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转移超百万人!广东筑牢抗击台风“桦加沙”坚固防线
首页> 地方频道> 地方频道-广东> 要闻 > 正文

转移超百万人!广东筑牢抗击台风“桦加沙”坚固防线

来源:南方Plus2025-09-24 15:25

  今年第18号台风“桦加沙”正快速趋向广东沿海,将以强台风甚至超强台风级正面登陆广东。受其影响,9月23日至25日,广东沿海海面将出现10—16级大风,中南部市县将有暴雨到大暴雨、局部特大暴雨。

  台风“桦加沙”具有强度强、移速快、影响范围广、破坏力大等特点,叠加前期台风“米娜”影响,防御形势十分严峻紧迫。9月23日10时,广东已启动防风应急Ⅰ级响应,这是应急响应的最高等级。根据省应急管理厅数据,截至23日17时30分,全省已提前转移1044215人。

  决战就在眼前,抗击台风已经到了最紧要关头。全省各地各部门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抓紧关键时间窗口,把防御工作做得更加深入细致、扎实到位,全力筑牢抗击台风坚固防线。

  做实做细防风管控措施

  8万艘渔船在港加固避风

  “桦加沙”来势汹汹,全省各地、各部门全力投入防风防汛和抢险救灾工作,特别是受台风影响较大的地区,严格落实防台风“六个百分百”、“三个联系”责任对接、特殊群体临灾转移“四个一”等硬要求、硬措施,做到应转尽转、应转早转、应转快转,在台风登陆前,提前彻底转移危险区域群众。

  早在9月18日12时,为防御台风“米娜”,全省海域已全部落实“六个百分百”措施,且一直维持海上防风措施。目前全省80231艘渔船在港加固避风,12246名海上作业人员在岸上避险。

  在海上船舶疏导方面,广东海事局对受正面影响的海域船舶实施“全面疏导清空”防台风策略,重点覆盖珠江口深中通道以南海域、崖门口及珠海外海海域,并在珠江口、粤东、粤西海域设立三条点验线,分类引导船舶防台,粤东海域实施“北上防台”,粤西海域实施“南下防台”。

  截至23日11时,广东海事局已组织省内沿海船舶10398艘次转移至合适水域避风,全省客渡航线已停运210条,客渡船舶已停航596艘。32个沿海风电平台均已落实“六个百分百”要求。

  在基层一线,党员干部带头行动,织密海上防风网。在珠海万山海洋开发试验区,驻村选调生赵家林、方成凯与村民合力加固渔船。“这艘船吨位大,光靠他们几个拉不动,我们来搭把手。”在党员干部的带动下,更多村民加入,最终港内所有船只完成安置加固。

  江门海洋牧场现代化养殖平台“台山1号”也已进入防风状态,功能舱门窗锁固、室外设备设施用钢缆固定、监控电源保障等各项防护工作均已到位,工作人员在撤离前已精准投放足量鱼料。

  重大基础设施也同步加强防风管理。23日,粤港澳大湾区重点工程狮子洋通道全线停工,累计转移施工人员2800余人。项目80多台龙门吊、240台汽车吊等流动式起重设备均已趴杆停放在安全位置。

  针对正处于桥塔建造阶段的狮子洋大桥,项目方紧急调派设备厂家专业团队赶赴现场,协同施工团队对主桥主塔施工塔吊实施降低自由悬臂高度、提升钩头至最高位等措施,全方位保障设备安全。

  在湛江,化工、核电等重点企业从严落实风险管控。其中,中科炼化提前清理或加固现场高空临边及地面物料、杂物,加强清污分流系统管理,降低雨水池和污水罐存液位,同时科学调整装置的关键参数,保障台风影响期间装置安全平稳运行。

  提前做好人员转移

  确保不漏一户不落一人

  面对严峻的防台风形势,广东各地提前行动,全力组织危险区域群众转移安置,确保不漏一户、不落一人。

  9月23日15时,茂名博贺渔港风力逐渐加强。镇村干部已在沿岸拉起警戒线,流动巡查车循环播放撤离通知,部分商户正进行最后的加固检查。博贺镇副镇长黄月清介绍,受台风“桦加沙”影响,24日至25日博贺镇沿岸将出现风暴潮过程,海水很可能漫上街道,为确保安全,镇里决定对临海房屋低于两层的住户全部转移。

