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庄则平:在新的赶考路上过好紧日子
首页> 地方频道> 地方频道-广东> 要闻 > 正文

庄则平:在新的赶考路上过好紧日子

来源:人民网-广东频道2022-07-25 11:37

  4月29日,中共中央召开政治局会议。会议对当前经济形势作出全面研判:新冠肺炎疫情和乌克兰危机导致风险挑战增多,我国经济发展环境的复杂性、严峻性、不确定性上升,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面临新的挑战。做好经济工作、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至关重要。会议围绕努力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预期目标作出一系列重大部署,强调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

  这是关键时刻的一次关键会议,对于正确认识当前困难挑战,稳定发展预期、提振发展信心意义重大。对于党政机关来说,如何统筹发展和安全,实现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双胜利,关键就是要科学应对财政收支矛盾压力,带头过紧日子。

  在交通运输部、部海事局的正确领导下,广东海事局牢固树立长期过紧日子思想,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重要指示精神不折不扣贯彻落实到各项具体工作中,坚持把过紧日子要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固化于制,通过抓住关键少数和关键环节,把有限资金用在广东海事发展的关键核心领域,用在扎实做好“六稳”“六保”工作上,以政府过紧日子换取老百姓过好日子,不断提升人民群众对海事事业的满意度,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内化于心:提高政治站位,进一步强化厉行节约过紧日子的思想自觉

  广东海事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不断提高政治站位,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从促进广东海事事业高质量发展的角度,深刻理解把握党政机关带头过紧日子的实质要求。

  (一)过紧日子是党中央立足新发展阶段作出的科学决策。当前,党中央号召党政机关坚持过紧日子,契合了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变的内在要求,顺应了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的客观形势,是基于当前严峻的疫情防控形势、纷繁复杂的国际国内局势,高瞻远瞩、审时度势提出的应对举措。必须深刻认识到我国经济运行和财政收支的严峻性,进而更好理解过紧日子不是一时之需,而是长久之计,深刻把握过紧日子是党中央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作出的科学决策。广东海事要实现高质量发展,推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必须正视发展中面临的问题和挑战,立足珠三角和粤东粤西粤北发展基础不一、区域流域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局情,统筹有限资源,着眼服务大局,把中央的要求转化成自身的需求,实现“被动减”向“主动紧”的思想观念根本性转变。

  (二)过紧日子是党政机关践行“两个维护”的政治担当。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必须增强政治意识,善于从政治上看问题,善于把握政治大局,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广东海事局作为中央国家机关,是落实党中央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的第一方阵,必须牢固树立政治机关意识,扛起政治责任,无条件地讲政治、旗帜鲜明地讲政治,切实做到党中央决策部署到哪里,海事部门就贯彻落实到哪里。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的决策部署,真正过起紧日子,是广东海事践行“两个维护”的政治担当,是当好现代化“开路先锋”、确保“十四五”目标顺利完成的重要保障。广东海事局党组多次召开专题会议,要求各单位党组强化主体责任意识,发挥好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的作用,一把手对本单位经济活动负总责,扛起落实过紧日子要求的第一责任。强调领导干部要带头过紧日子,做到身体力行,以上率下,形成“头雁效应”。进一步压实岗位责任,着力构建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责任体系,确保党中央关于过紧日子的决策部署从“最初一公里”到“最后一公里”畅通无阻。

  (三)过紧日子是全党恪守执政为民理念的“初心”之举。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和政府带头过紧日子,目的是为老百姓过好日子,这是我们党的宗旨和性质所决定的。”过上好日子,是老百姓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是党对人民的庄严承诺。海事政府部门过紧日子,就是要在非必要开支上做减法,在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增进民生福祉上做加法,着力发挥海事专业优势,建立公共服务标准,提高海事服务效能,出台契合基层群众和行政相对人意愿的为民便民服务举措,主动聚焦人民群众对水上交通运输安全便捷、生态环保的需求以及对高质量海事服务的期盼,找到人民群众利益的最大公约数,让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交通运输需要。过紧日子,还是坚持群众路线,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作风问题的重要体现。作风建设是永恒课题。党的十八大以来,广东海事局持之以恒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奢靡之风进行全面检视、靶向纠治,坚决制止餐饮浪费,刹住车轮上的铺张、堵住舌尖上的浪费,持之以恒治理隐形变异新表现,永葆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实践证明,不正之风离我们越远,群众就会离我们越近。党政机关带头过紧日子,就是把老百姓对我们的期待转化成我们向老百姓的承诺,实现党政机关过紧日子和老百姓过好日子的同频共振。

