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以影像为媒,中外青年学子共同书写中国故事
首页> 地方频道> 地方频道-广东> 要闻 > 正文

以影像为媒,中外青年学子共同书写中国故事

来源:南方Plus2024-11-13 21:28

  11月13日,2024年“看中国·外国青年影像计划·肇庆行”“看中华·港澳台青年影像计划·肇庆行”“看中国·Z世代青年影像计划·广东行——走读肇庆”等系列活动启动仪式在肇庆黎雄才美术馆举行,在近百位项目组成员的共同见证下,本次跨文化交流旅程正式拉开序幕。

  北京师范大学资深教授、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文化国际传播研究院院长、“看中国”项目创始人黄会林先生通过视频连线的方式参与本次启动仪式。中共肇庆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刘海斌,肇庆学院党委书记谢冠华,“看中国”广东行项目主管胡志飞出席。肇庆市委宣传部、广东工业大学、肇庆学院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出席活动。

  本年度“看中国”系列活动的主题为“美行·美味·美景”。黄会林做了主题阐释,她认为,“美行”不仅仅是旅程的美好,更是对诗与远方的追求;“美味”是中国文化的独特符号,承载着岁月的沉淀和丰富的历史;“美景”是大地对中华的恩赐,是自然之美与人文之韵的交融。她表示,“看中国”系列活动作为一项由高校发起、高校承办的对外文化传播项目,十四年来始终坚持着外国青年讲中国故事的核心内涵、文化体验与影响传播的双驱动、以教促文化交流的原则,切实践行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的责任,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在此次“看中国”活动中,她殷切期望青年导演们通过这次活动,能够更加深刻地感受中国自然之美,文化之韵、生活之真。

  刘海斌在致辞中表示,“看中国”项目落地肇庆已有两年,中外青年携手创作了多部优秀作品,其中超越国界的文化交流和情感共鸣向世界展示底蕴深厚的中国文化。今年,“看中国/看中华·Z世代”活动继续在肇庆开展,希望中外青年在活动中更加深入肇庆、发现肇庆、品味肇庆,创作出有品质、有温度、有特色的好作品,用Z世代青年所特有的视角筑起文化交流互鉴的平台,传播“湾区新秀·活力肇庆”的非凡魅力,为促进中外文化的交流互鉴和中外人民的友好往来增值赋能,也为肇庆进一步擦亮文化名片、打造文化品牌做出探索和实践。

  谢冠华在讲话中提到,促进文明交流互鉴是当代大学的使命任务,肇庆学院自觉担当,联合省内兄弟院校,组织开展“看中国”系列活动,打造了具有地方特色的“国字号”文化品牌。项目产出的系列短片既是青年导演们对中国社会的细致观察,也是中外文化相互理解与碰撞的结晶。他热诚欢迎外国和港澳台青年朋友来到肇庆学院,希望来自不同地方的友人能从这里出发,去感受、观察、品味南粤大地,亲身体验岭南的美景和美味,看到朝气蓬勃的中国形象。

  青年导演代表,来自智利的广东工业大学国际学生孔子路(中文名)在发言中表示,“看中国”项目是一场跨文化交流活动,让年轻的国际电影制作人有机会分享故事,把中国文化推向全球舞台。他期待与伙伴们一同创作出能够引起共鸣和激发灵感的纪录片。

  肇庆学院青年导演代表,中国台湾籍教师陈怡君表示,这是一个打破地域界限、创造文化连结的契机,期待通过拍摄中的交流与合作增进彼此的了解,共同探索和传承中华文化的精髓,为促进区域和谐与繁荣贡献自己的力量。

  肇庆学院学生代表黄司昊表示,此次跨文化之旅是一个相互合作、相互理解的过程,能够更好地用心感受不同文化所碰撞出的真挚情感,共同创作出触动心灵的影像作品,真正讲好“广东行”故事,向世界传递中国文化。

  据了解,2024年,“看中国/看中华·Z世代青年影像计划·广东行”活动中,来自波兰、俄罗斯、智利、约旦等国家的青年、港澳台青年和肇庆学院学生结对,以“美丽中国:美行·美味·美景”的年度主题进行影像创作。他们在接下来的17天里,将走进肇庆、江门、佛山等地取材,深度体验和感知岭南文化,用镜头捕捉肇庆及其周边地区的诗意旅行、美食文化与自然奇观,以他们的独特视角书写动人的肇庆故事、广东故事、中国故事。