  同日,在阳江市江城区华龙村委会应急避难场所,村干部正加紧搬运折叠床、方便面、饮用水等物资。“华龙村位于漠阳江下游,强降雨时易发生内涝。”村党总支书记冯创记表示,当前首要任务是转移低洼区域群众和菜农。截至当晚,所有需转移人员已全部安置到位。

  各地市转移安置工作同步有序推进。深圳市已疏散转移约26万人,避难场所集中安置约4.5万人,全市开放865处室内避险场所并储备了充足物资。江门共排查出25类1.19万多处风险区域、场所和设施,转移群众超20万人,开放221个应急避难场所。

  妥善安置人员的同时,各地全力做好民生保障工作。“在台风来临前,我们保证了汕尾各大超市市场的菜管够、货充足。”汕尾市商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汕尾已启动生活物资应急保障机制,保证物资充足、价格平稳、配送畅通。

  城市基础设施防护也在加紧推进。在汕头市澄海区,记者看到,当地水务部门已提前调度桥闸水位、预排腾库,城管部门组织力量对排水管网进行全面清淤,并对易倒伏树木进行系统修剪和加固。“我们已加强24小时值守,确保水利设施关键时刻拉得出、用得上。”东里桥闸副主任吴悦涛说。

  23日17时许,记者在潮州大道一处易积水点看到,城管人员正冒雨清理排水口落叶,大型抽排水设备车辆已在路边待命。据悉,潮州市城管局已部署8支共101人的排水应急抢险队伍和21台抽排水设备,全面加强应急值守。

  在江门台山市下川岛家槟村,一位独居海边的行动不便老人成为重点关怀对象。川岛镇工作人员协调卫生院救护车,小心翼翼将老人转移至安置点。“阿公,此次台风极其危险,我们接您去安全地方。”工作人员一边搀扶老人一边说道。最终老人被安全护送至卫生院,基本生活需求得到妥善保障。

  随时做好救援准备

  3.8万名消防救援人员待命

  连日来,全省各部门迅速进入临战状态,全力做好抢险救援准备,共同构筑起一道全方位的应急保障防线。

  在电力保障方面,作为内地对澳门供电的主要电源,南方电网广东珠海供电局通过数字化手段完成了涉澳关键输电线路、变电站的特巡特维。

  9月23日,珠海供电局生产指挥中心技术人员杨昊林远程下达了“一键起飞”指令,布设在对澳供电重要变电站、线路走廊的23个无人机机巢同步启动,对2400余公里对澳供电输电线路全链路和5个站点的设备运行状态、环境开展精细化巡视。“目前,特巡发现的飘移物、遮阳网、防护网及树障等隐患均已排除,内地对澳供电网架运行正常。”杨昊林说。

  为保障铁路运输安全,国铁广州局第一时间启动防台防洪应急响应,采取列车停运、折返等主动避险措施,组织上万名工作人员对铁路沿线设备设施进行看守排查,应急抢险队伍24小时待命。

  “观云追雨”是铁路部门应对极端天气的重要手段之一。在肇庆工务段,防洪办和防洪监控台24小时实时掌握降雨状况及出巡情况。“我们已安排专人值守,及时发布预警信息,并提前对重点地段排水设备进行疏通。”肇庆工务段桥隧路基科科长孙立新介绍。

  面对台风带来的考验,省消防救援总队组织全省3.8万名消防救援人员和5700余辆消防车、1174艘舟艇全部进入临战状态。珠海、江门、阳江、茂名、湛江、中山、佛山、云浮8个支队、6872人和1604辆车、453艘舟艇在辖区重点部位前置。

  广东保险行业也迅速行动,启动大灾一级响应。在江门台山广海镇,种粮大户冯承志望着即将丰收的稻田忧心忡忡:“水稻正处抽穗期,一旦水淹可能颗粒无收。”广东人保财险江门市台山支公司及时派出风险排查队伍,联系农服公司清理农田排水沟渠,备好抽水机等设备,为农户解了燃眉之急。

  截至23日10时,广东保险业已统筹调配救援车辆3325台、抽水泵等设备6106件,协调342个保全场地可容纳近2万台车辆临时停放,并激活珠三角及粤西港口1152套水位监控设备,实时传输积水数据支撑调度决策。

