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九月的粤北,秋意尚浅,韶关学院的夜空却被青春的歌声浸染得滚烫。9月28日,在韶院校园十大歌手决赛的现场,一个熟悉的身影悄然步入舞台,瞬间点燃了全场。如同一阵风掠过麦浪,欢呼声与惊叹声此起彼伏,最终汇成一个名字:张颂文。
掌声雷动中,这位与韶关学院有着二十年深厚缘分的“老朋友”,以特邀主评的身份,再次坐到了台下。
“我和你们一起淋过雨”
这是一场跨越时光的故友重逢。“每一次来韶关学院,印象都极深。今天再站在这里,我心里最想说的是,我和你们一起淋过雨。”张颂文甫一开口,没有客套的寒暄,而是一句瞬间拉近距离的温情独白。这句话像一枚投入湖心的石子,让在场学子心中漾开圈圈涟漪,那是属于家乡人之间才懂的默契与亲近。
作为主评,他摒弃了评委席上常见的专业术语与复杂标准,给出了一个纯粹得近乎天真的评分尺度:“好听”。
“你们今晚唱的歌,我听进去了。”他目光真诚,扫过台下一张张年轻的面孔,“这是属于你们这个时代的歌,唱给这个时代听。无论技巧如何,我听见了你们的真诚。”
在那些略带青涩却饱含热情的歌声里,张颂文仿佛看到了曾经的自己。他温言寄语台下的学子:“很快,你们会毕业,会走向社会,会听到无数的教诲、鼓励、批评与鞭策。但请记住,大学时光是最美好的,它或许青涩,却无比真实。”
当冠军诞生,他亲自将证书递到学子手中。那一刻,掌声如潮水般漫过赛场,这掌声不仅献给舞台上的歌者,更是献给一位从家乡走出去的前辈艺术家,对他身后无数追梦后辈的颔首与鼓励。
为了回应这份情谊,韶关学院也备下了一份意蕴悠长的礼物——由美术与设计学院王清亮教授亲手绘制的丹霞山水画《奇秀丹霞自天工》。当韶关学院校长张晓红递出画卷,张颂文郑重接过,眼神里满是珍视:“我会把它挂在家中。带着它,就是带着家乡。”
20年前的“秘密”,与10年后的约定
这份绵延的情感,并非始于今夜。时间的指针,需要拨回到20年前那个同样沸腾的夜晚。
“这个秘密,只属于我和韶关学院。”舞台上,张颂文笑着揭开了一段尘封的往事。
2005年,他曾以一个普通观众的身份,悄悄坐在韶院一场音乐比赛的台下。昏暗的灯光里,一对学生组合的身影格外清晰:一个男生抱着吉他,与搭档一同吟唱着一首原创歌曲。“旋律一出来,我就记在了心里。”
那惊鸿一瞥,竟成了一场漫长的“追寻”。在此后的岁月里,张颂文翻遍互联网的角落,终于找到了那段模糊的演出视频。他反复聆听,甚至像一位忠实的歌迷,默默关注着那个男生的成长轨迹——从校园舞台,到广州公司年会,再到2018年佛山酒吧里那个穿着西装弹唱的身影。
时光流转,直到某一天,他终于通过学校联系上那位当年的吉他少年。电话接通时,他笑着自我介绍:“我是张颂文,我‘追’你的歌好多年了。”电话那头,一句惊喜的“我从小看你的戏”,让两位同样执着于梦想的人,在电波中实现了奇妙的共振。
原来,他与韶院的缘分,早已在二十年前的那个夏夜悄然写下。这通跨越时空的电话,也为这场漫长的“老友记”写下了最温暖的注脚。
而故事的篇章,远不止于此。从2015年,他回到母校举办“让梦想照进现实”成长论坛,用“要把自己放到最低,苦吃多了,才知道糖是什么味道”的亲身经历勉励学子。2017年春天,张颂文再次“回家”,漫步于樱花园与银杏大道,为援藏志愿者送行,并为学校的艺术教育出谋划策……韶院的每一次呼唤,他都记在了心里。
2023年,《狂飙》热播,张颂文迎来事业的高光时刻。彼时,韶关学院在云端向这位“老友”隔空喊话,发出再次相聚的邀请。这份期待,在2025年的这个秋夜,终于得到了最温暖的回应。
他回来了,用最贴近学子的方式,续写了这段未完的缘分。
“真的想唱就唱,无论你在哪个领域,做什么工作。”晚会临近尾声,张颂文再次对台下的年轻人说,“就像今晚,我们一起唱就好。”
而后,他许下了一个更为遥远的约定,一个属于未来的回响:“我希望2035年的时候,我们再一起回到这里。到那时,你们都是大师哥、大师姐了,在社会上闯荡多年,我们再回来聊聊当年的歌,当年的梦。”
“外面很苦,”他话锋一转,眼神却愈发坚定,“但如果你足够热爱,那便是另一句话——苦中作乐。希望你们走到哪里,都相信美好的事物即将发生。”
“永远祝福韶关学院的同学和老师们!”话音落下,夜色更深,但现场每个人的心中,都仿佛被点亮了一盏温暖而明亮的灯。那光芒,连接着二十年前一个秘密的约定,也照亮了通往2035年那场更温情的重逢之路。
视频/韶关学院
文/卜瑜、李丽群、许子铭、邓玉坚
图/邓玉坚、杨可明、许子铭、黄永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