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做自己的光!”@东莞网友,你的留言写成歌了!
首页> 地方频道> 地方频道-广东> 要闻 > 正文

“做自己的光!”@东莞网友,你的留言写成歌了!

来源:东莞发布2022-10-06 19:41

  一首青春之曲,优美动听

  这一次,我们用网友的留言

  共同谱写了一首歌

  这首歌的歌词

  大部分来自你们的留言

  无一例外,都是一句句心声

  《做自己的光》正式发布

  “东莞正青春,我与东莞共成长”

  歌词源自网友留言灵感

  众多网友有感而发

  不久前,我们以“东莞正青春,我与东莞共成长”为主题向广大网友征集留言。

  作为与东莞同呼吸、共命运、共成长的大家,对于这个城市有很多想说的话,网友们纷纷有感而发,对东莞的情感娓娓而来,数不清、道不尽。

  一字一句有赞美、有期待、有感恩......大家抒写了对青春东莞的印象,也抒写了在东莞的奋斗经历和青春记忆。

  共同谱写的青春之歌

  我们将网友们的精彩留言串珠成链化为歌词,谱写成曲。终于,这首名为《做自己的光》的歌曲,今天迎来了它的首发

  作曲、演唱者纪国维,与何智恒一同将东莞网友的梦想、故事与祝愿,集合成歌词,致敬每一位为东莞奉献了青春的建设者。

  做自己的光

  记得和你站在这地方

  徘徊现实梦想中迷惘

  所谓年少无人能挡

  谁不曾这样

  壮志昂扬追逐那束光

  只为照耀理想的前方

  梦想落地茁壮成长

  在这个故乡

  不悔的倔强

  我的骄傲我的伤

  奋不顾身的出发

  冲破黑暗 带来新的光芒

  胜利就是生命的信仰

  无惧狂风勇敢地去战

  每一份梦想力量

  指引前进的方向

  胜利就是生命的信仰

  站在山峰俯瞰着绚烂

  每一份梦想的力量

  交织青春和希望

  那曾经感受过的痛

  那曾经看不到的梦

  如今我们的眼中

  看到的

  是灿烂的霓虹

  MV剧情源于

  这些东莞人的生活经历

  歌曲MV导演麦玉书将三位人物故事串联,讲述了在东莞的他们,或许平凡却有力量的生活。MV中有不少片段,便取材自主人公的真实经历。

  你可以看到别人的光芒

  也要相信自己的力量

  每个人都是自己的光

  从清洁阿姨到英语“学霸”

  陈芳应,培训机构的一名普通清洁工。初中就辍学的陈芳应如今已年过五旬,利用在英语培训机构做清洁阿姨的机会自学英语。

  由于平常工作很忙,为了学习,她将单词一个个写在字条上随身带着。吃饭时,休息时,甚至上厕所也毫不松懈,遇到不懂的单词和语句,她会逮着机会向机构里的老师或学员请教。

  仅用了短短一年半时间,她就成功实现从26个字母认不全到能用英语流利地跟外国人交流的跃变。

  版权创新引领新时尚

  “国潮”品牌东莞造

  刘学深,东莞市顺林模型礼品股份有限公司股东。20年前,高中毕业的刘学深只身从湖南来到东莞,在汽车模具流水线上工作,积累足够的经验和资源后,开办了自己的汽车模型公司。

