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大湾区掀起文艺新风潮——第三届粤港澳大湾区文化艺术节成功举办
首页> 地方频道> 地方频道-广东> 要闻 > 正文

大湾区掀起文艺新风潮——第三届粤港澳大湾区文化艺术节成功举办

来源:光明日报客户端2023-10-16 22:23

  金秋时节,一场文艺新风潮席卷了粤港澳大湾区。由广东省人民政府、文化和旅游部、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共同主办的第三届粤港澳大湾区文化艺术节(下称“文化艺术节”)在9月12日-10月11日举行。

  本届粤港澳大湾区文化艺术节以 “逐梦大湾区携手向未来”为主题,从戏剧到音乐,从影视到文学,连场好戏排满了湾区城市的“日程表”,带给大湾区群众一场内容丰富的文艺盛会。

  共融共创 推动湾区文艺创作欣欣向荣

  9月12日晚,“潮涌大湾”戏曲晚会拉开了第三届粤港澳大湾区文化艺术节的帷幕。戏曲与说唱跨界融合、醒狮南拳“对话”北派武打、西方交响碰撞东方戏曲……南北戏曲名家演绎粤剧、潮剧、广东汉剧、雷剧、京剧、黄梅戏等经典唱段,将戏曲艺术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最新成果呈现在湾区舞台。

  赓续共同文化根脉,在本届文化艺术节更显意味深长。9月15日,澳门中乐团2023-24乐季开幕音乐会《破茧而出》在澳门文化中心综合剧院举行,中乐传世作品高胡协奏曲《平湖秋月》等“新创”传统作品打动澳门观众;9月23日,“太平处处是优场——维园粤剧戏棚汇演”在香港维多利亚公园上演,带领年轻一代领略传统粤剧棚戏风采。

  “中国曲艺之乡”佛山顺德的大街小巷,同样沉浸在一片悠扬乐韵之中。9月13日晚,为期4天的曲艺盛宴在这里拉开帷幕。“月满大湾区”——2023粤港澳大湾区曲艺艺术周开幕式上,年近八旬的中国曲艺家协会名誉主席刘兰芳登台献艺,一曲《康熙买马》尽显“宝刀未老”风范。

  一些“新面孔”也在本届文化艺术节上闪亮登场,粤港澳文艺“新秀”携手共创,让大湾区成为文艺佳作丛生的沃土。

  文化艺术节期间,“香港演戏家族”剧团复排原创音乐剧《朝暮有情人》,在珠海、惠州、东莞、广州献上精彩演出。该剧创排于2017年香港回归20周年之际,由香港演戏家族和广州大剧院联合制作,通过一段连结两地的三代爱情故事,让观众感受穗港两地同根同源的文化情怀。

  “粤港澳大湾区文学联盟”在首届文化艺术节成立以来,推出粤港澳大湾区文学名家造就工程、文学精品工程、文学互动工程、文学传播工程,而今年3月成立的花城文学院为湾区文学版图再添新地标。

  9月18日上午,第三届粤港澳大湾区文学周启动,“粤港澳大湾区文学发展峰会”在广州举行。发挥湾区优势、讲好中国故事的话题,引起粤港澳作家深刻共鸣。

  今年7月,粤港澳大湾区音乐教育与艺术发展联盟单位共同组建“大湾区青年管弦乐团”,并在港澳广深四城举行首演巡回音乐会,让三地青年管弦乐手精神相依。

  通过湾区文艺合作机制在艺术节进一步升级,10月9日开幕的第二届粤港澳大湾区文艺创新论坛等活动吹响三地名家“集结号”,湾区文艺天空更加星光熠熠。

  文旅融合 掀起“艺游湾区”新潮流

  本届文化艺术节举办期间恰逢中秋、国庆长假。诗与远方的“双向奔赴”,成为本届文化艺术节全新的“打开方式”。

  依托湾区城市文化和旅游资源禀赋,“湾区文旅嘉年华”在文化艺术节期间推出。9月15日,2023广东文旅推介大会暨金秋文旅消费季正式启动,2023广东国际旅游产业博览会同日开幕,共同助力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

  据介绍,今年上半年,广东省游客接待及文旅消费规模均居全国第一,80后、90后则成为来粤游客的主力军。顺应这一新趋势,吸引年轻人“艺游大湾区”成为本届文化艺术节新特色。

  广东南海大地艺术节是本届文化艺术节佛山特色活动之一,自去年11月开幕以来,已为西樵镇引流超过114万人次,创造拉动旅游相关收入达5亿元。

  本届文化艺术节专项活动也与文旅地标深度融合:“顺德曲艺漫游计划”在2023粤港澳大湾区曲艺艺术周期间启动,第三届粤港澳大湾区杂技艺术周也走进珠海长隆、深圳欢乐谷、广州正佳广场等文旅地标,带来近300场次嘉年华活动。

  9月22日,第二届粤港澳大湾区吉他文化艺术展演在惠州举行。活动将吉他产业文化、体育、美食等资源充分整合,吸引音乐“发烧友”前来“打卡”;作为国内唯一国字号漫画节展,第十六届中国国际漫画节9月26日在广州举行,近百家动漫游戏头部企业的上千种衍生品登场。

