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粤剧电影《谯国夫人》茂名杀青 预计将于明年与观众见面
首页> 地方频道> 地方频道-广东> 要闻 > 正文

粤剧电影《谯国夫人》茂名杀青 预计将于明年与观众见面

来源:光明日报客户端2022-11-09 09:13

  根据“中国巾帼英雄第一人”冼夫人历史事迹创作的粤剧电影《谯国夫人》11月4日在广东茂名正式杀青。剧组历时一个月在浙江横店、象山完成主要拍摄工作之后,于近日抵达茂名市,在高州冼太庙、滨海新区冼夫人故里景区等地完成了岭南特色外景拍摄。

  据了解,电影《谯国夫人》由省委宣传部、省电影局、省文化和旅游厅指导,珠江电影集团、广东粤剧院、广东珠影影视制作有限公司联合出品,广东珠影影视制作有限公司摄制,茂名市委宣传部联合摄制,由著名导演萧锋执导,由国家一级演员、文华表演奖、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曾小敏领衔主演。

  南北朝时期政治家、军事家、社会活动家冼夫人为维护国家统一、促进民族团结、推动岭南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被周总理誉为“中国巾帼英雄第一人”。电影创作团队深入挖掘,从冼夫人的历史事迹中寻找鲜明的时代感,充分运用电影艺术表现和技术手段,着力展现冼夫人生动细腻的情感和鲜明独特的性格,塑造一个有血有肉的巾帼英雄银幕形象。

  珠江电影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王垂林表示,讲好冼夫人的故事对弘扬岭南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有着重大的意义。珠影集团将始终坚守电影人的初心使命,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特别是岭南文化富矿,在选好题材、讲好故事、拍成精品上下功夫,着力打造具有中国风骨、岭南风韵的精品力作,讲好中国故事、大湾区故事、广东故事。

  影片导演萧锋介绍说:“《谯国夫人》首先做到电影剧本的创造性创作探索,原创剧本为后续拍摄制作提供了更大的空间。到了具体拍摄阶段,运用电影化多维时空结构和丰富的场面调度,使宏大场面和生动细节形成对比与呼应,展示出影片的历史风貌和岭南风情。”

  据悉,在唱腔设计、原创音乐方面,影片与粤剧舞台版《谯国夫人》大为不同,粤剧改编陈锦荣及团队根据电影原创剧本设计新词,再由广东粤剧院全新设计曲调,诚意满满为影片量身而作。电影的原创音乐融汇了传统戏曲音乐、唱词等曲风韵味,使之呈现别具一格的风格。

  在武打方面,剧组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进行设计,将戏曲武打注重的“精”“气”“神”融合在行云流水的电影武打中,讲究真打、实打,追求动作节奏和动作反应,注重多变的技巧,打造一交手便让观众处于搏杀之间的紧张刺激且富有创意的艺术效果。

  在场景设计方面,为追求更加磅礴的真实质感,采用大量实景拍摄,选景十五处,设计场景三十三个,取景地涉及浙江横店、东阳、金华永康、台州仙居、宁波象山、茂名多地。为真实生动再现冼夫人的生活图景,剧组特地到茂名取景拍摄,高州冼太庙、冼夫人故里景区等历史文化地标也将在影片中“出镜”,观众将通过电影感受独特的岭南人文魅力。

  在化服道方面,为展示俚汉两族的民俗之美,影片陈设道具及戏用道具设计制作图近百张,主要演员兵器三十种,主要演员服装设计制作八十套,头饰及配饰设计制作二十余种……出品方和创作团队为打造佳作的决心由此可见。在岭南峻岭屏障之后,溪涧冲谷之间、深林丛竹之中,《谯国夫人》的故事从俚族村落缓缓开卷……

  在粤剧电影《白蛇传·情》中饰演白素贞的国家一级演员、文华表演奖、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曾小敏,此次在粤剧电影《谯国夫人》中饰演冼夫人,演绎故事人物冼夫人从胸怀大志的少女时期到肩扛部族首领责任的青年时期、再到银发仍率军亲上战场,致力于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一生。曾小敏向记者表示,“要演绎冼夫人的不同人生阶段,展现冼夫人丰富的情感变化,需要沉浸入角色,仔细分析,才能带来更细腻的呈现,也希望观众在观看电影后,对冼夫人有更深入的了解。”

