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粤剧电影《谯国夫人》茂名杀青 预计将于明年与观众见面
首页> 地方频道> 地方频道-广东> 要闻 > 正文

粤剧电影《谯国夫人》茂名杀青 预计将于明年与观众见面

来源:光明日报客户端2022-11-09 09:13

  根据“中国巾帼英雄第一人”冼夫人历史事迹创作的粤剧电影《谯国夫人》11月4日在广东茂名正式杀青。剧组历时一个月在浙江横店、象山完成主要拍摄工作之后,于近日抵达茂名市,在高州冼太庙、滨海新区冼夫人故里景区等地完成了岭南特色外景拍摄。

  据了解,电影《谯国夫人》由省委宣传部、省电影局、省文化和旅游厅指导,珠江电影集团、广东粤剧院、广东珠影影视制作有限公司联合出品,广东珠影影视制作有限公司摄制,茂名市委宣传部联合摄制,由著名导演萧锋执导,由国家一级演员、文华表演奖、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曾小敏领衔主演。

  南北朝时期政治家、军事家、社会活动家冼夫人为维护国家统一、促进民族团结、推动岭南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被周总理誉为“中国巾帼英雄第一人”。电影创作团队深入挖掘,从冼夫人的历史事迹中寻找鲜明的时代感,充分运用电影艺术表现和技术手段,着力展现冼夫人生动细腻的情感和鲜明独特的性格,塑造一个有血有肉的巾帼英雄银幕形象。

  珠江电影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王垂林表示,讲好冼夫人的故事对弘扬岭南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有着重大的意义。珠影集团将始终坚守电影人的初心使命,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特别是岭南文化富矿,在选好题材、讲好故事、拍成精品上下功夫,着力打造具有中国风骨、岭南风韵的精品力作,讲好中国故事、大湾区故事、广东故事。

  影片导演萧锋介绍说:“《谯国夫人》首先做到电影剧本的创造性创作探索,原创剧本为后续拍摄制作提供了更大的空间。到了具体拍摄阶段,运用电影化多维时空结构和丰富的场面调度,使宏大场面和生动细节形成对比与呼应,展示出影片的历史风貌和岭南风情。”

  据悉,在唱腔设计、原创音乐方面,影片与粤剧舞台版《谯国夫人》大为不同,粤剧改编陈锦荣及团队根据电影原创剧本设计新词,再由广东粤剧院全新设计曲调,诚意满满为影片量身而作。电影的原创音乐融汇了传统戏曲音乐、唱词等曲风韵味,使之呈现别具一格的风格。

  在武打方面,剧组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进行设计,将戏曲武打注重的“精”“气”“神”融合在行云流水的电影武打中,讲究真打、实打,追求动作节奏和动作反应,注重多变的技巧,打造一交手便让观众处于搏杀之间的紧张刺激且富有创意的艺术效果。

  在场景设计方面,为追求更加磅礴的真实质感,采用大量实景拍摄,选景十五处,设计场景三十三个,取景地涉及浙江横店、东阳、金华永康、台州仙居、宁波象山、茂名多地。为真实生动再现冼夫人的生活图景,剧组特地到茂名取景拍摄,高州冼太庙、冼夫人故里景区等历史文化地标也将在影片中“出镜”,观众将通过电影感受独特的岭南人文魅力。

  在化服道方面,为展示俚汉两族的民俗之美,影片陈设道具及戏用道具设计制作图近百张,主要演员兵器三十种,主要演员服装设计制作八十套,头饰及配饰设计制作二十余种……出品方和创作团队为打造佳作的决心由此可见。在岭南峻岭屏障之后,溪涧冲谷之间、深林丛竹之中,《谯国夫人》的故事从俚族村落缓缓开卷……

  在粤剧电影《白蛇传·情》中饰演白素贞的国家一级演员、文华表演奖、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曾小敏,此次在粤剧电影《谯国夫人》中饰演冼夫人,演绎故事人物冼夫人从胸怀大志的少女时期到肩扛部族首领责任的青年时期、再到银发仍率军亲上战场,致力于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一生。曾小敏向记者表示,“要演绎冼夫人的不同人生阶段,展现冼夫人丰富的情感变化,需要沉浸入角色,仔细分析,才能带来更细腻的呈现,也希望观众在观看电影后,对冼夫人有更深入的了解。”