  放眼未来,随着白鹅潭大湾区艺术中心等新场馆落成,粤港澳大湾区将形成近30万平方米的大型美术馆群。这些文旅消费新空间,将为湾区承办全国性展览盛事带来充足底气,将让湾区文艺之旅更加“活色生香”。

  (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 吴春燕、唐一歌)

[ 责编:丛芳瑶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迎接助残日

  • 阿富汗西部洪水灾害致50人死亡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金塘海底隧道是甬舟铁路全线控制性工程,位于宁波与舟山之间金塘水道下方,全长16.18公里,其中盾构段长11.21公里。
2024-05-17 10:14
据估算,每辆新能源汽车每年减碳约1.66吨,中国2023年出口120万辆新能源车,每年可减碳约200万吨。
2024-05-17 10:10
5月15日,由载人航天工程投资建设、我国首个液体火箭发动机垂直高空模拟试验台考台点火试验成功,试验台发动机具备在千帕级以下真空工作环境中持续千秒的高空模拟试验能力
2024-05-17 10:08
4月29日11时08分,随着世界最大直径高铁盾构机“领航号”刀盘缓缓转动,南通的崇太长江隧道正式进入盾构掘进阶段,这条深潜地底的机械巨龙,将在长江水下掘进11.325千米,崇明岛不通高铁的历史即将终结。
2024-05-17 10:07
立足“三地一区”的战略定位,安徽正在将承东启西、连南接北的区位优势,转化为通江达海、左右逢源的发展优势。
2024-05-17 10:03
在建设现代装备制造及高技术产业基地方面,江西将立足自身特色,发挥比较优势,不断推动制造业的高端化、绿色化、智能化发展。
2024-05-17 10:01
伴随螺旋桨的轰鸣,一辆“空中的士”——旅航者X2正展翅翱翔。看完飞行表演,步入小鹏汇天展示厅,大家对这辆“会飞的汽车”充满好奇。
2024-05-16 10:29
近日,国家卫健委发布了2023年全国健康素养监测结果。结果显示,2023年我国居民健康素养水平达到29.70%,比2022年提高1.92个百分点,继续呈现稳步提升态势。
2024-05-16 10:26
这对宇宙线粒子的传播、星系气体的动力学和宇宙磁场演化等研究领域提供了至关重要的观测结果
2024-05-16 09:36
近日,前往月球探索的中国嫦娥六号探测器成功实施近月制动,顺利进入环月轨道飞行。
2024-05-16 09:08
《自然》杂志审稿人对此给予高度评价,认为“他们的成果开启了量子互联网研究的新篇章”,“为未来大规模量子网络铺平了道路”。
2024-05-16 09:02
日前,广东省科技厅党组成员、副厅长梁勤儒带队上线“广东民声热线”节目,拎着一篮“冻眠”荔枝上台“带货”。
2024-05-16 08:59
既然有“小时”,那么是否也有“大时”?东西方的历法计时方法有何异同?如何看待不同文明之间历法计时的交流与发展?
2024-05-15 17:04
微生物合成天然产物时,大量合成基因仍处于沉默状态,限制了更多新天然产物的合成,这些产物被称为微生物“生命暗物质”。”罗小舟介绍,团队将持续推进菌株的开发改造工作,探索链霉菌在生产抗生素和天然产物等方面的产业应用。
2024-05-15 10:18
十四次全国助残日来临之际,中国残联14日在京召开新闻发布会,公布今年全国助残日活动的主题为“科技助残,共享美好生活”,并介绍科技助残工作进展和科技助残创新案例。
2024-05-15 10:16
为促进数字经济规范健康持续发展,市场监管总局近日发布《网络反不正当竞争暂行规定》,将自2024年9月1日起施行。在着力规范竞争方面,《规定》顺应我国数字经济发展新特点、新趋势、新要求,完善各类网络不正当竞争行为认定标准及规制要求。
2024-05-15 10:15
研究团队经过大量研究论证过程,为仿萤火虫通信无人机装备了多项先进智能算法及技术,充分确保了无人机集群的智能化和稳定性。”团队负责人介绍,未来,团队将继续在仿萤火虫通信无人机通信距离、速率、稳定性和环境适应性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
2024-05-15 10:14
近日,合肥市城市生命线工程安全监测中心预警了一起因施工作业导致的供水泄漏三级风险事件:在人流量较大的蜀山区金寨路与南二环交口附近,管道长期暗漏,很可能导致路面塌陷。
2024-05-15 10:13
据近期《自然·通讯》杂志报道,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的研究人员使用机器学习工具创建了一个表现出混沌行为的电子电路的数字孪生模型。结果表明,新方法与线性方法相比,实现了更高的准确度,且比以前基于机器学习的控制器的计算复杂性显著降低。
2024-05-14 10:36
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物理学家、HEPS工程副总指挥李煜辉表示,HEPS不是在现有设施的基础上建造,而是从头开始建造。
2024-05-15 10:17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