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广东新增本土“25+10”!广州东莞湛江最新通告
首页> 地方频道> 地方频道-广东 > 正文

广东新增本土“25+10”!广州东莞湛江最新通告

来源:广东广播电视台2022-04-19 09:34

  4月17日0-24时

  广东新增本土确诊病例25例

  (其中5例为无症状感染者转确诊)

  广州报告23例

  深圳报告2例

  新增本土无症状感染者10例

  广州报告6例

  深圳报告2例

  佛山报告1例

  韶关报告1例

  广州

  广州交通:

  今起,这些公交、地铁恢复正常运营

  据“广州交通”17日消息,根据海珠区南洲街疫情防控情况,自2022年4月18日运营时间起,恢复以下公共交通:

  一是地铁方面:恢复地铁二号线南洲站,三号线大塘、沥滘站,广佛线南洲、沥滘站正常运营服务。(另根据白云区防范区疫情情况,4月18日起同步恢复地铁二号线白云文化广场、白云公园、飞翔公园正常运营服务)

  二是公交方面:恢复南洲街防控区域范围内89个公交站点(公交总站9个,中途站点80个),途经公交线路恢复停靠上述站点,管控区内的公共汽车后滘大街总站、后滘西大街站(双向)、森语大街路口站(双向)等5个站点继续保持飞站措施。

  广州白云:

  调整封控区、管控区和部分管控区、防范区

  今日凌晨,广州市白云区发布关于调整封控区、管控区和调整部分管控区、防范区的通告,详情如下(滑动查看↓)

  广州市白云区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

  关于调整封控区、管控区的通告

  (第13号)

  根据疫情防控形势,按照分类分批的原则,经综合研判,现就白云湖街封控区、管控区调整相关事宜通告如下:

  一、白云湖街环滘社区渡头直街9号,渡头直街9号之一,渡头直街9号之二,渡头直街11号,渡头直街13号,渡头直街13号之一,渡头直街13号之二,渡头直街13号之三,渡头直街2、4、6、8号,渡头巷1号,南胜里2号区域调整为封控区。

  二、白云湖街环滘社区东至石夏路,西至京广铁路,南至石岗西基街,北至白云湖公园、石井河、夏茅涌区域调整为管控区。管控区分六个管控单元独立落实管控措施(单元划分见附图)。

  三、以上区域管控措施继续沿用《广州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通告(第32号)》执行,接下来将根据疫情发展形势对管控区进行动态调整。

  本通告自4月17日起施行。

  【封控、管控区调整地图】

广东新增本土“25+10”!广州东莞湛江最新通告

广东新增本土“25+10”!广州东莞湛江最新通告

  (备注:红色线标注范围为封控区域;蓝色线标注范围为管控区域;黑色线标注范围为网格化管理片区。)

  广州市白云区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

  关于调整部分管控区、防范区的通告

  (第14号)

  根据疫情防控形势,按照分类分批的原则,经综合研判,现就白云区部分管控区、防范区调整相关事宜通告如下:

  云霄路—齐心路—云城西路—机场路—飞鹅西路—政民路—飞鹅新村社区—桂花路—解放北路—三元里大道—广园西路—机场路—云霄路(含云霄路163号)区域解除管控,调整为防范区。

  以上区域管理措施继续沿用《广州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通告(第32号)》执行,接下来将根据疫情发展形势对管控区域进行动态调整。

  本通告自4月17日起施行。

广东新增本土“25+10”!广州东莞湛江最新通告

  (备注:黄色所示区域解除管控,调整为防范区。)

  广州增城:

  密闭半密闭场所继续停业

  部分区域恢复堂食

  17日,广州市增城区发布于继续做好各类重点场所疫情防控措施的通告,调整部分管控措施。全文如下(滑动查看↓)

  为保障广大市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根据我区疫情防控实际,现就继续做好我区各类重点场所疫情防控措施有关事项通告如下:

  一、全区网吧、娱乐场所(KTV、卡拉OK、歌舞厅、游艺厅等)、电影院、室内体育场馆(健身房、室内游泳池、桌球厅等)、酒吧、剧院、棋牌室、麻将馆、密室逃脱、足浴店、美容按摩院、洗浴中心、室内景点、博物馆等密闭半密闭场所,自2022年4月18日—24日继续暂停营业7天。

  二、新塘镇全域社会餐饮服务单位继续暂停堂食至“封控区、管控区、防范区”解封之日(解封时间另行通告);其中:封控区、管控区暂停餐饮营业,其他区域可提供到店自取、网络或电话外卖订餐服务,并加强食品外卖配送安全管理。

