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曾经的中国超市“一哥”永辉,在过去几年经历了业绩下滑、关店收缩的阵痛。
在名创优品创始人叶国富携资本与理念入股后,永辉毅然开启了向“零售业海底捞”胖东来学习的变革。10月13日,永辉超市以一场高调的新品发布会,向市场展示了其调改500多天后的阶段性成果。
正在“上新”求变的永辉,成色几何?
调改初见成效:客流暴涨八成
“调改至今,我们的门店客流平均增长了80%。”永辉超市CEO、全国调改负责人王守诚在发布会上的这组数据,无疑给市场注入了一剂强心针。他进一步透露,超过60%进入稳定期的调改门店,其盈利水平已超越过去五年的最高值。
这份成绩单的背后,是永辉对“胖东来模式”内核——“真诚”与“人”的回归。对此,王守诚分享了他的感悟:“胖东来的表象是服务,内核是爱与尊重,还有利他之心。”为此,永辉将超过50%的工作精力投入到“员工成就”上。
效果是直观的。记者了解到,2025年1月至8月,永辉员工累计分红超3100万元。同时,公司推动“万名技工”计划,近5000名员工参与认证,通过率近八成。当店长年薪迈向30万元,当员工穿上精神的工作服,这种由内而外的改变,最终通过一杯免费茶饮、一个真诚微笑,传递给了顾客,形成了口碑。
携手胖东来:学“神”而非学“形”
一个盘踞全国的综合超市,如何学习一家深耕河南的标杆企业?这是外界对永辉调改最大的疑问。
王守诚的答案是,学“神”不学“形”。
“你如果只盯着胖东来那么高的薪资、物流那么高的标准,确实有难度。要学他的理念和管理方式。”他比喻道,永辉目前可能处于“胖东来十年前的水平”,方向清晰,但需要时间夯实基础。
这种学习在商品端体现得尤为明显。永辉超市副总裁兼首席产品官佘咸平直言:“在自有品牌开发上,我们面前最好的老师就是胖东来。”永辉将坚定地采用胖东来的“顺价法”——即基于最优品质的成本,加上“诚实的毛利”来定价,而非行业内常见的“目标毛利倒退法”。
卖产品不卖货架:打响“商品中心化”革命
如果说学习胖东来解决了“人”和“理念”的问题,那么与山姆、盒马等会员店竞争的武器,则落在了“商品”本身。永辉将此战略称为“商品中心化”。
佘咸平在发布会上宣布,永辉目标在三年内锁定200个核心战略伙伴,打造100个亿元级大单品。这“100个亿级单品”,将成为消费者“必选永辉”的100个理由。
为此,永辉搭建了由“大牌尖货”“永辉定制”和自有品牌“品质永辉”组成的商品矩阵。本次发布会重点推出的超20款新品,正是这一战略的集中体现。
“我们是零售商,不是地产商,更不是二房东。我们只能卖商品,而不是卖货架。”佘咸平的这句话,宣告了永辉与过去依靠通道费盈利的旧模式决裂。据悉,永辉已在今年上半年主动取消了各项海报费、货架费等,让采购团队100%精力投入到商品本身。
数据显示,今年国庆中秋双节期间,永辉超市全国调改店整体销售额同比增长超过100%,买单客流同比提升超80%,16支爆款单品销售同比增长超过10倍,成为推动消费增长的重要引擎。
永辉的转型,是传统商超在时代洪流中求生的一个缩影。前有名创优品叶国富带来先进的供应链管理和用户运营经验,后有胖东来于东来提供文化与服务的范本,永辉的这次“三方携手”,试图走出一条融合之道。
王守诚坦言压力与挑战并存,特别是变革速度与质量的平衡。但他同时也觉得,方向已无比清晰:“任何问题放到五年、十年的时间轴去看,都可以解决。”
这场发布会,是永辉对自己的一次阶段性总结,也是一次面向未来的誓师。从民生超市到品质永辉的转身,道阻且长。
但当顾客用脚步投票,当员工重燃热情,当一件件“尖货”被放入购物车,这家老牌超市的转型故事,或许才刚刚写下充满希望的序章。
文、图 | 记者 孙绮曼 实习生 杨雅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