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拾童趣、品美食:广东台山“鳅”烧味爽
首页> 地方频道> 地方频道-广东> 要闻 > 正文

拾童趣、品美食:广东台山“鳅”烧味爽

来源:中国新闻网2023-02-22 22:33

  中新社江门2月22日电 题:拾童趣、品美食:广东台山“鳅”烧味爽

  作者 李晓春 郭军

  香煎泥鳅。 李晓春 摄

  时下,在广东江门,“捉泥鳅”常见于商场、景区、农庄推出的亲子类活动中,家长与孩子们共同参与,其乐无穷。而对在农村长大的“50后”“60后”甚至“70后”来说,野外的溪、沟、渠、河、湖,才是他们当年捉泥鳅的主场,那段记忆里深藏着一份童趣和一丝乡愁。

  据介绍,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广东台山农村,泥鳅与黄鳝常见于灌溉用的水渠(当地称之为“水圳”)。村民中不乏捕鱼能手,渔获随手可得,甚至不借助任何工具,徒手捉也能收获满满。

  “我记得小时候,村口那条水圳,每逢(早晚造水稻)放水耙田、插秧阶段,在圳口或圳底少水的地方很容易捉到泥鳅,可用竹编的‘篸仔’捞、空手捉或用自制的短柄小鱼叉插。”2月18日,现居澳大利亚墨尔本的“50后”台山乡亲宏叔跟中国亲友微信聊天时说道,当年捉泥鳅十分容易,但由于煎泥鳅费油,导致多数泥鳅成了家禽的口粮。

  “本地的野生泥鳅,鱼身细、短且一般会散布有黑色小斑点,背鳍、尾鳍的边缘呈淡淡的橙黄色或金黄色,一旦受到惊吓,会有上下快速游走的应激反应。”台山三合镇年逾八旬的伍大爷介绍,在野外,泥鳅受惊后容易往水下的泥底钻,而且会顺势把水搞浑,但其有晚上在水底栖息的习性,用灯光一照就能发现。

  在台山乡镇的茶楼饭馆,每天饭市推出的泥鳅焖花生、生焗泥鳅煲、香煎泥鳅、椒盐泥鳅、泥鳅芫荽豆腐汤、泥鳅冬瓜汤、泥鳅腐竹汤等菜式,很有当地乡味特色,若选用野生泥鳅烹制,出品更受追捧。

  “煎泥鳅,需用小火煎制,要有点耐心,才能煎得好。”台山水步镇从事餐饮业三十多年的刘师傅介绍,刚煎好的泥鳅酥香扑鼻,搭配些提前炸熟的花生食用,风味更佳。如今,部分食肆为了出品高效,直接用油炸的方式代替小火煎制,口感完全不同。

  “我每次来这吃饭,一见有野生泥鳅,就想吃生焗泥鳅煲。用柱侯酱焗出来的味道,特别鲜香。”2月19日,在台山四九镇禾味农家饭店用餐的食客赵先生表示,养殖泥鳅同野生泥鳅有明显区别,养殖的个头比较匀称且骨头吃起来偏硬,而野生的大小不一且骨头吃起来偏软。

  在台山的菜市场中,野生泥鳅供不应求。“近期,野生泥鳅价格在每公斤100元至140元人民币之间。货多时,可按客户要求略作挑拣。货少时,不会摆出来卖,毕竟连供应茶楼都不够。”台城街道富城市场一鱼贩透露,如今市场上虽有养殖泥鳅销售,且价格相对便宜,但当地人更喜爱野生泥鳅。

  泥鳅腐竹汤。 李晓春 摄

  “我妈喜欢将煎过的泥鳅煲汤,煲腐竹、白萝卜、菜果、冬瓜、节瓜等,既可当菜,又可当汤。”台山“90后”市民许女士说,老一辈人把野生泥鳅比作“水中人参”,据闻用其烹汤有增强免疫力、改善贫血、补肾壮阳、预防心脑血管病等食疗功效。

  “在台城大亨一家茶楼,平日有‘泥鳅煮酒’供应。”台山美食爱好者黄先生推荐说,泥鳅煮酒是一道滋补特色汤品,喜欢吃猪腰煮酒、鸡子煮酒的食客,值得前去体验一番。

  近期,内地电视剧《狂飙》热播,让取景地台山再次走进公众视野,剧中出现的美食和食肆备受关注,已在台山乃至江门五邑地区掀起一波美食打卡热潮,带旺了当地餐饮和旅游业。(完)