  据悉,影片还邀请了国家一级演员、梅花奖获得者彭庆华,国家一级演员文汝青、刘建科、王燕飞,国家二级演员李佩麟,优秀粤剧青年演员苏临轩等多位粤剧名家、新秀联袂主演。影片特邀梅花奖获得者、国家级非遗传承人丁凡和广东观众非常熟悉的电视剧《七十二家房客》中太子炳扮演者彭炽权等著名粤剧表演艺术家倾情加盟。

  目前影片已进入后期制作阶段,预计将于明年与观众见面。(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雷爱侠)

[ 责编:李伯玺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香港举行“体育力量 闪耀香江”大型无人机表演

  • 银川:做好供热保障 群众温暖过冬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为促进卫星导航定位产业有序发展,维护国家地理信息安全,我国将对卫星导航定位基准站实行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监管。针对目前基准站重复建设、存在数据安全隐患等主要问题,办法规定自然资源部会同有关部门制定全国基准站建设布局规划。
2025-11-19 09:52
18日,我国首个配置冷却塔的“华龙一号”核电机组——中广核山东招远核电项目1号机组顺利完成核岛第一罐混凝土浇筑,标志着该项目一期工程建设全面启动。
2025-11-19 09:51
2020年至2024年间,全球光热发电装机年复合增长率为4.24%,我国同期增长率达11.7%,显著高于全球水平;技术装备国产化率突破95%,释放出产业加速发展的强劲信号。
2025-11-19 05:35
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科普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
2025-11-19 05:55
日前,由清华大学产业发展与环境治理研究中心和自然科研智讯联合编制的《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指数2025》报告正式发布。
2025-11-19 05:55
新疆的孩子们在“流动科学课”上被磁悬浮演示、机器人互动、矿物标本展示等吸引了目光;甘肃张掖的科技工作者为大伙儿演示经典科普实验“火焰掌”;上海的科学家们踏上科技节的红地毯赢得公众的掌声……这些生动场景共同勾勒出“十四五”期间我国科普事业的发展印记。
2025-11-19 05:55
如今,在学习中遇到问题可以问人工智能,写作业也可以用人工智能辅助查询信息。正如这名同学所言,生成式人工智能正改变传统的以知识积累和传递为中心的教学模式。
2025-11-18 10:28
11月17日,在水利部举行的“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 推动节水产业高质量发展”新闻发布会上,水利部副部长陈敏介绍,目前,我国节水产业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势头,
2025-11-18 04:20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科技创新大会17日在乌鲁木齐举行。会上,干旱区生态安全与可持续发展全国重点实验室、丝路水实验室、昆仑智能装备实验室、
2025-11-18 04:20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指出,以创新能力、质量、实效、贡献为评价导向,深化项目评审、机构评估、
2025-11-18 04:25
近日,2025年6G发展大会在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举行。
2025-11-18 04:20
这台高能非弹谱仪的独特之处在于,它利用了中子不带电、穿透力强的特性,能够直接探测到物质内部的微观运动。
2025-11-17 08:56
建立和完善国家公园监测网络体系,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领域的重要实践,是践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理念的具体体现。
2025-11-17 04:30
浙江清凉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我国重要的生物多样性聚集地之一,也是长三角地区珍贵的物种基因库。
2025-11-17 04:30
近日,我国科研团队在嫦娥六号月背样品中首次发现大型撞击事件成因的微米级赤铁矿和磁赤铁矿晶体,揭示了全新的月球氧化反应机制,为环绕南极-艾特肯盆地磁异常的撞击成因提供了样品实证。
2025-11-17 04:30
在不久前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与生物圈计划”国际协调理事会第37次会议上,内蒙古大青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陕西周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被批准为“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网络”成员。
2025-11-17 04:30
以“智跃无界,开源致远”为主题的操作系统大会2025(以下简称“大会”)在北京举办。
2025-11-14 17:08
我国在4个国家开展6处文物古迹保护修复,49项中外联合考古项目涉及28个国家和地区,用实际行动践行全球文明倡议、不断丰富世界文明百花园。
2025-11-13 07:07
由四川省人民政府主办的2025世界动力电池大会12日在宜宾市开幕。
2025-11-13 04:55
据估算,太阳每秒钟释放的能量,可供全人类使用约70万年。模拟太阳来产生无尽的清洁能源,也因此成为人类的“终极能源梦想”。
2025-11-13 04:55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