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广州市工贸技师学院表彰世赛获奖选手
首页> 地方频道> 地方频道-广东> 要闻 > 正文

广州市工贸技师学院表彰世赛获奖选手

来源:广州日报新花城2024-10-02 09:16

  9月27日,广州市工贸技师学院举行“技能报国英雄凯旋”第47届世界技能大赛获奖选手凯旋暨技能成才主题宣传教育活动。活动以“线下会场+网络直播”形式开展,获奖选手家长、中学母校领导和班主任,以及学院师生参加活动,共迎中国新技能英雄凯旋,激励青年学子更加坚定走技能成才、技能报国之路。

  4金1优胜 表彰技能英雄卓著表现

  日前,第47届世界技能大赛在法国里昂胜利闭幕,中国代表团共获得36枚金牌、9枚银牌、4枚铜牌和8个优胜奖。广州13名选手代表国家参赛,共夺7枚金牌、1枚银牌、1枚铜牌和2个优胜奖,获金牌数超全省二分之一、占全国近五分之一,位列全国各城市首位,创广州参加世赛最佳成绩,向世界彰显广州技能教育实力。

  其中,广州市工贸技师学院一举夺得CAD机械设计、制冷与空调、移动应用开发、自主移动机器人4个项目金牌和网络系统管理项目优胜奖,成为本届世赛全国参赛项目数和获得金牌数最多的单位!

  活动中,广州市工贸技师学院对获奖选手进行表彰。其中,对获得金牌的黄育森、阮康、马贞鹏、方灿豪4名选手各奖励人民币50万元,对获得优胜奖的莫天选手奖励人民币6万元,表彰选手们的艰苦奋斗和卓著表现,激励广大师生主动向获表彰的选手学习,坚定信念、奋勇拼搏、争先创优。

  精彩共分享 激励青年走技能成才路

  活动中,第47届世赛制冷与空调项目金牌获得者阮康代表获奖选手发言。阮康一举夺得制冷与空调项目金牌,实现中国在该项目上的“首金”。

  “比赛时间紧迫、任务繁重,每一个细节都可能决定成败。然而,正是这些压力和挑战,让我学会如何在逆境中保持冷静、如何在压力下发挥自己的最佳水平。它不仅让我在专业技能上得到极大的提升,更让我在心态、团队合作以及国际视野等方面有了深刻的感悟。”阮康表示。一个优秀的技能人才,除了拥有扎实的技术功底外,更需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和抗压能力。“希望通过我们的成长成才经历,激励更多的年轻人投身于技能学习和技能竞赛之中,共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青春力量。”

  2020年,移动应用开发项目成为世界技能大赛新增赛项。今年,选手马贞鹏一举夺得第47届世赛移动应用开发项目金牌,实现我国在该项目上的两连冠。

  除了教练,马贞鹏最佩服和欣赏的便是师兄杨书明。在备赛期间,马贞鹏见证了杨书明登顶世界技能大赛的最高领奖台。他深受鼓舞,心中也燃起对技能竞赛的渴望,因而更加努力地进行训练。

  移动应用开发项目要求选手既要懂得设计的美学、会做精美的界面,又要善于开发实用的功能、完成程序的测试,十分考验选手在有限资料范围、有限时间要求内对App产品的开发编程能力。在训练期间,杨书明与其他教练一起组成辅导团队,助力技能青年马贞鹏拿下移动应用开发项目第二块金牌。“我跟师兄杨书明既是师徒,也是师兄弟。他永不言弃的精神深深地激励着我,在技能上也给予我很多指导。” 马贞鹏表示。未来,马贞鹏也要像师兄杨书明一样,将技能和世赛经验传给更多的学子。

  辉煌的背后 14载世赛征途砥砺奋进

  作为国内首批世界技能大赛中国集训基地和国内最早参加世界技能大赛的院校之一,从2011年首战世赛为中国夺得2个优胜奖,到2024年第47届世赛为中国勇夺4金1优胜、实现金牌大丰收,广州市工贸技师学院砥砺奋进,走过十四载世赛漫漫长征路,累计为国家培养了29名技能英雄,获得世赛5金3银7铜14个优胜奖。

  能够在拔尖技能人才培养方面取得如此大的“成功”,广州市工贸技师学院李红强院长指出,成绩的背后,是学院更早以“世赛”为支点、以创新为杠杆,将世赛技术标准转化为技能人才培养标准和课程标准,将参赛选手培养路径方法转化为技能人才培养路径方法,将世赛精神融入学校文化建设,有效放大世赛之于学校泛专业人才培养的“乘数效应”,进而推动学校整体办学水平不断实现高阶提升,在技能培优的同时,实现了技能强基和技能领先。

