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10月28日,2025汽车芯片生态大会(CACC)暨中国汽车芯片标准检测认证联盟年会在坪山举办,标志着我国首个车规级芯片全项标准验证公共服务平台的启用,将加快构建自主可控、安全可靠、开放共赢的汽车芯片产业生态,全面开启“十五五”期间高端汽车芯片国产化进程。

大会由中国汽车芯片标准检测认证联盟主办,由中汽研科技有限公司、中汽芯(深圳)科技有限公司承办。
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安铁成,中国国新控股有限责任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徐思伟,中国国新控股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杨宁,坪山区委书记赵嘉,坪山区委副书记、区长张茜,坪山区委常委、常务副区长袁虎勇,坪山区委常委、区委(区政府)办公室主任冷和明,深圳市汽车办、市场监督管理局有关负责人,以及来自汽车整车及芯片企业、行业组织、科研机构等共计200余名嘉宾现场参会。
落实国家战略部署
提升“十五五”汽车芯片产业链
自主可控水平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提出,“十五五”时期我国要“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引领发展新质生产力”。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也提出要“全面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抢占科技发展制高点”。
在此背景下,2025汽车芯片生态大会(CACC)暨中国汽车芯片标准检测认证联盟年会在深圳坪山成功举办,聚焦标准引领、检测认证、生态协同三大核心议题,通过大会开幕式暨主旨报告、专题分论坛、产业生态成果发布等多元环节,旨在搭建一个高效、开放、务实的产业协同平台,共同凝聚共识、破解瓶颈、促进合作,为提升我国汽车芯片产业核心竞争力注入强劲动力。
大会聚集了来自汽车整车及芯片企业、行业组织、科研机构等共计300余名嘉宾现场参会。期间,举行了中汽芯(深圳)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仪式,央企合资企业落户坪山战略合作签约,举办了车规级芯片HSMT生态建设成果、车规级芯片RISC-V生态建设成果等发布仪式,启用国内首个车规级芯片全项标准验证公共服务平台。

大会的成功举办,是落实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关于“十五五”规划部署的重要举措,将聚焦车规级芯片“卡脖子”问题,补全汽车芯片产业链空白,打造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汽车芯片标准验证和检验检测“国家队”,推动我国在“十五五”期间实现汽车芯片实现自主可控,提升我国汽车芯片检测能力。同时,通过“央企整合+央地合作+产业链协同”共同推动我国不断提高科技自立自强水平。
填补车规芯片标准验证空白
打造国内首个“质量试炼场”
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兴起,芯片已成为汽车产业竞争和产业生态创新重构的核心。近几年来,芯片产业整体短缺情况有所缓解,但芯片产业链发展结构失衡,国产化应用体量不足、拉动效应不高,国产芯片的整体配套保障仍有待提升,标准体系仍需完善。
作为行业第三方独立机构,中汽中心通过在深圳坪山建设国内首个全项的汽车芯片检测平台,有利于打通产业链堵点卡点,解决国产汽车芯片上车应用难题。中汽芯(深圳)科技有限公司的正式成立,标志着我国首个车规级芯片全项标准验证公共服务平台的启用,将会有效促进我国汽车芯片标准制定和验证、检验检测以及产品质量提升,打通车规级芯片上车应用“最后一公里”。


中汽芯(深圳)科技有限公司正式揭牌成立后,将全力围绕“1-13-3-1”推动平台建设,包括1个央企联合体:成立由多家汽车央企联合成立的法人公司;13个实验室:建设涵盖功能安全、信息安全、环境及可靠性等关键领域的13个汽车芯片检测高规格实验室;3个行业平台:中国汽车芯片标准检测认证联盟(华南秘书处)、国家汽车标准基地(芯片工作组)、汽车芯片密码应用研究中心;1个国家质量标准实验室(汽车芯片)。
上述平台将服务国家汽车芯片标准体系建设,开展汽车芯片标准研究、检验检测、产业推广、应用示范、对外合作和技术交流,推动解决国产芯片上车应用难题,缩短高端汽车芯片国产化进程,促进我国芯片与整车产业深度合作、协同升级。
标准引领加快自主化替代
汽车芯片产业生态体系初具规模
大会期间,中汽芯与18家产业链主流生态企业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举办了车规级芯片“车载有线高速媒体传输技术(HSMT)”和车规级芯片“第五代精简指令集架构(RISC-V)”两大生态建设成果发布仪式,颁发了车规级芯片功能安全、信息安全、环境及可靠性认证证书,举行了车规级芯片中试验证示范项目启动仪式。大会系列成果覆盖芯片全链条,标志着我国在汽车芯片关键领域获实质突破,为产业自主可控提供全维度支撑,助力汽车强国建设。
车规级芯片HSMT和RISC-V这两大突破性技术将推动我国加速智能汽车核心硬件的自主化替代进程与电子电气架构升级,为自动驾驶、智能座舱等关键场景提供安全可控的技术底座。
大会向生态头部企业颁发了车规级芯片认证证书,标志我国具备汽车芯片功能安全、信息安全与可靠性自主认证能力。同时举行了车规级芯片中试验证示范项目启动仪式,中试验证示范项目的启动,将推动多企业联合利用中试平台缩短芯片量产周期。
大会还发布了“中汽芯盟2024年工作总结及2025年工作计划”,未来,中汽芯盟将持续致力于深化产业协同,通过整合优质资源,加速汽车芯片核心技术攻关与产业化落地,推动我国汽车芯片产业实现自主可控与高质量发展。
中国汽车芯片标准检测认证联盟作为推动我国汽车芯片产业标准化、规范化发展的合作平台,通过此次会议汇聚全国汽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认研中心、中科院计算所、天津大学以及英飞凌、华大半导体、中兴微电子等百余家政产学研用单位,彰显我国汽车芯片产业“上下联动、协同破局”的强大合力,是行业发展的重要风向标。
以创新生态引进最强平台
深圳坪山助力“中国芯”
驱动“中国车”驰骋全球
作为2025汽车芯片生态大会的举办地,同时也是国家新能源汽车产业基地与深圳“硅基半导体集聚区”,深圳坪山能吸引国家级汽车芯片平台落地,绝非偶然。近年来,坪山区持续深化汽车与芯片产业协同布局,通过“政策链、基础设施链、创新链、产业链、人才链、资金链”的深度耦合,已构建起汽车创新生态体系,成为“中国芯”驱动“中国车”的重要承载地,为汽车芯片产业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生长土壤”。

