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美国小伙患罕见胸廓畸形,中国医生独创“Wenlin手术”成功矫治
首页> 地方频道> 地方频道-广东> 要闻 > 正文

美国小伙患罕见胸廓畸形,中国医生独创“Wenlin手术”成功矫治

来源:光明日报客户端2023-04-14 13:57

  近日,一名美国胸廓畸形患者,在当地全球顶级医院手术失败,不远万里来到广州,请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胸壁外科研究院院长王文林教授实施再次手术治疗。王文林教授准确判断其为罕见“沟状胸”,并采用独创“Wenlin手术”1小时矫治成功。

  今年30岁的美国硅谷某IT公司的工程师詹姆斯,有一个“不能说的秘密”。因为家族遗传,他从小就有胸廓畸形,主要表现为前胸壁正中凹陷,没有身体上的不适。美国当地医生给出的诊断为“漏斗胸”。随着年龄增长,詹姆斯的凹陷越发加重,烦恼也与日俱增。他感到十分自卑,渴望得到治疗。遗憾的是,由于父亲的阻拦,他一直没能接受手术。

  两个月前,他下定决心到美国最顶级的胸壁畸形治疗中心,接受了当今最流行的“Nuss手术”。但是,这次手术不仅没有消除凹陷,还使前胸壁下方出现了另外一个问题——前凸畸形。詹姆斯非常失望和沮丧,提出质疑却被医生告知“这已经是最好的结果,前凸畸形是目前整个医学界的难题,没有医生做过这种畸形的矫正”。

  抱着一线希望,詹姆斯在互联网搜索到,远在中国的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胸壁外科研究院院长王文林有此类手术经验,而且做过很多成熟的案例。他喜出望外,立即通过电子邮件与王文林教授联系。

  接到邮件后,王文林教授详细了解了詹姆斯的病情,认为他患的是一种非常少见的胸廓畸形,叫做“沟状胸”。

  王文林教授最早关注这种畸形的治疗,为其命名并设计了针对此畸形的矫正手术“Wenlin手术”,已经成功完成了100余例沟状胸手术,积累了丰富的治疗经验。

  3月30日,詹姆斯乘坐飞机来到广州。王文林教授当天安排为其完成住院手续以及术前准备工作。

  王文林教授告诉记者,做这个手术前有相当大的压力。“从技术的角度来说,我们有把握完成这个手术。但是,由于詹姆斯有脑血管病变,而且第一次手术后体内留存钢板,这次手术具有一定风险。”

  3月31日上午,王文林教授上阵主刀,科室技术团队参与手术,采用改良的“Wenlin手术”为詹姆斯实施矫治,59分钟就顺利完成了手术。

  手术结束后,詹姆斯清醒过来,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对手术团队伸出了大拇指。“非常感谢王文林教授团队,这次手术比第一次手术要舒服得多,我没有感到任何痛苦与不适,目前恢复良好。”得知詹姆斯手术成功,远在美国的父母也非常开心。

  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胸壁外科研究院是全球首家胸壁外科专科医院。詹姆斯手术的成功,不仅是对研究院技术的一次成功检验,也再次向世界表明,中国的胸壁外科技术已经走到了全球的前列。

  作为中国胸壁外科的创始人、中国胸壁外科联盟主席,王文林教授在2008年首先提出了胸壁外科的概念,2018年创立了全球第一家胸壁外科,2023年初创建了全球第一家胸壁外科专科医院。经过15年漫长的深耕,他将胸壁外科发展成一个独立的临床专业。

  胸壁上各种复杂畸形的手术,是王文林教授最擅长的领域。他曾创造了多项全球性的纪录,并发明了多种著名的手术术式,比如Wang手术、Wenlin手术、Willine手术、Tesla手术等,其中Wang手术在2019年被收录于《手术操作代码国家临床版》3.0。

  “这些手术最大的特点是可以灵活应用于各种畸形的矫正中。有了这些手术做保障,各种复杂的畸形都可以得到完美的矫正。”王文林教授说。

  (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吴春燕 通讯员黄怡辛)

