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聚力壮龙头 串起产业链——“兰州牛肉拉面产业高质量发展”系列报道之产业篇
首页> 地方频道> 地方频道-甘肃> 要闻 > 正文

聚力壮龙头 串起产业链——“兰州牛肉拉面产业高质量发展”系列报道之产业篇

来源:兰州日报2024-06-13 19:07

  编者按

  兰州,这座历史悠久的城市,正以其独特的魅力与活力,积极响应强省会行动,推动高质量发展。日前,兰州市委召开专题会议研究推进兰州牛肉拉面产业高质量发展工作,强调要打好“产业牌”“文化牌”和“创新牌”。这不仅是为了传承和弘扬兰州的美食文化,更是推动产业创新、推进强省会行动的有力举措。

  工作正紧锣密鼓地进行着。兰州牛肉拉面产业高质量发展协调推进工作机制第一次会议、兰州牛肉拉面产业发展工作推进会、兰州牛肉拉面预包装产品进超市对接会、“市委书记倾听委员之声”兰州牛肉拉面产业高质量发展专题协商座谈会……相关职能部门纷纷展开调研、制定方案,旨在在全市推进强省会行动的澎湃浪潮中展现兰州牛肉拉面产业蓬勃生机,为强省会行动注入新动力。即日起,本报特别推出“兰州牛肉拉面产业高质量发展”系列报道,通过展示产业创新发展成果,深度挖掘其传承发展和文化内涵,让兰州牛肉拉面这一“金字招牌”在强省会行动中为兰州高质量发展和现代化建设贡献更大力量。

  一碗面里有乾坤,一碗面里有富裕,一碗面里有希望。

  始创于1915年的兰州牛肉拉面,经过百余年的发展,如今已是兰州的“金字招牌”。从解决温饱到精益求精再到海内外遍地开花,兰州牛肉拉面实现高质量发展已当仁不让地成为强省会行动的重要抓手之一。兰州牛肉拉面的原材料大部分取自陇原大地,带动作用毋庸置疑;仅本土、外地和海外兰州牛肉拉面店这三类实体店年销售额就达一百多亿元,经济潜力不容小觑;兰州牛肉拉面产业园已就位,发展后盾坚实;市委召开专题会议研究推进兰州牛肉拉面产业高质量发展工作,扶持态度坚定……凡此种种,都意味着兰州牛肉拉面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如何破题出圈?产业化发展是良策,更是不二之选。

  蓄势待发:产业化发展空间广阔

  “兰州牛肉拉面”这块金字招牌,其发展历程满是时代的烙印。如今,新时代新征程上,兰州牛肉拉面通过产业化实现高质量发展势在必行。

  市委召开专题会议研究推进兰州牛肉拉面产业高质量发展工作后,全市各个职能部门迅速展开行动。组织专人查阅资料、实地调研、听取意见……市政协召集商务局、发展改革委、工信局、市场监管局、文旅局、科技局等部门和相关协会、企业负责人多次召开座谈会、调度会,扎实调研、集思广益、共商良策。同时,我市还组成由政协委员、职能部门负责人、企业代表为成员的考察团,专门前往柳州等地考察取经。

  市商务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随着兰州牛肉拉面行业的迅速发展,兰州本土品牌牛肉拉面企业相继走出兰州,在全国发展连锁经营店。同时,也有越来越多的企业不断探索、开拓国际市场。东方宫、金味德、马子禄、安泊尔、顶乐、宝升福等在美国、加拿大、法国、日本、韩国、马来西亚、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家和地区开店,让兰州牛肉拉面真正走向了世界。”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市有牛肉拉面馆(店)1281家,年销售额35亿元以上。兰州本土品牌牛肉拉面企业在兰外开店达3000余家,年销售额达130亿元,其中在5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店。“兰州牛肉拉面”这块金字招牌为兰州带来了更多发展空间,是撬动城市经济发展的有力杠杆之一。

  经过实地考察和专业论证证实,兰州牛肉拉面有较好的发展基础和更大的国内外影响力,兰州牛肉拉面通过产业化发展,实现以“一碗面”为牵引打造千亿产业集群,有理有据、更有底气。

