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广州酒家集团:激发新质生产力,加速换道领跑
首页> 地方频道> 地方频道-广东> 要闻 > 正文

广州酒家集团:激发新质生产力,加速换道领跑

来源:广州日报新花城2024-09-23 14:53

  广州日报新花城

  “千年商都风云激荡,百年品牌勇毅前行”。广州酒家集团携旗下“广州酒家”“利口福”“陶陶居”等中华老字号品牌始终冲锋在改革发展的前沿阵地,在行业内率先实现集团化管理、股份制改革,2017年成为省内第一家上市的饮食集团,以“餐饮+食品”双主业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广式月饼品类连续3年全球销售额第一,现有餐饮品牌门店近70家、食品销售连锁门店超220家、大型食品制造基地4个。

  深化党业融合,培育产业升级新动能

  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聚焦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扎实做好党建引领、产业生态、人才强企各项工作,为加快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增添新动能。

  夯实信念根基,激发新质生产力发展的“红色动能”。集团党委深入落实“两个一以贯之”要求,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诚暖顾客心”的企业精神和“饮和食德”餐饮理念,致力于为消费者提供高品质的饮食服务和产品,持续擦亮“食在广州第一家”的金字招牌。连续多年开展“头雁引领”党组织书记项目和党员攻关项目,着力打通束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堵点卡点,2023年实现月饼自动化包装日产提量30%,“趣叹早茶巴”品牌曝光量超11亿人次,“兴趣电商”直播间拉动业绩超亿元。

  构建产业生态,释放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集群动能”。集团充分发挥“链主”企业带头作用,主动承担“品味西关”美食文化产业链大党委建设工作,紧密联系上下游企业,打造“餐饮+文旅”“餐饮+场景”体验模式,推动传统商圈转型升级。打造高质量供应链体系,积极投资设立产业基金,布局连锁餐饮、食材供应链等赛道,增强餐饮与食品加工业务协同发展能力,利用中央厨房产品流通与供应优势,推动“明星菜品”标准化、规模化、零售化。积极参与预制菜“湾区标准”制定,发布《粤菜餐厅西关风情特色服务规范》,目前共主导或参与制定国家、行业及地方等标准56项,全力推动食品产业提档升级。

  搭建干事平台,注入新质生产力发展的“人才动能”。作为广东省非遗代表性项目“粤菜烹饪技艺”及“广府饮茶习俗”的保护单位,建立粤菜师傅培训学校,搭建“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胡罗松广式月饼制作技艺非遗大师工作室”“方嘉沁女职工创新工作室”等一系列人才培养平台,通过建立科学完备的“师带徒”传承人机制、打造食品科学与技术关键领域高技能人才队伍、推动广式月饼制作技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精心培育七代粤菜烹饪技艺传承人及逾千名粤菜名师工匠,先后培养全国、省、市劳模20人,14名职工先后荣获全国、省、市五一劳动奖章,着力打造食品产业“人才高地”。

  加快科技融合,打造数智生产新引擎

  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是企业的“命门”所在。坚持走好智能制造、数字科技、绿色发展的“突围之路”,聚焦“修炼内功”,形成新质生产力的新引擎。

  紧抓核心技术创新,持续发展有“动能”。集团旗下利口福公司通过建立博士工作站、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食品科创研究院及各专项研究机构,聚焦广式糕点烘焙、速冻包点锁鲜等技术研究,推动专精特新“加速跑”,获得“高新技术企业”资质认定。2021年以来,申请专利超300件,授权专利超200件。创建“李志成劳模创新工作室”等7个工作室,集中攻克低温预制包点等重点项目,2023年,研发和改良项目超110项,创效近1.9亿元。

  专研智能柔性生产,快速反应见“效能”。建设食品制造智能车间,将数字技术应用到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中,支持超500个产品的研发管理,研发项目效率提升30%,成本降低15%;实现供应链数字化,通过物流管理系统,实现人员减半,调度效率翻一番;实现营销管理数字化,训练AI机器人客服,实现自动开票和舆情监测分析,降本增效的同时提升服务质量,增强顾客体验感。

