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轻伤不下火线” 广州增城医护人员“阳了”仍坚守岗位紧急救治危重病人
首页> 地方频道> 地方频道-广东> 要闻 > 正文

“轻伤不下火线” 广州增城医护人员“阳了”仍坚守岗位紧急救治危重病人

来源:光明日报客户端2023-01-15 06:08

  日前的深夜,一个紧急求救电话拨打到位于广州市增城区的前海人寿广州总医院:一位31岁年轻女性罹患妇科恶性肿瘤,腹部已鼓胀如同怀有双胞胎的妊娠足月,当地三甲医院判定已没有治疗必要且存活期仅剩10天左右;患者亲人实在不忍眼睁睁看其在家中腹部胀裂而死,危急之下多方打听到该院左约维主任的医德医技并辗转联系求救。

  接到紧急求救时的左约维正因新冠阳性高烧卧床休息;她在电话微信上初步了解患者状况和患者家属担心医院再次判定没有治疗必要的忧虑后,当即郑重答复:“我们科室收!我来亲自救!”

  迎难而上,一场与死神竞速的生命赛跑开跑。该院妇科黄耀球护士长在同样新冠阳性高烧情况下,为患者安排好了次日入院和救护车跨市运送的全部细节,患者于次日入院。

  在妇科病房内,患者骨瘦如柴、腹胀如鼓、血管如蚓、痛苦如煎,已经无法平卧必须端坐才能呼吸。左约维不顾39.8℃高烧,亲自来到患者床边诊视并安排检查。随后患者各项检查结果陆续出来,情况极度不乐观:腹腔盆腔巨大占位病变、实心包块体积达36cm×27cm×21cm,肿瘤标志物血HCG高达23843,LDH、AFP、NSE、CA12-5等多项指标均异常升高,肺部发现肿瘤转移、双肺感染、双侧胸腔大量积液,右肾萎缩和积液,心包积液、窦性心动过速、不完全性右束支阻滞,低蛋白血症、贫血、电解质紊乱,呼吸能力很差。

  左约维认为,手术治疗、而且要克服困难创造条件尽快手术治疗,才是减轻痛苦并争取挽救生命的唯一手段。随后,左约维立即召集妇科张冬青、罗怀钦等妇科肿瘤资深专家举行科室讨论会,邀请本院呼吸科、麻醉科资深专家会诊。与会专家初步诊断是卵巢生殖性细胞恶性肿瘤并肺部转移;同时,患者情况特殊,是先天性无子宫无宫颈,需要综合考虑泌尿系统问题。患者身体极差、病情复杂、合并症多,因胸腔积液和巨大肿瘤压迫须端坐呼吸且频率达30次以上,吸氧状态下血氧饱和度仅为89%,心率129次/分,因肿瘤消耗和渗出液已出现恶病质表现;特别是腹部肿瘤过于巨大且完全是实心包块,不能术前通过放腹部积液减轻压力,术中切除病灶减压后对循环的打击巨大,极有可能因回心血量骤降出现循环崩溃。因此,手术和麻醉均面临极高的风险。

  尽管疫情期间医院诊疗任务艰巨,但仍由左约维组织全院MDT多学科会诊,包括妇科、麻醉科、重症医学科、呼吸内科、心内科、胸外科、泌尿外科、血液科等科室在内的众多科室主任或资深专家悉数到场,对术前准备、手术方案、术中和术后各种风险如全身炎症反应综合症和多器官脏器功能衰竭等防控与预案,均进行了全面、周密、科学、大胆地研判与部署。面对一个31岁的年轻鲜活生命,该院决定全院协同手术、全力挽救生命!

  这是一场难度极高、风险极大的手术。患者有明显心衰表现,麻醉诱导极有可能因麻醉药物的循环抑制作用导致循环衰竭、对血管活性药无反应而死亡;胸腔大量积液,引流速度大于生成速度,可能导致通换气功能不足、组织及器官缺氧严重;术中切除病灶减压后,对循环的打击巨大,极有可能因回心血量骤降出现循环崩溃。

  为了应对种种可能出现的风险和状况,在手术现场,妇科左约维主持手术、妇科副主任罗怀钦主刀、麻醉科主任蒋海主导麻醉。在争分夺秒开展一系列准备工作的6天之后,手术终于开始。

  手术中,险象环生:改善组织缺氧。动脉穿刺后血气分析,患者PO2为48.6mmHg、呼吸频率达129次/分,显示组织缺氧非常严重;经面罩吸氧、应用血管活性药等措施,患者SPO2逐渐上升到93%、心率缓慢下降。临调插管方案。基于患者状态的改善,麻醉科蒋海主任当机立断改变原清醒气管插管的计划,决定实施对患者气道刺激更小、循环更平稳的麻醉诱导后气管插管。在可视喉镜下,整个过程一气呵成,患者安全度过关键的麻醉诱导插管阶段。避免血栓脱落。为了在手术中监测中心静脉压和通过中心静脉导管泵注血管活性药,在超声引导下准备行右侧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术时,突然发现患者右侧颈内静脉有巨大的陈旧性血栓,贸然穿刺置管势必会造成血栓脱落导致急性肺动脉栓塞危及生命。在外周静脉泵注去甲肾上腺素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避免循环剧烈波动和体位变动导致血栓脱落等一系列措施下,最终改在左侧颈内静脉完成穿刺置管术。手术精细操刀。

