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广东本土新增1689+3421,多地疫情防控措施有所调整→
首页> 地方频道> 地方频道-广东 > 正文

广东本土新增1689+3421,多地疫情防控措施有所调整→

来源:大湾区之声2022-12-07 08:08

  12月5日0-24时,广东省新增本土确诊病例1689例(广州1109例,深圳131例,珠海15例,汕头30例,佛山18例,韶关33例,河源9例,惠州42例,中山3例,江门35例,阳江26例,湛江93例,茂名82例,肇庆25例,清远18例,潮州14例,云浮6例);新增本土无症状感染者3421例(广州2262例,深圳92例,珠海25例,汕头59例,佛山165例,韶关33例,河源39例,梅州46例,惠州70例,汕尾43例,东莞90例,中山123例,江门34例,阳江13例,湛江54例,茂名15例,肇庆39例,清远69例,潮州11例,揭阳112例,云浮27例);另有431例本土无症状感染者转确诊病例(广州396例,珠海3例,汕头4例,韶关1例,中山1例,江门1例,茂名1例,清远3例,潮州20例,揭阳1例)。

  广州

  广州发热门诊“应设尽设、应开尽开”

  12月5日,广州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广州市卫生健康委副主任张屹指出,当前广州市疫情依然多点、多面、多链,维持局部聚集与点状散发并存状态。近期广州正加快发热门诊规范建设,优化应急处置流程,完善发热门诊医疗服务保障工作。

  一是发热门诊“应设尽设”。广州所有二级以上综合医院均开设发热门诊。目前全市有93家规范化发热门诊和137间发热诊室为市民提供诊疗服务。

  二是发热门诊“应开尽开、便民惠民”,所有医疗机构的发热门诊原则上不得停诊。

  三是发热门诊“快处置快恢复”。优化发热门诊接诊流程,诊疗区域落实分区分隔。如发现新冠病毒核酸或抗原检测阳性人员,应迅速指引其佩戴N95口罩,转移到相对独立区域隔离诊治;精准判定阳性人员就诊区域,不得随意扩大封闭范围;同时,非封闭区域要继续接诊。

  广州天河多个公交站点临时取消

  地铁黄村站停止对外服务

  根据天河区疫情防控工作需要,广州市交通运输部门自2022年12月6日首班车起,临时调整以下公共交通:

  一、地铁方面,从12月6日运营时间起,四/二十一号线黄村站停止对外服务,仅保留站内换乘功能。

  二、公交方面:

  一是临时撤销公共汽车奥林匹克体育中心总站、黄村立交公交站(双向)、奥林匹克中心西门(地铁黄村站)站(双向)、奥林匹克中心南门站等站点;

  二是临时调整公共汽车210、214、497、508、547、548、564、574、902、903、432A、B22、B26、B4、B4A、B4B、B4快、高峰快线24、高峰快线28、夜100、夜38、夜51、夜81、夜93路取消停靠上述站点;

  三是公共汽车325、564A路等线路由奥林匹克体育中心总站临时截短至公共汽车地铁大观南路站(南行)运作;公共汽车347、348、403、448、465、490、944、944A、B29路等线路由原公共汽车奥林匹克体育中心总站临时调整至公共汽车地铁大观南路站(北行)运作。

  东莞

  东莞多类场所不再查验核酸证明

  保留核酸检测便民点

  东莞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办公室发布通告,为全面贯彻落实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方案(第九版)》和《关于进一步优化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措施 科学精准做好防控工作的通知》要求,现就有关疫情防控措施通告如下:

  一、对入住宾馆酒店和进入A级旅游景区人员需查验健康码和72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卡拉OK(KTV)、夜总会、网吧、棋牌室(麻将馆)、酒吧、桑拿洗浴场所等六类人群聚集密闭公共场所凭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进入。其他各类场所不再查验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凭健康码绿码、扫场所码进入。

  二、各重点机构场所人员和风险职业人员按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方案(第九版)》要求,参与核酸检测,确保“应检必检”。保留核酸检测便民采样点,为市民群众提供“愿检尽检”服务。

  三、进一步支持保障正常经贸活动,支持企业举办展会、订货会、供销对接会等活动,对有需要的重点企业提供上门核酸检测服务。在发生疫情情况下,按最小单元划定高风险区,支持和保障企业不停工不停产。

  本通告自发布之日起施行,此前发布的疫情防控措施与本通告不一致的,按本通告执行。高、低风险区严格按《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方案(第九版)》执行;国家和省有规定的,按规定执行。后续根据疫情形势和防控要求动态调整。

  江门

  开平高、低风险区全部解除

  全域实施常态化防控措施

  12月5日,开平市发布关于调整风险区域的通告:自通告发布之时起,解除开平市高、低风险区管控,解除后开平市全域实施常态化防控措施。

  综合:健康广东、南方日报、羊城晚报、东莞发布

  

[ 责编:孙满桃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酷暑催热“清凉经济”

