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6秒决胜,广东珠海拱北海关所属闸口海关人这样写下“最强答卷”
首页> 地方频道> 地方频道-广东> 要闻 > 正文

6秒决胜,广东珠海拱北海关所属闸口海关人这样写下“最强答卷”

来源:光明日报客户端2025-05-15 09:03

  近日,在2025年全国海关旅检岗位练兵比武中,广东珠海拱北海关所属闸口海关申龙华、苏钰婷、曾梦华3名关员代表拱北海关参赛勇夺全国亚军。回顾惊心动魄的总决赛画面,X光扫描图仅在屏幕停留6秒,图像中交缠的电线与瓶罐的轮廓在毫厘间闪现,3人在这场眼力和脑力的巅峰对决中,凭借精准判断与默契配合,一锤定音。

6秒决胜,广东珠海拱北海关所属闸口海关人这样写下“最强答卷”

  6秒不仅是速度的对决,更是实力的彰显,而托举起这6秒的,则是多年来的攻坚克难、孜孜不倦。

  37岁的申龙华,从“半路出家”到副科长,用三本笔记、数载晨昏,在图像的迷雾中走出一条专精之路。身为团队主心骨,他刻苦夜读钻研业务知识,反复研读《进境物品计税价格表》《麻醉药品品种目录》等专业资料,不断锤炼识图本领,只为在关键时刻一击即中。

  从罗湖海关跟班学习归来后,他在教练刘震的带领下从一张异常图像中识破藏毒工具,指尖轻刮,6克大麻粉末簌簌落下。这次查验,让他更加坚定:海关关员追逐的从来不是领奖台上的高光时刻,而是查验台上穿透谎言的洞察力,是让每一粒危害国门的尘埃,都坠落在安全防线之外。这6克,便是他所有努力最锋利的答案。

  26岁的苏钰婷,是“问甲”青年突击队成员,也是队中公认的“抢答王牌”。每天对着抢答器练到手酸,最终右手手腕发炎,只能靠膏药支撑。她只是给层层膏药画上笑脸:“疼,是努力的勋章。”

  决赛当天,她那只曾贴满“勋章”的右手悬在抢答器上,像一把拉满的弓。蜂鸣器响起,她连抢四题,每一次出手都精准果决、毫不迟疑。“嘀嘀”的响声,正是团队向着成功的目标冲锋的号角。

  25岁的曾梦华是全国青年文明号闸口海关机动查验组的成员,他曾自谦“我只是个审图小白”,却在封闭集训中完成了质变。

  在斗门海关封闭训练基地,成千上万幅图像、几大本错题集与笔记本、每天十余小时训练,他一刻不停。当教练题库用尽,他与同伴便自创题目互相提问,在总署大纲上密密麻麻写下批注。从“审图小白”到关键时刻果断拍板,他硬是在训练室贴满错题墙的日子里破茧而出,成了能顶得上的“拍板手”。

  夜幕下,来往旅客步履匆匆,闸口海关人依然坚守在岗。6秒,对于旅客而言或许只是短暂瞬间;对他们,却足以洞察危险、守护国门。他们以速度践行专业,用担当筑起一道安全屏障,让这座城市安然入睡,这就是闸口答卷。

  (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 雷爱侠)

[ 责编:邢彬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云南盐津: 小竹子做成大产业

  • 三支侵华日军细菌战部队成员信息文件公开展示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研究显示,鸟类、哺乳类甚至龟类的大脑在过去3.2亿年里,经历了一场精彩的大脑神经元演化历程,走出了截然不同但又殊途同归的智慧发展之路。
2025-05-15 10:04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科研团队联手中外学者创新研发出储能密度较高的新型纳米复合薄膜储能器件,其储能密度可达215.8焦/立方厘米,刷新介电储能密度国际最高纪录。
2025-05-15 10:03
宇宙的命运与其天体命运息息相关,而其中恒星的最终“寿命”一直是人类探索的重要命题。
2025-05-15 10:02
周天军表示,这项研究不仅揭示了全球变暖下区域季风的演变规律,更凸显了古气候研究在气候变化预测中的独特价值。通过开展古今对比研究,丰富的古记录数据所揭示的历史变化事实,将会成为我们有效应对未来的重要参照物。
2025-05-15 10:01
种业振兴行动实施以来,我国农作物长期战略保存种质资源已超过58万份,其中蕴含着极为丰富的作物遗传基因密码,犹如“天书”亟待破解。近日,由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发起、腾讯参与支持的作物种质资源“天书计划”正式启动。
2025-05-15 04:10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构建同科技创新相适应的科技金融体制”,为做好科技金融大文章提出了更高要求。
2025-05-14 17:50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研究员刘岗团队发展了“漂浮策略”和“维度定制”相结合的新策略,如同给二氧化钛穿上了“水上行走鞋”,赋予了材料可漂浮于中性水溶液表面的特性,为塑料转化提供了极具竞争力的替代方案。
2025-05-14 09:44
通过将筛选出的诗词逐一标注,提取时间、地点、诗人身份、情境语义等信息,研究团队逐步建立起一个横跨1400年的“长江江豚诗词数据库”,并确定724首提及长江江豚的作品。
2025-05-14 09:43
在全球变暖的气候背景下,未来全球雪旱发生频率将成倍增加,其中暖雪旱将成为主导类型。
2025-05-14 09:41
近日,中国科学院微生物所和西南大学的科学家找到了柑橘黄龙病的抗性基因,“柑橘癌症”有了破解方法。
2025-05-14 09:39
除了嫦娥六号带回的月球样品,其拍摄的着陆区高清图像可以帮助科学家了解着陆点的地质细节和土壤来源。在这项研究中,科研人员利用嫦娥六号降落相机序列图像、全景相机近景立体图像等数据,构建了一套高精度的着陆区地形数据集。
2025-05-14 09:36
近日,多奈单抗注射液在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开出全国首方,引发广泛关注。
2025-05-13 09:55
这场堪称检验船舶前期设计建造工程的“期中考”,将进一步验证大型邮轮在设计、工艺、生产准备、总装建造等阶段所取得的一系列重大科研成果。
2025-05-13 09:28
农业农村部的数据显示,我国农作物秸秆产生量逐年递增,目前全国农作物秸秆产生量为8.67亿吨,可收集量为7.33亿吨,秸秆综合利用率达88.3%。
2025-05-13 09:26
近年来,应急管理部会同相关部门统筹推动全国应急避难场所的建设和发展。
2025-05-13 09:25
东北大学数字钢铁全国重点实验室,是致力于我国钢铁行业“由大到强”的科技“领跑者”。
2025-05-13 09:23
记者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获悉,5月11日21时27分,长征六号甲(又名长征六号改)运载火箭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点火起飞,成功将遥感四十号02组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2025-05-12 10:15
人们常说,人类对火星表面的了解甚至超过对地球海底的认知。研究团队收集了约4.4万次深海潜航的数据,包括载人深潜器、遥控及自主潜水器的作业记录,并据此绘制了一张潜航活动分布图。
2025-05-12 10:12
人工智能(AI)研究人员创建了一个能够自主进行天体生物学研究的系统——AstroAgents,用于研究宇宙生命学科的起源。
2025-05-12 10:10
作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驱动力量,人工智能发展在发挥多方面积极作用的同时,也面临着安全风险等一系列问题。
2025-05-12 10:05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