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那部24小时待命的手机,再也无人接听了
首页> 地方频道> 地方频道-广东> 要闻 > 正文

那部24小时待命的手机,再也无人接听了

来源:光明日报客户端2022-01-13 11:27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2021年12月底,广东省珠海市第九次党代会召开,作为本次大会党代表的梁艳影缺席了。

  “这是她第一次缺席重要大会。”珠海横琴荷塘社区的居民们知道,荷塘月色,再无影姐。这位“拼命三娘”永远都是手机24小时待命,这一次因为病情恶化、抢救无效而不幸逝世,永远离开了自己热爱的工作,也离开了她爱的和爱她的横琴,去世时年仅46岁。

  梁艳影是中共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社区工作委员会委员,荷塘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人们都说她是“嫁给横琴的女人”。从20多年前因为爱情嫁到这里,到2006年成为社区基层工作者,她见证并参与了横琴从“蕉林绿野”到“自贸新城”再到“深度合作区”的蝶变,成为当地琴澳居民亲切的“影姐”,最可信赖的“梁书记”。

  “妈妈是真心喜欢帮助人,常常跟我说多做点事不会吃亏的。”梁艳影的大女儿谢敏禧今年21岁,现在接过妈妈的接力棒,成为荷塘社区一名普通的网格员,在母亲用脚丈量过的每一寸土地上,延续着她对横琴的爱恋、为民服务的初心。

  2000年前后,20多岁的梁艳影,与相恋多年的“横琴郎”结婚,还被娘家一位邻居阿姨笑她笨。因为她出生并成长于珠海湾仔,那是珠海早期发展起来的水产“重镇”,最后嫁到“到处都是荒草和鱼塘”的横琴,在很多人看来算是“下嫁”。

  “当时的横琴确实荒凉得可怜。”多年以后,梁艳影跟人回忆起来如是说,自己曾在1994年高中毕业游时来过这一趟,她与同学从湾仔搭乘铁甲船,历经一个多小时的颠簸,在横琴码头上岸。这个小岛只有为数不多的几条土路,村与村之间要“翻山越岭”,去哪里都要搭船……

  但她偏偏跟这个小岛结上了不解之缘,几年之后为了爱情,决然嫁到了这里,并从此见证了这座小岛一步一个脚印的发展奇迹。

  要想富,修桥修路。1999年,横跨磨刀门水道的横琴大桥建成通车,拉近了横琴与珠海市区的距离;同一年,横琴口岸开通,结合莲花大桥使横琴与澳门实现陆路相连,横琴的发展也按下加速键。

  梁艳影小两口新婚之时,一度为了生计在外工作,每次回横琴都颇费周折。2006年,因为要照顾独居的婆婆,梁艳影一家搬回了横琴居住,她也在那一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并成为一名基层工作者。

  2009年横琴迎来了历史性的机遇。1月中央政府决定同意开发横琴岛。同年12月,横琴新区挂牌成立,开发横琴纳入国家战略。这个与澳门隔水相望的海岛,迎来了令人瞩目的蝶变。

  “新区挂牌后,整个横琴的变化,已不能单纯用‘发展’来形容,而是‘腾飞’。” 梁艳影对横琴的发展用一个月一个样来形容,“像横琴口岸片区、横琴大道等地的基础设施建设,就像是雨后春笋般‘长’了出来。”

  在全国率先发放“商事主体电子证照卡”,推出澳门单牌车入出横琴政策……横琴作为特区中的特区,推出一波又一波福利和政策,强势推动了这片土地的快速发展。

  当地群众对这翻天覆地的变化感受最真切。梁艳影服务的荷塘社区,也是横琴新区管委会所在地,周边的商业快速发展,几乎家家户户都有小洋楼、小汽车,当地开设了民宿一条街,接纳附近珠海长隆水上世界的游客。横琴环境宜居宜业,不仅越来越多的本地人回来发展,还吸引了一大批创业者寻机而来。

  几年前,梁艳影的妈妈又遇到了当时“笑”她女儿“傻”的那位阿姨,这次阿姨竖起了大拇指,“你女儿真有眼光,挑了横琴来嫁。”

  梁艳影说,自己最初选择横琴不是因为眼光,而是因为爱情。

  她生前就说过:“当时我是真心喜欢我的爱人,横琴的腾飞是这段爱情给我的意外惊喜。”一个荒岛,有着成千上万爱它的人付出和投入,才有了后来的奇迹。梁艳影也是其中爱得最深的人之一。

  从2006年到社区基层工作以来,梁艳影从来不过“朝九晚五”的生活,而是早出晚归、走村入户,帮助居民解决问题,大家都习惯了她那把沙哑的嗓音,见人就用粤语问上一句“早晨啊”“吃了没”。她发动全镇为陷入困境的外来居民小郑筹款,在台风来临时冲在一线抢险救灾,后来成为了横琴第一位女性社区书记,特别关注日常基层工作的改革创新,主动围绕居民需求,激发群众参与基层治理的积极性。