  • 多措并举 应对高温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从27岁到60岁,33载深蓝搏击,马远良实现了中国航空声呐从无到有、从追赶到并跑乃至局部领先的壮举。
2025-07-14 08:49
何熙昱锦也表示,脑机接口技术涉及芯片、传感器、算法、应用等多个环节,需要上下游企业形成更紧密的合作关系。
2025-07-14 08:45
在论坛签约仪式上,中国、哈萨克斯坦、巴基斯坦、埃及等国家共签署12个数字经济合作项目,涉及跨境电商、智慧城市等领域。
2025-07-14 08:45
天然铀是重要的战略资源和能源矿产,铀资源勘查采冶位于核燃料循环体系的前端,是核工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
2025-07-14 08:42
这条从技术突破、场景深耕到生态协同的融合路径,正强劲驱动中国人工智能产业迈向高质量跃升。
2025-07-14 08:41
据国家统计局最新发布的数据,2025年全国夏粮总产量达到14973.8万吨,单位面积产量与去年基本持平,总体实现了夏粮生产的平稳运行。这一成绩的取得,
2025-07-14 04:15
从蓝莓大棚里的生长曲线,到肉牛项圈里的健康密码,广西的特色农业正被人工智能重新定义。
2025-07-14 04:25
7月13日,随着和田—民丰—且末—若羌750千伏输变电工程最后一相导线跨越和若铁路、国道315,稳稳抵达188号铁塔,历经15年建设的新疆环塔里木盆地750千伏输变电工程(以下简称“环塔工程”)全线贯通,进入投运倒计时。
2025-07-14 04:25
防晒,究竟该如何掌握分寸,才能在抵御伤害与拥抱健康之间找到平衡点?
2025-07-11 09:58
生命只有一次,心脏健康不容忽视。唯有提高对心梗症状的警觉性,掌握正确的急救方法,才能为生命筑起一道坚实的“心”防线。
2025-07-11 09:58
晒后背是一种传统的养生方法,符合中医“冬病夏治”的理论,其核心在于借助盛夏充沛的自然阳气,通过阳光照射背部,来提升人体自身阳气。
2025-07-11 09:58
截至7月10日,我国“北气南下”能源大通道累计输气量突破1000亿立方米,安全平稳运行超2000天,标志着这条纵贯南北的能源大动脉在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推动绿色转型方面取得重大进展。
2025-07-11 04:55
从自然资源部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办公室了解到,今年上半年,全国新发现矿产地38处,同比增长31%;新发现矿产地中,大中型矿产地25处。
2025-07-11 04:10
时下,智能手机已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社交娱乐的重要工具。多学科专家指出,当我们刷手机出现注意力极度涣散、缺乏独立思考能力、情绪化反应严重、深度学习能力下降、空虚感增加等症状时,就表明我们的大脑正在被“腐蚀”。所谓的“脑腐”,即因长期暴露于碎片化信息而引发的认知衰退与脑功能损伤。
2025-07-11 04:10
由于肉眼很难发现水污染的情况,洪水之后饮水需要特别注意,避免直接饮用自来水、山泉水、河水、湖水等。肖丹提醒,如果不适症状较为严重,出现持续高热、剧烈呕吐、严重腹泻、脱水、意识障碍等,或皮肤干燥、眼窝凹陷、少尿等情况,应及时就医。
2025-07-10 09:34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近日发布消息,自然科学基金委制定重大非共识项目试点实施方案,将在2025年启动资助试点。自然科学基金委作为我国资助基础研究的主渠道,制定了一系列创新举措。
2025-07-10 09:33
嫦娥六号月球样品的相关研究成果,引起了国际学术界的高度关注。这1935.3克宝贵的月壤,使得月球样品研究进入“嫦娥时代”,开启了人类认识月球的新纪元,也为中国月球研究走向世界前列奠定了基础。 一年来,中国科学家们已经利用嫦娥六号月球样品取得许多科学突破。
2025-07-10 09:32
2024年嫦娥六号任务首次从南极-艾特肯盆地内部采回月球样品,为揭示该区域物质成因提供了直接证据。综合元素和矿物组成分析,南极-艾特肯盆地镁环物质主要为斜长石(63%~67%)和低钙辉石(25%~27%)组成的亚铁苏长岩。
2025-07-10 09:32
7月9日,在北京航天城,神舟十九号航天员蔡旭哲(中)、宋令东(右)、王浩泽在记者见面会上敬礼致意。 在神舟十九号乘组中,航天员王浩泽也是一位90后,更成为首位进驻空间站的女航天飞行工程师。
2025-07-10 09:30
随着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人工智能技术助力建材行业向更智能、更绿色、更高端方向变革。“通过数字化转型,建材企业可基本实现研发设计数字化、生产运营一体化、客户服务敏捷化,提升决策效率、协同能力和服务水平,快速提升生产力和核心竞争力。
2025-07-09 09:40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