政策链:先行先试,打造“智能网联+芯片”应用场景。坪山是全国首个有立法支撑的全域开放和商业化试点区域,积极发展多元化“AI+生活”的鲜活场景,萝卜快跑、无人清扫车、无人物流配送车随处可见,为比亚迪发放全国首张L3级别车辆道路测试通知书,累计向12家企业发放近600张测试应用通知书,涉及近410台智能网联车辆,累计测试运行超600万公里,曾入选中国县域改革案例,未来城区气质日益彰显。

基础设施链:“车路云一体”,构建测试验证硬支撑。坪山聚焦“单车智能+车路协同”的未来产业方向,近年来打造了大湾区唯一的、也是陆空一体的智能网联交通测试基地,创新构建地面网联车辆与低空无人机协同运行测试环境。坪山还是“深圳车路云核心示范区”,正在建设深圳覆盖范围最大的“车路云”项目,让“聪明车”与“智慧路”协同发展。

创新链:产学研融合,夯实技术研发根基。建成清华大学超滑技术研究所微纳工艺加工平台等公共技术平台,集聚了比亚迪中央研究院第三代半导体研究中心、北理工深圳汽车研究院等高能级汽车和芯片产业创新平台200余家,为汽车芯片科技研发提供了最佳土壤。

产业链:“汽车+半导体”协同,形成产业集群效应。汇聚了中芯国际、鹏新旭、基本半导体、安培龙等200多家半导体重点企业,比亚迪、佛吉亚、京西智行、承泰科技等300多家新能源汽车重点企业。当前坪山正大力发展人工智能和软信业,谋划打造国产操作系统生态集聚区,这将为汽车芯片产业化和软件硬件协同化带来全新机遇。
人才链:“引育用”一体,集聚产业顶尖大脑。围绕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网联汽车等产业出台人才政策,聚焦人才对现代化城区的向往,把教育医疗、生态文化、城区配套进行一体打造,当前正集中精力打造低密度、亲子化、运动化、国际化的燕子湖会客厅。
栽下梧桐树,只为凤凰来!目前坪山已集聚了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郑泉水教授、比亚迪首席科学家廉玉波工程师、深圳技术大学集成电路与光电芯片学院宁存政院长等为代表的科学“大咖”。深圳技术大学“龙芯英才班”正全力培养复合型“芯青年”,零一学院在这里探索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未来将会有更多人才在坪山脱颖而出。
资金链:“大胆+耐心”资本,护航企业成长。围绕半导体与集成电路、智能网联试验场测试等领域,出台产业政策,真金白银支持产业发展。落地了总规模100亿元、首期50亿元的深圳市新能源汽车产业基金,已落地京西智行全球创新研发中心、基本半导体封装测试等多个重点产业项目。同时参与设立相关领域子基金14只、总规模超200亿元,千方百计以“大胆资本”助力企业技术攻关,以“耐心资本”守候企业破土而出。
此次我国首个车规级芯片全项标准验证公共服务平台的启用,不仅是深圳坪山汽车创新生态的“升级里程碑”,更是我国汽车芯片产业从“单点突围”向“系统突破”的关键一步。
深圳坪山将以本次大会为契机,着力搭建更高的平台、推出更优的政策、提供更好的服务,不断构建“芯片+整车”协同创新生态,推动国产汽车芯片加速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从“中国应用”走向“全球市场”,为护航我国汽车产业行稳致远,助力世界汽车产业转型升级与可持续发展,贡献坪山智慧、坪山力量!(陈颖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