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近日召开的全省深入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座谈会提出,要抓好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做强高质量发展重要动力源,聚焦打造创新策源地,加快建设高水平创新平台,集聚高层次创新人才,深化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催生更多新质生产力。当前,要围绕做实粤港澳大湾区“一点两地”的全新定位深化粤港澳合作,更好发挥大湾区支撑带动作用,纵深推进“数字湾区”建设,以“数字引擎”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有效激活广东高质量发展的内生动力。
一、以“数字湾区”释放创新潜能
有别于传统经济增长方式与生产力发展路径,新质生产力是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而催生的先进生产力。粤港澳大湾区数据资源丰富、信息基础设施齐备、产业链完备,是创新要素的集聚地,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数字技术凭此得以迭代升级与加速发展。因此,抢占数字经济新赛道,全力打造“数字湾区”,将为催生更多新质生产力加力提速。
以科技创新推动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促进新质生产力实现跃升。建设“数字湾区”目的在于以数字经济驱动大湾区实现经济形态转型升级并产生示范效应。作为“数字湾区”的主要引擎,数字经济是以数字技术为核心,以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为“双轮”驱动力,并表征为智能化、网络化和平台化的一种新型经济形态。在全球数字经济竞争日趋激烈的背景下,数据成为提升“数字湾区”竞争优势的重要生产要素。数据进入生产领域后,催生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数字技术。在此基础上,大湾区企业可综合运用数据、信息和技术来实现生产过程数字化和管理决策智能化,优化生产要素的投入结构和组织方式,同时激发企业劳动者不断提高自身的数字素养,促进知识溢出与专业化分工,从而在大湾区激活并催生更多新质生产力。
以数字技术驱动科技创新,在数实融合中释放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潜能。建设“数字湾区”,实现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要促进数字技术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明确深化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研发应用和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的发展路径。具体而言,着重加强数字化“基座通”,为大湾区数字经济提供强劲的算力资源。在此基础上,努力发挥数字经济在转变生产方式、优化经济结构方面的主导作用。一方面,以数字技术驱动科技创新,改变实体经济的增长方式,推动传统制造业向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转型;另一方面,发挥数字经济对实体经济转型发展的技术支撑作用,以数智赋能深入实体经济的各个领域,促进产业链、供应链和价值链的互联互促,催生新业态新模式,促成数字产业的集聚发展,培育一批未来产业与战略性新兴产业,激发新质生产力不断涌现。
以制度创新推动资源要素的自由流动与创新组合,催生更多新质生产力。粤港澳三地建立“数字湾区”联合工作机制,打造“湾事通”综合服务平台以推进政务服务“跨境通办”,并加快跨境专用口岸和粤港澳信息化合作区的智能化建设等制度协调。同时,签订智慧城市群合作协议,探索数据跨境流通“白名单”制度,加强经济数据、空间地理、交通信息等智慧城市数据要素的共享利用,推动粤港澳三地人力、数据、技术等要素的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并以数据流带动人流、物流、资金流和技术流,推动产业链、创新链、人才链、教育链“四链融合”,不断提高大湾区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水平,驱动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
二、促成“数字湾区”从“施工图”变成“实景画”
当前,大湾区数字经济发展仍然不均衡,特别是粤港澳三地有关数据跨境流动、确权、交易、合作与监管等方面还存在制度性障碍,从而形成“数字湾区”释放新质生产力发展潜能的堵点卡点。为此,应在绘制数字湾区“施工图”的同时,多向发力,促成“数字湾区”从“施工图”变成“实景画”。
筑牢数字湾区基座,加快拓展数字技术的应用场景。数据是发展数字经济的关键要素,要构建适配数据资源特征、促进数据流通使用及释放数据要素价值的新型数据基础设施,为大湾区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铺就“高速公路”。加快互联网国际出入口宽带扩容,加强大湾区网络与数据互联互通,全方位推进以信息传递为核心的基础设施建设,向集成感知、计算、处理等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转型升级。同时,依法建立“可信数字空间”,加快推进超算中心、边缘计算中心等多元协同发展,助力大湾区“国际数据港”建设。在此基础上,通过利用可信数据链等多种安全技术,推动跨境数据安全有序流通与交易,赋能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的跃升及高水平应用场景,催生更多新质生产力。
加快推进产学研用深度融合,壮大粤港澳大湾区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发挥大湾区数字经济联盟的作用,联动大湾区三地政府、企业、高校、科研机构,通过建立现代产业学院、人才培养示范基地等方式,构建数据赋能型一体化平台,建立健全知识产权保护机制和风险投资机制,全面构建“政产学研用投”协同发展体系。在此基础上,加大对基础研究的投入,以“揭榜挂帅”形式推动大湾区校企和研发机构聚焦人工智能、生命科学等领域的关键技术进行攻关,以人才优势和科研优势赋能大湾区各产业提“智”增效,以技术链带动产业链、价值链向高端攀升,提高数字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同时,发挥“人工智能+数据”要素的赋能效应,持续推动数实深度融合,不断催生网络化协同制造、大规模个性化定制和远程智能服务等符合市场需求的新业态新模式,培育世界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集群,激发新质生产力竞相涌现。
加强制度创新,畅通大湾区创新要素的流动渠道。依据《关于促进粤港澳大湾区数据跨境流动的合作备忘录》,加快完善国家数据跨境安全管理制度,建立粤港澳大湾区数据跨境流动规则,并细化数据收集、处理、存储和共享的标准化进程,健全数据分类、分级管理制度。同时,发挥横琴、前海、南沙、河套等重大合作平台的政策优势,推动大湾区数据跨境流动与合作的制度创新。在此基础上,提高大湾区科技人才的数字素养和伦理道德意识,建立大湾区数据共享利用信任机制,以此拓宽大湾区数据流动的制度空间,为“数字湾区”的资金畅通、产业发展、社会治理持续释放利好,从而大幅提升社会资源的配置效率,有力促进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
(作者:林逢春,系广东工业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全球治理与区域国别研究院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