  由于肿瘤太过巨大,切除肿瘤病灶减压对极有可能因回心血量骤降出现循环崩溃,为此,手术主刀医生在术中尽可能精细操作、缓慢减压,确保患者生命体征在整个手术过程中平稳安全。手术中,将患者右侧卵巢恶性肿瘤、左侧附件、大网膜全部干净彻底地扫清切除。成功关闭腹腔。随着腹部巨大肿瘤的精细切除,患者回心血量逐渐增加,血管活性药逐渐减量,循环逾趋稳定。关闭腹腔后,胸外科惠雨主任亲自做了双侧胸腔闭式引流。手术完成时,患者生命体征平稳,血气分析指标进一步改善。

  历时3小时12分钟的紧张手术,通过患者腹部长达25厘米的切口,一个巨大的肿瘤被切除,整个切除物重达8.48公斤,而术后患者的体重也才仅仅36.6公斤。这个巨大而邪恶的肿瘤,居然达到患者体重的1/4!而这,还没有算上术前、术后从患者体内间断放出的约5000毫升的胸腔积液。

  手术结束后,患者生命体征稳定,无需移送ICU直接回到妇科病房;麻醉药效过后,患者安全苏醒,Steward评分达到6分,顺利拔除气管导管后吸空气SPO2达到95%以上,可做正常的交流和对答;当晚,患者不仅能躺卧、能自主呼吸、甚至清醒地玩起手机浮现笑容。目睹这个奇迹,成分为无性细胞瘤和卵黄囊瘤)并转移为肺部滋养细胞肿瘤,通过手术和化疗的综合治疗,目前已可以判定为“治愈”,这位曾濒临死亡的年轻患者预后生存寿命将不会受这次疾病的影响。

  据悉,这位年仅31岁、曾经生命危在旦夕的患者,已经从前海人寿广州总医院出院。

  (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吴春燕)

[ 责编:张悦鑫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中欧青年对话会2025”在京举行

  • 山东东营:河海交汇的湿地之城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如今,在学习中遇到问题可以问人工智能,写作业也可以用人工智能辅助查询信息。正如这名同学所言,生成式人工智能正改变传统的以知识积累和传递为中心的教学模式。
2025-11-18 10:28
11月17日,在水利部举行的“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 推动节水产业高质量发展”新闻发布会上,水利部副部长陈敏介绍,目前,我国节水产业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势头,
2025-11-18 04:20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科技创新大会17日在乌鲁木齐举行。会上,干旱区生态安全与可持续发展全国重点实验室、丝路水实验室、昆仑智能装备实验室、
2025-11-18 04:20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指出,以创新能力、质量、实效、贡献为评价导向,深化项目评审、机构评估、
2025-11-18 04:25
近日,2025年6G发展大会在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举行。
2025-11-18 04:20
这台高能非弹谱仪的独特之处在于,它利用了中子不带电、穿透力强的特性,能够直接探测到物质内部的微观运动。
2025-11-17 08:56
建立和完善国家公园监测网络体系,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领域的重要实践,是践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理念的具体体现。
2025-11-17 04:30
浙江清凉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我国重要的生物多样性聚集地之一,也是长三角地区珍贵的物种基因库。
2025-11-17 04:30
近日,我国科研团队在嫦娥六号月背样品中首次发现大型撞击事件成因的微米级赤铁矿和磁赤铁矿晶体,揭示了全新的月球氧化反应机制,为环绕南极-艾特肯盆地磁异常的撞击成因提供了样品实证。
2025-11-17 04:30
在不久前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与生物圈计划”国际协调理事会第37次会议上,内蒙古大青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陕西周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被批准为“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网络”成员。
2025-11-17 04:30
以“智跃无界,开源致远”为主题的操作系统大会2025(以下简称“大会”)在北京举办。
2025-11-14 17:08
我国在4个国家开展6处文物古迹保护修复,49项中外联合考古项目涉及28个国家和地区,用实际行动践行全球文明倡议、不断丰富世界文明百花园。
2025-11-13 07:07
由四川省人民政府主办的2025世界动力电池大会12日在宜宾市开幕。
2025-11-13 04:55
据估算,太阳每秒钟释放的能量,可供全人类使用约70万年。模拟太阳来产生无尽的清洁能源,也因此成为人类的“终极能源梦想”。
2025-11-13 04:55
日前,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智能机械研究所、中科合肥智能育种加速器创新研究院联合发布重要成果:全链条机器人育种家“小海”与“海霸设施”小麦快速育种商业化服务平台同步启动,标志着我国在智能育种装备与工程化应用上取得关键突破。
2025-11-13 04:55
日前,记者从全球规模最大的恐龙蛋化石遗址——湖北青龙山恐龙蛋化石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获悉,数字化档案建设团队正为库藏的每一枚较完整恐龙蛋化石,赋予由“保护区名称—化石产地名称—库藏箱编号—标本编号”构成的唯一“身份证ID”。这标志着该保护区首次实现恐龙蛋化石专属标识管理。
2025-11-13 04:55
困扰无数人的睡眠问题,终于有一部纪录片说清楚了!
2025-11-13 08:55
国家卫生健康委百万减残工程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院校长吉训明介绍,目前,全国已有20个省份成立减残工程专委会,8个省份正在积极推进。
2025-11-12 07:24
2025年是中国科学院院士、我国理论物理学奠基人、“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彭桓武诞辰110周年。
2025-11-12 07:23
由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牵头,联合国内外多家科研机构组成的研究团队,通过对现存及灭绝长臂猿的大规模基因组测序与比较分析,系统阐明了长臂猿科的演化历程、种群动态及其标志性长臂表型的遗传基础,为全球长臂猿的保护行动提供了新的科学见解,相关研究成果日前发表于国际学术期刊《细胞》。
2025-11-12 05:10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