  握指成拳:各部门联动凝聚合力

  “道地食材是地道美食的第一道保障,从源头控制好原材料的标准,实现产业化、标准化的种植养殖,才能保证兰州牛肉拉面的正宗味道。”甘肃金味德拉面文化产业集团董事长梁顺俭认为,要建立强大的供应链来保证正宗的食材和口味。采访中,不少牛肉拉面经营者表示,政策支持、资金保障、品牌培育、技术创新、人才培养等方面是企业走得更好更远的底气。

  企业所需即为政府所思。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兰州牛肉拉面产业化发展,政府之力,即此利器也。以政策为引导,以法律为保障,以科技为支撑,扶持企业,使牛肉拉面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此乃政府打造千亿产业集群之职责所在。

  制定标准、人才培育、注册“兰州牛肉拉面”商标、非遗申报……在牛肉拉面的行业发展中,我市一直在不断探索着。如今,新时代新征程上,对政府举全市之力打造千亿产业集群有了更高的职责要求。市政协相关负责人在与记者交流时说:“下一步的工作将力求覆盖兰州牛肉拉面产业化发展的方方面面,包括企业、原料、品牌、要素、文化、人才、科技等方面。”今后,在兰州牛肉拉面产业化发展中,相关部门还会根据各方意见、经验和发展实际,增加新的内容。面对兰州牛肉拉面产业化发展,全市将形成一盘棋发展格局,建立跨部门调度联动工作机制,协调部门资源整合和相互配合,汇聚发展合力,改变兰州牛肉拉面企业、门店单打独斗的传统模式,统筹协调、握指成拳、抱团发展。

  聚合资源:形成产业集聚效应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聚合资源,优化政策,扶持企业,形成产业集聚效应。政府聚合之力,积水成渊,此乃以“一碗面”为牵引打造千亿产业集群之关键。

  陇东和河西走廊的优质小麦,配上天水甘谷的辣椒、陇上高原的优质牛肉,佐以地产的蒜苗,浇上由本省调料调制的牛肉汤……一碗“牛大”蕴含整个甘肃的物产精华。推动兰州牛肉拉面产业化发展不是一句空话。全市相关职能部门通力合作,涉及市场培育、原料保障、品牌建设、要素保障、文化赋能、人才支撑、科技创新、预包装产业突破等内容的政策、方案将陆续出台,为产业发展绘制清晰蓝图、提供强有力政策支持。采访中,记者了解到,我市将探索组建兰州牛肉拉面产业发展联盟,引导企业、协会、关联产业、科研院所加入,推动产业链资源共享和互利共赢,形成优势互补、抱团发展的格局。加快产业培育发展,坚持产业化思维和市场化理念,推动牛肉拉面产业园区提质增效,培育壮大本土龙头骨干企业,构建“区域公用品牌+企业自主品牌”的品牌体系,围绕新技术、新工艺、新口味开展科研攻关,加大线上营销力度,让兰州牛肉拉面香飘海内外。

  发展订单农业、品牌建设和推广、要素保障、文化赋能、人才支撑、科技创新取得突破……在采访我市职能部门的相关负责人时,他们基于调研梳理出的工作计划仿佛在记者面前展开一幅兰州牛肉拉面产业化发展的宏伟画卷。未来,政府鼎力支持,企业奋发有为,必将共同开创兰州牛肉拉面产业发展新纪元。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刘立山 丁 晶 汪文学

