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全球TOP1000企业榜单揭晓,深圳12家上榜居全球第十
首页> 地方频道> 地方频道-广东> 要闻 > 正文

全球TOP1000企业榜单揭晓,深圳12家上榜居全球第十

来源:南方Plus2025-01-15 17:08

  2025年1月13日至14日,“胡润全球高质量企业TOP1000”榜单发布活动在深圳市福田区举办。活动现场,胡润百富首次重磅发布并解读《2024胡润全球高质量企业TOP1000》榜单(2024 Hurun Global 1000),与《胡润世界500强》榜单相比,上榜公司数量从500家增至1000家,并首次将国有企业纳入榜单。

  榜单主要以企业市值或估值为依据,并综合考量创新能力、可持续发展、社会责任、市场影响力等多维度指标,以选出全球价值最高的1000家企业。该榜单凭借创新的评估维度与广泛的企业覆盖,成为洞察全球经济走势和企业竞争力的重要窗口。

  全球TOP1000企业榜单揭晓

  深圳12家上榜居全球第十,福田占四成

  此次榜单“含金量”满满,上榜企业总市值达到617万亿元人民币,单个上榜企业市值均超1400亿。其中,境外企业超85%。从国家层面来看,美国上榜企业413家,位列第一,中国凭借134家企业上榜位居第二,国有企业的强势入围成为重要亮点,彰显中国经济的韧性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成效。

  而作为中国创新发展的前沿阵地,深圳市以12家企业上榜的成绩跻身全球第十。其中,福田区表现尤为突出,招商银行、中国平安保险、深圳地铁、中国广核、荣耀等5家企业成功入选,在粤港澳大湾区协同发展的产业生态中发挥着重要的引领与支撑作用,助力大湾区以31家上榜企业的规模优势,成为全球经济增长的重要极核与创新策源地。

  作为全球企业排名领域的权威机构,胡润百富选择福田区作为此次榜单发布的合作伙伴,基于其强大的经济实力,以及在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和国际化营商环境等方面的突出优势。

  过去一年,福田区向新聚力、向新突破、向新转型,推动主要指标实现“一个跨越、六个领先”。预计2024年地区生产总值跨越新的千亿大关,金融业增加值和增速居全市各区“双第一”,规上工业产值增速和增加值增速居全市各区“双第一”,进出口总额、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居全省各区(县)“双第一”,城区经济表现亮眼。

  与此同时,福田区在2024年招商引资工作中成绩突出。全年成功对接项目总数超1500个,总意向投资额超1000亿元,并成功引进招商创科总部等亿元以上重点项目176个,为区域经济发展注入强大动力。福田区不断优化营商环境,已连续两年获评全市“招商优胜区”,连续两年位居赛迪“投资竞争力百强区”榜首、连续五年排名“中国百强区”前三。福田区正以更加开放包容的姿态,吸引汇聚全球人才和资源,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新质产业集群崛起

  “CBD+科创区”,福田研发投入飙升38.33%

  活动现场,胡润集团董事长兼首席调研官胡润表示:“胡润全球高质量企业TOP1000是投资者认为未来十年左右有望创造最丰厚利润的企业。”

  科技领域成为此次榜单变革的核心驱动力。“AI正推动经济力量的快速集中,大型企业规模日益扩大。目前,我们的榜单上已有七家价值超过万亿美元的企业,而在2020年胡润世界500强首次发布时仅为4家。榜单前十名企业的总价值翻了一倍,从2020年的69万亿元人民币激增至139万亿元人民币。”胡润介绍道。

  当今世界,科技已然跃升为全球发展的关键驱动力,重塑着各个产业的格局,而此次福田区上榜的企业在科技领域同样表现亮眼。聚焦福田区,近几年,在金融强、商贸稳的基础上,迈入“二次创业”再开新局关键阶段,创新型产业呈现显著上升态势,“CBD+科创区”特征更加鲜明,“创新福田”成果不断涌现。