  “荷塘社区结合各个自然村自身的文化特色,打造了‘荷你在一起’社区品牌活动。”梁艳影知道三塘村有许多群众过去曾是渔民,社区在该村开展了以疍家文化为主题的系列活动,以特色文化增加群众间的凝聚力,让他们更加热衷参与公共事务之中。

  自开发之初,横琴就被赋予丰富“一国两制”实践的使命,随着十多年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澳门同胞选择到横琴工作和生活。80后梁志辉就是其中一个,他2019年初来时对内地的医保、社保等涉及澳门居民的政策不是很了解,去荷塘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咨询,别人叫他找“梁书记”。

  “书记应该是个好大的官吧。”出乎意料的是,梁志辉见到的梁艳影是个皮肤黝黑、热情和蔼的大姐,亲切地协助他了解政策、解决问题、办理手续。后来遇上防疫的非常时期,“梁书记”一个电话问到他,他就发动澳门居民一起去做核酸:“社区书记的动员力和行动力,给我们留下很深刻的印象,配合他们的工作让我感到很应该、很值得信赖。”

  近年来,在梁艳影的积极推动下,澳门街坊总会进驻荷塘社区,让横琴的澳门居民及本地居民享受了琴澳融合多元化服务。

  2021年9月17日上午,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管理机构正式揭牌。这意味着横琴与澳门协同发展有了更大的想象空间,两地的人员往来更为密切。

  荷塘社区常住人口约有1000人左右每天往返横琴和澳门,梁艳影总是和大家说,咱们都是一家人,荷塘社区党委和澳门街坊总会一道在荷塘社区开展丰富多彩的社区活动,帮助澳门居民及时掌握两地生活就业资讯,助力澳门居民扎根横琴、走进湾区。

  梁艳影等基层干部,以对横琴之恋,促进了琴澳相牵。

  在梁艳影的推动下,社区以提升党组织“四力”为目标定向发力,把荷塘社区党委建设成为坚强的战斗堡垒。居民大事小事找书记,“大家”“小家”都要兼顾,她还曾任珠海市党代表、珠海市人大代表、荷塘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社区妇联主席等职务,于是养成了24小时手机待机的习惯,人称“拼命三娘”。

  大女儿谢敏禧在读书的时候,就常常跟妈妈一起去工作。梁艳影骑着一辆电动车,载着女儿走街串巷,哪里有困难就到哪里去,还带着她去做志愿活动。她说妈妈的微信朋友圈签名是“一个小女人只想简单的日子”,可她做的事情一点都不简单。

那部24小时待命的手机,再也无人接听了

  2020年新冠疫情发生以来,梁艳影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秉承“疫情我在岗,工作不打烊”的坚定信念,连续36天坚守在疫情防控一线,走村入户、巡查哨卡、运送物资、转运病例,亲力亲为。难得回一次家,她叫大女儿一起熬制姜汤,全家上阵,顶着寒风把温暖逐个送达社区各哨卡值夜班人员手里,叮嘱每个在一线值守的工作人员保重身体,自己身体不适却仍然坚持。

  谢敏禧也慢慢地从一次次帮助别人的过程中获得了快乐,体会到帮助别人时自己会有一种发自内心的成就感、所有的付出都值得。

  直至2020年初,医院出具了早期乳腺癌诊断书,梁艳影才入院接受治疗。入院期间,前后经历两次手术。“她最放心不下的,还是工作和家人,她当时跟我说,如果妈妈不在身边,你要照顾好家里,要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呢。”谢敏禧现在说起来,忍不住泪流满面。

  后来梁艳影身体好转,她一如既往投入工作。她还经常和大女儿提及党的先进理论,在长时间的潜移默化、耳濡目染下,谢敏禧大一入学时就向组织提交了入党申请书,是当时第一批提交入党申请的,现在已经是一名预备党员。

  2021年12月10日,由于病情复发,梁艳影再次入院进行全面检查。住院期间,她还一边打着吊瓶,一边不时牵挂着社区工作,及时了解社区情况。谢敏禧为了照顾妈妈,也从广州回到社区工作,成为一名社区的网格员。

  2021年12月19日晚,梁艳影因乳腺癌扩散导致病情恶化送医院抢救,12月20日9时52分抢救无效,不幸去世。惊闻噩耗,社区居民和各界人士沉痛哀悼。

  她与横琴“热恋”了20多年、“嫁”给横琴20多年,从当普通工作人员到社区书记,从少女到两个孩子的妈妈,她的工作都很平凡,却在平凡的岗位上作出了不平凡的成绩,在这座“奇迹之岛”上留下自己的印记。