  三、其他镇街社会餐饮服务单位自2022年4月18日起恢复堂食。全区所有社会餐饮服务单位(含饮品店、小吃店、早餐店等)要严格落实测温、扫码、亮码、戴口罩以及查验健康码和行程码等疫情防控措施。

  以上措施自本通告印发之日起生效。请广大市民群众进一步提高防范意识,不造谣、不信谣、不传谣,持续做好个人日常防护。如有发热等不适症状,在做好个人防护的情况下,避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红黄码人员不得搭乘公共交通工具),及时就近到医疗机构发热门诊就诊。所有外地来(返)增人员特别是由疫情发生地来(返)增人员,必须主动向所在村居、社区、企业或相关部门报备,并主动落实各项防控措施。

  广州南沙:

  密闭半密闭场所继续停业

  17日,广州市南沙区发布关于继续做好各类重点场所疫情防控措施的通告,重点场所暂停营业延至24日。全文如下:

  根据当前疫情防控形势,为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减少因人员聚集带来的疫情传播风险,经研究,决定对我区重点场所继续采取临时管控措施:

  全区网吧、娱乐场所(KTV、卡拉OK、歌舞厅、游艺厅等)、电影院、室内体育场馆(健身房、室内游泳池、桌球厅等)、酒吧、剧院、图书馆、棋牌室、麻将馆、密室逃脱、博物馆、足浴店、采耳店、按摩院、洗浴中心、室内景点等密闭半密闭场所4月18日-24日继续暂停营业。

  以上管控措施将根据疫情防控需要进行动态调整。请广大居民朋友进一步提高防范意识,持续做好个人日常防护,科学佩戴口罩,勤洗手,常通风,保持社交距离,配合落实相关防疫措施。

  深圳

  在外省来深人员排查中发现4例新增病例

  4月17日0-24时,深圳新增4例病例,均在外省来深人员排查中发现;其中,2例诊断为新冠肺炎确诊病例,2例诊断为新冠病毒无症状感染者。情况如下:

  病例1:男,21岁,在外省来深人员排查中发现。

  病例2:男,38岁,在外省来深人员排查中发现。

  病例3:男,40岁,在外省来深人员排查中发现。

  病例4:男,32岁,在外省来深人员排查中发现。

  上述病例为赴外省援建方舱医院返深人员,抵深即纳入闭环管理,现已转送至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应急院区隔离治疗,情况稳定。目前,正在有序开展流调溯源、隔离管控、核酸检测、医疗救治等处置工作。

  东莞

  “持48小时核酸阴性证明离莞”

  管控措施取消

  4月17日,东莞市发布通告,取消“持48小时核酸阴性证明离莞”管控措施,市民群众凭健康码“绿码”出行。通告原文(滑动查看↓)

  东莞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

  指挥部办公室通告

  (第59号)

  根据目前我市的疫情防控形势,为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现就调整有关疫情防控措施通告如下。

  一、取消“持48小时核酸阴性证明离莞”管控措施,市民群众凭健康码“绿码”出行,非必要不前往中、高风险地区所在市。出行前,请查询目的地疫情防控政策,以免给出行带来不必要的麻烦,返莞后需严格落实相关健康管理措施。

  二、学生托管机构、线下教育培训机构在严格落实消毒、测温、扫场所码、戴口罩等疫情防控要求的前提下有序开放。

  三、继续做好公共场所防控。公共场所严格落实测温、扫场所码、限流等防控措施,提醒进入的市民群众正确佩戴口罩。密闭经营场所的防控措施继续按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办58号通告执行。

  四、继续做好个人健康管理。市民群众要自觉遵守防疫规定,自觉养成防疫习惯,少扎堆、少聚集,坚持勤洗手、常清洁、用公筷等良好卫生习惯;做好自我健康监测,如出现发热、干咳、乏力、咽痛、嗅觉减退等不适症状,立即前往就近发热门诊就诊,就医途中全程佩戴口罩,避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本通告自发布之日起施行,后续将根据疫情防控形势动态调整。

  湛江

  今早9点起,湛江雷州市

  解除“三区”管理

  有序恢复社会生产生活秩序

  据“湛江发布”,4月18日9时起,雷州解除全市范围内封控区、管控区、防范区。详情如下(滑动查看↓)

