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新华社客户端广州8月7日电(黄国保、曾梅英)在广东省肇庆市广宁县,退休法官陈德善的名字家喻户晓。人们亲切地称他“德叔”。八年前,他放下庄严的法槌,却拾起了一份更为细腻的使命——用温情与智慧,成为化解家庭矛盾的“拆弹专家”,义务守护千家万户的幸福平安。这位年近七旬的老党员,以无私的奉献和深沉的大爱,生动诠释了新时代助人为乐精神的深刻内涵。
退休不退志,主动请缨解民忧。2017年,刚退休一年的陈德善,看到许多家庭因琐事纷争陷入痛苦,甚至殃及无辜的孩子,内心无法平静。他毅然放弃安逸的退休生活,主动请缨,成为一名分文不取的婚姻家事纠纷人民调解员。在调解室里,面对剑拔弩张、情绪激动的夫妻,德叔没有半分退缩。他凭借对群众的深厚感情和丰富的社会经验,总是耐心倾听、温和劝导,常常一坐就是一整天。许多怒气冲冲而来的当事人,经他春风化雨般的调解,最终都能心平气和地携手归家。这份不求回报、甘于奉献的选择,正是助人为乐精神最朴实的起点。
倾情化坚冰,大爱无声护幼苗。陈德善深知,家事纠纷剪不断理还乱,仅靠法条难以触及人心。他的调解秘诀在于“情”与“理”的交融,更在于设身处地为当事人特别是为孩子着想。面对家庭暴力,他毫不畏惧,义正词严地告诫施暴者:“打向家人的拳头,最终砸碎的是整个家庭的幸福,尤其是孩子的未来!”
最让他揪心的,永远是孩子的权益。为了一个因父母离异、户口问题而失学的9岁男孩,他不顾年事已高,多方奔走,协调法院、联系亲属、寻求慈善援助,最终为孩子解决了户口和入学难题。这份不辞辛劳、倾力相助的坚持,也闪耀着助人为乐最动人的光芒。类似的故事还有很多,他总说:“维护儿童权益,既要合法合规,更要合乎情理、关照成长所需。”
银发映初心,品牌力量传大爱。陈德善的善行义举和卓越成效赢得了广泛赞誉。2019年,以他名字命名的“德叔调解工作室”在广宁县法院正式挂牌,成为肇庆市首个个人品牌调解室。工作室成立后,累计化解各类纠纷6745件。
难能可贵的是,德叔不仅自己发光发热,更积极发挥“银发力量”,感召带动了多名退休法官和干部加入调解队伍。他们将调解网络铺向全县每一个村落,“有矛盾,找德叔”成为广宁群众的口头禅。
八年时光,陈德善用一双巧手“缝”补家庭裂痕,用满腔热忱守护儿童未来。从庄严的法台到温情的调解席,岗位变了,但他司法为民、助人为乐的初心从未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