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走进春天里的荔枝之乡
首页> 地方频道> 地方频道-广东> 要闻 > 正文

走进春天里的荔枝之乡

来源:南方日报2025-04-11 17:10

 

根子镇柏桥村贡园内,荔枝树结出的小果。周梁摄

高州蒲康工业园里,佛茂协作招引企业高州市国星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无尘车间内,正在生产高端定制化LED产品。邹祥亮摄

柏桥村党总支书记何清向央地媒体团介绍村里的新华阅读空间。邹祥亮摄

包茂高速柏桥服务区。邹祥亮摄

  进入4月,何金明每天最紧要的工作就是巡荔枝园,查看荔枝长势、与技术员商讨管理措施。他是茂名高州根子镇柏桥村荔枝种植大户,有200多亩荔枝树。“荔枝长势喜人,枝头已经开始往下坠了。”何金明心里估摸着,今年亩产能达2800斤。

  茂名是荔枝之乡,全市荔枝种植面积达140多万亩,是中国最大的荔枝产区。时下荔枝已经挂果,多名荔枝种植户告诉记者,预测今年荔枝产量是过往三年中最高的。

  过去一年,荔枝产业发展有哪些新突破?荔乡人民的生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乡亲们的钱袋子鼓了多少?4月9日,“走进春天里的茂名”央地主流媒体采访活动走进高州,探寻当地城乡融合、特色产业的发展新动向。

  ●南方日报记者邹祥亮

  “备战”荔枝季加工、保鲜有新技术

  高州市根子镇有着“中国荔枝第一镇”之称,荔枝种植已有2000多年历史,是高州荔枝最核心产区。荔农巡园查看果势,果商到地头估价,随着荔枝成熟上市期临近,荔枝种植园里也热闹了起来。

  柏桥荔枝龙眼合作社负责人何达为最近也忙着对接果农,细心指导合作社合作农户做好荔枝生产管理。他告诉记者,按照目前荔枝长势情况,今年荔枝产量能比前年增长20%。

  荔枝量大了,发展荔枝加工业就显得更重要。在柏桥荔枝龙眼合作社展区,荔枝干、荔枝蜜、荔枝饮料、荔枝燕窝、荔枝酒等荔枝加工品琳琅满目。何达为透露,今年还会推出更多新的荔枝加工品。

  “目前比较成熟的是,以荔枝作为原料的一个馅料,可以做荔枝饼干、荔枝雪糕、荔枝月饼等产品。”何达为解释,以往荔枝肉加热会发苦,去年经过技术攻关已经解决了这个问题,并取得了专利,今年会尝试推广。

  目前,茂名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涉及荔枝产业加工类企业21家,开发有荔枝松糕、荔枝干、荔枝饮料、荔枝酒等加工产品达30多种。

  在鲜果销售方面,高州市采鲜园果蔬专业合作社社长林常珍也充满信心,早早就与几名网络达人合作,通过网络拓展合作社荔枝销路。“大家都想着今年估计可以卖几十万斤。”林常珍说。

  一直以来,荔枝的保鲜都是阻碍果农打开销路的难题。近年来,茂名积极通过“省—市—县”联动方式,组织高校、科研院所和有关龙头企业科技力量参与,对各类保鲜技术在荔枝生产销售中进行系统集成,推动保鲜技术及装备在茂名快速落地应用。

  采摘后预冷方面,推行覆盖荔枝产区的“荔枝冷链直运模式”,优化9大模块的田头智慧小站数据中心,建设263个田头小站,引入预冷技术和氮气保鲜方法,保鲜期普遍延长2至3天。

  在高州,省农科院联合荔枝企业,针对电商型荔枝研发集成推广“预冷+微生物防控+调湿包装+高效蓄冷”的全链条运输保鲜技术,降低荔枝在冷链运输过程中的损耗,运用在主打高端销售市场的粒装果包装上,价格增加30%。

  据悉,围绕荔枝保鲜,茂名将持续支持开展荔枝保鲜技术科技攻关和应用推广,组织“2025年度广东省重点领域研发计划‘精准农业及生态绿色技术’(荔枝品质维持)”项目的推荐工作,力争早日实现核心关键技术突破,在现有基础上进一步延长荔枝保鲜时间。

  强村公司成立一年为集体增收超130万元

  在2025年,吃上2024年的茂名荔枝,是种什么体验?这个场景在柏桥强村公司实现了。

  4月9日,采访团走进柏桥农创园,在柏桥强村公司里,不仅吃上了用村子的荔枝制作而成的荔枝雪糕,还吃上了去年的“冻眠荔枝”。大家感叹“科技狠活”的同时,不禁也对这个强村公司产生疑问:一家村企,如果做到如此挖潜破圈?

