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华南农业大学科技特派员扎根徐闻
把实验室搬到田间 科技赋能甜蜜事业
日前,徐闻菠萝进入上市高峰期,来自全国各地的采购商云集徐闻,人们发现,今年的菠萝品质较往年有大幅度提升,不仅糖度提高了,而且黑丁病也几乎不见了。两元一斤的价格,给果农们带来了久违的喜悦,不少果农对华南农业大学的技术服务连连称赞,对菠萝的科学种植也有了新认识。
近年来,一批来自华南农业大学的专家教授和师生队伍扎根在徐闻田头,以新质生产力为引领,为徐闻农业产业植入科技基因,将新思想、新技术、新农具推广到徐闻大地。
●南方日报记者 陈欢 通讯员 姜峰
学生在实验室开展研究。受访者供图
组建飞防队伍▶▷
灾后菠萝不减收质更优
前来徐闻的外地游客,在“菠萝的海”景区一边欣赏红土地的波澜壮阔,一边品尝优质菠萝的甜美芬芳。但是,很少人会想到,目前上市的菠萝是在去年的台风“摩羯”肆虐下重生的。而奇迹的背后,是华南农业大学派驻的广东省科技特派员的技术赋能。
去年9月,台风“摩羯”袭击徐闻,正处于催花前期的菠萝突然遭受强台风,像被一杆挥倒似的匍匐在地。华南农业大学派出6名科技特派员,进驻其在徐闻开办的新农村发展研究院粤西分院,协助指导开展菠萝的减灾复产工作。彼时,菠萝叶片被风沙吹得千疮百孔,整株交错、倒地斜卧,而人力又难以走进田间。专家们连夜商议,拿出了用无人机进行飞防的减灾方案。
此前,徐闻菠萝种植户几乎没有使用过无人机喷肥施药,如何把握浓度成了一大难题。浓度高,容易灼伤叶面;浓度低,不易显现效果。为此,在前山镇担任科技特派员的博士王磊带领2名教师、4名研究生,连续五个昼夜进行配方试验,以确定最佳配兑比例。“我们采取了药肥同步施用的路径,一是用高浓度微生物拮抗剂替代传统药物,既防止病害蔓延,又解决了农残问题;二是施用复合微生物新型肥料,有效解决了浓度高与叶片灼伤的矛盾。”王磊说。
时间紧,技术难度大,为此华南农业大学乡村振兴与社会服务处紧急配置了两台高载重量的无人机,牛哥驿站徐闻总站紧急募集了30名飞行手,组建起了飞防减灾服务队,并就技术要领、工作流程等进行培训。同时,徐闻县农业农村局与曲界、前山、龙塘等6个菠萝产区镇紧急摸排受灾情况,在第一时间统计出各村的菠萝受灾面积。
此后20多天里,华南农业大学新农村发展研究院粤西分院的工作人员带领特派员、飞防服务队连续奋战,对全县3.2万亩严重受灾的菠萝地块进行了飞防。“徐闻县委、县政府对菠萝减灾复产高度重视,广大菠萝种植户也非常积极,我们只用两天就统计出了飞防面积,村干部与果农到田间地头配合飞行手进行卫星定位,镇干部与特派员密切配合,把飞防落到了实处。今年菠萝灾后不减收、品质更比往年优,实在是来之不易。”徐闻县农业农村局局长何启扬说。
进入今年3月,飞防效果更加明显。同时,无人机在植保上的运用使得每亩菠萝的人工成本减少600元,菠萝种植户对科技特派员连连称赞,每天主动到牛哥驿站技术咨询的农户大幅增多。
打造科技小站▶▷
加快科技成果转化
菠萝是徐闻最大的农业产业,全县种植面积近36亩,是6个镇的主导产业。但是,由于连续重茬种植,菠萝出现了产量降低、品质下降等问题,尤其是菠萝黑心病、黑丁病成为令果农最为头疼的难题。如何让这一百年产业得以延续,成了华南农业大学驻徐闻科技特派员的头等大事。为此,教授们采取了久久为功的策略,不仅组建了18人的科研团队,还将实验室搬到了田间地头,把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培养直接放在徐闻大地上。“成建制地协同攻关,才能更有效、更迅速地解决菠萝的健康种植问题。”王磊说。
王磊是华南农业大学徐闻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专业硕士创新班的牵头人,她协同植物保护、材料与能源、园艺、经济管理等6个学院的18名专家,跨学科开展组团研究,每年招收14—16名专业硕士研究生,对徐闻农业产业的技术需求开展专项研究。
“建设产业科技示范站,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是我们助力徐闻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目前,我们在徐闻建设了三个产业科技示范基地,聚焦菠萝、高良姜、辣椒三大产业,成效显著,也得到了广大农民朋友的认可。”华南农业大学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陈建介绍。据悉,为让科技特派员“下得来、留得住、干得好”,华南农业大学做了深入探索,在徐闻前山镇、下桥镇两个乡村振兴服务站(又称“牛哥驿站”),设置了专家工作室、田头实验室、研究生创新创业孵化器等,还配备了饭堂及学习场所。如今,曲界镇、迈陈镇、下洋镇的三个牛哥驿站正在规划设计中。
眼下,正是当地芒果开花的季节。在华南农业大学牛哥驿站徐闻总站内,栽种的芒果树硕果累累,第一批已经成熟采摘了。科技特派员姜峰说:“这是我们针对徐闻热带水果的花期调控试验,这证明了让芒果提前3个月开花在技术上可行、气候条件上允许。”去年,姜峰带领的团队成功应用菠萝错峰上市调控技术,使菠萝成熟时间比常规种植压缩了4个月,并大规模推广。目前,他的团队正在针对徐闻荔枝的提前促花技术进行专题研究,芒果则是针对气候条件的佐证。据姜峰介绍,已有5个荔枝种植大户主动报名参与示范。
先进技术的成功应用让农民尝到了甜头,种植大户对科技特派员提出了更多期望:“你们能不能提供全程化服务?”对此,姜峰介绍,粤西分院已经组建了“牛哥驿站农技服务直通车”,配备10台植保无人机,培训了30名飞行手,正将无人机植保服务送到田间地头,打通农技全程化服务的“最后一公里”。同时,充分发挥“湛江市乡村振兴大讲堂”的作用,让飞行手不仅具有更强的飞行技术,还让他们掌握更全面施肥喷药技术,为农户提供更好的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