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让“火焰蓝”闪耀在人民最需要的地方
首页> 地方频道> 地方频道-甘肃> 要闻 > 正文

让“火焰蓝”闪耀在人民最需要的地方

来源:甘肃日报2024-11-21 13:56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王聪

  “消防救援队伍来自人民,服务人民,要对得起肩上的责任,对得起群众的信任!”兰州新区消防救援支队中川特勤站站长刘学法坚定地说。

  十九年浓烟烈火与应急救援,刘学法不惧艰险,始终冲锋在前,他累计参与灭火救援战斗4000余场,抢救被困人员520余人,保护财产价值过亿元。刘学法8次荣立个人三等功,被授予“甘肃省先进工作者”“全国119消防先进个人”“陇原十大忠诚消防卫士”……近日,刘学法荣获全省“人民满意的公务员”称号。

  “有他在,我们放心”

  “在救援现场,我是一名指挥员,也是一名战斗员。只有冲在最前面,当先锋、打头阵,队员们才服你,队伍才有战斗力。”这是刘学法刻在心中的承诺,也是他十九年来不变的坚持。

  2018年7月22日,兰州新区中川镇平岘村突降暴雨,降雨量高达150mm,暴雨引发的山洪造成平岘村电力、通信中断,道路被毁,房屋倒塌,群众受困。

  接到报警后,刘学法主动请缨,带领队友前往现场开展救援。

  “当时已经看不清楚前面哪里是水沟,哪里是路。”行进过程中,大雨冲击形成的洪沟使消防车难以继续前行。然而,此时距离报警地点还有10公里,被困村民还在等待救援,怎么办?

  刘学法当即决定:下车,徒步前进!

  随后,他带领队员翻山越岭,在沟壑纵横的黄土高坡间徒步10公里到达现场。途中,面对长约30米的水沟,刘学法不顾及腰深的洪水,绑上安全绳,先行为队友探路。

  “当时正值深夜,视线不清,情况十分危急。队长在前面为我们探路,要是不小心脚滑,踏错一步,后果不堪设想……”与刘学法同在一个救援小组的兰州新区消防救援支队中川特勤站特勤七班班长高龙龙回忆起当时的情景,依然心有余悸。

  次日清晨,在转移一位患有心脏病且腿脚不便的老人时,一条深水渠拦住了救援队员的去路。雨一直在下,耽误一分钟,就会多一分危险。

  “我个子最高,水性也最好,我跳下去,让老人踩着我的背走!”没有一丝犹豫,刘学法纵身跳进了齐腰深的水中,躬身平背,以身躯作“桥”,帮助老人安全跨过洪沟。

  “大家都觉得我是榜样,但我觉得这只是一个最普通的动作。相信每一名消防员碰到这种情况,都会这样做。”刘学法说。

  钻火场,刘学法冲在突击队的最前沿;堵泄漏,他站在最危险的位置。

  “无论遇上多么严重的灾情和救援,只要队长在身边,我们就会特别安心,充满安全感。”高龙龙说。

  加强训练与钻研,让救援工作更加快速高效

  “白天练臂力,晚上加腰腹,手上的血泡染红了单杠,他仍日复一日坚持训练;花时间、精力钻研各类先进技术,弥补队伍救援技术短板,他从未停止业务上的学习。”

  在战友眼中,刘学法不仅是训练场上、火场中的“拼命三郎”,还是勤于思考、善于钻研的业务能手。

  在经历了兰州新区7·22平岘村暴雨救援、陇南抗洪救灾、兰州新区建筑工地深井困人事故等大大小小数百起救援后,刘学法意识到指战员们在山地、深井、高空等复杂环境下的绳索救援技术相对薄弱,救援能力亟待提升。

  于是,刘学法自购教材、筹购装备器材,开展学习训练。没有基础,他就自己琢磨。他和队友李欣、高龙龙、张伟组成四人小组,对照教材一步步摸索实践,在经历了无数次失败后,他们的绳索救援专业队初现成果并不断提升技术水平,在之后的救援战斗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2021年全省消防救援队伍绳索救援师资力量培训班中,四人小组还取得了第一名的优异成绩。

  刘学法身上刚毅的拼劲,从不言弃、勇夺第一的决心和意志,深深感染着中川特勤站全体队员。

  多年来,队员们积极参与全省消防救援队伍编排作战训练安全和紧急救助小组培训示范示教课目,编排并推广演示LNG罐车事故处置管控与救助、绳索救援管控与救助操法等,不断钻研各类新技术,持续提升灭火救援战斗力。

  “只有这样加强训练与钻研,才能够让救援工作更加快速高效,让受困群众更快更安全地脱离险境。”刘学法说。

  竭诚为民,打造“学法战队”

  “在危险来临的时候,刘队总是第一个挺身而出,他身上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我们也要将他的优秀品质传承下去。”在兰州新区消防救援支队,刘学法是大伙的榜样。

  2021年,兰州新区消防救援支队挑选业务精湛且贡献突出的消防队员,正式组建了以刘学法的名字命名的“学法战队”。

  按照救援模块的不同,“学法战队”下设绳索救援、化工救援、水域救援、地震救援、抢险救援和通信保障六个小分队,战队的成立使救援业务划分更为精细,在训练中可以发挥个人所长,进行针对性的学习训练。