  2023年12月,柏桥村成立了高州市第一家强村公司——高州市美荔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实现村集体产业公司化运营,进一步盘活村集体资源、深入开展共富探索。

  在柏桥强村公司,村集体占股百分之百,村党组织书记兼任董事长,聘请了一名职业经理人,下设有财务部、宣传部、营销部、旅游部、后勤部、保洁部、餐饮部等七大部门。

  值得一提的是,柏桥强村公司采用“公司+门店”理念,位于柏桥广场的门店里,一进门销售展厅里各式土特产琳琅满目,再往里走是秩序井然的办公区,就连庭院也被精心打造成温馨的会客区。

  “我们去年营收就超过了130万元,带动村民增收80万元。”柏桥强村公司职业经理人许玉婷介绍,公司业务版图涵盖了思政课堂、研学游、职工疗休养、民宿餐饮、柏桥夜市、荔枝定制、土特产销售、文创开发、保洁绿化、承接小微工程、会展服务等10多种业务,带动柏桥村民利用家中闲置房屋,开办特色民宿,同时我们还以地道美食为媒,以非遗晚会聚势,精心策划了柏桥夜市,让群众实现家门口就业,月光下致富。

  今年的荔枝定制在强村公司的牵头下,依托千年荔园资源,推动特色产业与乡村振兴深度融合,为荔农增收注入新动能。截至3月24日,共有20多家单位企业与柏桥强村公司签订定制合同,已有569棵荔枝被定制,金额共计87万元。

  “强村公司把大家拧成一股绳,每个人都干劲十足。”柏桥村党总支书记、柏桥强村公司董事长何清透露,目前还谋划由强村公司牵头,整合种植能手推出荔枝生产托管服务,统一规范化集中管理,让柏桥荔枝整体品质再提升,推动荔枝产业农文旅商融合发展。

  柏桥服务区即将开业探索“交农文旅商”模式

  驱车行驶在包茂高速茂名段上,两旁荔枝林郁郁葱葱,其间,广东首个以荔枝文化为主题的开放式特色服务区——包茂高速柏桥服务区迎来“荔果破壳”。

  柏桥服务区前身是包茂高速茂名服务区,地处中国荔乡核心区,于2016年投入运营。2024年初,茂名服务区启动提质升级建设,并正式更名为柏桥服务区。短短一年间,柏桥服务区提质升级工程通过竣工验收。

  广东交通集团所属包茂高速茂名服务区建设管理处主任李军介绍,柏桥服务区锚定“荔枝文化”定位,主体建筑以“荔乡水韵,一枝独秀”为设计主题,西区主楼以“破壳荔果”为造型,中央穹顶采用双曲面玻璃和钢网架结构,模拟荔果的晶莹质感,整体造型以荔叶形状向四面展开,旁边配套岭南庭院风格的商业街裙楼。东区主楼以一大一小两片“连枝荔叶”为造型,全长约660米的人行天桥化身为“空中枝干”连接东西两区。

  打破高速服务区传统边界、开放共享,这在柏桥服务区比比皆是。柏桥服务区通过ETC车道、碧道系统无缝对接周边村庄与景区,将周边景点串珠成链。“无论是外地游客还是服务区周边人员,都能借助服务区实现更便捷的出行。”李军说,争取4月底柏桥服务区达到开通运营条件。

  走进西区主楼,阳光透过中央穹顶玻璃洒进大厅,给整个空间带来一种庄严的感觉。过道里工人正忙着最后的检修、绿化装饰,部分铺面已经摆满新到的商品,主理人忙着布展。

  广东通驿高速公路服务区公司负责柏桥服务区的招商试运营,该公司副总经理陈健毅告诉记者,服务区引入了天河城未来馆、奥莱驿站等富有创意的项目,还在二楼开设茂名非遗馆和手作区,让游客能沉浸式体验非遗文化,目前招商已基本完成。