  过去一年,福田区全社会研发投入136亿元,增长38.33%、全市第一,企业研发投入占比超94%。在此基础上,福田区创新势能不断跃升,在原有的批发业、金融业、零售业3个千亿级传统优势集群基础上,新增软件与信息服务业这一千亿级新质产业集群,与新能源、智能终端形成三大千亿级新质产业集群,生物医药、半导体等2个百亿级新质产业集群产值三年实现倍增。此外,新增18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3年累计增长7.6倍,人工智能算力平台可调度规模超10000P、全市第一。

  福田区新动能崛起的背后,是其产业结构优化、生产力变革的结果。解锁福田区创新发展的脉络,作为深圳开发最早且发展最为成熟的城区之一,福田区始终保持前瞻性思维,紧握时代脉搏,不断发展新质生产力。

  2017年以来,福田区制定实施了全国首个区县级现代产业体系中长期发展规划,为产业长远、有序发展筑牢根基。在此基础上,福田区精准落子,陆续布局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香蜜湖新金融中心、环中心公园活力圈“三大新引擎”。通过系列举措,搭建起全维、多层、协同的发展矩阵,助推产业结构朝高端、智能、绿色加速升级,开启城区创新发展新航道,持续斩获新突破。

  吸引全球企业入驻

  创新招商全方位护航,释放234公顷用地

  作为企业纷至沓来的投资福地,福田区凭借独特的优势和魅力吸引全球人才和资源汇聚。

  福田区区位优势显著,作为粤港澳大湾区核心枢纽,交通网络极为发达,辐射全市、连接香港、通达全国,这里坐拥3大口岸和4条通道直连香港,从福田区出发,14分钟即可直达香港,30分钟能抵达深圳机场,38分钟便能到达广州南站。

  不仅如此,福田区资源富集。金融机构高度聚集,295家持牌金融机构入驻,占据深圳全市的60%。此外,福田区配套设施完备,全区配21个五星级标准酒店,拥有18家面积超5万平方米的大型购物中心。

  专业服务机构数量庞大,16家会计师事务所、516家律师事务所、93家资产评估机构为区域发展提供坚实保障。在服务方面,福田区致力于打造高效便捷的营商环境,“零资料”“一站式”“零跑腿”“跨区域”“智能化” 等服务一应俱全,全方位助力企业发展与市民生活。

  近年来,福田区还构建了一套高效、精准的招商机制,为投资者提供全方位、多层次的服务和支持,以“不断优化营商环境”为落脚点,迭代升级“1+9+N”产业高质量发展政策体系,为企业提供全方位政策支持。

  同时,福田区加强政府物业、专业楼宇和社会产业空间协同管理。利用集中连片开发,重磅推出6大集中连片区域,释放约234公顷招商用地;总部用地及重点产业用地可供出让土地15块,总用地面积54.6万平方米;实现低成本飞地空间支撑,福田-博罗合作共建产业园可提供5000+亩产业用地;通过楼宇招商机制,推出约200万平方米产业空间。福田区不断挖潜空间资源,为企业提供充足的产业空间和发展平台。这些举措,使得福田区成为名副其实的“机遇福地”,此外,不断创新招商模式,为区域经济发展注入新活力。

  福田区通过“场景+”招商模式,以公开招标、搭建交流平台、促消费活动等形式为企业找市场、找业务,目前,已为赛特智能、万德体育等12家企业提供业务场景,助力企业拓展市场;创新“基金+”模式,推动落地2支AIC股权投资试点基金,总规模达70亿元,为企业发展提供强大资金支持,促进产业融合升级。

  此外,福田区还积极拓宽招商渠道,推出“供应链13条”“消费13条”等一揽子政策。聚焦“链主”企业招商,围绕辖区荣耀、华为数字能源等“链主”企业招引产业链、供应链上下游企业。同时,加强与胡润百富、跨国促进会等榜单机构、协会商会、金融机构、律所合作,定向招引头部机构,通过以商招商,凸显城区产业优势,进一步转化为招商优势。

  此次《2024胡润全球高质量企业TOP1000》榜单在福田区首发,勾勒出全球经济与区域发展的生动图景。福田区在全球企业竞争与产业变革的浪潮中,凭借积极的招商策略与创新举措,不断优化产业生态,提升区域经济竞争力,有望在未来全球经济版图中占据更为重要的地位,为全球经济发展贡献更多福田智慧与力量。