  南方+记者 卢逸轩

  通讯员 谢美琪 罗佳音 陆柳莹

[ 责编:董大正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高清大图丨习近平主席抵达秘鲁 受到热烈欢迎

  • 中国航展举行地面装备动态演示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日前,北京理工大学张军院士团队首创片上光谱复用感知架构,自主研制了国际首款百通道百万像素高光谱实时成像器件,其光能利用率创造了世界纪录。相关成果日前在《自然》期刊发表。
2024-11-14 04:55
中国石化在天津南港正式投用国内首座冷热能互换站,年处理能力超260万吨。
2024-11-14 05:05
13日,全球首个吉瓦级海上光伏——国家能源集团国华投资山东垦利100万千瓦海上光伏项目首批光伏发电单元成功并网,成为全球率先成功并网的最大海上光伏项目。
2024-11-14 05:05
当前,我国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基础扎实,农业现代化正向纵深迈进,更需要铆足干劲、再接再厉,大力提升农业发展的质量和水平。
2024-11-14 04:45
北京大学郭雪峰教授、山东大学李延伟教授和北京大学莫凡洋教授等联合研究团队,通过在芯片上对开环易位聚合反应的在线调控,实现了单个聚合物的精准合成,有望为聚合物材料精准制造与有机合成领域带来革命性进展。
2024-11-14 04:55
构建具有我国特色的工程师认证制度,应从我国实际出发,形成一个由政府人才综合管理部门主导,由产业部门、企业、院校、工程界和专业社会组织紧密合作、合理分工的治理体系。
2024-11-14 04:55
近日,由中国企业承建的南非最大的可再生能源项目——红石100兆瓦塔式熔盐光热电站顺利实现并网发电。
2024-11-14 06:10
世界气象组织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以下简称《公约》)第二十九次缔约方大会(COP29)期间发布报告说,2024年有可能成为有记录以来最热的一年。
2024-11-13 09:47
在刘汉龙指导下,肖杨凭借在微生物加固土体力学领域的丰富研究成果,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
2024-11-13 09:46
到点自动发车、区间自动运行、到站自动对标停车、车门站台屏蔽门联动开启……京张高铁在全球第一次实现了运营时速350公里的有人值守自动驾驶。
2024-11-13 09:40
中欧科技合作“龙计划”2024年海洋遥感高级培训班日前在海南三亚开班。在11日上午举办的开幕式上,近30位国内外遥感领域知名专家和近60位来自海洋遥感领域优势科研院所与高校的青年科研人员共同参加活动。
2024-11-13 09:39
近年来,北京涌现出一批新能源、人工智能、智能制造、先进制造等领域的高科技民营企业,目前已逐渐形成技术和品牌优势。
2024-11-13 09:40
记者从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获悉,在12日开幕的第十五届中国航空航天博览会上,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国家航天局“中国军工”“中国航天”展台亮相。
2024-11-13 09:39
由于轴子暗物质信号极其微弱,经典磁场干扰可能成为高灵敏识别轴子信号的巨大挑战。
2024-11-12 09:09
该项目位于福建东山县杏陈镇、前楼镇海域,该地区多年平均日照时间为2204小时,太阳能资源丰富,年平均风速5.2米/秒、最大风速可达48米/秒。
2024-11-12 09:09
在“夸父”设施园区,有数座单体建筑(科研厂房),它们都是聚变堆主机关键系统的子系统,每个科研厂房里都有多个系统正在建设和运行。
2024-11-12 09:08
未来,核聚变能将在人类的能源系统中占据非常大的比重,来自核聚变的清洁、持久且便宜的电能会走进千家万户。
2024-11-12 09:06
非编码RNA可能成为未来癌症诊疗的新指标和新靶点,其独特的细胞类型特异性表达也为实现个性化医疗提供了可能。
2024-11-12 09:05
11月11日,空军八一飞行表演队和空军航空大学“红鹰”飞行表演队展翅珠海,以独特的方式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成立75周年。
2024-11-12 09:06
在华南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学院教授钟柏昌看来,用信息化手段为水火箭这类跨学科教学项目“赋能”,是开展科普教学创新的有效尝试。
2024-11-11 09:39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