  在业态布局上,除了著名运动品牌入驻,柏桥服务区还将围绕茂名“五棵树一条鱼一桌菜”等产业,打造主题鲜明的场景化销售区,集中推广当地“土特产”。

  在陈健毅看来,柏桥服务区要按照“大景区”的思路谋划,未来运营将跟大唐荔乡展区紧密互动,包括相互的优惠、引流,打造成柏桥荔博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在柏桥荔博园,当地建成荔枝驿站、荔枝乐园、甜蜜蜜酒店、婚姻登记、婚纱摄影等配套设施,打造甜蜜经济。据悉,茂名将积极推进柏桥荔博园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

[ 责编:王文韬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2025上海车展:中国汽车品牌引关注

  • 大学里的文创团队 让文物“活”起来 “火”起来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4月25日,中国科协印发《中国科协办公厅关于组织推选2025年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候选人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启动全国性学术团体推选院士候选人工作。
2025-04-27 09:36
4月23日,在上海张江,中国科学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将中法天文卫星正式交付给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投入使用。
2025-04-27 09:35
从“东方红一号”到神舟二十号,55年间,中国航天书写了从地球走向浩瀚宇宙的壮丽诗篇。
2025-04-27 09:30
六合区是南京重要的制造业基地。
2025-04-27 09:16
工厂化育秧选良种、精培育,提高秧苗成活率,减少农药使用,正成为越来越多农户的“心头好”。
2025-04-27 09:13
“不久的将来,中国的嫦娥七号还将搭载来自埃及、巴林、泰国、意大利、瑞士等国的载荷飞往月球。”郭嘉昆介绍。
2025-04-25 16:45
国家航天局对外发布嫦娥五号任务月球样品国际借用申请结果,同意6个国家的7家机构的申请。
2025-04-25 10:16
目前,我国人工智能领域呈现良好的发展势头,根据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报告,中国已经成为全球人工智能专利的最大拥有国,在全球的占比达到60%。
2025-04-25 10:15
水利部近日印发《蓄滞洪区建设管理三年行动方案(2025—2027年)》,启动实施蓄滞洪区建设管理三年行动。
2025-04-25 10:11
这些看不见的技术迭代,正为中国探索更遥远的宇宙空间铺就更坚实的“天梯”。
2025-04-25 10:09
《2024年全球创新指数报告》中,我国排名提升至第11位,拥有的全球百强科技集群数量达到26个,连续两年位居世界各国之首。
2025-04-25 10:08
搭载着3名航天员的长征二号F遥二十运载火箭直冲云霄,熊熊尾焰映照着千年胡杨,也照亮了中国载人航天的崭新篇章。
2025-04-25 10:07
从老人登山有了“赛博外挂”,到“养老机器人”成为热词,今年以来,机器人相关话题持续升温。
2025-04-24 09:40
航天诱变紫云英新品种,固氮效能更高了,综合生态效应也非常大
2025-04-24 09:34
这项研究不依赖直接改变作物的遗传背景,而是通过调控根际的微生物组来优化作物在田间的生长表现。
2025-04-24 09:26
以斑马鱼、涡虫和链霉菌作为研究对象开展生命科学实验
2025-04-24 09:24
涅槃重生的AI开口说话了——一面是口若悬河,一鸣惊人;另一面却是信口雌黄,“鬼话”连篇。
2025-04-24 09:22
春日的北京,一场充满未来感的马拉松赛事吸引了众人的目光——全球首个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赛在21.0975公里的赛道上展开角逐,20支机器人队伍参赛。 在制造业,目前人形机器人承担的是繁重、泛化性强、高度重复的工作,例如搬运颜色、重量、尺寸各不相同的箱子,分拣不同形状的零配件。
2025-04-24 09:19
数字技术带给阅读前所未有的便利,同时也提出了新课题。
2025-04-23 10:34
农民种粮能挣钱,粮食生产才有保障。在种粮农民收益保障机制中,农业保险是重要方面。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推动扩大稻谷、小麦、玉米、大豆完全成本保险和种植收入保险投保面积”“健全多层次农业保险体系,支持发展特色农产品保险”。
2025-04-23 10:31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