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徐瑞华、王峰团队原创免疫治疗新方案破局晚期肠癌治疗困境
首页> 地方频道> 地方频道-广东> 要闻 > 正文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徐瑞华、王峰团队原创免疫治疗新方案破局晚期肠癌治疗困境

来源:光明日报客户端2024-03-06 23:05

  3月4日,国际顶级医学期刊《自然医学》(Nature Medicine)发表了题为“抗PD-1,HDAC抑制剂和抗VEGF联合治疗MSS/pMMR结直肠癌:一项随机二期临床研究”的文章,报告了由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徐瑞华、王峰教授牵头开展的全国多中心CAPability-01临床研究的详细数据,为既往标准治疗失败的微卫星稳定型/错配修复正常晚期结直肠癌患者带来了新的治疗选择。研究结果显示,新的三药联合用药方案让这部分标准化疗失败的患者有效率达到44.0%,中位无进展生存期达到7.3个月,在“无人区”探索出了一条全新的道路。

D:微信资料WeChat Fileswxid_dp96bheaxo0a41FileStorageTemp78b6daf11879f0b4c84a0045ffd611f7.png

  CAPability-01研究是一项全国多中心、随机、双臂、II期研究,研究在全国四个中心开展(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共纳入了48例符合入组条件的标准治疗失败的微卫星稳定型/错配修复正常型晚期结直肠癌患者,患者按1:1随机分配至西达本胺+信迪利单抗+贝伐珠单抗的三药组与西达本胺+信迪利单抗的两药组接受治疗。研究主要终点为接受治疗后第18周的无进展生存(PFS)率,次要终点为总生存期(OS)、客观缓解率(ORR)、疾病控制率(DCR)、缓解持续时间(DOR)及安全性等。

  CAPability-01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患者总的18周无进展生存率达到42.6%,达到了研究终点。两组患者总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达到3.7月,客观缓解率达到29.2%,疾病控制率为56.3%,中位缓解持续时间达到12.0月。其中,三药组的18周无进展生存率显著高于两组(64.0% vs. 21.3%),中位无进展生存期长达7.3个月,近5倍于两药组的1.5个月。

  此外,三药组的客观缓解率(ORR)和疾病控制率(DCR)也分别以44.0% vs 13.0%和72.0% vs 39.1%的结果优于两药组。

  在肝转移的患者中,三药组的疗效也比两药组更好,18周无进展生存率高于两组(64.0% vs. 21.3%),无进展生存期比两药组更长(7.3个月vs 1.4月),客观缓解率(ORR)和疾病控制率(DCR)也分别以50.0% vs 8.3%和71.4% vs 8.3%的结果优于两药组。

  研究对生物标志物的探索性分析为解释三药组疗效更佳带来了有益提示:RNA测序数据分析表明,三药组中治疗有效的患者在治疗后肿瘤内CD8+T细胞、细胞毒性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增加,同时肿瘤内B细胞、内皮细胞和成纤维细胞减少。基因富集分析则显示,三药组患者治疗后的多种免疫相关途径上调;同时,基因变异分析(GSVA)也提示,在从抗原呈递到效应细胞杀伤的整个过程中,三药组的治疗应答者均表现出了更强的抗肿瘤免疫应答。

  面向人民生命健康,CAPability-01研究聚焦大癌种里的主要分型,具有极大的临床价值。微卫星稳定型/错配修复正常患者在所有肠癌患者中占比达到95%,既往临床治疗遇见的种种瓶颈问题呼唤更优的治疗方案。为拓展免疫治疗适用人群,此前多项研究尝试探索免疫联合抗血管方案对于微卫星稳定型/错配修复正常患者的疗效,但结果难以令人满意。其中徐瑞华教授和王峰教授牵头的REGOTORI研究也显示特瑞普利单抗+瑞戈非尼治疗转移性结肠直肠癌患者仅取得了15.2%的客观缓解率与2.1个月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

  为了破解肠癌免疫治疗困局,中肿团队多年来在这一领域进行深耕,从实验室到临床转化,大胆地提出了靶免三药治疗的原创新方案,通过改变肿瘤微环境、调节免疫应答状态,最终起到了良好的疗效。CAPability-01研究显示靶免三药方案达到了此前未有过的疗效高度,给患者带来了近3倍的有效率和5倍的无进展生存获益。