  采写:陈薇 曾良科 张子俊 李赫 刘倩 张艳 谢嘉龙 蒋欣陈 林日清 邹祥亮 刘栋铭 黄韬炜 崔璨 蒋乐 陈保良 颜志雄张嘉元 巫雅柠 吴惠芳 叶芷晴 陈锦煌

  统筹:彭琳 毕式明 杨杰利

  编辑 冯颖妍 张茵

[ 责编:杨煜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习近平接见新疆各族各界代表

  • 浙江金华:推进乡村基本医疗健康服务全覆盖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科学探索奖由腾讯出资、新基石科学基金会运营,目标是支持中国顶尖的青年科学家,每名获奖人将连续5年获得总计300万元奖金。
2025-09-24 09:09
实验数据印证了这一点:在-18℃下,经过脉冲磁场处理的鲜湿米粉,冻融后的质构品质比未经处理的样品提升了30%—40%。
2025-09-24 09:07
科研人员经过研究,打造出高准确度基因组预测模型,该模型像“基因组导航仪”,通过全基因组关联分析找到控制关键性状的基因遗传变异,这些遗传变异犹如“基因路标”,能精准预测油菜生长表现。
2025-09-24 09:06
9月23日,第25届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开幕。本届工博会以“工业新质 智造无界”为主题,吸引来自全球28个国家和地区的近3000家企业参展。
2025-09-24 04:15
工业和信息化部23日公布,今年前8个月,我国通信业呈现平稳运行态势,电信业务收入保持正增长,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有序推进,5G、千兆、物联网等用户规模持续扩大,移动互联网接入流量保持较快增势。
2025-09-24 04:15
记者陈晨22日从水利部获悉,全国耕地灌溉面积达10.86亿亩,2025年耕地灌溉面积上夏粮产量占全国夏粮总产量的88.85%。截至目前,我国节水灌溉工程面积已达6.38亿亩,较“十三五”末提高12.5%,其中,滴灌、微喷灌面积突破1亿亩,耕地灌溉亩均用水量降至342立方米,较“十三五”末降低4%。
2025-09-23 10:18
9月23日,我们迎来第八个“中国农民丰收节”。今年4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加快建设农业强国规划(2024-2035年)》,就推动种业自主创新全面突破作出多项部署,为推动我国种业振兴指明了方向。
2025-09-23 10:16
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是新时代新征程就业工作的新定位、新使命。具体来说,人工智能对提高就业质量带来的机遇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是能够创造更多高质量新职业新岗位。
2025-09-23 10:15
近年来,我国儿童青少年近视问题日益凸显,成为影响儿童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 家长作为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的“第一责任人”,其认知与行为正经历从“重治疗、轻预防”到“主动防控、科学干预”的根本性转变。
2025-09-23 10:13
由科技部和上海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2025浦江创新论坛于22日发布《中国科技成果转化年度报告2025》(以下简称“报告”)。
2025-09-23 10:13
今年5月29日,行星探测工程天问二号探测器成功发射,开启小行星探测与采样返回之旅。311P主带彗星是运行于火星与木星轨道之间小行星带中的小天体,同时具有传统彗星的物质构成特征和小行星的轨道特征。
2025-09-22 10:06
近日,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研发出能够在人体血液环境中实现即时强效黏合的骨胶水材料,为粉碎性骨折患者带来新的治疗模式。
2025-09-22 10:06
如何加快提升食品安全与健康的科技创新能力,为消费者提供更加安全、更加丰富多样、更加营养健康的食品,值得每一位食品从业者思考。
2025-09-22 10:00
20日,在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德令哈市雪山牧场,我国首台自主研发的15米口径亚毫米波望远镜正式启动建设。
2025-09-22 09:59
我国是蔬菜消耗大国,人们对蔬菜的需求无外乎绿色、安全、营养,解决这些诉求要依靠农业技术的不断更新迭代、推广应用。
2025-09-22 09:55
最新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全社会研发投入超3.6万亿元,较2020年增长48%;研发投入强度达2.68%;研发人员总量位居世界第一。
2025-09-19 09:59
积极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和虚拟仿真技术,开发数字化、智能化评估工具,突破青少年国防素养评估的时空限制和算力瓶颈。
2025-09-19 09:56
大质量恒星是指质量大于8倍太阳质量的恒星,它们往往形成于大尺度、复杂且高度动态的气体环境中,在宇宙演化过程中具有决定性作用。
2025-09-19 09:53
近日,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卫星互联网技术试验卫星,本次任务中的一颗卫星使用了全球首款卷式全柔性太阳翼。
2025-09-19 09:48
秋日的阳光遍洒层层山峦,照得坡地上整齐排列的深蓝色光伏板熠熠生辉。
2025-09-19 09:38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