  蒋 凌 郑丽君 文/图

[ 责编:董大正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从田园到餐桌:链博会里看中外美食

  • 辉煌60载 魅力新西藏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从意大利实验室到西北农学院,从抗战时期到和平年代,周尧用70年时光让中国昆虫学从5%的定名权走向自主。
2025-07-18 09:06
记者从会上获悉,截至今年6月,我国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已达到15.3件,提前实现“十四五”规划预期的12件目标。
2025-07-18 09:04
而在此次观测中,天文学家发现,在HOPS-315及其周围的原始星盘中,不仅存在固态的结晶矿物,还存在气态的一氧化硅。
2025-07-18 09:04
旨在充分发挥计量支撑产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基础保障作用,推动“溯源链、创新链、产业链”融合发展,使计量成为促进产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催化器和引擎。
2025-07-18 09:04
该所作物耐逆性调控与改良创新团队日前联合国内外研究机构,构建了首个水稻的多器官单细胞多组学图谱,
2025-07-18 04:30
太阳是地球气候系统的主要能量来源,其活动通过总辐射、紫外辐射、高能粒子沉降等多种形式影响地球大气。近年来,我国夏季降水雨带呈现出持续北移的趋势。
2025-07-18 04:30
人机语言交互的“温度”,其核心在于能否实现情感共鸣、文化适配与价值传递。语言不仅是信息符号,更是心灵沟通的桥梁。为冰冷的代码注入人文温度,需在技术突破与设计理念上双轨并进。
2025-07-17 04:30
近日,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万世明团队,基于海洋沉积物中的黑碳记录,重建了过去30万年以来东亚北部的古火演化历史,结合欧洲、东亚、东南亚及澳大利亚区域的记录以及考古遗址大数据,发现现代人类大规模用火始于约5万年前。
2025-07-17 04:30
在飞行器大家庭中,有一类特别的成员——翼伞。它们没有刚硬的机翼,却凭着一片巨大柔软的“翅膀”,借助风力优雅地翱翔于天际;它们结构看似简单,却蕴含着空气动力学的精妙智慧。翼伞是融合古老降落伞原理与现代智能科技的独特柔性无人飞行器,包含翼、控制系统、负载,如果加上推力系统,就可化身为伞翼无人机。
2025-07-17 04:30
近年来,移动电源行业呈现出较为迅速的发展趋势。与此同时,移动电源安全事故频发,严重威胁消费者生命财产安全。通过制定强制性国家标准,
2025-07-17 03:55
由该院枸杞科学研究所联合中国林业科学院林业研究所编制的《枸杞属植物新品种特异性、一致性、稳定性测试指南》获得国际植物新品种保护联盟通过。
2025-07-17 04:00
武汉华大生命科学研究院联合南方科技大学等单位,在单细胞水平上成功解密了拟南芥叶片衰老的过程。
2025-07-16 10:44
不只是产量最大,“深海一号”大气田还是我国迄今为止自主开发建设的作业水深最深、地层温压最高、勘探开发难度最大的深水气田。
2025-07-16 10:42
我国正研制《卓越工程师培养认证标准》,该标准是保障卓越工程师培养从“样板间”走向宏大队伍的基础。
2025-07-16 10:39
七月下半月和八月上半月是我国主汛期的最重要阶段,应急管理部指导各地加强灾害风险隐患信息报送队伍建设,开展广泛培训,目前总人数已达115万人。
2025-07-16 10:25
为强化未成年人网络保护,营造良好网络环境,近日,中央网信办印发通知,在全国范围内部署开展为期2个月的“清朗·2025年暑期未成年人网络环境整治”专项行动。
2025-07-16 10:23
新时代新征程,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实现新型工业化是关键任务。
2025-07-15 04:10
现阶段,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已取得明显成效,但仍存在人工智能关键硬件与开源软件储备不足、人工智能在重点行业领域应用率偏低、人工智能领域人才短缺且结构不合理、缺乏适应人工智能发展的标准体系和法律法规等问题。
2025-07-15 04:10
2025年可谓人形机器人的“破圈”之年。从蛇年春晚舞台的机器人扭秧歌,到北京亦庄的机器人马拉松,再到浙江杭州的机器人格斗赛……人形机器人正从“实验室”迈向各类“应用场”。
2025-07-15 02:55
科考船在狂风巨浪中剧烈摇摆,寻找渺小的目标如同大海捞针。回收沉睡海底半年的海底地震仪,是这次出海科研任务中最艰难的一环。“快看!在那儿!”随着一声疾呼划破沉寂,
2025-07-15 02:55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