  此时,刘学法有了新的目标和方向:将一身应急救援技能的真功夫传下去,将竭诚为民的情怀传下去。“我会的东西,要让大家都会。”刘学法说。

  “学法战队”成立以来,先后组织开展绳索救援、汽车破拆技术等专业技能培训10余次,100余名指战员得到培训。“学法战队”不断壮大,从7人小组发展为30多人的队伍。

  一个典型就是一面旗帜。

  “学法战队”以身作则、身先士卒,带头参加学习训练,引导中川特勤站全体队员钻研业务技能、苦练打赢本领。中川特勤站先后获得“全员岗位大练兵先进消防救援站”“甘肃省五四红旗团支部”等荣誉。一个个集体荣誉的背后,凝结着刘学法和战友们的初心和坚守。

  刘学法说,未来,将继续和战友们一起,坚守初心、砥砺前行,努力做“研战”“知战”“胜战”的忠诚卫士。

[ 责编:张悦鑫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神舟二十二号与空间站完成对接

  • 我国在建最北高铁全线铺轨贯通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近日,自然资源部发布了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先进适用技术目录(2025年版),共有376项技术入选,其中新增入选186项,与2022年版相比有了大幅更新。
2025-11-26 10:26
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近日举办2025年度工作会议暨学术年会。
2025-11-26 10:24
不久前,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场景培育和开放推动新场景大规模应用的实施意见》,首次在国家层面对场景培育开放进行系统部署。看似细微的“场景”二字,实则内蕴驱动产业变革、催生颠覆性技术的巨大能量,是撬动全局创新的重要支点。
2025-11-26 10:22
光明日报北京11月25日电 记者温源从中交集团获悉,我国自主设计建造的新一代超大型耙吸挖泥船“通浚”轮25日在中国黄海海域成功完成全部海上试验项目,顺利返航停靠江苏启东振华船厂码头。“通浚”轮是我国首艘自主设计建造的35000立方米舱容等级超大型耙吸挖泥船,最大舱容达38168立方米,位列亚洲第一、世界第二。
2025-11-26 10:15
日前,记者来到广西南宁东部新城的宁福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车间,这里的机械臂精准协作,生产线正全速运转,每天超10万颗电池下线发往全球。依托面向东盟的比较优势,南宁将新能源电池产业列为核心牵引性产业,以全产业链思维开展精准招商。
2025-11-26 10:13
传统无机颜料虽然色彩稳定,却因重金属添加而存在健康风险隐患。“新型稀土环保颜料的呈色策略突破了传统颜料的局限,其出现及量产不仅解决了传统颜料有毒性、环境污染等问题,还在稳定性和生产成本上展现出显著优势。
2025-11-26 10:06
《办法》明确,卫星导航定位基准站的建设和运行维护实行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监管,以“合理布局、依法备案、资源共享、保障安全”为原则,必须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技术规范和标准。
2025-11-25 09:43
稳步提升乡村建设水平,包括优化乡村规划布局、推进基础设施提档升级、推动公共服务普惠均等、探索创新乡村建设推进方式等。
2025-11-25 09:40
机器人完成一个后空翻动作,关节转动误差需控制在0.5度以内;医疗植入人体的陶瓷关节,表面粗糙度若超过0.1微米
2025-11-25 03:05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指出,“加快人工智能等数智技术创新,突破基础理论和核心技术,强化算力、算法、数据等高效供给”。
2025-11-25 03:05
11月24日,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召开空间科学先导专项最新亮点成果发布会,集中发布了空间科学卫星任务在宇宙暂现天体、宇宙线传播、太阳爆发等领域取得的系列重大科学突破。
2025-11-25 03:05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各个领域都在发生深刻变革,教育系统也刮起了AI风。
2025-11-25 03:05
燕矶长江大桥是亚洲首个专业货运枢纽机场——鄂州花湖国际机场的重要配套工程,是鄂黄第二过江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
2025-11-24 09:02
11月23日,由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主办的第二十二届中国国际半导体博览会在北京开幕。
2025-11-24 03:15
从国家管网集团西部管道有限责任公司获悉,截至11月21日,我国最长原油管道——西部原油管道实现安全平稳运行18年,累计输送原油超2亿吨。
2025-11-24 03:15
作为中国和南非两国合作推动科普教育的重要实践,中国科学技术馆与南非Sci-Bono科学中心合作建设的“倾听科学空间”21日正式向公众开放。逾百嘉宾和观众到场体验。
2025-11-24 03:15
为AI4S领域培养兼具理论素养与产业落地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同时助力企业技术创新与行业生态构建。
2025-11-24 03:15
2025年度“十大”科普热词从科技、文化、社会等维度,综合勾勒出2025年我国科普事业发展、科技前沿动态、科学传播与社会文化融合的整体态势和核心方向。
2025-11-21 15:11
枫清科技与麒麟软件达成战略合作,双方将围绕AI技术创新、产品研发、市场拓展等方面开展深度合作,共同推动信创产业生态的完善与发展。
2025-11-21 13:13
走进国家重要野生植物种质资源库辰山中心种子冷库,零下20摄氏度的寒气扑面而来,一排排整齐编号的收纳容器中,是进入“深度睡眠”状态的各类野生植物种子。
2025-11-21 09:53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