  2022年的1月,身着网格员制服的谢敏禧在荷塘社区的商业街出勤,面对沿街居民提出的问题,她学着妈妈的样子,去跟双方真诚协调、致力解决。

  不只是谢敏禧,包括荷塘社区在内的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广大干部群众,都会接过接力棒,替她与横琴继续相爱下去……(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雷爱侠)

[ 责编:白冰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西十高铁汉江特大桥首对斜拉索成功挂设

  • 江苏古建筑老街区走笔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2024-04-19 11:08
科技成果只有转化为实用性技术,才能推动发展新质生产力,才能释放出驱动创新的力量,也才能推动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和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2024-04-19 02:45
自生成式人工智能(AI)程序,如ChatGPT发布以来,何时及如何利用它撰写研究论文成为人们争论的焦点。
2024-04-19 10:08
4月19日,清华大学基础医学院教授程功团队与合作者在《科学》发表论文,提出了一项阻断蚊虫传播传染病的新策略。
2024-04-19 10:07
量子光源芯片是量子互联网的核心器件,可以看作点亮“量子房间”的“量子灯泡”,能让互联网用户拥有进行量子信息交互的能力。
2024-04-19 09:50
在山西省翼城县,通过政府搭台,构建科企合作机制,普查新发现的爆裂玉米种质资源“珍珠玉米”加快了品种开发步伐。
2024-04-19 09:48
17日,国新办举行新闻发布会解读当前经济形势和有关政策。“我国新型低空飞行器呈现蓬勃发展态势,特别是信息通信、北斗导航、高精导航等新技术广泛应用,一些企业的自动驾驶技术也不断进步。
2024-04-18 10:17
2022年底,清华环境研究院携手苏州嗨森无人机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开发了基于无人机的挥发性有机物精准溯源技术。”  截至目前,清华环境研究院已经取得了600多项知识产权,通过技术作价入股方式转化了30多项清华大学专利,形成了25支研发团队、51家孵化公司。
2024-04-18 10:16
2023年,生成式人工智能在全球范围爆火,引发了人工智能领域新一轮的科技竞赛。“大模型为通用机器人提供强大的能力,人工智能可以将运算、感知、认知、决策、创造等各类智能集成应用在机器人平台上。
2024-04-18 10:14
“总体来看,今年论坛聚焦人工智能、生命科学、新材料等科技前沿领域,以及碳达峰碳中和、医疗健康、清洁能源等民生科技领域。“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突出成效体现为‘六个创新跃升’和‘五个全球前列’。
2024-04-18 10:11
新能源目前主要指光伏发电、风力发电以及二次能源如氢能等。风和光都是自然资源,取之不竭,用之不尽。
2024-04-18 10:10
广西中医药研究院中药资源团队在开展全国第四次中药资源普查和广西第一次林草种质资源普查中,发现石山油桐、美脉假糙苏、线叶度量草、广西割舌树、洞生香草、广西肺筋草6种高等植物新物种。
2024-04-17 09:10
2023年我国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达到14.14%,这一最新调查数据意味着什么?对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有何重要意义?与世界主要发达国家20%~30%的公民科学素质水平相比,我国公民科学素质仍有不小差距,未来提升公民科学素质,还有哪些挑战?
2024-04-17 09:39
从国家知识产权局获悉,《2023年中国专利调查报告》近日发布。报告显示,2023年,我国发明专利产业化率达39.6%,较上年提高2.9个百分点,连续五年稳步提高。
2024-04-17 09:38
绿色是生命的象征、大自然的底色,良好生态环境是美好生活的基础、人民共同的期盼。
2024-04-17 09:38
中国科协16日发布第十三次中国公民科学素质抽样调查结果。结果显示,2023年我国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达到14.14%,比2022年的12.93%提高了1.21个百分点,我国公民科学素质呈现提速增长趋势。
2024-04-17 09:37
施工人员在做桥梁前移施工准备。呼兰河上,桥墩破冰器分外醒目;庆安制梁场的智能化保温棚内,一榀榀桥梁在蒸汽中凝固成型;哈伊高铁全线建成通车后,将不断满足广大群众的出行需求,为加快建设我国向北开放新高地贡献力量。
2024-04-17 09:49
近日,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研究员王树涛、副研究员时连鑫团队研发出新一代针对黏性渗出液,如糖尿病足渗出液的单向导液伤口敷料。该研究为高黏性渗出液引起的伤口愈合困难问题提供了可行的解决方案,在医用敷料、渗液管理等领域具有广阔应用前景。
2024-04-17 09:40
作为一种新兴的林业信息化科技创新手段,智慧林业需要加强顶层设计,统筹指导与管理。回顾智慧林业的发展历程,我们不难发现,智能化革新已经成为现代林业发展的重要标志。
2024-04-16 10:15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科技创新能够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同时强调“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从内涵及本质要求来看,新质生产力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而催生”。
2024-04-16 10:14
加载更多