  坚持绿色发展理念,低碳生产更“节能”。在食品制造各关键环节部署传感器和无线网关实时采集水、电、气等能耗数据,结合生产计划和天气、环境数据,建立能耗预测大模型,为动力车间再制造和梯次利用提供数据支撑,实现低碳运行。2023年,推进车间设备技改270项、生产线智能化改造5条,节水6500吨。

  立足资源禀赋,抢抓文旅消费新赛道

  活化粤菜文化和非遗技艺,把食品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相融合,打造“餐饮+”文商旅消费新场景,探索“新资源食材+老字号品牌”的发展思路,顺应消费需求升级新赛道。

  紧盯消费新需求。集团近年来不断研发推出药食同源、营养代餐、健康零食等新潮产品。餐饮门店引进贵州皂角米、藏南香猪、龙岩白鹭鸭等优质有机食材,以“不时不食”为理念,创新研制30余款时令网红菜点;食品制造重点加大低GI(血糖生成指数)食品、功能性油脂、植物基、活性肽等健康代餐食品的开发,建立“银发族”“健身族”等不同人群的营养数据库,打造国内首款低GI广式月饼,提供更多元、更健康的饮食选择。

  创造消费新场景。以传承弘扬岭南饮食文化、讲好粤菜故事为己任,联合史学家、美食家等,匠心推出“南越王宴”等历史文化名宴;结合“英雄花开英雄城”主题,以木棉花入馔,推出“岭南红棉宴”,将红棉元素贯穿到用餐场景细节中,与岭南书画、广绣广彩、微缩造景、花城书房充分融合,精心营造具有岭南文化气息的红棉文创主题用餐空间,赋予文化宴席新时代的生命力,构筑起一脉相承、贯通古今的粤菜发展完整体系。

  构建消费新体验。联动全市头部文博资源,以“非遗+剧本”“非遗+沉浸”“非遗+文旅”将传统文化与沉浸式互动剧本游结合,孵化“穿粤记”城市文创超级IP,举办“穿粤记——寻味中秋游园会”等大型沉浸式民俗体验活动,把传统文化、中秋故事、非遗技艺融合,为市民游客带来一场东方美学的中秋盛宴。以助推西关美食产业链建设为契机,串联布局陶陶居总店、龙津西、文昌等餐饮门店,提炼门楼、廊院、中堂、林泉、戏台、府苑六大主题核心,巧妙利用骑楼、西关大屋等元素,营造富有岭南特色的现代庭院空间,吸引大批市民游客“打卡”。广州酒家龙津西路店获荔湾区“粤菜传承·十大名店”荣誉称号,陶陶居第十甫路总店获“广州殿堂级美食地标”荣誉称号。

