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广州日报新花城
早期乳腺癌患者做完手术是不是就等于“痊愈”了?还会复发吗?如何有效防复发?
……
乳腺癌的治疗近年来取得了很大突破,尤其是新型药物的出现,为患者带来了更多希望。今天我们请来首席爱汝科普官、广东省人民医院外科乳腺科主任廖宁教授,与我们一起探讨乳腺癌的治疗和管理,帮助大家深入了解这些新进展是如何帮助患者改善治疗效果、降低复发风险的。
不同分期的乳腺癌患者治疗目标不同
根据最新癌症统计数据,2022年全球大约有230万新发乳腺癌病例,而中国2022年新增病例约为36万例,占全球新发病例的1/6。且中国大约95%的乳腺癌患者是早期,整体发病呈现出越来越年轻化的趋势。其中,HR+/HER2-这一类型的乳腺癌患者占比高达70%,是最常见的分型。
不同分期的乳腺癌患者治疗目标不同。针对HR+/HER2-这一类型的乳腺癌患者,早期患者的首要目标是治愈。这不仅仅是通过手术切除肿瘤,更需要依靠规范、科学的综合治疗来最大程度地降低复发风险。同时,由于早期患者大多身体状况良好,她们对生活质量的期待也更高,因此我们在制定治疗方案时也会特别关注如何帮助患者更快地回归正常生活、保留身体功能和心理健康,对很多女性来说,这一点尤为重要。
而对于晚期患者,我们则以延长生存时间、提高生活质量为主要目标。近年来,随着治疗手段的不断进步,尤其是在HR+/HER2-这类最常见亚型的治疗中,我们已经可以将部分患者的病情控制在一个相对稳定的状态,像慢性病一样长期管理。目前这类患者的中位总生存期已经超过5年。
手术后并非一劳永逸,还需防复发
很多HR+/HER2-型早期乳腺癌患者在完成手术后,觉得肿瘤已经切除了,就等于“痊愈”了,“这是一个很常见的认知误区。”廖宁表示,临床发现,很多患者以为“肿瘤切干净就好了”,或者有的患者认为“没有淋巴结转移就是低风险,不会复发”,但事实并非如此。研究显示,无论有无淋巴结转移,仍有大约三分之一的HR+/HER2-乳腺癌患者在术后即便完成了标准的内分泌治疗,仍可能复发。这类患者通常在术后3年内经历首个复发高峰,20年内复发风险持续累积。这意味着,即使是“早期”,即使“没有淋巴结转移”也并不等于“无忧”。乳腺癌是一种需长期管理的疾病,术后的规范随访和持续治疗至关重要。
那我们应该如何判断一位HR+/HER2-型早期乳腺癌患者的复发风险是否较高呢?
廖宁介绍,HR+/HER2-型乳腺癌患者的复发风险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年龄、肿瘤大小、淋巴结状态、组织学分级、Ki-67增殖指数,以及多基因检测结果等。我们通常会综合评估这些指标,来判断复发风险的高低。比如,年轻患者往往肿瘤的生物学行为更活跃,体内激素水平波动也更明显,因此复发风险相对更高;而且她们的预期寿命更长,也意味着存在复发的时间窗口更长,需要特别重视。此外,并非只有有淋巴结转移的患者才有高风险。研究发现,N+和N0伴高危因素的患者,其复发风险是其余HR+/HER2-早期患者的3倍左右。常见的高危因素包括:肿瘤较大、组织学分级较高、Ki-67表达较高,以及多基因检测提示高风险等。因此,在临床中,通常会根据患者的临床特征和分子生物学信息,做出更精准的风险评估,并据此制定更个体化,也更稳妥的治疗策略,尽可能在一开始就把复发风险降到最低。
CDK4/6抑制剂显著降低HR+/HER2-早期乳腺癌复发风险
对于 HR+/HER2- 型早期乳腺癌患者,目前有没有什么新的治疗手段,能够在术后进一步降低复发风险?
廖宁介绍,CDK4/6抑制剂原本主要用于晚期HR+/HER2-乳腺癌的治疗,在延长患者生存期方面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近年来,随着研究的不断推进,已经有两款CDK4/6抑制剂获批用于早期患者的辅助治疗,其中最新获批的是瑞波西利。
瑞波西利在美国、欧洲,以及最近在中国相继获批,是基于一项名为 NATALEE 的大型国际临床研究,这项研究不再局限于传统的高风险人群,而是覆盖了更广泛的Ⅱ期和Ⅲ期患者,甚至包括N0伴高危因素的患者,更贴近我们在临床中遇到的“真实世界”人群。研究结果非常令人鼓舞——瑞波西利联合内分泌治疗进一步降低了早期HR+/HER2-乳腺癌患者的复发风险。更重要的是,这种获益在不同年龄、不同淋巴结状态的患者亚组中都保持高度一致,包括中国人群也观察到了同样的获益趋势。同时,瑞波西利的耐受性也非常好,比如腹泻的发生率相对较低,患者的整体生活质量控制较好。这对于年轻患者尤其重要,她们往往还肩负着工作、家庭的双重压力,在治疗过程中能否维持较好的生活状态,也是我们非常关注的治疗目标之一。总的来说,瑞波西利的获批为更多HR+/HER2-早期乳腺癌患者带来了治愈的新希望,不仅显著降低了复发风险,也有助于患者更安心地回归正常生活。
文/张青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