  文、图/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刘春林 通讯员:方常亮、萧素琴

  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胡群智

[ 责编:邢彬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习近平视察驻澳门部队并发表重要讲话

  • 圆满结束在澳门各项活动 习近平离开澳门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两根“玻璃针”机器手,快速翻转细胞,准确无误地找到细胞切入点,精准提取细胞核后,再注入体细胞核……前后不过86秒,一个完整的细胞胚胎就已“孕育”完成,随后开启“克隆之旅”。
2024-12-20 09:51
当你看到一列高速行驶的列车,最重要的事就是确保自己要登上这趟列车。
2024-12-20 16:14
12月18日上午,清华大学新闻学院与人工智能学院双聘教授沈阳带领师生团队倾力打造的“人机共生:未来艺术的共创”画展在清华大学蒙民伟人文楼开幕。
2024-12-20 15:00
我国科学家获取人类首份月球背面古磁场信息,填补月球磁场中晚期演化的数据空白。
2024-12-20 12:57
近日,由中国科协学会服务中心组织编写的《中国科技期刊发展蓝皮书(2024)》(以下简称《蓝皮书》)在中国科学技术期刊编辑学会2024年学术年会上正式发布。
2024-12-20 09:11
在位于地下700米的液体灌装间里,江门中微子实验项目经理、中国科学院院士王贻芳宣布“启动灌注”。紧接着,工作人员按下按钮,水经过层层过滤变成超纯水,并以每小时100吨的流量注入探测器水池中。
2024-12-19 09:27
由中国工程院院刊《工程》(Engineering)评选的2024全球十大工程成就18日在京发布,CAR-T细胞疗法、嫦娥六号、低轨通信卫星星座、柔性显示、高温气冷堆核电站、智能工厂、无人驾驶汽车、手术机器人、文生视频大模型Sora、超大型风力发电装备入选。
2024-12-19 09:27
近日,《自然》杂志在线发布了中国科学家领衔发起、十八国科学家团队联合署名的人体蛋白质组导航国际大科学计划(以下简称“π-HuB”计划)白皮书。
2024-12-19 09:26
持续且旺盛的研发创新活动是国际科创中心繁荣发展的重要标志和动力来源。
2024-12-19 09:26
日前,在天津市蓟州区有人拍摄到天空中一道神秘的绿光,并将其形象地称为“天上一根‘葱’”。一些网友甚至认为发射绿光的设备是“天外来物”。然而,经过核实,这道绿光是由气溶胶激光雷达发出的激光。
2024-12-19 09:22
12月16日,我国自主研发的核电站应急柴油发电机组——“核柴一号”正式发布。记者从中国广核集团获悉,“核柴一号”多项核心性能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标志着我国首次完全具备核电站应急柴油发电机组自主设计及制造的能力。
2024-12-18 09:41
最新一期《自然》发表的研究称,在宇宙约6亿年时形成的小质量星系“萤火虫闪烁”的详细观测,能为早期星系的形成提供新见解。该研究成果基于詹姆斯·韦布空间望远镜(JWST)的数据,增进了人们对银河系演化的理解。
2024-12-18 09:31
近日,《自然》杂志在线发布了由中国科学家领衔发起、18国科学家团队联合署名的人体蛋白质组导航国际大科学计划(以下简称“‘π-HuB’计划”)白皮书。这是《自然》杂志首次发布中国科学家领衔发起的全球性大科学计划白皮书。
2024-12-18 09:28
日前,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沈延安课题组在研究雾霾的物质来源和形成机制上取得重要进展,发现燃煤排放产生的颗粒物是华北雾霾的主要物源之一。
2024-12-18 09:26
按计划,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行任务期间还将实施人员和应用载荷出舱活动,并开展大量科学实验与技术试验。
2024-12-18 09:26
12月16日18时,我国在文昌航天发射场使用长征五号乙运载火箭/远征二号上面级,成功将卫星互联网低轨01组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
2024-12-17 05:25
自10月30日顺利进驻空间站组合体以来,神舟十九号航天员乘组已在轨工作生活48天,先后完成了与神舟十八号航天员乘组轮换、空间站平台维护照料、生活和健康保障、舱外航天服巡检测试、
2024-12-17 05:25
随着人工智能(AI)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迭代,人类社会已进入大算力、大模型、大数据、大应用时代。针对AI在医疗领域应用的风险问题,需要从数据、安全和管理等角度进行应对。
2024-12-17 09:54
近年来,科学家试图通过抑制促纤维化因子的活性、促进胶原纤维的降解等方式改善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相关的心肌纤维化情况,但目前尚缺乏有效的临床干预方式。
2024-12-17 09:35
从渤海湾到山东半岛,从长三角到北部湾,我国海上风电可开发量巨大。国家气候中心最新数据显示,我国海上150米高度、离岸200公里以内且水深小于100米的风能技术可开发量约为27.8亿千瓦。
2024-12-17 09:33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