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海湾大桥取消收费,湛江“浦东”迎来重大利好
3月26日
湛江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
将海湾大桥免费通行纳入
2025年民生实事12项候选项目之中
拟将于今年7月正式取消收费
(湛江海湾大桥拟免费通行,各方声音谈利好几何?,时长共52秒)
2006年12月30日,全长3981米的海湾大桥通车,湛江一湾两岸的“海洋天堑变通途”,改写了坡头依靠渡轮低效过海的历史,带动坡头区驶入城镇化快车道。海湾大桥作为联结湛江一湾两岸的战略通道,取消收费促进湛江资源要素加速流动,不仅折射出城市治理思维的革新,更预示着坡头区这个被誉为湛江“浦东”的新兴板块,迎来二次高质量发展的黄金机遇,将有哪些变化,一起来看。
降低市民通行成本,增进民生福祉
“取消收费相当于每年增收650元。”家住霞山、坡头工作的职工邱先生办理的汽车通行年票。对于偶尔驾车前往坡头的海西市民来说,日常通行将不再需要支付30元的来回过桥费用,无疑直接减少居民和企业的跨区交通成本,惠及日均3万到4万辆通行车辆,这种“看得见的实惠”将激活人才、资本等要素的自由流动,使坡头34万常住人口真正融入半小时都市圈,也体现着城市治理的温度与智慧。
交通效率提升,两岸共享发展红利
海湾大桥的两头是高峰期通行的主要堵点。
在海东,设有收费站,过桥车辆需要停留在收费站等待道闸放行,取消收费后,车辆直接通过,交通效率大幅提升。在海西,赤坎方向上桥需往霞山掉头才能实现,不仅绕路且易堵,海湾大桥乐山路-海滨大道立交节点改造工程已初具雏形,困扰海湾大桥多年的“潮汐拥堵”将得到缓解。
更为重要的是,大型央企南海西部石油公司、省级科研机构湛江湾实验室落子坡头,广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海东院区预计今年上半年投入使用,还有官渡工业园、龙头工业园坐拥的近百家企业、工厂,都有大量的人才需求。海湾大桥取消收费后,海西人才前往海东就业,两岸人口流动提速,推动城市规划协同发展。
交通成本每归零一分,区域经济融合便加速一程,将加速实现“海西人才+海东产业”的耦合互促。
坡头旅游热度上升,释放消费潜能
坡头文旅和餐饮市场的“名声在外、消费在内”的困局将得到破解。
文旅板块上,奥体中心、军事文化博览园、南三岛等景点与海西有差异化发展空间,由于过桥费的制约,跨区消费意愿大大消减。以奥体中心为例,这是湛江唯一一个可以承办3万人以上演唱会的场所,额外的过桥费,制约了演艺公司选址湛江奥体举办大型演唱会的计划。
餐饮消费上,坡头区三面临海,海鲜资源丰富,其中南三镇海鲜养殖产业年产值超10亿元,坡头的海鲜产量高、价格低,但消费群体以本地客户为主。
取消收费后,跨区消费壁垒拆除,推动坡头文旅产业繁荣发展,构建起“上午南三听涛、中午品海鲜、下午逛军博园、晚上看《军港之夜》”的全天候旅游动线。
越来越多的文旅资源入驻坡头这片热土:总投资6.86亿元的优优航海文旅奥体UU国际帆船港游艇码头及基建设施项目正式通过备案,湛江旅控表示将与湛江潜水学校合作打造水上、水下运动相关的项目,并与广州塔旅游文化公司合作十里军港游船项目,完整的旅游产业链初现,这片“滨海明珠”亟待焕发光彩。
营商环境改善,投资吸引力大幅提升
广东海洋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蒋重秀表示海湾大桥是展示湛江的窗口,取消收费将优化湛江投资环境。
企业物流成本下降,使坡头在临港经济版图中凸显独特优势。企业倾向于在低成本区域布局,坡头的地价、人力成本相对较低,叠加交通便利,将吸引越来越多的企业落地,坡头围绕临港经济、海洋科技等产业精准招商,定向引入龙头企业,形成产业链集群。
从交通便利性和人才储备上来说,坡头都是产业转移的最优解。东海岛上巴斯夫、中科炼化、宝钢湛江钢铁三架工业航母的配套设施可能选址坡头,本身中科炼化和宝钢的员工居住区就在坡头,南三岛至东海岛跨海通道工程的建设已作为近期建设项目纳入省高速公路网规划。
海湾大桥取消收费,有利于湛江加强粤港澳大湾区与海南自贸港交通连接,提升互联互通水平,促进国家两大战略协同联动发展。当跨海通道转化为生产要素流通干道,这种区位价值的质变,远比直接经济收益更具想象力。
价格洼地效应显现,海东房地产或将迎来短期热度
2024年,坡头区新房销售均价约7435元/m2,而一桥之隔的海西经开区新房销售均价约12283元/m2。4公里的地理距离,却有着近2倍的房价差异。
海西高房价可能推动部分居民到坡头置业,常住人口的涌入也将带动坡头大型商超等商业配套完善,加上南海西部石油、中科炼化、宝钢湛江钢铁等企业已在坡头布局职工居住区,产城融合的“居住-就业-商业”闭环愈加完善。
公共属性回归,城市治理路径进一步优化
市政桥梁的免费化,本质是公共产品属性的理性回归。市政道路具有公共物品属性,公共物品指的是由政府主导提供,由整个社会共享有或受益,但受益者不需要按照市场方式承担费用或支付对价的物品。“还桥于民”更要“管桥为民”,从“经济账本”到“民生账本”的核算方式变革,预示着城市治理路径的转变。
南方+见习记者 周梦雅
摄影:杨证民、叶欣、黄燕燕
编辑 陈明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