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曾繁莹 通讯员 赖佳淇

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谢婵

[ 责编:王蕾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2025世界制造业大会开幕

  • 中老铁路助推咖啡文旅产业发展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最新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全社会研发投入超3.6万亿元,较2020年增长48%;研发投入强度达2.68%;研发人员总量位居世界第一。
2025-09-19 09:59
积极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和虚拟仿真技术,开发数字化、智能化评估工具,突破青少年国防素养评估的时空限制和算力瓶颈。
2025-09-19 09:56
大质量恒星是指质量大于8倍太阳质量的恒星,它们往往形成于大尺度、复杂且高度动态的气体环境中,在宇宙演化过程中具有决定性作用。
2025-09-19 09:53
近日,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卫星互联网技术试验卫星,本次任务中的一颗卫星使用了全球首款卷式全柔性太阳翼。
2025-09-19 09:48
秋日的阳光遍洒层层山峦,照得坡地上整齐排列的深蓝色光伏板熠熠生辉。
2025-09-19 09:38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陈萍、研究员曹湖军、副研究员张炜进团队在氢负离子导体开发及应用方面取得重要进展。
2025-09-18 09:52
工业遗址与科幻主题联动,带来现实与想象交错的奇妙感受;科技手段还原知名IP场景,让游客沉浸到小说里的名场面;利用独特地质地貌,打造“地球上最像火星的地方”……来一场新鲜、有趣的科幻游,成为不少人出游的选择之一。如何做好科幻与文旅深度融合,丰富旅游供给?各地因地制宜进行了探索。
2025-09-18 09:50
记者17日从中国石化新闻办获悉,部署在四川省资阳页岩气田的2口评价井测试产量均超百万立方米,其中资页2-501HF井试获日产气140.7万立方米,刷新我国页岩气测试产量最高纪录。
2025-09-18 09:44
当今中国,科学教育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作为人才培养的根基与路径,科学教育的潜力将变成参与国际竞争、争取国际话语权的实力。
2025-09-18 09:43
日前,由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牵头承担的聚变堆主机关键系统综合研究设施(CRAFT)遥操作系统测试平台通过专家组测试与验收。
2025-09-18 09:40
“科创游”是一种将科技与旅游相结合的新型旅游形式,不仅展示科技企业的生产过程和产品,还注重科技教育的普及和科技创新的体验
2025-09-17 10:23
此次大会将讨论通过“人与生物圈计划”及其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网络杭州战略行动计划,明确未来十年的发展方向、目标和行动方案
2025-09-17 10:21
人造地球卫星、载人飞船、空间站、空间探测器要“上天”进入预定轨道,运载火箭少不了。在“火箭家族”展台,长征一号至五号运载火箭模型笔直而立。
2025-09-17 10:20
在化学生物学研究中,有一种强大的“分子地图绘制技术”——邻近标记技术。在癌症免疫治疗中,免疫细胞需要足够强和足够多的“信号”才能发起攻击,但癌细胞表面的天然信号往往非常稀疏。
2025-09-17 10:18
当前,秋粮陆续进入成熟期。各地抓住最后的窗口期,落实落细各项增产措施,全力以赴抓好秋粮生产,确保秋粮丰产丰收。
2025-09-17 09:32
人工智能的浪潮正在席卷从科技到教育,乃至全社会的各个角落,中国教育界正在积极推动学习和应用人工智能,以便乘势站在时代前列。今年6月,中国工程院院士、华中科技大学校长尤政提出,人工智能和批判性思维结合形成DNA式的“双螺旋结构”,将有力推动创新。
2025-09-16 09:14
15日,在2025年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主论坛上,《人工智能安全治理框架》2.0版正式发布。落实《全球人工智能治理倡议》,《人工智能安全治理框架》1.0版于2024年9月发布,受到国内外广泛关注。
2025-09-16 09:13
光明日报北京9月15日电 记者陈晨从农业农村部获悉,2025畜禽种业发展论坛14日在北京市平谷区举行。论坛发布了第三次全国畜禽遗传资源普查、濒危畜禽遗传资源保护成效、主要畜种分子身份证构建和遗传评估优秀种公畜等重大成果,举办了畜禽种业振兴成果展,26家单位现场推介新技术、新设备、新成果,72家单位进行专场展示。
2025-09-16 09:13
数智技术以及数智互联技术将推进青年间社会化协同与知识共享,可精准连接青年学习者,并形成跨地域的学习社群与项目协作组。总而言之,数智技术能够为青年群体参与终身学习创造良好条件,能够充分激发青年群体参与终身学习的动力,能够更好地帮助青年群体全面发展。
2025-09-16 09:12
作者:王 珩、程松泉,分别系浙江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教授;浙江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博士生  当前,全球教育正经历一场由人工智能技术驱动的深刻变革。唯有坚守育人初心,在伦理框架内审慎推进技术应用,才能让人工智能真正成为引领教育发展的引擎,而非解构教育本质的飓风。
2025-09-16 09:11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