[ 责编:王宏泽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2025中国新媒体大会在湖南长沙开幕

  • 全国职业健康职业技能竞赛决赛在京举行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我国在4个国家开展6处文物古迹保护修复,49项中外联合考古项目涉及28个国家和地区,用实际行动践行全球文明倡议、不断丰富世界文明百花园。
2025-11-13 07:07
由四川省人民政府主办的2025世界动力电池大会12日在宜宾市开幕。
2025-11-13 04:55
据估算,太阳每秒钟释放的能量,可供全人类使用约70万年。模拟太阳来产生无尽的清洁能源,也因此成为人类的“终极能源梦想”。
2025-11-13 04:55
日前,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智能机械研究所、中科合肥智能育种加速器创新研究院联合发布重要成果:全链条机器人育种家“小海”与“海霸设施”小麦快速育种商业化服务平台同步启动,标志着我国在智能育种装备与工程化应用上取得关键突破。
2025-11-13 04:55
日前,记者从全球规模最大的恐龙蛋化石遗址——湖北青龙山恐龙蛋化石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获悉,数字化档案建设团队正为库藏的每一枚较完整恐龙蛋化石,赋予由“保护区名称—化石产地名称—库藏箱编号—标本编号”构成的唯一“身份证ID”。这标志着该保护区首次实现恐龙蛋化石专属标识管理。
2025-11-13 04:55
困扰无数人的睡眠问题,终于有一部纪录片说清楚了!
2025-11-13 08:55
国家卫生健康委百万减残工程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院校长吉训明介绍,目前,全国已有20个省份成立减残工程专委会,8个省份正在积极推进。
2025-11-12 07:24
2025年是中国科学院院士、我国理论物理学奠基人、“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彭桓武诞辰110周年。
2025-11-12 07:23
由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牵头,联合国内外多家科研机构组成的研究团队,通过对现存及灭绝长臂猿的大规模基因组测序与比较分析,系统阐明了长臂猿科的演化历程、种群动态及其标志性长臂表型的遗传基础,为全球长臂猿的保护行动提供了新的科学见解,相关研究成果日前发表于国际学术期刊《细胞》。
2025-11-12 05:10
11月11日,长征八号甲遥五运载火箭在海南商业航天发射场成功实施转运,计划择期发射。
2025-11-12 05:10
近日,中核集团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主导建设的量子放射性计量实验室及电离辐射计量级设备“一线多用”产研平台正式投入运行,成功填补我国在低温量子磁量热计领域的空白。
2025-11-12 05:10
在数据管理与使用方面,《实施方案》提出,实行物流公共数据分类分级管理,规范开展数据授权运营,扩大路网、轨迹、企业、人员等关键数据供给。
2025-11-11 10:03
中国科协日前发布的《中国科技期刊发展蓝皮书(2025)》显示,我国科技期刊总量持续增加,从2023年的5211种提升至2024年的5325种,整体影响力稳步提升。
2025-11-11 10:04
空天地一体化网络作为国家信息化的重要基础设施,其战略意义远超普通通信技术范畴,它不仅是我国实现信息全球覆盖、自主创新的必由之路,更是在数字时代掌握发展主动权的关键布局。
2025-11-11 10:02
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不是考验瞬间爆发力的短跑,而是需要长期持久力的马拉松。 在课程体系搭建上,北航实验学校打造了“五级阶梯式”科技创新人才贯通培养课程群,实现从基础普及到进阶的无缝衔接。
2025-11-11 10:00
日前,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场景培育和开放推动新场景大规模应用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对相关工作作出部署。
2025-11-11 09:50
11月9日,国航C919重飞“两航起义”航线主题航班从香港飞抵天津,重温76年前“两航起义”的北飞航程,致敬“两航起义”爱国壮举。“两航”后代陈绍曾介绍,76年前,“两航起义”飞行员从香港驾驶12架飞机飞抵北京、天津,建设新中国民航事业。
2025-11-10 10:10
“超级细菌”指那些对多种抗生素具有耐药性的细菌。研究人员在一种常用药物的生产流程中意外发现一种很有前景的强效抗生素,能够杀死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等“超级细菌”。
2025-11-10 10:09
11月9日,2025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在浙江乌镇闭幕。世界互联网大会秘书长任贤良用“聚焦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理念”“关注创新发展热点议题”“不断擦亮峰会品牌”“持续贡献智慧力量”概括了本届峰会的特点。
2025-11-10 10:08
使用供暖设备有哪些注意事项?一起来看!
2025-11-10 10:17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