  据悉,影片还邀请了国家一级演员、梅花奖获得者彭庆华,国家一级演员文汝青、刘建科、王燕飞,国家二级演员李佩麟,优秀粤剧青年演员苏临轩等多位粤剧名家、新秀联袂主演。影片特邀梅花奖获得者、国家级非遗传承人丁凡和广东观众非常熟悉的电视剧《七十二家房客》中太子炳扮演者彭炽权等著名粤剧表演艺术家倾情加盟。

  目前影片已进入后期制作阶段,预计将于明年与观众见面。(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雷爱侠)

[ 责编:李伯玺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画好“同心圆”,汇聚发展“向心力”

  • 第138届广交会第一期闭幕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农业保险作为灾后恢复生产的重要政策工具,如何更好守护农民“钱袋子”?
2025-10-20 09:55
安徽师范大学校长熊宇杰教授联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相关科研团队,成功创制出亚纳米级高熵合金,这一方法具备广泛普适性,可制备包含多达十种金属元素的高熵合金。
2025-10-20 09:51
财政部日前发布的2025年前三季度财政收支情况显示,前三季度,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08064亿元,同比增长3.1%。
2025-10-20 09:49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毕国强教授团队17日在《科学》杂志发表一项神经科学领域的突破性研究成果,揭示了大脑高效传递信息的“微观密码”。
2025-10-20 09:43
高校是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科研人员是推进科技创新的重要人才队伍。
2025-10-20 09:41
世界气象组织(WMO)近日报告称,2024年的大气二氧化碳浓度创下历史最大增幅,达到有记录以来的最高水平。” 
2025-10-17 09:51
10月17日,《科学》发表了庾强团队的一项重要成果。
2025-10-17 09:46
据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最新发布的消息,今年夏粮旺季收购已于9月底结束,累计收购小麦10795万吨。
2025-10-17 09:42
监测显示,15日新疆、西藏、青海、甘肃、内蒙古等地出现7至8级大风,局地阵风10级;新疆、内蒙古中东部、黑龙江、吉林、辽宁等地最高气温下降6℃至10℃,局地12℃以上。
2025-10-17 09:41
10月14日,随着满深502-H3井钻头穿透8380米地层,这口历经岩层卡阻、垮塌风险与高含硫考验的超深井成功完钻,成为塔里木油田“十四五”期间第223口8000米级超深井。
2025-10-17 09:38
高分辨光谱成像芯片“玉衡”,实现了亚埃米级光谱分辨率、千万像素级空间分辨率的快照光谱成像。
2025-10-16 09:50
10月13日至15日,第十四届中国国际专利技术与产品交易会在大连举行。近日,天津市河东区大王庄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完成了天津市国产九价HPV疫苗的首针接种,而这背后,离不开专利技术的支撑。
2025-10-16 10:06
10月的上海淀山湖波光粼粼,岸边的东方绿舟国防园已万事俱备,只待“2025年全国青少年智能无人系统应用大赛(IUSAC2025)”拉开帷幕。
2025-10-16 09:48
到2027年底,在全国范围内建成2800万个充电设施,提供超3亿千瓦的公共充电容量,满足超过8000万辆电动汽车充电需求,实现充电服务能力的翻倍增长。
2025-10-16 09:48
我国自主研发的新一代超高速实时示波器正式发布,其带宽突破90GHz、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这标志着全球电子通信产业迎来超高速信号“中国标尺”。
2025-10-16 09:44
在15日举行的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2025年年会开幕式上,生态环境部部长、国合会中方执行副主席黄润秋表示,要以美丽中国先行区建设为牵引,深化美丽中国建设推进落实机制,分级分类推进美丽中国地方实践。
2025-10-16 10:02
“经过不懈努力,中国以占世界9%的耕地、6%的淡水资源,养育了世界近1/5的人口,这本身就是对世界粮食安全的巨大贡献。钱毅介绍,目前,我国已经建成粮食储运等5个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基地,26个部级粮食技术创新中心和重点实验室,以及百余个地方研发创新平台。
2025-10-15 10:49
外交部发言人林剑14日表示,中国机器人正展现出广阔应用前景,逐步从实验室走进工厂生产线和各国百姓家。林剑介绍,国际机器人联合会此前发布的《2025年世界机器人报告》显示,2024年中国在役工业机器人存量突破200万台,居全球首位。
2025-10-15 10:45
约两年前,谷歌旗下深度思维公司宣布,借深度学习技术发现220万种新型晶体材料。科学家期待借助AI,设计出可规模化生产、真正影响日常生活的先进材料,让AI在材料科学领域的价值真正落地。
2025-10-15 10:44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