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文旅联欢 “吸睛”又“聚能”——甘谷县2023年大像山文化旅游节侧记
首页> 地方频道> 地方频道-甘肃> 要闻 > 正文

文旅联欢 “吸睛”又“聚能”——甘谷县2023年大像山文化旅游节侧记

来源:新甘肃2023-06-01 09:28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白永萍 通讯员 于碧霞

文旅联欢 “吸睛”又“聚能”——甘谷县2023年大像山文化旅游节侧记 

  繁花五月迎盛会,歌舞欢腾共璀璨。激情奔跑的甘谷县,以大像山为媒,邀八方来客赏美景、品美食。近日,由甘谷县委县政府主办的2023年甘谷县大像山文化旅游节圆满收官,本次旅游节于5月21日开幕,为期7天,其间举办了招商引资、旅游推介、文艺汇演、展示展销、书画摄影、智库论坛等一系列活动。

  “文化是旅游最好的资源,旅游是文化最大的市场。”甘谷县委宣传部相关负责人说,随着“千山万水 就爱天水”甘谷县全域文旅资源推介活动的启动,一曲以生态奠基、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的大合唱正式奏响。

  参加了这次推介活动的天水市民刘文感慨道,“如今甘谷县的每个乡镇都独具特色,很有吸引力,空闲时节,一定要带家人来打卡。”

文旅联欢 “吸睛”又“聚能”——甘谷县2023年大像山文化旅游节侧记

  据介绍,甘谷县全域文旅资源推介活动中共推介了历史石窟线、生态观光旅游线、红色文化传承线3条精品旅游路线,甘谷县委县政府还为全县15个乡镇设置了推介点位,各乡镇推介内容涵盖了生态建设、文化发展情况以及展示了农特产品、特色美食等。

  而以冀城小镇长乐坊为主体的美食街更是将这次文化旅游节推向了高潮。“上大像山赏美景,一饱眼福;下大像山逛小镇,大饱口福,真的很惬意。”大像山镇居民马刚笑着说。

文旅联欢 “吸睛”又“聚能”——甘谷县2023年大像山文化旅游节侧记

  酥圈圈、甜醅、韭菜包子、磐安凉粉、油煎洋芋等地域特色美食热度不减,火锅、烧烤、铁板、饮品等新潮小吃扎堆上新,煮、炸、蒸、烧、烤齐上阵,游客们吃香喝辣,谈笑风生。

  夜幕降临,游人如织,大像山美景与小镇美食相得益彰,共同激发出“舌尖新经济”。

  “我们将加快建成冀城小镇吃、喝、玩、游、娱、购于一体的商业综合体运营模式,进一步延长全县文旅休闲产业链条,为文旅融合发展聚人气、造声势。”冀城小镇负责人李仁喜说。

  “文旅融合,有‘文化’才会吸引游客。”甘谷县委宣传部相关负责人说,随着占地面积9.12亩,总建筑面积14399平方米,总投资1.2亿元的甘谷县博物馆揭牌开馆,让甘谷文旅融合“活”起来了。

文旅联欢 “吸睛”又“聚能”——甘谷县2023年大像山文化旅游节侧记

  毛家坪遗址一眼千年,浓缩着秦人之源;西魏一佛二菩萨造像碑慈祥端庄,诉说着千年风霜,东汉青铜立马像气势恢宏,折射着大汉雄风……目前,甘谷县博物馆馆藏文物包括陶器、青铜器、瓷器、玉器、书画等13大类,共2000余件套,其中国家一级文物17件套、二级文物32件套、三级文物86件套。

  “琳琅满目的文物展品,别出心裁的展陈方式,让人耳目一新。”从西安专程赶来观看展览的游客王林说。

文旅联欢 “吸睛”又“聚能”——甘谷县2023年大像山文化旅游节侧记

  文化在身边,非遗尽可赏。节会期间,甘谷皮影、甘谷道情、甘谷小曲、甘谷麻鞋、甘谷木雕、甘谷脊兽等多项地域特色鲜明的非遗项目也以展演、体验、游学等多种形式全新亮相。

  “非遗文化不能养在深闺中,要走进百姓、走进生活,让更多人了解认可,才能有持久的生命力,文旅融合是最佳选择。”甘谷县文化馆馆长汪云飞说。

  此外,甘谷县还以“节会”为媒,不断开放招商,全国知名企业和商协会代表欢聚一堂、畅叙友谊、携手合作、共谋发展。本次旅游节期间,共成功签约32个项目,总投资112.78亿元,涵盖新型供暖微波加热设备生产线、分布式光伏发电、清洁能源储能、甘味农产品物流配送、航天农业种植等。

