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宁夏固原原州区:玉米垛旁,“小课堂”讲清大道理
首页> 地方频道> 地方频道-甘肃> 要闻 > 正文

宁夏固原原州区:玉米垛旁,“小课堂”讲清大道理

来源:光明日报客户端2022-11-22 21:13

  初冬,宁夏固原市原州区,寒风瑟瑟。一幢幢宽敞明亮的琉璃砖瓦房,一垛垛堆码整齐的金黄玉米,无不呈现出乡村振兴产业兴旺的新景象。在原州区开城镇大马庄村张桂莲家里,开城镇党委副书记白扬和村民们坐在玉米堆旁,一起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

  “你看咱们种玉米,要优中选优,既要提高产量,还要提高质量,让玉米成为我们增收致富的好渠道。”一开场,白扬就用通俗易懂的群众语言跟大家交流。正在剥玉米的张桂莲,边听边搭话。

  党的二十大召开以来,原州区及时制定印发《原州区党的二十大精神宣讲工作方案》,各级领导走在前、作表率,抓住“关键少数”以上率下,带头学习,并通过讲党课、微宣讲、板凳会和流动课堂等多种形式,用“身边事”讲“大变化”,用“地方话”讲“大道理”。张易镇共制作悬挂党的二十大宣传横幅32条,利用镇村16块电子屏播放党的二十大宣传标语、利用18个宣传橱窗、宣传栏刊登党的二十大学习内容,并陆续更新重点点位以及道路沿线的宣传展牌,营造了浓厚氛围,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家喻户晓、深入人心。头营镇结合当前重点工作,做好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后评估工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扎实发展乡村产业,坚持自信自强、守正创新,踔厉奋发、勇毅前行,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马庄村党支部书记史银强在听完镇上召开的“大班课”后,回到村里又绘声绘色开起了“小班课”,表示将继续团结奋斗、真抓实干,为乡村振兴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连日来,原州区上下联动、同向发力,通过“线上+线下”齐发力,利用微信公众号、微信群、微博、朋友圈等新媒体平台,开设专栏,及时宣传解读党的二十大精神以及党的一系列新思想新理论、新部署新要求,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宣传“零距离”,为广大党员干部群众打通了学习的“最后一公里”,掀起了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精神的新热潮,持续推动二十大精神在原州区基层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原州区人社局党组书记、局长薛国虎利用进村入户的时间,向老百姓宣传二十大报告中关于把稳定和扩大就业作为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头等大事等内容。“我们将千方百计开发更多就业岗位,持续强化闽宁劳务协作,加快推进技能人才培养,拿出更多‘稳就业、促增收、保民生’的务实举措,用心用情用力解决好群众的‘急难愁盼’,持之以恒增进民生福祉。”薛国虎说。

  “我们将创作出更多接地气、有筋骨、有温度的文艺精品,讲好原州故事,为打造文化兴盛沃土贡献文艺力量。”原州区文联党组书记、主席周丽莉说。下一步,原州区将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文化进万家”“文化六进”等载体,紧扣党的二十大精神,创排一批歌舞、秦腔、快板和小品等文艺作品,举办全区文艺汇演,深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综合文化活动中心及文化大院等基层文化阵地,以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家喻户晓、深入人心。(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张文攀 通讯员 褚碧波)

[ 责编:董大正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看直博会上的新机型

  • 文化中国行丨走进四角坪遗址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世界气象组织(WMO)近日报告称,2024年的大气二氧化碳浓度创下历史最大增幅,达到有记录以来的最高水平。” 
2025-10-17 09:51
10月17日,《科学》发表了庾强团队的一项重要成果。
2025-10-17 09:46
据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最新发布的消息,今年夏粮旺季收购已于9月底结束,累计收购小麦10795万吨。
2025-10-17 09:42
监测显示,15日新疆、西藏、青海、甘肃、内蒙古等地出现7至8级大风,局地阵风10级;新疆、内蒙古中东部、黑龙江、吉林、辽宁等地最高气温下降6℃至10℃,局地12℃以上。
2025-10-17 09:41
10月14日,随着满深502-H3井钻头穿透8380米地层,这口历经岩层卡阻、垮塌风险与高含硫考验的超深井成功完钻,成为塔里木油田“十四五”期间第223口8000米级超深井。
2025-10-17 09:38
高分辨光谱成像芯片“玉衡”,实现了亚埃米级光谱分辨率、千万像素级空间分辨率的快照光谱成像。
2025-10-16 09:50
10月13日至15日,第十四届中国国际专利技术与产品交易会在大连举行。近日,天津市河东区大王庄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完成了天津市国产九价HPV疫苗的首针接种,而这背后,离不开专利技术的支撑。
2025-10-16 10:06
10月的上海淀山湖波光粼粼,岸边的东方绿舟国防园已万事俱备,只待“2025年全国青少年智能无人系统应用大赛(IUSAC2025)”拉开帷幕。
2025-10-16 09:48
到2027年底,在全国范围内建成2800万个充电设施,提供超3亿千瓦的公共充电容量,满足超过8000万辆电动汽车充电需求,实现充电服务能力的翻倍增长。
2025-10-16 09:48
我国自主研发的新一代超高速实时示波器正式发布,其带宽突破90GHz、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这标志着全球电子通信产业迎来超高速信号“中国标尺”。
2025-10-16 09:44
在15日举行的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2025年年会开幕式上,生态环境部部长、国合会中方执行副主席黄润秋表示,要以美丽中国先行区建设为牵引,深化美丽中国建设推进落实机制,分级分类推进美丽中国地方实践。
2025-10-16 10:02
“经过不懈努力,中国以占世界9%的耕地、6%的淡水资源,养育了世界近1/5的人口,这本身就是对世界粮食安全的巨大贡献。钱毅介绍,目前,我国已经建成粮食储运等5个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基地,26个部级粮食技术创新中心和重点实验室,以及百余个地方研发创新平台。
2025-10-15 10:49
外交部发言人林剑14日表示,中国机器人正展现出广阔应用前景,逐步从实验室走进工厂生产线和各国百姓家。林剑介绍,国际机器人联合会此前发布的《2025年世界机器人报告》显示,2024年中国在役工业机器人存量突破200万台,居全球首位。
2025-10-15 10:45
约两年前,谷歌旗下深度思维公司宣布,借深度学习技术发现220万种新型晶体材料。科学家期待借助AI,设计出可规模化生产、真正影响日常生活的先进材料,让AI在材料科学领域的价值真正落地。
2025-10-15 10:44
盼望北极熊出现,是中国第15次北冰洋科学考察队队员进入北极圈后的心愿。午后,按照防熊预案部署,考察队决定使用直升机对其驱离,以保证冰面作业人员安全,快速完成冰上作业任务。
2025-10-15 10:40
数据显示,截至去年底,已有超6000台无人配送车投入规模化应用,为100多个细分场景用户交付上亿件订单。随着智能技术与现代物流深度融合,在城乡经济循环中,无人配送车有了更多打开方式。
2025-10-15 10:20
不久前的国庆中秋假期,人形机器人俨然成为多地商场、工厂、医院甚至众多家庭的“明星”。这款名为Galbot的人形机器人来自银河通用,已正式“入职”该智慧工厂,承担自动质检、零部件分拣与搬运等复杂任务。
2025-10-14 09:57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印发了《云计算综合标准化体系建设指南(2025版)》(以下简称《指南》)。
2025-10-14 09:56
最长主跨跨径、最高主塔塔高、最大锚碇基础、最大主缆规模、最多车道数量……狮子洋大桥集齐了双层悬索桥的多个世界第一。
2025-10-14 09:55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