  与此同时,CAPability-01研究全新首创的表观遗传药物+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抗血管生成药物三药联用的思路也有望拓展到更多癌种里,改变其他恶性肿瘤的治疗范式,是免疫检查点抑制剂临床应用上的突破。基于CAPability-01研究的成果,样本量更大的III期临床研究CAPability-02已经启动,探索三药联用方案作为试验组在晚期结直肠癌二线治疗上的潜力,并已在全国17家中心开展。期待中国研究者成功实现这项创新成果的转化,也期待中国研究团队在更多疾病领域的治疗边界上做出探索。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徐瑞华教授和王峰教授为该论文的通讯作者。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王峰教授、金颖副主任医师、汪敏医生、骆卉妍主任医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方维佳教授为该论文的共同第一作者。(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吴春燕)

[ 责编:邢彬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第八届进博会丨中国馆精彩亮相

  • 美国联邦政府“停摆”创纪录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遥远恒星大气爆发活动的起源区域有哪些特征,人类至今知之甚少。但科学家们正在通过分析太阳爆发活动,探究恒星大气爆发活动的奥秘。
2025-11-06 10:35
这几年,子午工程已经有不少应用场景。例如在航天员出舱时,提前进行空间天气预报,避免在太阳风暴来临、空间有高能粒子时出舱,保护航天员健康安全。
2025-11-06 10:34
智能穿戴设备产品形态从手环、手表延伸至耳机、眼镜、戒指等形式,新供给创造新需求,改变了消费者生活方式,推动着健康管理、时尚消费与技术创新的深度融合。
2025-11-06 10:32
电动车充电慢、冬天“趴窝”、安全隐患大……这些困扰电动出行的难题,迎来了突破性解决方案。
2025-11-06 10:19
目前,我国约70%的待发现油气资源蕴藏在深层超深层、复杂构造及非常规等新领域。如何找到这些宝贵的油气资源,精准绘制“藏宝图”?
2025-11-06 10:17
天问一号环绕器利用高分辨率相机于近日成功观测到星际天体——阿特拉斯(3I/ATLAS)。其间,天问一号环绕器距离目标天体约3000万千米,是目前观测该天体距离最近的探测器之一。
2025-11-06 09:56
为确保航天员生命健康安全和任务圆满成功,经研究决定,原计划11月5日实施的神舟二十号返回任务将推迟进行。
2025-11-05 10:59
4日,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应急管理部、国家消防救援局在京举行2025年全国消防宣传月活动启动仪式。
2025-11-05 04:20
当前,人工智能作为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战略性技术,深刻改变人类生产生活方式。
2025-11-05 03:50
近日,搭载神舟二十一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二十一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2025-11-05 04:20
科技论文是衡量科技创新水平的重要指标。
2025-11-05 04:20
近年来,中国审定推出了一批高产稳产、绿色节水、优质专用小麦新品种。2021年,这一情况出现了转变:“圣泽901”“广明2号”“沃德188”等3个国产白羽肉鸡品种通过审定,中国白羽肉鸡育种攻关实现从0到1的实质性突破。
2025-11-04 09:06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提出,“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引领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建设美丽中国”。
2025-11-04 04:25
人工智能的出现源于人类对提升生产效率与改善生活品质的持续追求,这一根本动因要求其发展必须始终以服务人类、增进福祉为核心。
2025-11-04 04:25
如何在新学期开展针对性训练,做好运动前准备和运动后体能恢复,已成为受到广泛重视的问题。
2025-11-04 04:25
我所在的他山中学,是贵州黔北山区的一所普通县中,有着4000多名师生。作为校长,我常常在思考:在现有条件下,如何为学生开辟更广阔的成长路径?在日复一日的探索中,
2025-11-04 04:25
11月3日11时47分,我国在文昌航天发射场使用长征七号改运载火箭,成功将遥感四十六号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2025-11-04 04:35
鸟类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评估区域生态环境质量的关键指示物种,保护鸟类是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关键环节。我国是世界上鸟类资源最为丰富的国家之一,
2025-11-03 05:05
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2025年7月,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指出,“要深刻把握我国城市发展所处历史方位”,“认真践行人民城市理念”,“以建设创新、宜居、美丽、韧性、文明、
2025-11-03 05:05
“从南极到北极,从草原到荒漠,到处都有昆虫的踪迹……”第三十二届中国杨凌农业高新科技成果博览会期间,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博览园昆虫博物馆内,参会观众被讲解员李姗姗的讲述深深吸引。
2025-11-03 05:05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