  外化于行:坚持保刚性、压硬性、通共性,进一步推进厉行节约过紧日子各项措施落实落细

  近年来,广东海事局积极应对经费紧缺的严峻形势,通过深度挖潜、注重细化分析,抓住过紧日子的关键领域,保刚性、压硬性、通共性,把有限的资金用于海事发展紧要处、人员工资民生处。

  (一)从保刚性着手,牢牢守住安全生产底线。广东海事局牢牢守住水上交通安全的基本盘,加大统筹力度、分清轻重缓急,精打细算,最大限度压减非刚性支出,集中财力保人员、保基本运行、保重点工作,把有限的资金用在刀刃上,有力保障了广东海事高质量发展。2017—2021年,广东海事成功救起遇险人员15,657人次,历年搜救成功率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安全保障了2,050.1万艘次船舶、133.63亿吨货物进出口,实现了全面科学有效履职。

  (二)从压硬性着手,持续推进节约型机关建设。压硬性,就是从严控制一般性支出。广东海事局大力推进节约型机关建设,在行政开支上打好“铁算盘”、当好“铁公鸡”,通过轻车简从、简化接访、精简会议、规范培训,全局“三公”经费、差旅、培训、会议等支出逐年下降,探索形成了厉行节约的“五严控三节约一盘活”的好经验好方法,并在全局复制推广。

  (三)从通共性着手,努力打造节约高效的智慧海事立体监管模式。盘活统筹各类资源,改变拼投入、拼资源、拼消耗的传统管理模式,构建纵向一体、横向集成的智慧监管模式,发挥智慧海事集约发展的作用,向信息化要效率、要效益,坚定不移走好高质量发展之路。进一步完善VTS、AIS、CCTV、VHF等信息系统和执法船艇、海事直升机、无人机等装备设施及其综合应用,研发“海事之眼”等监管系统,大力实施电子巡航、无接触监管,降低燃油消耗,节约执法成本。

  固化于制:强化制度约束和文化引领,进一步完善厉行节约过紧日子的长效机制

  落实过紧日子精神不仅要求常抓不懈,更要坚持长抓不懈,通过制度约束和文化引领协同发力,把紧日子过成常态、过成习惯。

  (一)积极推进深化预算管理制度落地见效。按照中央关于进一步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要求,广东海事局以构建规范透明、标准科学、约束有力的预算管理制度为目标,充分发挥各单位各部门能动性,融合发展、创新机制、明确权责,不断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一是坚持业财融合的协同发展理念。广东海事局坚持将预算管理工作放到海事事业发展中去布局、去谋划,以数字化技术为支撑,推进通航安全保障、船舶巡航等业务信息共享,加强对业务数据的提取利用,推动预算管理与海事中心工作深度融合。二是建立花钱问效的绩效评价机制。广东海事局将绩效管理实质性嵌入预算管理全流程,通过做优绩效指标、做实绩效监控、做好结果运用,将成本类指标与紧日子要求深度结合,将满意度指标与好日子深度挂钩。三是建立公开透明的预算公开制度。广东海事局逐步扩大预算公开力度,对贯彻落实过紧日子要求压减支出情况作出说明,晒出一本公众“找得到、看得懂、能监督”的账本。通过人民群众对政府工作的监督问效促进各单位财政资金使用提质增效。

  (二)大力弘扬中华民族勤俭节约的优秀传统文化。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坚持勤俭办一切事业,坚决反对讲排场比阔气,要大力宣传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思想观念,努力使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在全社会蔚然成风。广东海事局以创建绿色机关为契机,坚持用之有节,通过机关大讲堂、文化长廊、新媒体等号召全体干部职工把节约意识贯彻落实到每一细节。在日常办公中推行无纸化、在交通用车上倡导低碳出行、在餐饮食堂里开展光盘行动、水龙头不流“滴答水”、楼道口不开“长明灯”。通过不断地潜默移化,让节约文化融入到血液之中,使之成为一种行为习惯。

  “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中国共产党百年辉煌历程证明,厉行节约、艰苦奋斗是我们党应对和化解困境的成功经验,是党的优良传统和中华民族的传家宝。在新的赶考路上,我们要坚决响应党中央号召,一以贯之,接续奋斗,逐渐把过紧日子变成一种政治自觉、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把有限的财政资金用在刀刃上、花在紧要处,推动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

  (作者为广东海事局党组书记、局长)