  一、2022年4月18日9时起,解除全市范围内封控区、管控区、防范区。

  二、2022年4月18日9时起,解除龙门、白沙、英利、南兴等镇相关道路的临时交通管制。

  三、2022年4月18日9时起,规范有序开放全市各类公共场所。

  (一)龙门镇辖区内公交车、出租车、客运班线等各类公共交通工具恢复营运,社会餐饮服务单位恢复堂食。

  (二)全市因疫情防控需要停课的学校恢复线下教学,校园疫情防控转为常态化疫情防控管理。

  (三)全市各类公共服务场所和各类公共娱乐场所、文化场所、体育场馆、旅游景区等有序开放,并要严格落实公共场所相关防控措施。

  解封不解防!全市上下要持续落实落细常态化疫情防控各项措施,继续强化疫情防范意识。各单位(场所)要继续严格履行疫情防控主体责任,严格落实测温、扫码(场所码)、验码(健康码和行程码)、登记、戴口罩、一米线以及通风消毒等疫情防控措施,防控措施执行不到位造成疫情传播的,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同时,请符合条件但未完成全程接种新冠疫苗的市民朋友尽快完成全程接种,尤其是60岁以上老年朋友请尽快接种新冠疫苗,加快筑牢全民免疫屏障。

  特此通告。

  综合 | 南方日报、健康广东、深圳卫健委、南方+客户端、广州白云发布、湛江发布

[ 责编:王宏泽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小互的乌镇漫步:一场古镇与数字的对话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遥远恒星大气爆发活动的起源区域有哪些特征,人类至今知之甚少。但科学家们正在通过分析太阳爆发活动,探究恒星大气爆发活动的奥秘。
2025-11-06 10:35
这几年,子午工程已经有不少应用场景。例如在航天员出舱时,提前进行空间天气预报,避免在太阳风暴来临、空间有高能粒子时出舱,保护航天员健康安全。
2025-11-06 10:34
智能穿戴设备产品形态从手环、手表延伸至耳机、眼镜、戒指等形式,新供给创造新需求,改变了消费者生活方式,推动着健康管理、时尚消费与技术创新的深度融合。
2025-11-06 10:32
电动车充电慢、冬天“趴窝”、安全隐患大……这些困扰电动出行的难题,迎来了突破性解决方案。
2025-11-06 10:19
目前,我国约70%的待发现油气资源蕴藏在深层超深层、复杂构造及非常规等新领域。如何找到这些宝贵的油气资源,精准绘制“藏宝图”?
2025-11-06 10:17
天问一号环绕器利用高分辨率相机于近日成功观测到星际天体——阿特拉斯(3I/ATLAS)。其间,天问一号环绕器距离目标天体约3000万千米,是目前观测该天体距离最近的探测器之一。
2025-11-06 09:56
为确保航天员生命健康安全和任务圆满成功,经研究决定,原计划11月5日实施的神舟二十号返回任务将推迟进行。
2025-11-05 10:59
4日,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应急管理部、国家消防救援局在京举行2025年全国消防宣传月活动启动仪式。
2025-11-05 04:20
当前,人工智能作为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战略性技术,深刻改变人类生产生活方式。
2025-11-05 03:50
近日,搭载神舟二十一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二十一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2025-11-05 04:20
科技论文是衡量科技创新水平的重要指标。
2025-11-05 04:20
近年来,中国审定推出了一批高产稳产、绿色节水、优质专用小麦新品种。2021年,这一情况出现了转变:“圣泽901”“广明2号”“沃德188”等3个国产白羽肉鸡品种通过审定,中国白羽肉鸡育种攻关实现从0到1的实质性突破。
2025-11-04 09:06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提出,“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引领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建设美丽中国”。
2025-11-04 04:25
人工智能的出现源于人类对提升生产效率与改善生活品质的持续追求,这一根本动因要求其发展必须始终以服务人类、增进福祉为核心。
2025-11-04 04:25
如何在新学期开展针对性训练,做好运动前准备和运动后体能恢复,已成为受到广泛重视的问题。
2025-11-04 04:25
我所在的他山中学,是贵州黔北山区的一所普通县中,有着4000多名师生。作为校长,我常常在思考:在现有条件下,如何为学生开辟更广阔的成长路径?在日复一日的探索中,
2025-11-04 04:25
11月3日11时47分,我国在文昌航天发射场使用长征七号改运载火箭,成功将遥感四十六号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2025-11-04 04:35
鸟类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评估区域生态环境质量的关键指示物种,保护鸟类是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关键环节。我国是世界上鸟类资源最为丰富的国家之一,
2025-11-03 05:05
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2025年7月,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指出,“要深刻把握我国城市发展所处历史方位”,“认真践行人民城市理念”,“以建设创新、宜居、美丽、韧性、文明、
2025-11-03 05:05
“从南极到北极,从草原到荒漠,到处都有昆虫的踪迹……”第三十二届中国杨凌农业高新科技成果博览会期间,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博览园昆虫博物馆内,参会观众被讲解员李姗姗的讲述深深吸引。
2025-11-03 05:05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