[ 责编:王蕾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包银高铁包惠段进入运行试验阶段

  • 广西三江:风雨桥上遇非遗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目前,我国专业技术人才超过8000万人,技能劳动者总量超过2.2亿人,其中高技能人才超过7200万人,为推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提供了坚实人才支撑。
2025-09-28 09:45
9月27日20时40分,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六号改运载火箭,成功将卫星互联网低轨11组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2025-09-28 09:39
今天,横跨贵州省贞丰县与关岭县的世界第一高桥——六安高速花江峡谷大桥正式建成通车。大桥通车后,原来需要绕行2小时的花江峡谷两岸贞丰县至关岭县,如今仅需2分钟即可直达,真正实现了“天堑变通途”。
2025-09-28 09:39
近日,2025亚太机器人世界杯青岛国际邀请赛在青岛西海岸新区举行,来自12个国家和地区的84支代表队同台竞技。在各类比赛中,人形机器人足球赛吸引了最多观众“观战”。
2025-09-28 04:15
9月27日03时28分,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四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将风云三号08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2025-09-28 04:15
为改善数字消费“硬设施”和“软环境”,近日,商务部联合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等7部门研究出台《关于大力发展数字消费共创数字时代美好生活的指导意见》。
2025-09-28 04:15
各地情况不同,建设“无废城市”也需因地制宜,但认准了,就要坚定不移干下去,直到干出成效、达到既定目标。
2025-09-26 09:39
黄芪五仁月饼、茯苓陈皮豆沙月饼、“五行月饼”……中秋将至,主打“药食同源”的药膳月饼受到许多人青睐,成为节日消费新亮点。药膳月饼选用的食材,如茯苓健脾宁心、莲子益肾固涩、薏仁利水渗湿,都是常见食疗材料,适量食用有一定调理效果。
2025-09-26 09:38
国家疾控局近日举行新闻发布会。该局新闻发言人、综合司一级巡视员熊煌介绍,目前,病媒生物传染病、自然疫源性传染病风险处于较高水平,手足口病、诺如病毒感染等肠道传染病聚集性疫情风险增加,流感等其他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处于低水平。
2025-09-26 09:37
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藏品管理和展览部副主任黄海荣介绍,广西素有“铜鼓之乡”的美誉,2006年,壮族铜鼓习俗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在全国科普月期间,重庆邮电大学空间通信研究院科普基地展台前,一场趣味十足的“芯片探秘”正在上演。
2025-09-26 09:35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丁薛祥23日在湖南调研。他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加快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打造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高地。
2025-09-26 04:30
“十四五”以来,我国能源科技在全产业链取得新成效,能源科技创新取得更大突破。数智技术不断助力能源创新升级,绿色低碳能源技术开发能力不断增强。
2025-09-26 04:30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广泛应用,人工智能已成为各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也是当前国际竞争的新焦点。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人工智能发展,不断完善顶层设计、加强工作部署,推动我国人工智能综合实力整体性、系统性跃升。
2025-09-26 04:30
眼下正值全国科普月,25日,科学家精神百场讲坛走进成都炭材公司,中国工程院院士、高功率脉冲技术及应用专家邱爱慈作题为《马兰精神与强脉冲辐射环境模拟技术》的主题报告。
2025-09-26 04:30
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消息,根据计划安排,神舟二十号航天员乘组将于近日择机实施第四次出舱活动。目前,空间站组合体运行稳定,神舟二十号航天员乘组状态良好,已做好出舱活动各项准备工作。
2025-09-25 09:46
开展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把排查整治重大事故隐患作为防范重特大事故最直接、最有效的手段,推动出台64项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十四五’以来,我们实施了提升社会消防安全能力、提升公众消防安全素质等重大工程,消防安全风险防控体系进一步完善,消防治理模式向事前预防进一步转型。
2025-09-25 09:46
当前,全球正经历以人工智能(AI)等新技术为代表的第四次工业革命,AI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广度渗透到人类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从全球范围来看,美国、日本、法国等国家积极探索AI引领零售创新,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创新实践,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2025-09-25 09:46
与此同时,我国算力资源布局进一步优化,全国一体化算力网加快构建,已初步形成枢纽节点、区域中心、本地边缘梯次化布局架构。“未来,要持续深化一体化算力网建设,夯实‘算存运’底座,强化算力资源统筹协同与动态优化能力,加速推动基础设施绿色升级。
2025-09-25 09:45
科学技术,既是人工智能(AI)理论和技术发展的源头和基础,也是人工智能的使用者、被影响者。尽管有这样那样的问题,但伦理规则设计与“人工智能+”同行甚至先行,是我们的目标,是AI健康发展的必要生态。
2025-09-25 09:41
科学探索奖由腾讯出资、新基石科学基金会运营,目标是支持中国顶尖的青年科学家,每名获奖人将连续5年获得总计300万元奖金。
2025-09-24 09:09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