[ 责编:张悦鑫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习近平出席第十九届亚运会开幕式

  • 邹佳琪/邱秀萍夺得杭州亚运会首金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9月20日,2023世界制造业大会在安徽省合肥市启幕。大会以“智造世界·创造美好”为主题,包括人工智能、机器人、元宇宙等在内的众多前沿产品让参展者感受“智”造魅力。
2023-09-22 10:43
首创“1+6”一体化数字办赛服务平台、首条5G-Advanced万兆网络走进现实、境外“电子钱包”首次在境内“无缝对接”……即将开幕的杭州第19届亚运会,是史上首届提出智能办赛理念的亚运会,“智能亚运”成为中国尖端数字技术发展的展示窗口。
2023-09-22 10:42
为让更多好项目走出“深巷”,参展高校与各行业企业融合联动,打通基础研究、应用开发、成果转化和产业化链条,为专利成果转化按下加速键。
2023-09-22 10:42
今年峰会主题为“建设包容、普惠、有韧性的数字世界——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将围绕全球发展倡议、数字化绿色化协同转型、人工智能、算力网络、网络安全、数据治理、数字减贫、未成年人网络保护等议题举办20场分论坛。
2023-09-22 03:40
“天宫课堂”是一扇连接地球与太空的奇妙之门。这是中国航天员首次在梦天实验舱内进行授课。记者专程来到位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地面课堂,在这里与同学们一起跟随航天员穿越波澜壮阔的星空,展开一场关于宇宙的美妙旅程。
2023-09-22 03:50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强9月21日在北京市调研专精特新企业发展情况。他强调,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进一步坚定信心、保持定力,支持广大专精特新企业聚力科技创新、深耕细分领域,为推进科技自立自强、稳定产业链供应链发挥更大作用。
2023-09-22 03:30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将推进新型工业化作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关键支撑。做强做优做大实体经济,加快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为骨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2023-09-22 03:30
报告围绕7个可持续发展目标,提供了全球与中国尺度的数据产品32套,弥补了指标监测的数据空缺,提升了指标监测与评估的空间精细度,揭示中国和全球环境变化新动态。
2023-09-22 03:30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职业能力建设司副司长王晓君认为,本届大赛为广大技能人才提供了展示精湛技能的舞台,搭建了相互切磋技艺的平台。
2023-09-21 10:37
本届工博会高校展区共815项参展项目,集中展示了高校创新科技成果,体现了高校在服务国家战略及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担当作为。
2023-09-22 03:50
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20日在安徽合肥发布了2023中国企业500强榜单。其中申报发明专利74.34万件,比上年“500强”增长了10.48%,发明专利数量连续5年持续增长,占专利数比重为39.43%。
2023-09-21 10:36
研究人员发现了一种模式,在该模式下,钻石会像火山岩浆一样从地球深处喷涌而出。这种美丽而奇异的现象吸引了诸多学者的目光。研究人员调查发现,这些钻石形成于地壳深处约145公里处,以每小时18—132公里的速度喷发到地表。
2023-09-21 10:34
瑞士素有冰雪王国之称,畅享冰雪运动成为全球游客选择前往当地度假的重要原因之一。 适宜的自然环境促使冰雪运动成为瑞士的国民运动,几乎每个瑞士人都会滑雪。
2023-09-21 10:30
2017年正式通车的蒙内铁路穿越内罗毕国家公园、察沃国家公园等野生动植物保护区。 因此,未来应以落深落实《关于推进共建“一带一路”绿色发展的意见》为抓手,高质量持续推进绿色“一带一路”建设。
2023-09-21 10:30
金秋时节,之江大地热情涌动。浓郁的亚运氛围中,“大道之行——‘八八战略’实施20周年大型主题展览”9月8日起隆重举办。
2023-09-21 10:29
日前,《自然》杂志刊发了一篇揭示电荷储存聚集反应新机制的论文,这项研究或将以全新角度推动锂硫电池发展
2023-09-21 10:27
SKA中频天线的伺服控制系统需要满足高电磁屏蔽指标,才能实现高灵敏度观测。 SKA中频天线的背架是空间网架结构,采用螺栓球与拉杆螺连的方式安装。
2023-09-21 10:26
光明网《创新改变中国》栏目走进位于山东青岛的海信创新研发中心,探索我国激光显示领域的“软实力”和“硬科技”,感受显示领域的“未来之光”。
2023-09-20 15:00
冷湖镇,位于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茫崖市。秋夜,茫茫戈壁,人迹罕至。仰望,星空璀璨,银河迢迢,仿佛沿着这条颠簸不平的土路,就能走进银河、踏入群星。
2023-09-20 04:45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