  南方+记者 许懿

[ 责编:董大正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云南盐津: 小竹子做成大产业

  • 三支侵华日军细菌战部队成员信息文件公开展示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研究显示,鸟类、哺乳类甚至龟类的大脑在过去3.2亿年里,经历了一场精彩的大脑神经元演化历程,走出了截然不同但又殊途同归的智慧发展之路。
2025-05-15 10:04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科研团队联手中外学者创新研发出储能密度较高的新型纳米复合薄膜储能器件,其储能密度可达215.8焦/立方厘米,刷新介电储能密度国际最高纪录。
2025-05-15 10:03
宇宙的命运与其天体命运息息相关,而其中恒星的最终“寿命”一直是人类探索的重要命题。
2025-05-15 10:02
周天军表示,这项研究不仅揭示了全球变暖下区域季风的演变规律,更凸显了古气候研究在气候变化预测中的独特价值。通过开展古今对比研究,丰富的古记录数据所揭示的历史变化事实,将会成为我们有效应对未来的重要参照物。
2025-05-15 10:01
种业振兴行动实施以来,我国农作物长期战略保存种质资源已超过58万份,其中蕴含着极为丰富的作物遗传基因密码,犹如“天书”亟待破解。近日,由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发起、腾讯参与支持的作物种质资源“天书计划”正式启动。
2025-05-15 04:10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构建同科技创新相适应的科技金融体制”,为做好科技金融大文章提出了更高要求。
2025-05-14 17:50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研究员刘岗团队发展了“漂浮策略”和“维度定制”相结合的新策略,如同给二氧化钛穿上了“水上行走鞋”,赋予了材料可漂浮于中性水溶液表面的特性,为塑料转化提供了极具竞争力的替代方案。
2025-05-14 09:44
通过将筛选出的诗词逐一标注,提取时间、地点、诗人身份、情境语义等信息,研究团队逐步建立起一个横跨1400年的“长江江豚诗词数据库”,并确定724首提及长江江豚的作品。
2025-05-14 09:43
在全球变暖的气候背景下,未来全球雪旱发生频率将成倍增加,其中暖雪旱将成为主导类型。
2025-05-14 09:41
近日,中国科学院微生物所和西南大学的科学家找到了柑橘黄龙病的抗性基因,“柑橘癌症”有了破解方法。
2025-05-14 09:39
除了嫦娥六号带回的月球样品,其拍摄的着陆区高清图像可以帮助科学家了解着陆点的地质细节和土壤来源。在这项研究中,科研人员利用嫦娥六号降落相机序列图像、全景相机近景立体图像等数据,构建了一套高精度的着陆区地形数据集。
2025-05-14 09:36
近日,多奈单抗注射液在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开出全国首方,引发广泛关注。
2025-05-13 09:55
这场堪称检验船舶前期设计建造工程的“期中考”,将进一步验证大型邮轮在设计、工艺、生产准备、总装建造等阶段所取得的一系列重大科研成果。
2025-05-13 09:28
农业农村部的数据显示,我国农作物秸秆产生量逐年递增,目前全国农作物秸秆产生量为8.67亿吨,可收集量为7.33亿吨,秸秆综合利用率达88.3%。
2025-05-13 09:26
近年来,应急管理部会同相关部门统筹推动全国应急避难场所的建设和发展。
2025-05-13 09:25
东北大学数字钢铁全国重点实验室,是致力于我国钢铁行业“由大到强”的科技“领跑者”。
2025-05-13 09:23
记者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获悉,5月11日21时27分,长征六号甲(又名长征六号改)运载火箭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点火起飞,成功将遥感四十号02组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2025-05-12 10:15
人们常说,人类对火星表面的了解甚至超过对地球海底的认知。研究团队收集了约4.4万次深海潜航的数据,包括载人深潜器、遥控及自主潜水器的作业记录,并据此绘制了一张潜航活动分布图。
2025-05-12 10:12
人工智能(AI)研究人员创建了一个能够自主进行天体生物学研究的系统——AstroAgents,用于研究宇宙生命学科的起源。
2025-05-12 10:10
作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驱动力量,人工智能发展在发挥多方面积极作用的同时,也面临着安全风险等一系列问题。
2025-05-12 10:05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