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端午可以出省游吗?广东文旅厅最新提醒
首页> 地方频道> 地方频道-广东 > 正文

端午可以出省游吗?广东文旅厅最新提醒

来源:广州交通电台2022-05-31 08:26

  再过几天就是端午假期啦

  屏幕前的你

  是不是已经按捺不住

  激动的心情

  据国务院此前发布的

  《关于2022年部分节假日安排的通知》

  6月3日至6月5日

  放假不调休,共3天

  端午假期之后

  今年假期余额还有10天

  相信大家都想知道

  端午可以出去旅游吗?

  高速高峰期是什么时候?

  这份端午出行攻略请收好!

  端午可以出省游吗?

  近日,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发布《2022年端午假期出游安全提示》,内容如下:

  2022年端午假期将至。当前国内疫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复杂,传播风险仍然存在,加上广东已进入“龙舟水”集中降雨期,强对流、雷雨、大风等极端天气愈加频发,容易引发道路交通、山洪、坍塌、泥石流等事故灾害,出游风险增大。为保障游客安全,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温馨提醒,端午假期出游疫情防控莫放松,旅游安全记心中。

  一是加强风险研判。出发前,应了解始发地和目的地防控政策、天气变化等信息,密切关注卫健、交通、文旅、应急、气象等部门发布的出行提示,加强风险研判,合理规划线路,不要前往中高风险地区及边境口岸城市旅行。提前预订好酒店、景区门票,尽量选择非热门旅游目的地。参团时应选择具有资质的旅行社,签订规范的旅游合同,主动购买意外险;理性消费,自觉抵制“不合理低价游”等虚假宣传,谨慎购买在线旅游产品,拒绝乘坐非法营运车辆。

  二是严守防控要求。自觉遵守始发地和目的地疫情防控管理规定,按照“限量、预约、错峰”要求,严格执行“扫场所码、行程码核验、测温、戴口罩、一米线”等防控措施。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或进入景区、文化场馆、餐饮、酒店、商超等人流密集场所时,要与他人保持安全距离,避免扎堆。减少长途旅游活动,非必要不远行;倡导开展省内游、近郊游、城市周边游等短线旅游活动。

  三是增强安全意识。自驾旅行时,要严格遵守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安全行车、文明驾驶,不得酒驾、疲劳驾驶;乘坐旅游包车时,不得携带易燃、易爆等危禁物品登车,全程系好安全带。参与潜水、龙舟、游船、漂流、蹦极、大型机动游戏等项目时,要听从现场工作人员提醒,结合自身健康状况,量力而行。强降雨期间,容易引发山洪、落石、滑坡、泥石流等次生灾害,如遇恶劣天气,要避免到山边、海边、水边等危险区域游玩。自觉遵守当地政府及有关部门发布的公告、禁令、警示,不得违规进入未开发、未对公众开放的保护区、水库、峡谷、无人岛、海滩、网红景点等不明区域开展游览、探险、戏水、露营等活动。

  四是安全文明旅游。遵守公共秩序和社会公德,爱护生态环境和文物古迹;减少一次性物品使用,树立文明、健康、绿色旅游新风尚。拒绝食用野生动物,倡导“光盘行动”。如遇突发险情,要沉着冷静,及时进行自救、互救,尽快撤离危险区域,同时调整线路和行程,必要时报警求助。

  如遇旅游服务质量纠纷,可拨打政府服务热线12345,依法理性维护正当权益。

  全省高速公路高峰期预测

  记者从广东交警处获悉,2022年端午假期,广东全省高速公路预计在6月2日15时迎去程高峰。端午假期主要以省内中短途探亲旅游出行为主,往返旅游景区、城市郊区、农村生态旅游区和网红新潮景点等地区之间的道路车流将较为集中。

  全省高速公路去程高峰预计出现在6月2日15时至24时、3日9时至12时,返程高峰为6月5日15时至19时。届时进出城道路、通往郊区景区的主要高速公路容易出现拥堵缓行。

  端午高速不免费

  根据国家颁发的《重大节假日免收小型客车通行费实施方案》安排,在春节、清明节、劳动节和国庆节四个国家法定节假日,7座及以下小型客车享受高速免费通行政策。所以, 端午节高速公路不享受免费通行政策,车辆通行正常收费。

  端午假期大家都有计划了吗?

