营造创新驱动发展的良好生态和政策环境,以“创新力”节节高推动“强省会”日日新。 2 要持续厚植枝叶关情的为民情怀,用脚步丈量民情、用行动温暖民心,把老百姓身边的大事小情和眼前的急难愁盼解决好,升腾城市“烟火气”、洋溢浓浓“民情味”,打造更多“家门口”的幸福圈,让兰州父老乡亲的日子越过越红火、芝麻开花节节高。 3 要大力发扬苦干实干的拼搏精神,把干的劲头拉到“满格”,做到定则必干、干则必成、成则必优,努力以“干在实处”实现“走在前列”“勇立潮头”,全力干出“经济大市勇挑大梁”的样子、干出“省会城市当好头雁”的形象。张晓强说,强省会没有局外人,全市广大劳动者和创业者、科研“新四军”和广大创新人才、各类经营主体和企业家以及中央驻兰单位、省直部门、省属企事业单位和兄弟市州,都是强省会的“命运共同体”。新的一年,希望大家坚定信心、满怀希望,继续在各自领域守好“责任田”、在各自岗位当好“螺丝钉”,用奋斗的你我成就奋进的兰州。

  张晓强要求,各级各部门要以“起步即冲刺、开局即决战”的奋进姿态掀起项目“双进双产”新热潮,努力以高质量项目建设的步步推进,赢得兰州高质量发展和现代化建设的节节胜利。

  省发展改革委、省科技厅、省工信厅、省交通运输厅、省农业农村厅主要负责同志,中央在兰科研院所和人才代表,在兰企业代表,各县区、功能区和市直有关部门负责同志作大会发言。

  会上,总投资额为539.18亿元的一批重点产业和科技创新项目集中签约,涵盖装备制造、生物医药、新材料、新能源、文化旅游、现代物流、总部经济、数字经济等领域。

  会议开至各县区、功能区和乡镇街道。中央驻兰有关单位、有关省直部门和省属企业负责同志,部分在兰金融机构、高等院校、科研院所负责同志,部分在兰院士、各类人才代表,中央驻甘、省级重点新闻媒体负责同志,以及各行业经营主体代表参加会议。

[ 责编:张悦鑫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习近平同吉尔吉斯斯坦总统扎帕罗夫会谈

  • 离家的行囊装满爱与牵挂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西湖大学未来产业研究中心、工学院王睿团队在钙钛矿/铜铟镓硒叠层太阳电池领域取得重要成果。
2025-02-06 09:20
不能否认,关键核心技术“卡脖子”问题仍未解决,笔者在调研中也发现,解决“卡脖子”问题,需要把握好几个关系。
2025-02-06 09:23
我们知道,光速是人类已知的速度极限。1秒时间里,光可以穿越30万千米,相当于绕地球赤道7圈半;而在1阿秒内,光只能传播0.3纳米的距离,大概相当于一两个硅原子的长度。
2025-02-06 09:22
借助高时间分辨率的观测数据,研究团队确认了合声波的局部生成是由电子运动引起的,并量化了波与电子之间的能量转移速率。”  谈及未来的研究计划,刘成明说:“团队将继续深入探索合声波背后的非线性机制,特别是其普遍性和作用条件。
2025-02-06 09:49
加拿大Xanadu量子技术公司开发出全球首台可扩展光量子计算机原型。研究人员指出,数千个这样的单元可以通过光纤电缆连接,从而创建具有巨大处理能力的大型量子计算机。为了验证这一理念,研究人员构建了一个由四个服务器机架组成的原型系统。
2025-02-06 09:35
毋庸讳言,当下中国科技产业正面临双重压力:一边是西方技术封锁不断加码,另一边是AI、量子计算等新赛道竞争白热化。而今,创新的火炬已经点燃,当点点星火汇聚成璀璨星河,声声号角激荡起创新浪潮,当信心之帆迎风鼓满,东方大国必将驶向科技强国的星辰大海。
2025-02-06 09:29
近日,农业农村部成都沼气科学研究所厌氧微生物创新团队与日本科学家合作发现了一种合作共赢的菌群互作模式。
2025-02-05 09:23
春节期间,全国科技馆以“科技温暖中国年”为主题,为公众献上一系列融知识性、趣味性与人文关怀于一体的科普惠民活动。
2025-02-05 09:22
太阳暗条是悬浮于日冕中的低温等离子体结构,其突然爆发可能引发日冕物质抛射,导致地球磁暴和卫星通信故障。该团队据此建立的灾变临界条件模型,可将暗条爆发预警时间提前至现有水平的2至3倍。
2025-02-05 09:48
中国海油近日对外宣布,我国首个自营超深水大气田“深海一号”累计生产天然气超100亿立方米,生产凝析油超100万立方米,其中2024年天然气产量超32亿立方米,连续3年产量在30亿立方米以上,持续保持高产稳产运行状态。
2025-02-05 09:48
4日,记者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获悉,该校郭光灿院士团队李传锋教授、许金时教授和数学科学学院马杰教授等,联合国内研究团队,开发了适合研究单体高维量子系统的可扩展光学体系,成功观测到最强的逻辑形式量子关联。
2025-02-05 09:46
我国针对数据标注产业发布系统性指导文件,是我国为护航人工智能产业、提升新质生产力水平作出的重要布局。
2025-02-05 09:24
近期,我国“天关”卫星(爱因斯坦探针卫星)观测到一例伽马暴EP240315a,这是首次探测到宇宙早期爆发现象的软X射线信号,将为开展早期宇宙相关研究开启一扇新窗口。1月23日,相关成果论文在国际学术期刊《自然·天文》在线发表。
2025-01-27 09:44
日前,由机器人天工、天轶、小柒与现场主持人共同发布的,以“畅享科技 乐酷亦庄”为主题的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2025年文商旅体发布活动,在北京智慧融媒创新中心举办。
2025-01-27 09:35
近年来,我国种业快步发展。从种子生产到App订单运输、催芽厂催芽作业、智能秧棚育秧、轨道车运输、智能驾驶插秧、田间水肥管理、App订单驾驶收获,我国已经形成科技范十足的种子生产链条,跑出独具中国特色的农业科技创新“加速度”。
2025-01-27 09:34
乙巳蛇年将至,国家自然博物馆“灵蛇献瑞——2025乙巳蛇年生肖文物大联展”和升级焕新的基本陈列“脊椎动物的崛起”向公众开放,不少大朋友和小朋友在浓浓的年味中迎来一场科普之旅。
2025-01-27 09:34
车辆扎进山体,穿过17.5公里长的锦屏山隧道后,周遭终于从昏暗变得明亮,一座“地下城”出现在眼前——这里是中国锦屏地下实验室(以下简称“锦屏地下实验室”)二期。
2025-01-27 09:27
快过年了,当很多人渐渐放下手头工作时,团队河南安阳育种站负责人阎俊研究员和往常一样出门了,目的地依然是他熟悉的育种田。
2025-01-26 09:19
1月25日,国家林草种质资源设施保存库雄安库开工建设,标志着我国林草种质资源设施保存体系基本形成,对于全面提升我国林草种质资源保护利用水平和林草种业整体水平具有重大意义。
2025-01-26 09:17
北京大学物理学院量子材料科学中心王健团队与合作者展开研究,成功制备出铜氧化物高温超导体薄片器件,并在其中观测到零磁场下工作温度可达72开尔文的高温超导二极管效应。
2025-01-26 09:17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