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5月10日,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以下简称“中山三院”)举行“减重有术,术写康健”减重义诊活动,现场由多名资深的专业医生为居民答疑解惑。
“不敢说‘身轻如燕’,但跟去年这时候比,就像变了个人!”7个月减重一百多斤的高先生,语气里全是喜悦,“我很愿意分享这段减重的经历,今早还特意称了体重,160斤!”站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减重中心示教室讲台,他开心讲述短短半年多自己从身体、心理及生活态度的改变,为台下十多名病患加油打气。
据了解,高先生祖孙三代都是足球运动员,而肥胖让他停下了运动的脚步。“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凡是跟肥胖有关的慢性病,我一样没落下。”高先生说,最痛苦的是睡眠质量急剧下降,“睡眠打鼾,呼吸也有暂停,这就导致我记忆力下降,坐着都疲惫,更别提走路、跑步。”
机缘巧合,高先生在陪伴父亲就医时了解到中山三院有减重中心,并在内分泌与代谢病学科教授、主任医师陈燕铭的建议下接受腹腔镜袖状胃切除,术后按照医疗团队膳食、运动计划而行,获得“意想不到”的效果。高先生说,前几天自己去福建参加了足球赛,“丢了多余脂肪没丢球技,自我感觉表现还行。”
减重中心专家团队成员、胃肠外科主任医师陈国锋告诉记者,自2022年开诊,该中心已为100多名“胖友”施行减重术,均达到预期治疗目标。他补充说,减重手术有“门槛”,“我们在接诊中发现一个很奇怪的现象,很多微胖或者微微胖的人反而对减重术更感兴趣,希望通过手术瘦身。”他解释说,根据我国肥胖及2型糖尿病外科治疗指南,体重指数BMI(体重/身高2)是一个重要的评判指标,对于没有糖尿病的单纯肥胖患者,BMI≥32.5,推荐手术治疗;而对于合并2型糖尿的肥胖患者,BMI≥27.5,也推荐手术治疗。
“不达标准的‘小胖’或‘微胖’,我们不予接治。”陈燕铭也提醒道,对于 BMI<25.0 的病人,中心不推荐手术。“太重不好,太轻也不妙,‘微微胖’其实最长寿。”陈燕铭说,太胖损健康,太瘦则降抵抗力,据临床观察数据显示,真正长寿的人,BMI都在23%-24%。
对于“胖胖”们面对手术的集体纠结,陈国锋表示,减重手术是针对正常组织器官的主动性干预,具有极高的手术安全要求与疗效需求,事实证明,随着微创外科技术的发展,如今的减重手术可以说是比较安全的,其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率都被证实要低于结肠切除、胆囊切除、髋关节置换等常规手术。手术所带来的大部分潜在并发症,也可以通过规范的手术操作及术后随访而得到有效规避的。
他说,接受减重手术后的患者,术后6个月体重会出现较为快速的下降,通常来说术前体重指数越高,体重下降幅度越大。研究结果显示,减重手术的持续减重效果可维持10年以上。随着体重的下降,2糖尿病的缓解率可达到70%-90%。与此同时,高血压、高血脂、高尿酸、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脂肪肝、多囊卵巢综合征等肥胖合并症都能得到有效改善,最终可以降低肥胖患者心脑血管意外、恶性肿瘤等疾病发生率,达到延长肥胖患者预期寿命的目的。
陈图锋介绍,目前国内主要运用的两种减重手术都是微创手术,只用在腹壁上打3-4个0.5-1.0cm的小孔,在腹腔镜下完成。一种是腹腔镜袖状胃切除,另一种是腹腔镜胃旁路术,分别通过减少胃容量、降低产生饥饿感的荷尔蒙分泌,以及减少胃的容积和小肠营养吸收面积,发挥减重和代谢改善作用。“手术以后的病人恢复比较快,第二天就能够下床活动、正常进食了。”
“体重的管理需要综合管理,首先建立在健康生活方式的前提下,包括饮食、运动、行为方式的干预。”陈燕铭告诉记者,减重是一个多学科的综合性问题,涵盖内分泌、心理健康等多个方面。减重手术只是一个开始,控制饮食、适当运动、调整作息时间等都是减重过程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吴春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