  小编温馨提醒:

  无论出游还是宅家

  都要注意安全

  做好个人防护措施哦

  综合: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中国广州发布

[ 责编:王宏泽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倒计时2天!人工智能安全治理分论坛即将举行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走进展区,多款新潮文创让人爱不释手;戴上设备,苏轼笔下的诗词世界任人遨游;指尖轻点,三千年前的青铜器“触手可及”……一系列新产品、新服务、新场景在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文旅服务专题亮相,漫步其中,处处感受到科技与创意奔涌、文化和旅游融合的无限活力。
2025-09-15 09:54
在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上,一批品类丰富、兼具趣味与文化内涵的文创精品成为展会现场的“人气王”,引爆观展热潮。
2025-09-15 09:54
最大网络基础设施的建成有助于我国突破关键技术的“卡脖子”困境,形成自主可控的核心技术优势,建立起数字经济产业的第二创新生态。 (作者:戎 珂,系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经济学研究所所长、长聘教授;田晓轩,系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经济学研究所博士研究生)
2025-09-15 09:53
今年暑期,工厂游火爆出圈。参观名额秒空、门票收入可观、社交平台相关笔记有10多万条,工厂游俨然成了文旅界新宠。 工厂游等新型旅游业态,实现了工业与文旅的跨界融合,也为文旅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新增长点。
2025-09-15 09:52
深夜,河南焦作多氟多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的实验室依旧灯火通明,总工程师闫春生还在带着团队忙碌。 2006年,多氟多打响了由传统氟化工向精细氟化工、新能源材料转型的战役,闫春生临危受命加入六氟磷酸锂研发团队。
2025-09-15 09:51
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9月10日至9月14日在北京举办,众多科技产品亮相展区,吸引观众驻足参观。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9月10日至9月14日在北京举办,众多科技产品亮相展区,吸引观众驻足参观。
2025-09-12 10:08
汽车排放被认为是气候变化的“元凶”之一,但学术界一直缺乏对城市道路碳排放进行精准刻画的工具。”借助全景AI模型,可实现二氧化碳排放源的精准提取,模型的平均精度超过93%、平均误差低于1.3ppm(ppm为百万分比浓度)。
2025-09-12 10:01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把握人工智能发展趋势和规律,加紧制定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政策制度、应用规范、伦理准则,构建技术监测、风险预警、应急响应体系,确保人工智能安全、可靠、可控。人工智能系统的可靠性不能停留在统计意义上的“高概率正确”,而应追求在复杂、开放、动态环境下的“高置信可靠”。
2025-09-12 10:01
10日,2025世界顶尖科学家协会奖(以下简称“顶科协奖”)获奖者名单在上海公布。顶科协奖是2021年在上海发起创设、由红杉中国独家提供永久资金支持的面向全球科学家评选的科学大奖。
2025-09-12 09:59
全球规模最大恐龙蛋化石群——湖北十堰青龙山恐龙蛋化石群的埋藏时代,首次被科学家认定为距今约8600万年。专家考证,这是迄今全球分布最集中、规模最大、埋藏最好、原地出露最多、原址保存最好的恐龙蛋化石群。
2025-09-12 09:58
9月10日上午,在马来西亚吉隆坡召开的国际灌排委员会第七十六届国际执行理事会会议上,2025年(第十二批)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正式公布,我国申报的云南元阳哈尼梯田、江苏句容赤山湖灌溉工程、四川彭州湔江堰、北京门头沟永定河古渠灌溉工程全部成功入选。
2025-09-11 10:18
“十四五”以来,我们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全力当好自然资源“大管家”和美丽中国“守护者”,全面完成了“十四五”规划的目标任务,有效支撑了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
2025-09-11 09:57
未来,城市的画卷上,AI、物联网与大数据等现代科技将继续深化推广,但唯有始终以人的尺度丈量技术,以人文的关怀驾驭创新,方能使城市永葆文气的深度、人气的热度与烟火气的温度,让每座城市都在科技的守护中,找到生生不息的发展动能。
2025-09-11 09:52
北京大学的科研团队与合作者联合开发出一种全新的“高维超分辨成像”技术,成功实现了对活细胞内15种细胞器的同时成像与精准识别,为细胞生物学研究打开了一扇全新的大门。
2025-09-11 09:43
要为“年纪尚小”的新职业破解“成长的烦恼”,不仅要完善新职业的职业标准和评价规范,还要有能跟上步伐的教育培训和职业培训,为新职业从业者提供支持政策,提升社会保障水平,以更好的保障制度、更强的身份认同感、更完善的培养体系为新职业就业者提供更广阔、更精彩的发展舞台,让他们在与时代“同频共振”的岗位上实现人生价值,也为创新创造的活力涌动持续贡献力量。
2025-09-11 09:39
宋美珍是中国农科院西部农业研究中心的棉花研究专家。2012年起,她和团队将目光瞄准新疆的棉花种植,成为当地棉花研究的一支重要技术力量。
2025-09-10 10:09
“十四五”以来,我国制造业增加值每年均超过30万亿元,总体规模稳居全球制造业首位。这份沉甸甸的成绩单,印证着推动新型工业化取得的新进展新成效。
2025-09-10 09:47
9月9日,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开幕前夕,记者跟随首钢媒体探营团,走进北京首钢园,提前探访服贸会的精彩内容。
2025-09-10 09:40
9日10时,我国在文昌航天发射场使用长征七号改运载火箭,成功将遥感四十五号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2025-09-10 09:39
光明日报北京9月9日电 记者李春剑从市场监管总局了解到,自2021年全国机器人标委会成立以来,我国已发布机器人领域国家标准126项,另有41项正在研制。近日,世界机器人大会和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火爆“出圈”,相关产业发展引起各方热议。
2025-09-10 09:36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