  东莞的制造企业不断摸索创新,走出了各具特色的转型之路。刘学深的公司现已在新三板挂牌上市,成为中国第一个有自主品牌的高端汽车模型公司。

  队伍解散,不放弃梦想

  为国出征三人篮球获金牌

  肖海亮,雅加达亚运会三人篮球冠军成员,东莞草根篮球代表人物之一。

  出生在篮球城市东莞的肖海亮,从小就在教练员父亲的严格要求下接受篮球训练,15岁时他进入职业梯队自由人青年队,可两年后队伍就解散了。

  这并没有让他停下为自己的篮球梦想发起冲击的脚步,他走进了三人篮球领域,打开了另一扇篮球之门,并最终问鼎雅加达亚运会三人篮球冠军。

  做自己的光 · 唱响东莞

  无论何时何地

  我们都至少要成为自己的光

  永不要放弃

  不要忘记做些温暖的事

  让这个容纳我们的城市变得更加美好

  点点星光终会

  汇聚成人间星河

  在东莞,千万人每天都在努力奔跑、勇敢追梦。

  也许彼此不曾谋面相遇,但我们每一个人都紧紧地依偎城市家园,用各自的奋斗和精彩,共同缔造着这座城市友善、包容、实干、勇敢的美好品格。

  每个人都成为一束光,汇聚在一起,就是这座城市的文明之光。

  今天在此

  用这一曲《做自己的光》

  致敬每一位

  为东莞奉献了青春的建设者

  感谢有你们

  来源:东莞发布 文明东莞

  编辑:李秀莹

[ 责编:张悦鑫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电影《731》拍摄历程特展在哈尔滨举行

  • 安徽歙县:土楼晒秋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陈萍、研究员曹湖军、副研究员张炜进团队在氢负离子导体开发及应用方面取得重要进展。
2025-09-18 09:52
工业遗址与科幻主题联动,带来现实与想象交错的奇妙感受;科技手段还原知名IP场景,让游客沉浸到小说里的名场面;利用独特地质地貌,打造“地球上最像火星的地方”……来一场新鲜、有趣的科幻游,成为不少人出游的选择之一。如何做好科幻与文旅深度融合,丰富旅游供给?各地因地制宜进行了探索。
2025-09-18 09:50
记者17日从中国石化新闻办获悉,部署在四川省资阳页岩气田的2口评价井测试产量均超百万立方米,其中资页2-501HF井试获日产气140.7万立方米,刷新我国页岩气测试产量最高纪录。
2025-09-18 09:44
当今中国,科学教育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作为人才培养的根基与路径,科学教育的潜力将变成参与国际竞争、争取国际话语权的实力。
2025-09-18 09:43
日前,由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牵头承担的聚变堆主机关键系统综合研究设施(CRAFT)遥操作系统测试平台通过专家组测试与验收。
2025-09-18 09:40
“科创游”是一种将科技与旅游相结合的新型旅游形式,不仅展示科技企业的生产过程和产品,还注重科技教育的普及和科技创新的体验
2025-09-17 10:23
此次大会将讨论通过“人与生物圈计划”及其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网络杭州战略行动计划,明确未来十年的发展方向、目标和行动方案
2025-09-17 10:21
人造地球卫星、载人飞船、空间站、空间探测器要“上天”进入预定轨道,运载火箭少不了。在“火箭家族”展台,长征一号至五号运载火箭模型笔直而立。
2025-09-17 10:20
在化学生物学研究中,有一种强大的“分子地图绘制技术”——邻近标记技术。在癌症免疫治疗中,免疫细胞需要足够强和足够多的“信号”才能发起攻击,但癌细胞表面的天然信号往往非常稀疏。
2025-09-17 10:18
当前,秋粮陆续进入成熟期。各地抓住最后的窗口期,落实落细各项增产措施,全力以赴抓好秋粮生产,确保秋粮丰产丰收。
2025-09-17 09:32
人工智能的浪潮正在席卷从科技到教育,乃至全社会的各个角落,中国教育界正在积极推动学习和应用人工智能,以便乘势站在时代前列。今年6月,中国工程院院士、华中科技大学校长尤政提出,人工智能和批判性思维结合形成DNA式的“双螺旋结构”,将有力推动创新。
2025-09-16 09:14
15日,在2025年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主论坛上,《人工智能安全治理框架》2.0版正式发布。落实《全球人工智能治理倡议》,《人工智能安全治理框架》1.0版于2024年9月发布,受到国内外广泛关注。
2025-09-16 09:13
光明日报北京9月15日电 记者陈晨从农业农村部获悉,2025畜禽种业发展论坛14日在北京市平谷区举行。论坛发布了第三次全国畜禽遗传资源普查、濒危畜禽遗传资源保护成效、主要畜种分子身份证构建和遗传评估优秀种公畜等重大成果,举办了畜禽种业振兴成果展,26家单位现场推介新技术、新设备、新成果,72家单位进行专场展示。
2025-09-16 09:13
数智技术以及数智互联技术将推进青年间社会化协同与知识共享,可精准连接青年学习者,并形成跨地域的学习社群与项目协作组。总而言之,数智技术能够为青年群体参与终身学习创造良好条件,能够充分激发青年群体参与终身学习的动力,能够更好地帮助青年群体全面发展。
2025-09-16 09:12
作者:王 珩、程松泉,分别系浙江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教授;浙江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博士生  当前,全球教育正经历一场由人工智能技术驱动的深刻变革。唯有坚守育人初心,在伦理框架内审慎推进技术应用,才能让人工智能真正成为引领教育发展的引擎,而非解构教育本质的飓风。
2025-09-16 09:11
在合成生物学和气候变化应对领域有巨大潜力。
2025-09-16 09:11
走进展区,多款新潮文创让人爱不释手;戴上设备,苏轼笔下的诗词世界任人遨游;指尖轻点,三千年前的青铜器“触手可及”……一系列新产品、新服务、新场景在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文旅服务专题亮相,漫步其中,处处感受到科技与创意奔涌、文化和旅游融合的无限活力。
2025-09-15 09:54
在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上,一批品类丰富、兼具趣味与文化内涵的文创精品成为展会现场的“人气王”,引爆观展热潮。
2025-09-15 09:54
最大网络基础设施的建成有助于我国突破关键技术的“卡脖子”困境,形成自主可控的核心技术优势,建立起数字经济产业的第二创新生态。 (作者:戎 珂,系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经济学研究所所长、长聘教授;田晓轩,系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经济学研究所博士研究生)
2025-09-15 09:53
今年暑期,工厂游火爆出圈。参观名额秒空、门票收入可观、社交平台相关笔记有10多万条,工厂游俨然成了文旅界新宠。 工厂游等新型旅游业态,实现了工业与文旅的跨界融合,也为文旅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新增长点。
2025-09-15 09:52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