[ 责编:王蕾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观古籍——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 2025中国5G+工业互联网大会在武汉举办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燕矶长江大桥是亚洲首个专业货运枢纽机场——鄂州花湖国际机场的重要配套工程,是鄂黄第二过江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
2025-11-24 09:02
11月23日,由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主办的第二十二届中国国际半导体博览会在北京开幕。
2025-11-24 03:15
从国家管网集团西部管道有限责任公司获悉,截至11月21日,我国最长原油管道——西部原油管道实现安全平稳运行18年,累计输送原油超2亿吨。
2025-11-24 03:15
作为中国和南非两国合作推动科普教育的重要实践,中国科学技术馆与南非Sci-Bono科学中心合作建设的“倾听科学空间”21日正式向公众开放。逾百嘉宾和观众到场体验。
2025-11-24 03:15
为AI4S领域培养兼具理论素养与产业落地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同时助力企业技术创新与行业生态构建。
2025-11-24 03:15
2025年度“十大”科普热词从科技、文化、社会等维度,综合勾勒出2025年我国科普事业发展、科技前沿动态、科学传播与社会文化融合的整体态势和核心方向。
2025-11-21 15:11
枫清科技与麒麟软件达成战略合作,双方将围绕AI技术创新、产品研发、市场拓展等方面开展深度合作,共同推动信创产业生态的完善与发展。
2025-11-21 13:13
走进国家重要野生植物种质资源库辰山中心种子冷库,零下20摄氏度的寒气扑面而来,一排排整齐编号的收纳容器中,是进入“深度睡眠”状态的各类野生植物种子。
2025-11-21 09:53
小雪时节,容易发生感冒、皮肤干燥、关节疼痛及咳嗽等不适,大多因为寒燥外袭、津液失调。
2025-11-21 09:52
当前,关于精神疾病与心理治疗,公众还有哪些常见误解?带着这些问题,本报记者采访了北京安定医院多位专家。
2025-11-21 09:49
2023年11月,“天衍”量子计算云平台正式发布,截至目前,访问量已突破3700万次,覆盖海内外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用户,实验任务数超过270万个。
2025-11-21 09:47
20日,记者从南京大学获悉,该校沈树忠院士团队的侯金波博士等人记录了湖北省通山县一处距今约5.4亿年的埃迪卡拉纪化石宝库,并将其命名为“通山特异埋藏化石库”。
2025-11-21 09:38
完成第一阶段6G技术试验,形成超过300项关键技术储备,资本加速布局6G生态……尽管6G网络预计将在2030年开始部署,但我国6G产业布局正加速铺开,呈现政策护航、技术攻坚、资本活跃的特征。
2025-11-20 09:11
谷山梁3吉瓦/12.8吉瓦时储能电站项目建成后,每年预计可向电网输送36亿千瓦时的清洁能源电力。“独立新型储能电站放电时为发电企业,充电时视同电力用户,电网的峰谷电价价差形成利润空间,吸引企业投身于此。
2025-11-20 09:11
中国第一辆蒸汽机车就诞生在我的家乡唐山。我为之骄傲。为此,大学学习机械制造与设计专业的我,毕业后,就一头扎进轨道交通检测设备研发领域。
2025-11-20 04:25
常有人说,发动机是火箭的“心脏”。而我从事的工作是,液体火箭发动机推力燃烧系统高精密产品的生产加工,所以大家都叫我“火箭心脏钻刻师”。
2025-11-20 04:25
四川全口径外送电量已超1.9万亿千瓦时。这一规模相当于江苏、浙江、安徽三省全年用电量之和,标志着四川落实“西电东送”能源战略取得丰硕成果,
2025-11-20 04:25
大国重器又传好消息!江门中微子实验(JUNO)装置建成运行仅两个月,就取得首个物理成果——测量太阳中微子振荡参数,结果比此前实验的最好精度提升了1.5~1.8倍。
2025-11-20 04:35
为促进卫星导航定位产业有序发展,维护国家地理信息安全,我国将对卫星导航定位基准站实行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监管。针对目前基准站重复建设、存在数据安全隐患等主要问题,办法规定自然资源部会同有关部门制定全国基准站建设布局规划。
2025-11-19 09:52
18日,我国首个配置冷却塔的“华龙一号”核电机组——中广核山东招远核电项目1号机组顺利完成核岛第一罐混凝土浇筑,标志着该项目一期工程建设全面启动。
2025-11-19 09:51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