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共谋小杂粮特色产业发展,品鉴小杂粮美食,对接小杂粮科技成果转化……日前,甘肃省农业科学院会宁试验站科技开放周活动在会宁县中川镇高陵村举办。
活动现场,展示了省农科院会宁试验站取得的小杂粮最新科研成果,以及服务地方小杂粮特色产业发展的成效;举行了优质小米粥、优质黄米面馍馍的色香味品质品鉴活动,8家会宁县小杂粮种植、加工企业和专业合作社展示了丰富多样的小杂粮加工产品;省农科院为会宁县党家岘乡党家岘村综合供销社授予“小杂粮良种繁育基地”牌匾,甘肃农业大学和会宁县人民政府分别为会宁试验站授予“实践教学基地”和“会宁县杂粮科技创新基地”匾牌。
来自兰州、白银、定西、平凉、庆阳、天水和甘南等地参会人员,田间观摩了省农科院会宁试验站育成的新品种、集成的农机农艺融合新技术,进一步加强院地、院企、院校科技交流与合作。
据悉,会宁小杂粮年种植面积超过50万亩。会宁县近年来聚焦小杂粮全产业链建设,依托区位优势,依靠省科研院等科研院所的科技支撑,加强品种引育,加快基地建设,推行标准化生产,延伸产业链条,通过“基地+企业(合作社)+农户”合作模式,把好资源转化成了好产品。
省农科院会宁试验站长期在会宁县开展小杂粮新品种选育与推广、标准化种植技术集成与示范、农业科技咨询服务与科学普及,取得了一大批实用科技成果,为会宁县小杂粮特色产业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撑。经过60多年的学科建设与发展,试验站已成为全省小杂粮科技创新的平台、成果转化的基地、服务“三农”的窗口和农民科普培训的阵地。(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张燕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